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

第55章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第55章

小说: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本传《傅子》)后更表奏朝廷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总结。 
  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来说。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从生存之道看贾诩     
  看演义,贾诩可称三国谋士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这么评价从两点讲:一是谋出奇至准、谋至深及广;二是他完全是谋士(不似诸葛为丞,治国安邦;不如周郎掌帅,领兵作战;更非曹操拥兵,称霸一方,他却在帷幕后献计,达到替将军作主的效果。)。 
  贾诩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等,并且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但决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他之所以委身于其帐下,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展示,从而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可见其智谋与安国的能力了。但注家裴松之的认为: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似乎有不满之言。更有言论讲,是贾诩挑动李傕、郭汜进攻长安、又间接导致李、郭二人在长安城外自相残杀,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由此认为贾诩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元恶之一。 
  分析一个人,要从内外两方面理解,人也是辩证的统一。看看贾诩,我们必需回到他所处的时代,更要了解他那个时代的地域文化及背景。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争霸,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天下大乱,很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目的或者寻觅自己生存的保障,导致道德礼教完全丧失,即然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个体生命的存在完全没有任何保障,六欲七情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欲必然摆在所有一切之上(注: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一切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 
  贾诩出生在武威姑臧,僻处西凉,与游牧民族斗争和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导致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无缥缈的道德礼教,他的谋略计策只是关注基本生存,他认为: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要旨,他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正是这种意念使得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顶峰。在东汉末年的大环境中,他贾诩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人物,在三国的棋盘上,他只是一颗棋子,不过他那种时代所赋予的性格和才华,合乎实际进行的创造性思维,随机应变、巧施计谋让他成就了一件件别人不能显现的精神! 
  在观书中所云: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由此可见,你用如何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历史人物呢? 
  在乱世中,他能否游戏人生? 
  在权力前,他可否追求权势? 
  永远谨慎保护自己及家人,并且对哪一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真正是…冷眼看尽天下事,沧桑沉浮与我来;他的才华多数是为了一种生存而体现,他可以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他的情感永远无处显现,生在乱世,何须多情,人之初体验,完全可以作为旁观者。 
  生存,在非道德化的时代生存,一切赞许的眼光不能看待一个非道德化的行为,贾诩摆脱了道德礼教的束缚,才能闪耀一种千古不灭的光辉。            
司马懿论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英雄形象。但长期来在《三国演义》研究中,司马懿是被埋没的,人们一直较少注意这个人物形象。其实,《三国演义》对司马懿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很深的艺术功力。在罗贯中笔下,司马懿不仅是一个胸有谋略、善晓兵机的军事家,同时又有政治家的远大抱负,无论曹操或诸葛亮都很重视他的谋略和才干。他是从魏过渡到晋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在三国舞台上经历了三个时期,虽也经过升沉起落,但最终是他控制了曹魏政权。 
