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总倒霉-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诚恳地说:“我不太清楚简单和简化之间的区别。”
“简化意味着缺少了必需的东西,”领队提醒道,“过分简化的结果只能得到一个不切实际的幻影。”
“而简单则意味着具备所有必需的东西,而且没有任何复杂的枝节。
“这就是为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就是那些能让人更容易得到更好结果的办法—总是非常简单。简单的办法才是最难发现的。
“可是,一旦你找到了简单的办法,它就会立刻表现得特别突出,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要作出好的决定,常常需要你在当时就发现那些以后会有突出表现的东西。”
年轻人问:“您能举个例子吗?”
“可以。比如不良投资。投资后赔了钱的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常会说:‘当初要是花时间多问几个问题就好了。’”
领队接着问年轻人:“你认为我们为什么常常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呢?”
“我想那是因为我们往往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年轻人回答,“或者我们根本就不想问。我们只想得到答案,不愿花时间问问题。”
年轻人想到了古希腊的伟大哲人苏格拉底,他常常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有效而实用的教学方法被人们沿用了许多个世纪。
“问题就像闹钟,”领队说,“它可以让我们从浑沌不清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为什么要让我们清醒过来?”年轻人问。
“看清事实真相—看清在我们周围和内心发生的真实的事情。”领队回答。
“我们作出的每一个行之有效的决定都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他解释说,“不幸的是,我们的决定总是有两种:行之有效的决定和无济于事的决定。”
“这两种决定真正的不同在哪里?”年轻人问。
领队说:“无济于事的决定基于我们最初的幻象,而行之有效的决定则基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利用那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帮助自己区分幻象和现实。
“那些问题可以像光线赶走黑暗一样,让幻象彻底消失。”
“您不止一次提到幻象,那是什么?”
“幻象就是我们听从内心的欲望,宁愿相信其存在的某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
“根据虚无缥缈的幻象来作决定,就像在松软的沙地上建造宏伟的大厦一样,”领队解释说,“大厦的倾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作出这种决定的时候,我们内心往往会感到十分不安,但又习惯于把这种不安隐藏到思想深处最黑暗的角落。”
“生活在幻象中,就像持续不断地忍受隐痛。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体有些地方不对劲儿,但却不愿花时间去搞清楚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我们不承认它的存在,希望它自己消失,但它根本就不会消失。
“这就像得了慢性头疼,开始的时候觉得疼痛难忍,但慢慢就会习惯,觉得这点儿疼痛没什么,完全可以忍受。但是无论我们是否留意到它,这种疼痛都在损害我们的健康。幻象也一样,它会对我们的决定造成不良影响。”
年轻人发现领队说的情况完全符合他最近一段时间的感觉。“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他问。
“这里面缺少你自己的感受,”领队说,“或许你现在想知道我们在第二个步骤会问些什么。”说完,他转身和年轻人一起走了半英里。路上,他们过一条小溪,还摇摇晃晃地走过了一座木桥。那座桥架在一个山沟上面,连接着他们昨晚的营地和今天要攀登的山顶。
过桥之后,他们又走了两百码左右,来到一个浅浅的水池前面。领队说:“观察一下这个水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年轻人俯下身,借着清晨朦胧的光线看着平静的水池。 “我看到了池底的石头。”
“换个视角,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自己,”年轻人回答,“至少看到了我的影子。”
领队说:“这就是你的决定中缺少的那个重要部分 —你自己。你的决定中少了你自己。
“无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你我都是根据自己的性格 —也就是自己的内心—来作出决定的。要想不断地作出更好的决定,你就要在‘桥’上来回走,它连接着你的两个部分 —进行思考的头脑和产生感受的内心。
“这座桥会提醒你,让你知道需要把自己的两个部分连接起来。
“你很快就可以学会这一点,因为只要问自己几个私人的问题就可以了。探索过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之后,再问自己几个现实的问题,你最后作出的决定就会更加完美。”
领队继续说:“我们常常忽略一件事,那就是,得到更好结果的最快途径就是绕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这个障碍往往就是我们自己。”
“怎样才能绕过自己呢?”年轻人好奇地问。
领队回答:“用我们的性格。”
“我们的性格 ?”年轻人不解地问。
