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弓弦声嘈嘈切切如歌,无数人不甘心地倒下。频死着的呻吟和弩箭破空声交织于一起,就像佛寺晚钟声里的梵唱。
一退半里,在亲兵拼死护卫下逃过一次劫难的黄谦停住脚,尽量收拢起自己的部下。没等他把人数点清,身后已经响起追击者的脚步。五百名破虏军将士,擎着雪亮的钢刀追了过来,越追越近,越追越近。
对方是没有端着弩轻甲步兵,幸存的左翼军将士心中一松。还没等他们决定是且战且走还是组织一次反击,半空中,突然响起尖利的呼啸。
几枚冒着轻烟的弹丸,从城头上呼啸着砸了下来。落入了聚拢在一起的士兵当中。当幸存者从硝烟中睁开双眼,没有人敢认为,弹丸所炸开之处还是人间。自己的袍泽已经不知去向,原来他们站立的地方,地狱之火熊熊燃烧,断臂,残肢,人的头颅,在空中飞舞,盘旋,下坠。
又几枚弹丸飞来,在惊诧的士兵们面前炸裂。带着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千夫人长黄谦飞上了天空。看着自己的下属在自己面前四分五裂,看着自己心爱的猴子甲破成碎片。看着自己的手臂、大腿,突然意识到那些东西,原来都属于自己,然后就坠入了无尽黑暗。
原来被屠杀,是如此恐怖的事。幸存者拎着武器,不知道是该继续逃命,还是跪地求饶。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勇气,人跑得快,快不过天空中飞来的炮弹和弩箭。求饶,当年跟着蒙古军杀尽兴化城中三万百姓时,有谁怜悯过城中百姓是自己的同胞!
几百把钢刀砍了过来,失去了主见的左翼军将士,机械地抓起武器,迎战。然后毫无抵抗力地被砍翻。习惯性地在杀戮面前逃跑,然后被追上来的钢刀刺倒。
有人跪在了地上,丢掉武器,把头扎进了泥土,把命运交到了对方手中。让他们欣慰的是,利刃破空的声音没在头顶上响起。几个年龄比较大,读过书模样的人把他们聚拢在一起,一一登记,造册。然后像赶牲口一样地将他们赶向了城门。
城门口,一伙奸商模样的人,对着战场指指点点。
那一战,五千左翼军重甲只逃回了三百多人。两千多战死在福清城外,一千八百多被俘虏,还有数百人不知去向。而破虏军如何处置俘虏的手段,很快从福州那边传了过来。(宋代的重甲兵与欧洲的重甲兵定义不同,装备要轻得多)
没参加过兴化屠城血案的,算俘虏,可以选择回家或加入破虏军预备队,经训练和教育后成为补充兵。而跟着鞑子屠过城的,要到矿山中做十年劳役。只到他们认清了自己的罪孽,才可以被家人赎回。
“十年劳役啊,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巡夜的左翼军士卒瑟缩着,为自己今后的命运而担忧。早知道如此,就不跟在蒲寿庚身后杀人了,只看到了杀人抢劫时的愉快,却没想到了,欠了债,早晚需要还的。
这里毕竟是大宋的土地,蒙古人得意得了一时,得意不了一世。一旦他们自己失去了武力优势,华夏百姓,会一人一块砖头,将他们丢回漠北去。流传于民间的报纸上的话,让每个人心里都犯思量。这种从福州一带流传出来,跟着商贩和流民散发向大元各地的报纸,杀伤力有时候比弩箭还严重。
“我听说如果阵前倒戈的话,可以免罪!”有心思机灵者,在看过报纸后,就暗中串连。在邵武之战最后一刻反水的杨晓荣的事情他们听说过。虽然事后大元杀光了杨晓荣的全家老小,但跟着杨晓荣反水的那六千弟兄,可都成了破虏军。过去做的坏事,一笔勾销。
“头儿,如果破虏军攻过来,您说咱们咋办呢!”提着灯笼的小卒,跟在百夫长身后,喋喋不休地问。心中渴望着能从百夫长嘴里,听到那个对大伙最有利的答案。
“咋办,蒲大人对大伙有恩,大不了是个,呸,呸,你他妈的哪壶不开提哪壶!”百夫人长狠狠地揣了小卒子一脚,唾骂道。
