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华西列夫斯基 >

第24章

华西列夫斯基-第24章

小说: 华西列夫斯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提出的作战行动计划。
    9月26日,经过近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南方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在航空兵的支
援下发起了对莫洛奇纳亚河沿线敌军防线的猛烈突击。战斗十分激烈,德军依凭坚
固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并数次在航空兵支持下用步兵和坦克发起反冲击。3天后,
敌人的反冲击终于被压下去。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44集团军的部队立即全力向前挺进,
突破口被大大地拓开了。到10月2日,德军开始全线溃退,坚固的莫洛奇纳亚河防线
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左翼西南方面军所属的近卫第1集团军也已经前出到第聂
伯河左岸,第6集团军的4个师已经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地段强行渡过了第
聂伯河,随后,第12集团军也有两个师沿这里渡过了大河。
    10月9日,经过战斗间歇补充后,南方方面军主力开始了旨在夺取美利托波尔城
的攻坚战斗。该城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和第聂伯河下游地区的咽喉要地,因此德军
准备誓死固守。据说,希特勒在电报指示中曾以3倍军饷来悬赏死守该城的德军各部
队。战斗一直在绵绵的秋雨中进行,一方强攻,一方死守,其激烈程度甚至不亚于
去冬在斯大林格勒城廓的厮杀。德军照旧是不断地反冲击,致使许多居民点数度易
手。到13日,从预备队中调来的克列伊泽尔的第51集团军硬是从城南(扌契)入了
城垣。随后,逐街逐楼展开的艰苦巷战开始了。克列伊泽尔把部队化整为零,成立
了许多突击分队,逐一地围攻德军据守的每个据点。德军知道,元首悬赏给他们的
那3信军饷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了,于是,一部分人干脆躲在残垣废墟中待死受俘。
待到最后一段残垣中抵抗的敌军被消灭后,美利托波尔获得了解放。
    事后,华西列夫斯基曾在第28集团军的指挥所里审问了一批德军俘虏。其中一
名营长供称,当战斗刚开始时,他所部的340人中就已有280多人被炮火杀伤,到最
后,他的营连他在内只剩下18个人。德军步兵第111师师长说,仅在10月20日一天内,
他的师的伤亡就高达4/5。
    与南方方面军攻打美利托波尔的同时,西南方面军主力对第聂伯河下游突出部
上的扎波罗热地域的进攻也开始了。除了担任主攻的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外,左
右两翼配合作战的分别是第3和第12两个集团军。
    10月1日拂晓,突击正式开始。头两天,近卫第8集团军的进展还较顺利,但随
后的几天中,德军凭借其“虎”式坦克及威力巨大的“斐迪南”式火炮,向苏军发
起了猛烈的反冲击,致使先此占领的第一、二道堑壕又被敌人夺回。到9日,崔可夫
的部队经过战术研究和经验总结后,再次对敌军发起了进攻。在战斗中,苏军士兵
终于找到了对付敌人“虎”式坦克的办法。这就是,在战术上要避实就虚,先让德
军坦克通过苏军的战斗队形,随后分工明确,自动枪手集中火力攻击坦克掩护下的
德军步兵;反坦克手则用反坦克弹或燃烧弹等对坦克的薄弱部位——侧面和尾部—
—实施攻击。这种新战术,终于有效地控制住了敌人颇有威胁力的反冲击。随着后
来此种战术在全军的推广,所谓“虎”、“豹”新式坦克不可攻破的神话终于被打
破。
    但是,到11日,近卫第8集团军及其侧翼部队仍然未完成攻克扎波罗热的既定任
务。这里的敌军凭险固守,兵力也相当多,他们也摸准了苏军一般都是白天进攻的
特点,所以把部队分成不同梯队,白天严密布防,晚上则以追待劳加以修整补充。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指示马利诺夫斯基亲自到崔可夫的指挥所坐镇,研究是否可以
利用夜战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后来,经多方研究论证,夜间突击的方案
形成了。
    13日21时50分,整个苏德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夜战行动——参加的有3个集团军、
1个坦克军又1个机械化军——开始了。
    当时,天空中悬着一轮明月,大地经过一整天的炮火轰鸣终于沉静下来。突然,
整个西南方面的炮火,包括“喀秋莎”和火箭炮一齐向敌军阵地猛轰了过去。暴风
雨般的炮弹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呼啸着倾泻到酣睡中的敌军阵中,很多德军还没来
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儿便已做了死鬼。22时整,担任突击任务的各坦克集群同时打
开了前灯,黑夜顿时化作白昼。坦克冲入敌群,搭载的步兵分队立即跳下战车,向
睁不开眼睛的德军猛烈射击。随后,各主力部队全部掩杀上来,声势之浩大壮观,
直使天地震颤。苏军这突如其来的迅猛攻击打得德军方阵大乱,待他们明白过来这
是强大的夜间攻击时,多数官兵都已成了苏军的俘虏。
    全部战斗只用了10个小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扎波罗热终于被攻克。除战死者
外,守敌全部被俘。缴获的敌军辎重装备和各种武器弹药,几乎堆满了第聂伯河左
岸的突出部地域。