“对,我们的性格,”领队说,“就是个人信念的总和以及实践这些信念的方式。”
“我们作决定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信念,而个人信念则是我们在很长时间内作出的选择,长得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具体的时间。但是,这些信念时时刻刻都在通过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领队注意到年轻人低头看着地面,知道自己的话让他感到不舒服了。“信念是很私人的东西,”领队揣摩着年轻人的心思,说,“所以你不必把自己的信念告诉其他人。但是,你自己可能需要仔细地反思这些信念。”
“我个人的信念跟我现实的决定有什么关系?”年轻人不解地问。
领队说:“你只会运用自己性格中你认为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那一部分,而这将对你的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你在观察中所作的决定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了你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信念,并把它们展示在众人面前。你的决定可以清楚地传达出你的世界观和你对自己的看法。
“通过了解某个人作过的一些决定,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有什么样的信念。同样,只要充分留意你过去作过的决定,任何人都能看出你的信念。”
年轻人不喜欢别人那么容易就看穿自己的信念,但内心的声音告诉他,领队说的是事实。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我的决定可以反映出我的信念。
领队说:“你还记得吧?我们以前说过,要作出更好的决定,就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已经问过了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对头脑提问’,这些问题涉及的主要是你所处的状况。现在,你还需要问自己另外的问题,这是一些相对私人的问题,也就是‘对内心提问’,这个问题涉及你自己—作决定的人。”
“关于我自己的问题?”年轻人有些疑惑。
“是的。这些私人的问题涉及到你的某些个人信念:对自己诚实,你的直觉,以及你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我们要在我身上发现什么?”年轻人流露出戒备的神情。
“不是我们试图在你身上发现什么,而是你自己去发现。”
“近距离地审视自己的性格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领队说,“但是别担心,你会发现这样做对你非常有帮助。”
“为什么?”年轻人问。
“因为你越清楚自己的性格,就越有可能作出更好的决定。”
年轻人想了想,说:“这么说,实际的问题可以让我看清自己所处的状况,而私人的问题则让我认清自己的性格。”
“希望是那样,”领队笑着说,“当你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性格和所处的状况结合起来考虑时,就会作出更好的决定。”
“瞧这些热乎乎的早餐,咱们边吃边聊吧!”领队建议。
他们回到篝火边,吃着热粥和面包,赶走清晨的寒意。
其他人见他俩走过来,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年轻人告诉大家,他刚刚才意识到审视自己的信念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广雄说:“昨天晚上在黑夜里前进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我们可以点一盏灯,那样就可以看清路了,同样,我们的信念也像黑暗中的灯,引导我们作出最终的决定。问题是,我们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手中已经提着这盏灯。”
年轻人也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在盲目地作出大多数决定。”
大家笑了起来,领队说:“我发现你能对自己的不足一笑置之,这很好。在审视自己的决定时,心情越轻松,就能越快地作出更好的决定。不是说‘一身轻才能行得远’吗?”
年轻人说:“可能是哪位古代东方的智者说的吧。”广雄笑了起来。
英格里德也笑了笑,说:“当然,和大多数睿智的道理相比,我们的发现根本没有新意。它们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发现了。即使对我们自己来说,这些道理也不总是新鲜的。我们知道什么方法管用,只不过常常忘记应用它们罢了。老实说,我们来参加有深远意义的徒步旅行,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而已。”
弗兰克问年轻人:“年轻人,你还觉得这些简单的方法是为初学者准备的吗?我记得不久前你还跟我说,希望有一天成为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许就在你现在工作的那家公司。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请记住,一位首席执行官在招聘有潜力的员工时,不会说:‘我想找一个工作积极进取,而且对产品非常了解的聪明人。’他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本质是否有价值。”
年轻人问:“那他会怎么做?”
“一位明智的首席执行官会问自己:‘这个人是否具备出色地完成工作的性格?’”
