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25-吃到天涯 >

第14章

225-吃到天涯-第14章

小说: 225-吃到天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熙攘攘欢聚一堂。这种聚会有三大特色。一是热闹非常,老友新朋,平时无暇相聚,今日机会难得,问不完的好,聊不完的话。演出开始前,大人们都在四处打招呼寒喧,以致许多人难以落座。孩子们更如同出了笼的小鸟,兴奋异常,成群结队地在大厅里又跑又叫。    
      演出开始后大人们落了座,嘴上却停不下刚才的话题,仍在津津有味地聊着。孩子们无人管,演出厅里灯光暗了并不妨碍他们的追逐玩耍。这便是中国人聚会的第二大特点:台上台下分家。任你台上讲的唱的声嘶力竭,台下该聊的聊,该跑的跑。真正想安安静静地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只好半途拂袖而去。    
      这第三大特点与我要说的有关:剧场里你的左邻右舍身上都或浓或淡地带着一股炒菜味儿。也是嘛,中国人过节最重要的就是吃。谁家不借机会大做大吃一番?吃过丰盛的家宴再来欢聚一堂,你我身上的炒菜味儿都混在了一起,不分彼此,谁也别嫌谁了。    
      可是当我们平日里作为少数,在公司、学校和其它公共场合与本地的同事、朋友们在一起时,尴尬就来了。试想:公司管理人员例会,一屋子的人各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身边一人却一阵阵散发着中国炒菜的油烟味儿。此时你是该为中国菜的美味而骄傲,还是该为它而尴尬呢?    
      常听一些崇尚健康饮食的“老外”朋友说中国菜是好吃,就是里面的油放得太多了,让他们望而却步。为此我有意观察了一下西餐的制作。其实一盘中国炒菜中放的油量并不比一道西餐凉拌沙拉放的油多,关键不是量而是用油的方式。西餐中多用凉油,且大多混在食品之中再多也显不出来。尤其是那些甜点,简直就是由脂肪、蛋、奶、糖堆起来的,但表面看来并没有油多的感觉。而中国菜恰恰相反,好像生怕别人说你舍不得放油,一盘炒好的菜上台前往往还得特意淋上“明油”以示“油汪汪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多讲究爆炒,做的时候油要烧至高温然后放肉放菜哗哗作响一爆即成。此时如在阳光下你会看到炒锅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大量的油微粒,它们钻进头发里,沾在皮肤、衣服、墙上和地毯里,散发着异味,很难除去。    
      其实人人都有选择在家吃什么的权利。怪就怪这“老外”的公寓设计有问题。堂堂公寓,客厅、书房、主卧室、次卧室、卫生间都一下好几个,却偏偏不单独给厨房一个地方。厨房都被塞在客厅的一角,连堵隔断的墙都没有,也别指望有个通向屋外的窗户了。一般的抽油烟机在油烟滚滚的中国烹调面前形同虚设。那千滋百味的油烟不向客厅和整个公寓弥漫又更去何方?    
      现在,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到国外定居生活。我们呼吁家装建筑设计师们:多替酷爱中国菜的人们着想,设计一些厨房通风设备更好更合理的住房,也让我们免去在公众场合的尴尬和被迫去那些四不像的中国饭馆,以千篇一律的酱油炒饭、甜酸鸡之类来解馋的烦恼吧!    
    