  司马懿活动的第一时期,是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虽由公侯世家出身加入军阀曹操的阵营,然而并未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虽然了解他很有才干,曾把他提到军中主簿的重要职位,但很少让他独当一面地去执行一些重要任务。在小说中,这一时期司马懿是很少出场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但由于司马懿毕竟是三国后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扮演着一个主要角色,作者不能不作些必要的暗示性描写,所以他的几次出场,都安排在一定的关键时刻。当曹操决定一些重大问题或战略方针时,他总是向曹操提供了正确的决策意见,显示了他的智慧、干练和战略眼光,使他明显地区别于一般参谋人物。有一次曹操出师汉中,一举平定了盘据汉中的军阀张鲁,获取了汉中战略要地和东川。这时曹操准备班师回许昌,担任军中主簿的司马懿就主动建议挥师南下,一鼓而消灭刘备势力。他分析说:“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动摇。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并提醒曹操:“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这一正确见解,当时得到曹操的重要谋士刘哗的支持。然而曹操却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未采纳司马懿这一正确意见,以致后来刘备的势力在蜀得到巩固和发展以后,便乘机从曹操手中夺去了汉中和东川。曹操深悔未听仲达之言,致有此失。这里显然把曹操同司马懿作了对照的描写,以烘托司马懿的将才。 
  又有一次,当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曹操听到十分震怒,发誓要消灭刘备。当即传令,尽起倾国之兵,赴两川与刘备决一雌雄。这时司马懿却建议曹操先不必出兵。他向曹操分析了江东孙权与西蜀刘备存在着深刻矛盾:孙权虽以妹嫁刘,但又窃取回去,刘必不满;而刘备又占据荆州不还给孙权。彼此皆有切齿之恨,可先利用孙、刘矛盾,联吴击蜀。动员孙权攻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来救荆州,然后再起兵攻打汉川,使刘备首尾不能相顾,那时汉川就可以唾手而得了。司马懿这一建议是有远见卓识的,既可以利用矛盾,打击刘备,又有利于保存自己。不然,曹操以倾国之兵,深入蜀地,后方空虚,若孙刘联合,乘虚而人,曹操也就不能首尾相顾,必然陷于两面夹击的危境之中。所以曹操听了司马懿的正确建议后,立即领悟,采用了联吴击蜀的方针,派出使者出使东吴,得到孙权的支持,终于导致刘备失陷荆州,关羽也遭擒杀,蜀、吴之间的矛盾遂趋向深刻和尖锐了。这里,司马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作品显示他的联吴击蜀的战略观点,已经把他与主张联吴击曹的诸葛亮相抗衡了,为以后他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埋下伏笔。 
  那末,司马懿既然在曹操时代就已显示出他的将才,为什么作品没有突出地表现他呢?这当然有些原因的。由于《三国演义》是以拥刘反曹为主题,如果过多的表现他,必然会冲淡反曹的倾向,同时从历史的真实性出发,司马懿的英雄作为主要在于后期,前期对他描写过多,也就不能突出他后期的作为和影响。 
  《三国演义》表现重要人物常常采用对照的方法。在三国前期的矛盾中,主要以诸葛亮同曹操,也同周瑜作对比,后期同诸葛亮对比的对象则是司马懿了。所以后期着重表现司马懿同诸葛亮的矛盾和性格对比是顺理成章的。再者,描写司马懿与曹操的关系,有助于表现曹操既重才而又忌才的性格。正如后来华歆曾对曹睿所说:“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司马懿前期没有得到曹操重用,是同曹操的性格和用人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 
  尽管前期司马懿没有可能作为作品的重要人物出现,甚至他的出场次数也极少,但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某些关键性时刻,对他的军事政治才能已作了充分肯定和赞许。作者对崭露头角的司马懿形象赋予画龙点睛的几笔,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他后期建立的英雄业绩作了含蓄的预示和合理的铺垫。 
  第二时期,曹操死后,在曹丕和曹睿当权时期,是司马懿飞黄腾达、大建功业的黄金时代。这时司马懿不仅受到重用,成了两代帝王的砥柱大臣,而且也为司马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为什么曹丕开始重用司马懿,史书上提到由于他曾为魏王(曹操)太子中庶子,辅助曹丕,因而深得曹丕的信任。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一、他能忠实地执行曹操的路线,所以曹操在临终时就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四人同至榻前,嘱以后事。可见曹操后期也已把司马懿作为可以信任并能延续他的路线的心腹大臣来看待了。曹操死后,司马懿无论在军事上或政治上始终恪守曹操的路线,首先重视与刘蜀的矛盾,把斗争的焦点集中于西蜀。二、在军事上,司马懿较有谋略,特别是能掌握诸葛亮的用兵规律,在对抗诸葛亮的进攻方面,整个曹魏集团的文臣武将,包括大将军曹真都算不上敌手,只有司马懿才能同诸葛亮匹敌。所以诸葛亮多次北出祁山讨伐曹魏时,除了内部主观上的不利因素造成失误外,大都受挫于司马懿。甚至连妒嫉司马懿的郭淮也坦白承认“久后能御蜀兵者,必仲达也”。解除西蜀对曹魏的威胁,司马懿是有功劳的,因而他赢得了较高的威望。