“你为什么会看重一个人的性格呢?”年轻人好奇地问。
自己就是一位首席执行官的弗兰克解释说:“因为性格较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诚实、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善于深刻自省的人,往往能够作出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具备这三种性格特点?”年轻人问。
弗兰克回答:“首先,对自己诚实的人不会在现实中欺骗自己。他们会剥掉毫无用处的表象的外衣,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
“其次,具有敏锐直觉的人在作决定遇到困难时不会依赖其他人。他们可以完全依靠自己,而首席执行官则可以完全依靠他们。
“而且,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那么我的公司总有一天会因为他不善于自省而付出代价。
“一旦你找到具备这三种性格特点的优秀人才,就应该赶快高薪聘用他们,因为他们将创造出成倍的利润来回报你。”
年轻人笑着说:“我现在很想了解关于性格的私人问题。”
大家都笑了起来。弗兰克直接切入主题:“你要问自己的私人问题就是:‘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
年轻人听了,感到非常惊讶。他想了想,但一时还想不明白。
领队笑着说:“先记住这几个问题,我们现在得撤营上山了。”
靖宇书斋制作。 电子书。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总倒霉
此电子书仅供参考学习;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支持作者请您购买正版书籍!
2007…03…14; Beijing
对自己诚实
星期六上午
快到中午的时候,年轻人看到安吉拉·库沃罗在小溪旁休息。安吉拉是一个漂亮的巴西小姑娘,跟她父亲桑多·库沃罗一起来参加这次徒步旅行。桑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业家。
他向他们父女俩问好,然后对小姑娘说:“安吉拉,我注意到一路上有几个人在问你问题。能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问你吗?”
安吉拉笑了。“因为去年我第一次参加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想知道我今年有没有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作出更好的决定,还有思维导图对我是不是真的有用。”
“那你的回答是……”年轻人问。
小姑娘笑了笑。“我作出了更好的决定,思维导图对我很有帮助。我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来作决定,发现它非常管用。”
“去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年轻人问。
“一些麻烦事,”安吉拉回答,“不过你不需要知道。”她不再需要渲染自己的故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了,现在她最感兴趣的是寻找答案。
年轻人深有同感:“我知道你所说的麻烦事。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从没跟别人提起。我觉得自己在这些问题面前无能为力。”
“你在骗谁呢?”小姑娘突然问。
年轻人一愣,不知该怎样回答。
安吉拉笑了起来:“这句话憋在我心里一年多了,一直想对别人说出来。他们去年就是这么问我的。”
年轻人赶紧说:“我不想骗任何人。”
安吉拉问:“真的吗?你真的没有骗任何人?”
年轻人觉得安吉拉知道他在自欺欺人,他只是不愿意那样想而已。他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安吉拉回答,“但我现在明白了,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遇到难题,就是因为总是自欺欺人。”
“去年他们跟你说了什么?”年轻人问。
“他们跟我讲了很多关于‘真相’、‘现实’、‘对自己诚实’ 和‘对其他人诚实’之类的话,但那些话一开始只是让我更糊涂。在他们的帮助下,最后我终于自己看清了问题。”
年轻人急切地说:“我想听听是怎么回事。”
安吉拉说:“嗯,我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到了实践中,而且方法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大帮助。‘现实’就是任何一种真实的情况。‘真相’则是对自己或其他人所处现实的描述。
“‘对自己诚实’就是要对自己说真话。‘对其他人诚实’则是对其他人说真话。”
“现在我会留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动,把所有方法结合在一起,”她说,“这样,我就知道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仔细斟酌自己的各种选择,预测它们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不再总是自欺欺人。”
“没过多久,一切就开始大有起色。”
说到这里,安吉拉笑了起来。“实在让人惊讶!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比从前简单、容易多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年轻人也笑了起来。“那么,你去年是怎么学会对自己说真话的呢?”
“其他人鼓励我坚持问自己思维导图上的私人问题:‘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
“他们特别鼓励我应用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我作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
“虽然我当时觉得那没有用,但他们还是劝我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只要简单地重复就行了。”
年轻人思考着她的话。
“后来,为了帮我弄明白人们是如何自欺欺人的,几个大人告诉我,他们也曾在发现事情变得很糟糕时,才认识到自己常常在骗自己,而且差一点儿就来不及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