乌利教授家的餐桌吃饱了撑出个大产业

     前几天遇见一位一年多没见的大学好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在大学时他精瘦精瘦,现在身材往横里扩展了一个级别,脸从新月变成满月,小肚子显然“满腹经纶”了,吨位比原来重了至少30磅。 因我没有思想准备,没来得及隐藏我的惊讶。他看起来也十分尴尬。“在法学院压力太大,生活秩序紊乱,现在惟一的乐趣就是吃东西了。”他自我解嘲地说。又赶快补充说,“不过,我现在正在减肥。” 我们一起去泰国餐厅吃自助餐,他一口气吃了三大盘子食物,几乎没怎么吃蔬菜,光挑肉食吃,饭后又享受甜点。“你不是说正在减肥吗?”我忍不住提醒他,“怎么还吃那么多?”“这就是减肥呀。”他说,“你没听说过吗?这是艾特肯斯医生的减肥高招。”啊,艾特肯斯医生(Dr。Atkins)。我当然听说过:前几天猝然去世的他,生前写过多本关于减肥的著作,在美国大众中的影响,是我难以想像地大。他去世之后,各大报刊关于他的讣告上都称他为“发动美国食品与减肥业革命的专家”。看来,我这位朋友也是他的信徒。说艾特肯斯医生发动“革命”,并不夸张。他所提倡的减肥思路,与传统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传统减肥理论通常把体重与摄入的卡路里联系在一起:如果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高于人体活动所需,身体就会把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体重自然就会随之上升。一个人如果想减肥,就必须减低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于是,无数减肥专家向公众们推出的方案都是“节源开流”、“减收增支”——不是减少摄入热量,就是消耗储存热量。在饮食上,无不异口同声地建议:多吃高纤维、低卡路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适量的米饭面条;千万要少吃高脂肪、高卡路里的奶制品与肉类。可是艾特肯斯医生力反潮流,认定这全是南辕北辙入了歧途:减肥的关键并不在于减少每天摄入的热量卡路里而多吃蔬菜水果,恰恰相反,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他写书解释说,摄入碳水化合物使身体分泌一种制造脂肪的荷尔蒙。碳水化合物吃得越多,身体就会相应地越多制造脂肪。于是,要想减低身体中脂肪细胞的“产量”,减轻体重,不是要多吃,而是要少吃碳水化合物。    
      在他的作战方案中,“碳水化合物”被列为减肥者的头号大敌。他的减肥药方是: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专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品。面包、面条、米饭、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于是都成为被艾特肯斯医生排斥的食品。而少含、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肉类、蛋类和奶类,都被艾特肯斯医生赫然列在应该多吃的食品名单上。这也就是说,你想减肥吗?那么,你就放下思想包袱,解除精神顾虑,一日三餐大吃特吃牛排、烤肉、炸鸡腿、汉堡包(但是别吃上下那两层面包)、奶酪、奶油、冰激淋、火腿肠这种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却千万别沾黄瓜、青菜或苹果。    
      不用说,这种吃法违反人们的常识,离经叛道,匪夷所思。然而,尽管许多专家们对他的减肥怪招大摇其头,警告说这种“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少蔬果”的减肥方案就算能使人减掉若干磅体重,却大大提高了患心脏病、高血压的风险。    
      可是,艾特肯斯医生的学说在美国却风靡一时,赢得了许多狂热的追随者。那些多年减肥无效的人们,改用他的方式减肥,有的居然大获成功,自称一个“疗程”减掉了15磅、20磅的竟然大有人在。艾特肯斯医生就这样成了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食品与减肥专家。他的书被人们抢购一空,而他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低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系列,比如“低碳水化合物意大利通心粉”、“低碳水化合物法国面包”等等,在他的追随者中非常受欢迎。    
      我身边许多朋友都非常相信艾特肯斯医生这一套减肥学说,其中一个用他的方法减肥,似乎真的小有成效,一个半月减了七磅,而另外好几个朋友体重十分合适,其实根本不需要减肥,但却还是忠实地按照艾特肯斯医生的建议进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大量吃肉。与这些朋友一起进餐,使我也越来越疑神疑鬼,不敢多吃面食与米饭。    
      减肥真是现代社会绝无仅有的现象——历史上哪个时代的人会如此时刻为自己的体重增加而担忧?担心吃不饱营养不良瘦得像鬼还来不及呢。这自然有减肥是“吃饱了撑出来的产业”的因素——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达,食品充裕甚至过剩(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还贫富不均),还因为社会上到处都是“瘦就是美”的暗示明示在推波助澜。不计其数的苗条、飘逸、挺拔、轻盈的幸运儿,充斥于报刊、影视、广告和展览、表演,让那些臃肿、颟顸、痴肥、笨重的可怜虫,时时刻刻自惭形秽。这些人,自暴自弃地任凭身材胖得不可收拾,有些人,就走火入魔地“病急乱投医”,陷入非理性,尝试各种各样的“奇迹减肥措施”,但他们又不甘心放弃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于是,在美国,我们看到两种完全相反的现象并存:一种是,公众在吃的问题上越来越失去节制,“快餐文化”“电视晚餐”使美国一半以上的成人超重,肥胖症越来越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另一种,大众在减肥问题上也越来越失去节制——我在耶鲁的一个朋友,每次吃完她认为不该吃的食品之后都会跑到厕所去把它吐出来。她其实根本不胖,身材匀称,但是非常恐惧自己的体重会“失控”。在年轻女孩中,患厌食症的比例越来越高,在男孩中这种比例也在上升。    
      好了,艾特肯斯医生的减肥手段,怎么不让他们喜出望外呢?这种办法在美国公众中如此风行草偃,依我小人之心猜度,最大的奥秘说白了就是:它几乎不需要人们为减肥花任何代价、做任何牺牲,鱼也要,熊掌也要,“吃最爱吃的麦当劳就可以减肥!”这种美事谁不想?    
      也许有朝一日,在我们都变得更理性、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时,会觉得这整个时代对于食品与体重的焦虑都十分可笑。但是我怀疑,人类是否能真的变得更理性?非理性的焦虑,届时又投向别的什么热点?    
    