蒲寿庚对大伙有恩,但他不想死。不想连对手还没看清楚就稀里糊涂的被炸死。更不想自己死之后,还要背上汉奸的罪名。流传在各地的报纸,已经把汉奸的定义说得很清楚了,不管是南朝的宋人,还是北方的汉人,只要给蒙古人当走狗,屠戮自己同胞的就是汉奸。无论他的学识、职位,也无论他有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据说报纸流传开当月,大都城就有几个老儒吐了血。
那个有“江汉先生”之名的老儒的门下弟子写了很多文章替他投靠蒙古人的行为辩护。结果,越是欲盖弥彰,汉奸之名随着这些辩护之词传得越远。
远处的草丛中,传来了一阵沙沙声,如风拂过般,细细的,密密的,由远而近。旷野中的狼嚎声嘎然而止。血月下,荒草地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动,接着,齐腰的野草又晃了晃,越来越剧烈。
“不是风,有人!”几个巡夜的小卒大叫起来,拎起手中铜锣,就打算敲。
“敲你个头,怕死得慢啊!”百夫长一把夺下铜锣,护到了自己的了后心上,头一低,腰一哈,撒腿就跑,边跑,边喊道,“别进内城,跟着我穿南门,回乡下去,不想死的就快!”
士兵们恍然大悟,扔下兵器就跟了过去。几个对蒲家存了一丝忠心的提刀欲战,没等弄清对方人数多少,已经被弩箭钉翻在曾经是城墙的土坡上。
“破虏军攻进来了,破虏军攻进来了!”有人在兴化城的大街上,凄厉地喊,试图组织剩余的百姓抵抗。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已经没剩几户人家的巷子里,很快响起了悉悉嗦嗦的拴门窗声。
屠城中的幸存者,巴不得破虏军前来为他们报仇。有人趴在窗口后,看着乱做一团的左翼军,嘴角慢慢涌上了一层笑意。
有人偷偷地在街道入口处,扔下了火把。有人将无人居住的房子点燃,替破虏军照亮进攻路线。有人偷偷地用火把提示自己的军队,兴化城是回字型,双层。内城防御比外城紧密。也有人,抓起自家门闩,躲在街角阴影中。
一个落了单的左翼军小兵跌跌撞撞闯进街角,试图找地方躲避。暗处突然飞起一块砖头,打中了他的后颈。
小兵呻吟一声,软软地倒下。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冲出来,拿着砖头、木棍,照着他的脸一顿乱敲。顷刻,求饶声就变成了呻吟。
呻吟慢慢沉寂,孩子们抬着死者的长枪躲到了矮墙后。冷冰冰的枪尖在血月下闪着微寒。比枪锋更寒冷的,是孩子们的眼睛。
屠城时,他们躲在家人的尸体下逃过劫难,然后在鬼蜮中长大。有人在他们心中播种下了仇恨,他们就要奉还以仇恨的果实。
大量的破虏军战士跃过倒塌的城墙,向兴化城中心推进。被打成了惊弓之鸟的兴化外围守军几乎没等双方大规模接触,就溃退了。正当破虏军将士向冲向内城的时候,黑暗出,几点寒光闪了闪。
冲在最前边的几个士兵身子猛地一晃,停住,挣扎着栽倒在地上。血从铠甲下流出来,顺着青石地面淌向两边的暗沟。
“有埋伏,大家小心!”王老实大喊着,一跃而起,扑到路边一棵老树后。他刚才站立的地方立刻出现了三支羽箭,尖利的箭头碰得青石路面火花乱溅。
“点手雷,左前方,扔!”王老实一边招呼弟兄,一边从腰间摸出手雷,擦燃药线甩了出去,随着爆炸声,左前方升起一个个火堆。燃料杂草后,露出一段长长的青砖墙。墙角处,两个相邻的砖石敌楼显现了出来。
“他奶奶的,居然还有内城,我说外城的人败得这么快!”王老实骂骂咧咧地喊道。一边安排人手向后方汇报情况,一边命令麾下都头们将附近能点燃的一切草木点燃,免得自家打举着松明的弟兄,不明不白成了对方弓箭手的活靶子。
