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

第14章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第14章

小说: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蛴泄Α!薄∨髓啊安肯抡侗富ぞ胂暗龋鄙松踔凇!薄∷锘浮巴兜斗苊胙仿玖Γ杆彀茏摺;刚渡希ǘ担┑溃仄渚兑1赣馍皆较眨瞿说妹狻薄≈烊弧肮テ票盖胺妫掀浜蟮溃杆炱谱摺!薄÷嫱场耙运媛窖菲剖窬兑硕迹ㄆ!薄≡倭盗醣傅牟渴鹂芍蠡鹨黄穑饩叱龌鳌!。1)潘璋出夷陵,从北线进攻,斩杀蜀汉“大督”冯习,击溃江北军。 
  (2)陆逊韩当一面从正面进攻,一面迅速包抄到“涿乡”和马鞍山一带,断刘备的归路。 (3)朱然则协同夷道孙桓进攻江南蜀军,包抄并进军到“涿乡”,与陆逊在此会合,他们攻破的是蜀军前锋张南。 
  (4)其余徐盛,骆统等人也都分头跟进。 
  在从“涿乡”到“马鞍山”这一段,双方是有激烈战斗的,最后刘备逃跑不及,被合围在马鞍山,刘备“陈兵自绕”,陆逊岂能放过这条大鱼?“督促诸军四面蹙之”,蜀军伤亡惨重,死万余人,死保他们的皇帝,眼看“土崩瓦解”。但刘备毕竟戎马一生,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命令夜间突围,并且让士卒把军装脱下来点火阻塞道路,阻止追兵,最后在赵云的接应下,终于跑到了鱼复(永安),《华阳国志》记载,给刘备断后的是大将傅彤,他的部队全军覆没,最后孤身力战,大骂“吴狗”,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孙吴乘胜追击,李异,刘阿“咸鱼翻生”,直追刘备到川口。 
  这一仗陆逊大破刘备精锐十余万,《傅子》记载:“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这个“杀八万”未免有点夸张,《华阳国志》记载后来刘备屯永安,孙权“惧”,求和,说明刘备还是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但是,蜀汉的大败却是可以肯定的。 
  蜀汉张南、冯习、傅彤、沙摩柯被斩,杜路、刘宁投降东吴,黄权投降曹丕,马良、程畿也皆陨命。 
  七。蜀军兵力探讨。 蜀汉章武二年正月,刘备的先头部队吴班,陈式等出秭归,同时,也就是魏黄初三年正月,孙权上书曹丕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这个“支党”就是指刘备的先头部队。二月,刘备从成都回到秭归,蜀军的主力才从秭归出来。可见刘备的“前部支党”就已经达到了四万人,两三千骑兵。 后来刘备部署:“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这个部署很可能要包括吴班和陈式的这四万人马,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冯习和张南的部队已经在四万以上。结果这些“前锋”被潘璋朱然和孙桓切断后路,全数覆灭。 刘备被围马鞍山,伤亡万余,后来刘备还能一路狂奔上百公里,等到赵云接应,可见刘备的主力在被火攻之后还是保持了数万人,否则面对陆逊和朱然,孙桓等人的主力部队,不可能血战之后伤亡万人,还能突围而去。那么在没有被火攻之前,其兵力很可能也保持在四万左右。 另外,刘备还有长达700里的数十“屯”,有“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很保守的估计也有万人。 江北黄权的兵力也不会少于五千,马良招降的蛮兵也有数千。 那么也就是说,不计算赵云的接应部队,仅仅是刘备部署在吴境的部队就有十万以上,陆逊的部队则是五万有余。 根据蜀汉投降时的十万兵力之说,刘备要留兵守汉中,成都的地方,带出来的兵力不可能达到十万。 但是,我们可以联系事情的发展看。 