乌利教授家的餐桌吃住在城堡

       在众多菜系中,我最喜欢的是意大利菜。如果说法国菜精细的烹饪、丰富的调味、讲究的造型使之成为大餐的首选,那么意大利菜则以其浓郁的家常味道营造了宾至如归的亲切气氛。最好的意大利菜当然在意大利;而在意大利吃过的最好的晚餐当属Castello di Petroia(Petroia城堡)的晚餐。    
       城堡建于1163年,坐落在有“意大利绿色心脏”之称的Umbria地区。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大片的橄榄树,红顶的农家房子和山顶上的城堡相互辉映,成为达·芬奇和佩鲁吉诺最喜爱的风景画主题。    
      从蜿蜒的公路转至狭窄的私人小路,旁边是一群纯白色的牛好奇地打量我们。就在好像没有路的时候,眼前出现了这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城堡。整个石头建筑和沉重的大铁门无不显露出当年的防御特色。    
      露丝把我们迎至城堡的前厅,外面的暑热马上转为石头建筑的阴凉。费了一番功夫,露丝才把我的两种外语的护照信息登记下来(中文和英文对她来说都是外语)。凡是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要到警察局登记,一般由旅馆代劳了。据说我是他们的第一个中国客人。    
      晚餐时分,我们来到主建筑的二层。客厅里有个小小的图书馆,里面排放着古老的书籍和主人的家庭照片。家具也都古色古香。这时锑纳端上两种餐前小食(antipasto):意大利腊肉包上甜甜的无花果,然后用牙签串起来;另一个是炸成日式天福罗的sage的叶子和樱桃西红柿(cherry tomato)。我一边品尝着略微偏甜的白葡萄酒,一边和主人卡罗聊天。    
      “您这个城堡有多久的历史了?”    
      “我们家族拥有这份产业才仅仅150年。”    
      “才150年?”我睁大眼睛问道。    
      “是啊,城堡的塔楼建于公元1000年,到今年正好是1000年的历史。”    
      我哦了一声,是啊,相比1000年,难怪他用了才150年这个词。他指了指四周的家具,告诉我这是他的先辈购置了这份物业后同时置办的。至今也有150年之久了。    
      不久客人全部到齐入座,两对夫妇来自意大利,一对夫妇来自德国,我们从美国来。丽萨是德国人,嫁到意大利,英文也非常流利,因此她成了整个晚餐的翻译,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穿插着来。她的左边是德国夫妇,右边是她的意大利丈夫和朋友,我们坐在对面。主人曾经在加拿大生活了两年,英语也十分流利。    