他为巩固曹魏政权西讨东征不辞劳苦,战功赫赫。无论在曹丕或者曹睿当政时期,都受到了特殊的信任和重用。当曹丕率兵南下讨伐东吴时,就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守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曹丕临终时,也把后事托付于大将军曹真、陈群和司马懿。这时司马懿便以显要地位,进入了曹魏政权最高决策者的行列。在曹睿当政时期,他仍是帝王所倚赖的重臣,甚至较曹丕当政时还有过之。虽然曹睿即位之初,受到马谡的离间之计,司马懿曾一度遭贬。但在魏国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司马懿重新出现于政治舞台,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因而又受到曹睿的高度重视和信赖,升大都督。许多军、国大事,或帝王难于决断的问题,都要他提供解决的方针和办法。每当司马懿亲自出征时,曹睿总是授于他军、政大权;有时还亲排鸾仪出城送行,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荣誉。所以在曹魏后期,司马懿的权势和威望越过了其他臣僚,成为左右局势的决策人物。 
  第三个时期,即曹芳当政时期。司马懿也成了受托孤的重臣而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真之子曹爽无能,而又结党专权,控制军政大权,排挤司马懿。在这种情势下,司马懿不得不同曹爽进行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他一方面以年老多病,不多参与政事,并装病装聋,麻痹曹爽;同时暗中联络心腹,策划宫廷政变,剪除曹爽势力。终于乘曹爽兄弟和亲信随曹芳出城谒高平陵明帝之墓和畋猎之机,伙同心腹和元老重臣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占领曹爽兵营和武器库,并据守洛河浮桥,阻止曹爽回城。他乘势向曹芳上书,指控曹爽及其党羽罪行,又派人力促曹爽投降,诱使曹爽兄弟放下兵权、缴出印绶,结果曹爽和兄弟三人及其重要党羽都被一网打尽。这场政变搞得十分干净利索,充分地显示了司马懿高明的斗争艺术。由于司马懿这次斗争的彻底胜利和重大影响,就为司马氏后代夺取曹氏政权铺平了道路。 
  《三国演义》对司马懿这一时期活动的描述,基本上同史实相同。虽没有过多渲染,但是事实本身,已足以表现一个封建阶级中较为成熟的政治家形象;而且,同前期司马懿相比,人物性格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令人感到真实、生动而有感染力。 
  《三国演义》对司马懿形象的塑造,既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点,又坚持了艺术的典型化原则。作者不仅按照历史的线索和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去刻画司马懿形象,表现司马懿在三国后期的历史活动及作用;而且在艺术概括中,紧紧扣住司马懿的“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的性格特征加以精心的塑造。小说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就把他同诸葛亮放到矛盾冲突的尖端,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诸葛亮第一次北出祁山,魏方大都督曹真连败数阵,夏侯驸马失去三郡,损将失地,蜀方形势十分有利。这时原降魏的蜀将孟达准备反正,尽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兵马,由东径取洛阳,约孔明直取长安。如果这样,北定中原就指日可待了。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正在这一关键时刻,出现一个曲折,曹睿督师长安,与蜀会战;又起用司马懿,要他起本处之兵会集长安。当时,司马懿正闲居宛城,叹息魏将累败于蜀,忽报天使前来诏命,遂调取本处兵马待去长安。突然有金城太守申仪家人,孟达心腹密报孟达欲反情事。这时,政治敏锐的司马懿立即感到这是关系两京安危的重大事件,非常重视这一情报,于是当机立断,不去长安而率兵倍程赶赴新城,并派一使者星夜去新城约会孟达准备进征西蜀,借以麻痹孟达。这样出其不意地包围了新城,并在申耽、申仪和李辅、邓贤的配合下一举消灭了叛魏的孟达。然后去长安接受任务。司马懿非凡的战略眼光和用兵神速,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得异常突出,令人惊叹。当然,诸葛亮对此也是有预见的。当诸葛亮听到魏主起复司马懿时,就对马谡说:“吾岂畏曹睿耶?所患者为司马懿一人而已。今孟达举大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达非司马懿对手,必为所擒。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如果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善于用兵,有智有谋,料敌如神,给予高度评价的话,那末它又通过诸葛亮等人之口,对司马懿也作了相应的评价。早在曹睿即位之初,诸葛亮听到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又提督雍、凉等处兵马时,就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大患。”后来曹睿中了马谡的离间之计而把司马懿削职回乡时,孔明闻之大喜:“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次日,即上表伐魏。从诸葛亮的一惊一喜,有力地反衬了司马懿的将才和谋略。“强中尤惧强中手”,每当孔明闻知司马懿领兵对阵,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