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

第26章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第26章

小说: 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80年代呱呱落地、依靠自我调节成长的童年期,又经过90年代激情四射、横冲直撞的青春期,到20世纪这最后两年,还真有人把中关村和硅谷相提并论了。中关村掀起的第二次技术浪潮和商业浪潮进入高峰,把整个国家推进微机时代。然而微机制造商的辉煌只不过是过去多年奋斗的结果,而互联网公司的出现才是新世纪的曙光。 

  在第二次技术浪潮中表现杰出的王志东,注定还要成为第三次技术浪潮的耀眼人物。在继续叙述他的故事之前,我们还须交代另外两个人物。这就是丁磊和张朝阳。这两人创办的网易和搜狐,与王志东的新浪并称为三大网站,不约而同地诞生于1998年。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能反映时代的骤变。
  1998年2月16日,丁磊依靠他的网易,在广州开通中国大陆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免费网。9天之后,张朝阳的搜狐也在北京鸣锣开张。如果我们还记得张树新的故事,就会很容易地联想到,此前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已有12个月的尴尬期。张树新败得很惨,她的瀛海威在耗尽所有投资之后还没找到赚钱机会,让大多数窥视互联网的人踌躇不前。只有丁磊和张朝阳是个例外。这两个人全都年轻气盛,全都聪明过人,全都被互联网迷住了,而且陷得很深。有证据表明,他们全都熟知张树新的起伏,从前辈的故事中受到震撼,也得到灵感。
  除此之外,我们在这两人身上很难找到共同之处了。丁磊出生在浙东的海滨城市宁波,张朝阳却是在西北黄土高原深处的西安市长大成人。当这两人站在一起时,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是同道。一个拥有典型的江南人的白净和斯文,面相柔和而无棱角,看上去就像邻家的老实可爱的大男孩;另一个线条粗糙,满脸脏兮兮,像个街头野小子。两人在经历上同属于中国信息产业的第三代人,但是张朝阳却年长好几岁,当他199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时,丁磊刚刚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完成本科学业。
  然而单就互联网的历史来看,丁磊却是捷足先登。他的网易公司创建于1997年5月。可以肯定地说,此前在政府电信局的工作经历给了他最初的互联网知识。他后来说,在电信局两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搞懂了互联网是怎样一回事,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必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在全国主干网上架起一个BBS,这在中国是个第一。他一度非常着迷,很快又移情别恋,迷上了免费电子邮件系统。丁磊头脑开阔,兴趣广泛,思路庞大,长于系统构架,拙于编写程序。幸运的是,他在自己的BBS上认识了华南理工大学二年级学生陈磊华,而此人是个天生的程序工程师。不用说,两人一拍即合,联手开发出中国第一套双语电子邮件系统。它是丁磊第二次创造的中国第一,也为网易打开通向用户的大门。  

  丁磊用他的BBS和电子邮件兴风作浪,这时候张朝阳回到北京也已两年。他成了一家美国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主要工作就是把全世界新兴市场的商业信息汇集起来,加以分析,然后为华尔街的金融和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张朝阳对这个没兴趣,他关心的是这家公司的创业史,直到有一天,他终于不能遏制内心的激情。他告诉老板,他打算离开公司,为自己寻找投资,还声称他将创造一个中国式的网景或者雅虎。
  1996年夏天他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寻找爱德华o罗伯特教授。那是他在这所学院里熟悉的几个教授之一。他巧舌如簧,拼命巴结,花了好几个小时,还是不能彻底打消教授的疑虑。教授勉强同意为他投资,但要求他必须找来另外两个合伙人。此后两个月,张朝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飞来飞去,寻找罗伯特教授需要的合伙人,到处碰壁。这年9月,他见到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后者有本脍炙人口的著作叫《数字化生存》,刚在中国出版,影响巨大,也让作者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他曾造访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带来他的思想。像爱德华o罗伯特一样,尼葛洛庞帝还是一位精明的投资家,能够让他的金钱从他的信仰中获得指引。对当时的张朝阳来说,这比那本书更有价值。尼葛洛庞帝一开始对张朝阳的投资请求不置可否,节外生枝地邀请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到伦敦参加一个会议,让他向与会者介绍自己的国家。对张朝阳来说,这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他立刻朝它奔过去,没有一点犹豫。
  机会稍纵即逝,而所有的成功者都不会让它从手里溜走。此后几天张朝阳是在天上度过的。先是飞到波士顿,又连夜赶到纽约,马不停蹄直奔中国领事馆,再到英国领事馆办好签证,然后转头直飞伦敦,一边在飞机上打瞌睡一边设计自己的演讲。多年以后张朝阳名满中国之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把他的这一段经历传为美谈,说他在美国寻找风险投资如何无往不利,又如何征服学界巨匠。其实这都是后人想像中的成功者历程,难免夸张。事实上,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不仅受人白眼,饱尝求人难的苦涩和屈辱,而且口袋里的钱也所剩无几。 