    至此,从扎波罗热上至洛耶夫的700公里长的地段上,苏军西南、草原和沃罗涅
日三大方面军一线排开。不仅第聂伯河左岸德军用以阻击的各大屯兵场和战略要地
全被攻克,许多集团军还乘胜利的余勇强渡了这条大河,并在大河右岸占领了若干
个登陆场。此外,南方方面军则占领了广大的克里米亚地峡地区,从而彻底切断了
克里米亚半岛上敌军与第聂伯河下游的联系。
    至此,整个第聂伯河会战胜利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苏军此间前后的强渡第聂伯河行动,并不是像我们中国人民解
放军1949年春“百万雄师过大江”那样的情况,这是我们中国读者应该明确的。实
际上,包括强渡大河在内的整个第聂伯河会战,是指从这年9月至11月初的一系列以
夺取第聂伯河一线广大地域为目的的作战,各地段上的战斗和渡河行动都是在行进
间展开并完成的。而且,它是按各方面军,甚至是各集团军的具体推进情况而独立
进行的。除了朱可夫负责协调上游两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下游两方面军
外,总体的推进并不强求一律和一致。苏军最高统帅部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下述
几方面的实际考虑。
    首先,参加这次会战和渡河的作战部队计有4个方面军的强大集群,在北部是沃
罗涅日方面军,接着依次是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从渡河宽度上
看,上起洛耶夫,下至扎波罗热地域,总长度达700多公里。而且,这还不包括后期
挺进的上游中央方面军部队和下游南方方面军部队。他们所面对的德军包括其“中
央”集团军群、“南部”集团军群及“A”集团军群。这是当时德国法西斯在苏德战
场上全部兵力的80%左右。
    其次,由于各个方面军的展开情况和作战位置不同,只能是哪些部队条件成熟
便先行强渡,因为这次渡河之前和之后的作战主要是先清除大河左岸的敌军防御据
点,然后再夺取右岸的登陆场。这样做,则既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使其在各个
地域分兵把守,又可以利用敌军的顾此失彼而同时掩护两邻友军的推进和渡河。
    最后,这种安排也是从尔后进行的解放基辅和收复克里米亚半岛作战的实际出
发的。因为,实施突击进攻基辅方向的作战必须提前进行,它的攻击出发地域,也
必须直接建立在刚刚占领的第聂伯河右岸的登陆战之上。而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的行
动展开,则必须先行切断第聂伯河下游和岛上敌军的通道和联系,即由南方方面军
先行占领克里米亚地峡的广大地域,从而造成完全孤立岛上敌军之势。因此,该方
面军部队的任务并不是急于渡河,事实上,他们的渡河也是在很晚以后才进行的。
    由此可见,就整个第聂伯河会战的情况来说,它是由联系在一起的3个步骤来完
成的,即先行清除河岸左侧的德军防御体系,消灭或击溃在这一地区负隅顽抗的敌
军有生力量;然后在行进中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实施强渡;最后则是渡河完成后夺
取敌军重兵把守的登陆场,并使之尽可能地扩大纵深,以便抵挡住敌军的任何反突
击性战略争夺。
    在长达700多公里宽的广阔地域上强渡像第聂伯河这样又深又宽的大河,而且要
求在行进中消灭强大敌军的梯次抵抗,勇敢地夺取并牢牢稳固住对岸的各个登陆场,
这其间所要克服的人为和自然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应该是不难想见的。但是,英
勇的苏军将士靠英勇无畏的精神、高昂豪壮的士气和军事指挥的高超艺术,还是克
服了这一切困难和险阻,光荣地完成了最高统帅部交付给他们的任务。当第聂伯河
的艰苦作战完成后,整个左岸乌克兰地区便全部获得解放,这块苏联南部最大的工
业基地和粮食产区再度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苏联元帅朱可夫在回忆这次作战的结果时写道:“由于胜利地强渡了第聂伯河
并在强渡中表现了英勇果敢精神和高超的技能,由于粉碎了敌人在第聂伯河上的防
御,大约有2500名士兵、军士、军官和将军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本书传主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曾不无自豪地在《毕生的事业》一书中写道:
“夺取第聂伯河的会战……战果辉煌。在很宽的地带上强渡第聂伯河这样又宽又深
的大河,实际上是从行进间实施的,而在对岸夺取登陆场时又遇到子法西斯军队的
猛烈抵抗。强渡该河并夺取登陆场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应归功于红军的高昂的士
气、战士的集体主义和军事首长杰出的指挥艺术……苏军在5个月中通过几乎不间断
的进攻,粉碎了敌军118个师,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对于德国,战局却
是在越来越快地继续恶化,这预示着法西斯集团已经开始瓦解。”
    10月20日,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已经决定,对各主要作战方向的苏军部队作了
统一的番号变更。实际上,从苏军不断更改的番号和称号上,也可以直接地反映出
他们在苏德战场上节节进击、不断胜利的行动轨迹。其主要如下:
    中央方面军——改为白俄罗斯方面军;
    加里宁方面军——改为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
    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改为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改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