杀人王索都在撤离兴化之前,为了防止兴化再次被大宋勤王兵马收复,特意拆毁了外围城墙,所以,蒲家兄弟,也把兴化的防御重点放到了第二道防线上。沿着内城的四周,每隔十几步,就修建了一个敌楼。有的隐藏在城墙内,有的就搭建在城墙之上。弓箭手躲藏在敌楼内,凭借瞭望口,封锁敌军的进攻路线。
由于兴化城已经成为一座兵营,破虏军的斥候没能混进来,及时侦察到城内布防情况。所以攻势在内城墙根儿下嘎然而止。而城内守将也没预料到,他用以迟滞敌军,为内城防守争取准备时间的外围防线,崩溃得如此迅速。准备不足的双方都僵持在内城下,破虏军无法向兴化深处推进,左翼军也没能抓住有利时机,给对手迎头痛击。
“重甲兵,举盾,一字防御。弩手,封住他们的瞭望孔。传令兵,到后方去给老子催火炮。投掷手,给我把手雷塞到敌人屁股眼里去!”王老实观察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对方防御布置上的缺陷。,在他的指挥下,一个营的各兵种迅速展开,摆出逐次攻坚的队形。
五十多名重甲兵走到了第一排,举起的包铁木盾。他们是军中第一批装备了改良式明光铠的士兵。这种由科技司综合了西域弧形板甲和锁子甲特点而研制出来的明光铠,通体由回火后的细钢丝编织而成,关键部位覆盖着经水锤冲压而成的龟壳型薄钢板,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弓箭手对他们的伤害。所以,在攻坚时,重甲兵当仁不让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酒徒注:金属拉丝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西亚。板甲技术出现最早出现于伊朗,龟壳型甲片可有效分散箭的冲击力。”
明光铠和巨型木盾组成的人墙慢慢向敌楼靠近,破虏军弩手将身体贴在重甲兵身后,寻找着对手,将城墙和敌楼中敢露出头来的敌军放翻。在队伍的最后,是专职的投弹手,身上背着一个毛竹做成的简易弹射器,腰间挎着两个粗麻布包,隔着布包,露出一颗颗圆滚滚的手雷。
弓箭向雨点一样射过来,打在盾牌上,发出嘈杂的叮当声。破虏弓快速回射,发出的弩箭打得敌楼乱石飞溅。双方的弓箭手开始角力,慢慢地,躲在敌楼内得守军,凭借高度优势,渐渐占据了上峰。
几颗手雷扔出去,打在敌楼壁上跳了跳,爆炸。黑烟散去后,敌楼上出现了一排小坑,白色石头茬子露了出来,在火光的照耀下,发出惨亮的光。敌楼内的弓箭手顿了顿,迅速从惊慌中恢复过来。当他们发现砖石搭建的敌楼可以为自己提供庇护时,发出一阵得意狂笑,射下的弓箭更准,更急。
“啪”,一支畜足了力的强弩从碉楼射出,射穿了木盾。将防线打出了一个缺口。垂死的士兵在盾和弩组成的三角架上挣扎,双手伸向黑漆漆的夜空。利箭紧接着从这个缺口射进来,把几个没有配备重甲的弩兵射倒。
“不要慌,举盾,补缺口。弓箭手,两伙一组,集中力量封一个敌楼。”王老实大声叫着,心疼得直冒冷汗。虽然第一标每个士兵都根据兵种的不同,配备了破虏军不同制式的铠甲,中了箭后不至于立刻死亡。但不断增多的彩号让士气受到很大打击。他这个营中有一半是从新附军中补充过来的兵,战斗力和士气都没有百丈岭上的老兵强。长期处于劣势,难免会出现全营崩溃的危险。
“王头,能不能让几个弟兄护住我,靠近点儿”一个憨憨的声音从掷弹兵队伍中响起。王老实闻声回头,看见刘大椿有些苍白的脸。
“我,我,我放过羊!”刘大椿结结巴巴地解释道。他是进攻邵武的新附军起义者,因为阵前倒戈,及时向破虏军通报了页特密实的突围计划,所以被授了个都头的职务。但在王老实等破虏军百战老兵眼里,他们这些新附军很受歧视,冲锋陷阵全部放在队伍中间。既不让当前锋,又有人在后边监视着,避免他们崩溃时逃跑。