建安二十年,刘备只有西川,没有汉中,孙权犯荆州,刘备可以带五万人马来救援,可见当时刘备在蜀中的总兵力不会少于十万,因为除了刘璋的人马,还有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原从人马和荆州军。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取汉中,上庸,和武都,虽然有战争消耗,但此时两川的兵力比四年前刘备一川兵力应该只多不少,蜀汉兵力达到鼎盛。 同时考虑到蜀汉后期连年战争,“民疲兵劳”,兵力比诸葛亮时期应该少,刘备时期的蜀汉兵力应该比这个“十万之数”多,诸葛亮的“开府治世”就是在恢复夷陵的损失。 所以,刘备所带的兵除了蜀兵,还有原荆州兵,原从人马,甚至包括新得的“胡羌”兵,再加上蛮兵,那么减去这个数目也就和“疲敝”蜀汉的十万数相吻合了。 汉中,成都,地方和赵云有六到七万人马,刘备带走的“纯蜀兵”有五到六万,其余的是“四方精锐”当在四万以上。 再看看,关羽的荆州集团有五到六万比较合理,那么蜀汉在鼎盛时期的兵力达到二十万二三万,这和晋灭吴时,吴的兵力是相当的。占有荆州吴越的东吴和占有两川荆州的兵力相当是可以接受的。 从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这一年多的时间,刘备除了稳定政务以外,我觉得他很可能是在两川各地着手征兵。 后《出事表》虽疑为后人所作,但它的一些论述还是很有道理的,它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这个“四方之精锐”虽然在诸葛亮时还留有一部分,但被刘备带走的恐怕是大多数,而这“大多数”中的大多数又没能回来,所以说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打击很大。 综上所述,刘备在整个夷陵战役投入的兵力在十万以上。其中,在夷道猇亭的前线主战场投入了七到八万的兵力。战后随刘备逃回蜀汉的有三万左右。其余的一部分战死,一部分投降东吴,一部分投降曹丕。 
  八。小结。 
  1。刘备的失误: 
  (1)战前虽有准备,但并不万全。黄权意识到顺江而下作战虽然有利,但在撤退上存在困难,一旦失败,无法沿江逃遁。而刘备显然没有考虑自己会失败。 
  很难想象他可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中,称帝,征兵,造船,训练水军。他很可能是做到了前两点,而后两点是一带而过,而这后两点恰恰是突破夷陵的关键。 
  就是在战争初期,刘备还是打打停停,章武元年秋就开始进攻,直到二年初才出秭归,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应该速战速决的战斗拖了这么久。刘备应该在战前做好掩饰和徉动工作,以便突然袭击,扩大战果。不佯动也就算了,打打停停,在对方境内徘徊近半年,实在让人不解。 
  (2)没有顺江东下,水陆并进,迅速突破夷道猇亭防线。之所以刘备没有迅速挺进,很可能是水军不济,这和他的战前准备恐怕有很大关系。另外,和陆逊的严密布防有关系。半年的消耗,使蜀汉战争初期的士气尽失,变成了“骄兵,疲兵”。 
  (3)在敌国境内近200公里纵深的山区连营七百里。这好象有点“十全必克”的味道,认为各营依险立寨,易守难攻,万无一失。可是实际上面对六月酷暑,陆逊一把火就把它们烧了个精光。由于地处山区,难以展开兵力,被东吴各个击破,分割包抄,如果不是刘备经验丰富,兵马众多,早做了人家的俘虏。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轻地:入敌国未深,士兵思家亦轻易退却。 圮地:水毁难行称“圮” 。 夷陵一带完全符合“轻地”和“圮 地”。面对这种地形,《九地篇》有明确说明:“是故。。。。。。轻地则无止,。。。。。。圮 地则行”。 就是说遇到轻地不宜停留,遇到圮地应该快速通过。 可惜刘备完全违背了。 2。陆逊的成功: 
  (1):诱敌深入,以逸待劳。陆逊在前期阻止部将出战,不救孙桓,被很多人认为是懦弱怯阵。实际他在等待战机。当他看到刘备连营的时候,他就在等“火攻”的时机。连曹丕的军事能力都看出了刘备的失误,陆逊岂能不知?他不争一地的得失,把长达百余公里的上区丢给蜀军,使刘备大军不得展。闭门不战,让敌人认为自己惧怕,麻痹敌人,为突然出击做好准备。 