      上菜的顺序自然是按照意大利的习惯:先是意大利通心粉,量不大可以先垫垫饥饿的肚子,以便更好地享用后面的菜。第二道菜通常是肉类或者海鲜,相当于北美的主菜。第三道菜为附菜,一般为沙拉或者其他蔬菜。这点和北美正好相反,在北美,沙拉通常在主菜之前。而意大利人认为后上蔬菜不仅可以让主菜有机会消化一下,让肠胃休息一下,而且可以清爽口舌,以便享用下面的甜点。    
      我们的主菜是牛排。Umbria地区是意大利的重要农业基地,地处内陆,虽有湖泊,鱼也很少为桌上食品。其Chianina Cattle,颜色纯白,是这个地区的特产。上来的牛排之大,起码有一般餐馆的三个那么大。汁多肉嫩,火候恰到好处。对面的意大利妻子食之有味,吃掉了整个牛排后,仍然意犹未尽,继续啃着骨头上的肉。接下来的沙拉是从园里新采摘的蔬菜,简单地加了橄榄油和一点点盐,其清爽中的甜丝丝的味道呼之欲出。看来再好的厨师没有新鲜的原料也是无济于事。除了新鲜的沙拉,附菜中还有炉烤的红灯笼椒、茄子、芦笋(asparagus)等等。之后,厨师又加了一道lasagna,虽然肚子已经饱饱的,仍然抵不住诱惑。这道lasagna不同于饭店里的通常做法,没有很多的cheese。先是把鸡蛋面蒸或者煮熟,然后放到烤箱里烘焙,成品外脆里嫩,非常好吃。席间意大利的红酒佐餐,味道浓郁醇厚。一两杯后大家谈兴渐浓。旁边的意大利人整个晚上的注意力毫不掩饰地集中在我身上,用极有限的英文加上丽萨的翻译热烈地和我攀谈。这大概是所有的旅行指南中所描述的意大利男人的特色。呵呵。    
      西人极好甜味,如所有的西餐,甜品历来是众目期待的席间靓点。因为餐单是由厨师自定的,所以我们饭前一直猜测甜点会是什么。果然不失所望,是我最爱吃的Tiramisu!这份甜点是由几层不同质地、味道的材料制成:咖啡味道、rum酒的味道,还有Mascarpone Cream。用叉子纵向切一块放在口中,入口后慢慢品味。雅米雅米。    
      至此晚餐已经从晚上8点一直吃到11点半。不过后面的主人自制的餐后甜酒也不容错过哦。带着浓郁果味和花香的甜酒让人一杯一杯不想停下来,不过这种酒的酒精浓度很高,喝酒的杯子也换成酒盅大小。两杯下肚已经有点晕乎乎了。浓浓的意大利咖啡espresso大概可以解解酒意。据卡罗说,临睡前一杯espresso可以帮助入睡。这是他每天临睡前必喝的。考虑到我们和意大利人的基因可能不太一样,我还是免了浓咖啡助睡的念头。    
      在我看来,意大利是吃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这顿城堡晚餐则算得上我吃过的最丰盛、最难忘的晚餐,当然少不了银制烛台上的柔和烛光,千年的建筑,百年的家具,好客的主人,有趣的客人和出色的厨师。    
    


乌利教授家的餐桌一吃钟情

     ——普罗旺斯的人和食品    
      经过意大利和法国的里维埃拉(Riviera)地区众多的隧道、临海的悬崖峭壁、风情万种的海边小镇和著名的戛纳和尼斯之后,我们的福特旅行车驶入普罗旺斯地区。离海渐渐远去,四周的地形也平坦下来,远处是整齐的绿色的葡萄园和普罗旺斯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