    草原方面军——改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改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
    南方方面军——改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        
      第十二章  纵横驰骋乌克兰
              挥师西指河两岸,纵横驰骋乌克兰;
              解放古城敖德萨,最高勋奖电话传。
    为了总结1943年全国战场,特别是南方战线夏秋战局的变化及苏军作战经验,
为了进一步研究1943—1944年冬季战役计划要点并为之下定最后的决心,身为苏军
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被最高统帅部召回了莫斯科。
    1943年12月中旬,华西列夫斯基自前方回到了首都。他已经连续6个多月没有回
莫斯科了。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就不得不不停顿地反复奔波于前方各个战场,忽而
天上,忽而地下,工作之紧张,任务之繁重,有时简直都超过了他脑力和体能所能
承受的最大极限。在前线,他既要经常与最高统帅商讨全国战局的任何新变化及其
特点,为之提供战略总体设想甚至包括具体战役的构思,还要随时解答最高统帅或
总参谋部提出的各种棘手问题;又要直接负责自己所在的南方战线各方面军的战役
策划和军事行动的协调,甚至深入到各集团军参与实际部署或战前战后检查,解决
每一个具体战役中不时冒出来的新问题。所有这一切,加之长时间睡眠不足,脑力
体力消耗过多,使他变瘦了,也变黑了。在他自己看来,似乎也老了不少。
    副最高统帅朱可夫也回来了。虽然他们在前线也经常用电话沟通情况,但这次
见面,仍然觉得十分亲切。当朱可夫元帅到总参谋部来看他并互相征询意见时,他
们仿佛久别多年,情不自禁地长时间握手、拥抱。看到对方那副疲乏、劳累的倦容
和尚未完全退去的征尘,他们不住地互道珍重。但每当话题转到全国战场的有利形
势,或谈及苏军的一系列重大胜利时,他们又是那样痛快和由衷地高兴,似乎所有
的辛苦和疲劳都飞走了。当时,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现在,当他们突然回到
这既听不见飞机轰炸、炮兵射击,又听不到各方面危急地段上频频传来的告急电话
或电报的宁静的莫斯科办公室时,倒又觉得很不习惯和不适应了。
    像往常的这类会议一样,这次会议开得时间也相当长。参加会议的人员中,既
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防委员会委员,也有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总参谋部的
主要部门首长。会上,华西列夫斯基总结了前线各战场的作战情况和作战经验,分
析了整个战局态势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他的助手安东诺夫则负责对今后准备实施的
各个战役的讨论工作。沃兹涅先斯基代表国防委员会就经济和军事工业发展问题做
了报告。最后,斯大林向大家介绍了11月在德黑兰举行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的情
况,并特别就国际形势和敏感的第二战场开辟问题做了说明。
    在报告中,华西列夫斯基着重对1943年夏秋进攻战役做了总结。他指出:根据
目前的统计资料看,到1943年年底,我军已经解放了1941—1942年法西斯德军所占
领的一半以上的国土。从斯大林格勒会战以来的反攻开始算起,苏军已经全歼或俘
虏敌军56个师,重创敌军162个师。当然,敌军也又对这些师进行了新的补充和改组。
这期间,共击毁敌军坦克7000余辆,作战飞机14000余架及各种火炮和迫击炮50000
余门。而且,德军还无可挽回地损失了大量最有经验的将军、军官、军士和士兵。
具体到各主要方向的战场推进情况,他指出:在西方和西北方向上,苏军已经肃清
了加里宁州部分地区的敌人,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及白俄罗斯东部的许多地区。在
西南和南方方向上,苏军防线已经推进到了波列西耶、日米托夫、基洛夫格勒、扎
波罗热、赫尔松一线。南北两端,只有列宁格勒和克里米亚尚未解放。
    在谈到当前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时,华西列夫斯基根据总参谋部掌握的最近情
报指出:到1943年底,法西斯德国连同其仆从国的军队在内,共有236个师又24个旅,
其中德军有198个师、6个旅及3个航空队,总计约为490万人。其装备有5400多辆坦
克和强击炮,54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3000多架作战飞机。而苏军则有作战部队6
10万人,在装备上有4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9000门火炮和迫击炮、2000多门火箭
炮、8500多架作战飞机。他解释说,在目前,苏军只有坦克的数量还暂时少于德国,
这首先是因为在1943年的几次大型进攻战役中遭到了不少的损失。在每次大规模进
攻作战中,都是坦克用炮火和履带压制了敌军,突破敌军坚固的防御,从而为步兵
部队开辟出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由于坦克是部队的先锋冲击力量,所以才蒙受了
较大的损失。         谈到这里,斯大林问道:“那么现在我们究竟有多少坦克部队呢?”华西列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