  (2):火烧连营,迂回包抄。陆逊利用六月酷暑,突然全线出击,火烧连营。沿途追击,迂回到刘备背后,将刘备的几支人马分割开。这种战术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歼灭蜀军,使蜀军前军尽没,北军溃败,刘备的中军险些被全歼。 《孙子兵法·军行篇》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 九天之上。” 就是说:打不赢的时候守,能打赢的时候就打,兵少防守,兵多进攻,善于防守的人把自己埋藏在“九地之下”,善于进攻的人一旦进攻就是“雷霆霹雳”,令敌人防不胜防。 陆逊做到了。他在防守上布置得当,将潘璋,孙桓安排在两翼,自己的主力据守猇亭,使刘备不能进江陵。在最后的决战中,他果断的投入全部兵力,全线出击,分割包抄,终于创造了一场经典战役。 
  刘备有此几失,陆逊有此几智,高下立叛,刘备败后大呼:“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颇有英雄暮年,后生可畏,叹息自己老了的意味。 
  3。夷陵之战的影响。 
  蜀汉精锐失去大半,损兵折将,直接导致刘备时代的结束,诸葛亮时代的到来。 东吴大获全胜,巩固了新得的荆州,在以后曹魏进犯,被孙吴的得胜之师大破。 曹魏是最大的获益者,两国的火拼是曹丕最希望看到的。 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修好,从此稳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以后的孙吴把夷陵改称“西陵”,陆逊的儿子陆抗击败羊祜和步阐,在此一战成名。宜都一带或许真的是陆家人的福地。            
论吕布其人     
  有人说吕布是英雄非小人?我赶紧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价值观。也再次翻读了一些有关吕布其人的材料。唯恐冤枉历史上一位大英雄。可是翻阅了些正史或野史,发现吕布的好处只有能武,英俊两点,而其人品,性格,道德等等诸多立人之本均无可取之处,更别提英雄二字了。在历史材料中未能如愿,但是能否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能对吕布当时的所作所为有所改变呢?粗粗品味了一下,发现自古以来,违背仁义理智信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立足,和时间系数似乎没太大关系…。。 
  1“三姓家奴”的由来,这个词实际意义并不准确,而为何偏偏灌在了吕布头上呢?张辽,赵云,关羽,马超,张郃,黄忠,魏延等等诸多名将都曾易主,唯独吕布留下此名想必有与那些名将有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没必要多说,可以参考一下历史: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评》) 范晔:“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术既叨贪,布亦翻覆。”(《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评》)这些记载说明当时的吕布反复无常已众人皆知了。不算三姓家奴也称的上反覆小人了。 2“杀董立功”正史中确实记载中,没有貂禅一人,也没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正史中记载吕布同董卓的家婢有私,也记载了董卓曾经拔手戟掷向吕布。此时是董吕二人冲突的颠峰时刻,也是董卓被刺的直接原因。主观上来说,吕布并无大谋,诸董只是因为一己之私,而且正史中记载的是吕布同董家婢有私,吕布犯错在先,董为次之。如此行径杀主实在属小人。