王老实狠狠瞪了刘大椿一眼,不太想接受对方的建议。对于这些补充兵的能力和士气,他心里没有多大把握。但眼前胶着的战局又令他没有别的选择,犹豫了好半天,终于点点头,吩咐几个重甲兵用盾牌护住了这个主动请缨者。
在破虏军弓箭手的掩护下,刘大椿一行慢慢靠近了前方的城墙。冒着头顶的箭雨,刘大椿抬起头,从腰间拔出了手雷,在把引火头在鞋底上擦了擦,点燃了,待药线还剩下一寸多长时,扔了出去。
涂过白磷的药线在半空中冒出蓝色的火苗,顺着导火绳钻进了手雷内。在敌楼瞭望口处,空炸出了一朵漂亮的花。缤纷的花瓣落地,敌楼里冒起了青烟,几支手臂,无力地从瞭望孔处耷拉下来。
“好小子,够种!”王老实大叫着,指挥弓箭手掩护着刘大椿向另一个敌楼靠近。敌楼里的守军显然也发现了危险的来临,放弃正面的对手,把羽箭连珠般射向刘大椿,片刻间,两个重甲兵受伤倒地。失去了庇护的刘大椿被压到了角落里。
“重甲兵,给我压过去。掷弹手,跟老子上去亮绝活!”王老实被彻底的激怒了,抱起几颗手雷,一个箭步窜出了队伍。身子三晃两晃,消失在城墙根儿底下。他麾下的几个队长见状,赶紧组织人手掩护,十几个重甲兵冒死冲出本阵,在敌方的射击范围内以尽可能的速度移动,尽力吸引对方的注意。
敌楼中的弓箭手注意力被重甲兵吸引了,弩箭乱纷纷射在明光铠上。有的被板甲弹射出去,有的蒺藜一般扎在锁子环扣内。受了上的士兵哼也不哼,强忍着疼痛跟上队形。在平日的训练中,教导营曾经用草靶为他们演示过,在箭雨下组队防御和独自逃生的生存几率差别。团队即是生命的原则和初级识字本上那些为尊严而战的道理一样深刻地印在了这些士兵的脑海里。
墙角处,扑捉到机会的刘大椿鱼跃而起,身子在半空中,手雷贴着后脑勺飞了出去。导火绳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直扎敌楼的瞭望孔,轰的一声,半边敌楼被掀开,浓烟和碎木一并冲上了云霄。
借着混乱,王老实围着另一个敌楼绕了个圈,晃了几晃,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还没等对方的弓箭手瞄准他,剧烈的爆炸声在敌楼根部响起。五枚手雷在不同方位同时炸开,砖石搭建的敌楼歪了歪,向一边倒去。
受了惊的蒲家军弓箭手发出一声大喊,扔掉弓箭,顺着楼梯向下跑。没等他们跑到地面,敌楼轰然倒塌,将里边的人全部盖在了瓦砾堆中。
几个投掷手学着王老实的样子冲了出去,有人倒在半途中,也有人攻到了敌楼下。爆炸声接二连三,一个个精心搭建的敌楼,摇摇欲坠。
内城中突然传出一阵战鼓,几百名守军在将领的驱赶下,从城门口杀了出来。没等他们排好阵形,兜头一阵箭雨,把守军射了个七零八落。在付出了数十条生命的代价后,终于有人冲到了破虏军跟前,双方白刃对白刃,不到两个回合,残余的士兵已经全部被王老实带人剁翻在地。
“跟老子玩刀子,老子围着山兜圈圈的时候,你还躺在女人被窝里呢!”王老实向面前的尸体吐了口吐沫。平时训练的成果在短兵相交那一刻充分体现了出来,破虏军以极其轻微的代价,就取得了白刃战的完胜。
“接着炸,把他们全部闷死在敌楼里边!”刘大椿带着自己的弟兄冲在了最前头。终于找到了给自己正名的机会,补充兵们嗷嗷叫着,如出柙的老虎般冲向了对手,浑不畏死。当兵吃粮,他们怕的不是死,而是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当看到胜利向自己招手时,每个人心中都鼓起莫大的勇气。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手雷爆炸声宣告了兴化防线的崩溃。北面、西面、南面,各营主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