再看看当时的客观环境吧,当时的董卓已被众诸侯赶出京城,退守长安了,此时的董卓大势已去,别说称霸天下了,能守住一方疆土已经很不容易了,此时的董卓被刺,吕布不仅没有成为天下大功的英雄,而是走投无路杀主求荣的小人,看看众诸侯如此礼遇这位逃亡“英雄”便略知一二。这便是当时客观环境。那时的董卓之死外界已不太关心,最想杀他的只是汉朝老臣而已,也许是董废帝之举。我认为想杀董称雄的时候应在董军进城霸权之时,而非兵败溃军之时!退回长安的董卓已是没牙的老虎,死期将至了。所谓的杀董立功,主观、客观分析后,荡然无存,只不过主旺,厮为虎作伥,主败,厮杀主弃城。大胆设想吕布有意借董卓之势强取天下,但加入董势后,虽得器重,但发现董政权始终摇摇欲坠,难已如愿,常抗之。可自己杀丁原已无法回众诸侯之列,只得为其卖命。在董势力大去后杀之……。。这也只是我的猜想了…… 3“徐州之争”,吕布做过文官(丁原手下主簿)虽未立什么功,但至少应该知书达理才行。驻小沛也是暂借。这个借字可能有些人会忽略,但吕布应该不会。因为借小沛后夺徐州争议之处就在吕布为何打小沛上,照有些说法是应为张飞无德,欺压作恶,而吕布则是救万民于水火。助董卓火烧京城的吕布顿时思想觉悟在这一刻有了质地的飞跃?我想这句话行不通,市民生死并非吕布关注对象,董卓时期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切不可断章取义,以赶走张飞就称他是救世主了。保守点来分析占徐州的原因是因为曹豹之死,此人和吕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成为占徐州的直接导火索。这是大家都会觉得岳父被杀,理应报仇,无可厚非。而大家忘了吕布在亲情面前的作为了,他杀丁原和屠董卓并非是无个人利益可取而为之的。这次的徐州也是只为报仇而起兵的么?不是,吕布向来无视亲情,至少是轻视亲情。而此时为老丈人动武,正是和前两次一样,利益当前!此时机是让吕布看见还是陈宫等人就不得而知了。这客观的利益便是,一方太守,如此时不占徐州恐借人一辈子地了。不知道各位看官还记得这个借字么?此番事件之后,吕布便得徐州而刘备则暂借小沛了。而曹豹被杀之事也因真正目标的达成而不惜自灭了。于是吕布见刘备后不要找张飞报仇而是将他们客客气气得迎回小沛了。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此借地谋主,恩将仇报之人实在难称君子。 
  4“生死之意”,死是必然结果,但意义却各不相同,三国时期。不少忠臣良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忠而亡,受之敬仰,为志而亡,受之爱戴,为义而亡,受之效仿,为情而亡,受之怜悯。任何时刻并非有人愿意去死,而求死之人想必已找到超越生死的意义,所以舍生取义。这是圣贤真正能做到的,吕布没有做到,所以他决非圣贤。尤其在圣贤倍出的三国时期,他显得尤为失败。再观常人之死,常人无大志,生死看得很重,但理义廉耻并重。杀其父者必杀之,湮人妻者必杀之,弑其兄者必杀之,断其子者必杀之。吕布仍没做到。他在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那便是求降。这一降为救万民么?为全情意么?为明志向么?纵观他一生,不难想到他死前必有此举。此举客观来说不能算吕错,一般常人皆如此,只是我们把吕布看成一方诸侯了,或者看成他的武功可以盖世了,更有甚者把他看成“英雄”了。所以都不愿看他被捉求降。但其实他始终是个小人物,武艺再高,却为子为臣,手下有贤良之才,却颠沛流离。小人物历程在演义中克化的淋漓尽致,在正史中记载的也合情合理。 最后说一下吕布的能力,引:“事实上,他只会骑马耍戟;至多能带上几百人或几千人,作一个偏裨之将,他个人的武艺相当高强,然而战术的知识有限,战略的学问毫无。至于政治,他更是门外汉了。我们再说得浅一些,他有勇无谋;而他的勇,也不过是比起匹夫之勇略微高些而已。”这便是武艺一流的吕布在客观军事中的作用。这也是武艺超群的吕布总被称为家将的一个原因。更何况他虽勇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