  然而这小伙子既聪明又顽强,脸皮也厚,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尼葛洛庞帝拉进来,不仅为了此人兜里的钱,而且为了他的名望。他满怀信心来到伦敦,但是心中的救星没有出现。尼葛洛庞帝到泰国去了,据说是受到泰国国王的邀请,伦敦的听众席上只不过坐着那人的儿子。这也不会让张朝阳沮丧。他打起精神,让自己有个最好的表现,结果轻而易举地把尼葛洛庞帝的儿子征服了。很多人把我们讲得睡着了,儿子后来对父亲说,但张让他们全醒过来。
  张朝阳拿下了尼葛洛庞帝,这件事情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传奇性,也对爱德华o罗伯特教授是个鼓舞,还让教授的另一个学生为之心动。就这样,张朝阳绝处逢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只不过是22。5万美元,很少的一笔钱,和那一年进入中国的数百亿美元外国资本比起来,是九牛一毛,没人在意。但是对于中国漫长的经济史来说,它却具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性质。要不了多久人们就会知道,它叫风险投资,还发现,它将对国家僵化的金融体制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利用这笔钱,张朝阳在北京开办了他的公司,取名爱特信,接着说服北京电信局和自己一同建立中国工商网。这在当时影响巨大,媒体上说它一举成为中国主干网上重要的信息组成部门。但是张朝阳很快失去与政府合作的热情,也不想再围着企业转,他转而追寻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普通人需要什么呢?他对属下说,需要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属下员工全都瞪着眼睛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他对属下的工程师们解释自己的想法,用去几个月,然后率领他们开发搜索引擎,又用了几个月。到1998年2月25日,搜狐诞生了。一个新的广告词流行起来:出门靠地图,上网找搜狐。
  公司最初建立在长安大厦,是京城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张朝阳坐在第八层他的办公室里,衣着随意,舒舒服服。从窗户里远远望着城市西北角上那片新建筑群,不禁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他曾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在中关村度过好多年,现在却还不打算回到那里去。  

  丁磊和张朝阳就这样一南一北,同时展开,从1998年2月至1998年12月,在10个月的时间里左冲右突,小有成就。中关村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开始谈论这两个人。有些传闻说,丁磊刚愎自用,所以他的两个最重要的合作者才会离开他。又说此人志向远大,网易只有3个员工,每天钻进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编写软件,可是有人愿意以9位数的价格买下网易,都被他拒绝了。有人把张朝阳描述成一个新新人类,甚至就像美国街头的不良少年。他喜欢滑板,喜欢爬山,公开宣称自己喜欢女人,要不是把尼葛洛庞帝忽悠进来,他恐怕连饭钱都没有了。张朝阳本人的一个说法也在中关村里流传,他声称,搜狐第一个提出网络频道概念、第一个进入电子商务网站。但是至少张树新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此这般的故事情节,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不免夸张。当时可以肯定的事只有一件,他们还很嫩,没有领导公司的经验,也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他们前途无限。
  可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已经转向。他们对于那些用一把螺丝刀就能攒起来的微机不再感到刺激,对于神奇的互联网异常兴奋。他们成了丁磊和张朝阳的第一批支持者。到了这一年年底,丁磊宣布他挣了500万元人民币,而张朝阳则说搜狐收入100万美元,还说其中80万美元是广告收入,占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的60%但是后来搜狐的招股书中说,搜狐1998年收入为47。2万美元。。两人棋逢对手,不相上下,可是张朝阳的名声却大大超过丁磊。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相中了,还成了50位全球数字英雄中的一个。美国的《读者文摘》、《商业周刊》和《财富》,都在鼓吹这个人和他的搜狐。不用说,丁磊没有美国经历,让他吃亏。张朝阳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背景让美国人容易接受他的成就,尼葛洛庞帝又给他锦上添花。那位《数字化生存》的作者人人知道,但是知道他也是搜狐股东的人可是不多。
  就其财产权属说,搜狐是美国人的,但是很少有人明白。人们只道搜狐是个中国公司。路透社记者在自己的新闻里把它说成中国最知名的网络门户。网络门户,或者叫门户网站,是那一年刚刚出现的新概念,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生疏,但是他们很快就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其中含义。一个计算机的使用者通过门户进入网络世界,如同一个旅行者通过飞机场进入一座巨大的城市。门户网站就是网络世界遨游者的入境口。1998年早春建设起来的网易和搜狐是两个门户,到了这一年12月1日,第三个门户也建立起来了,它就是王志东的新浪。王志东让四通利方摇身变成新浪的故事说来颇有戏剧色彩,有些情节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在当时可不容易,只有这个人能做出来。 

  日后若有哪位历史家想要描述中国风险投资的进程,那就一定要从这两个人开始。当张朝阳在美国波士顿到处寻找风险投资商的时候,王志东也在美国西海岸的硅谷,与罗伯森o斯蒂芬投资顾问公司谈论同样的事。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第一笔风险投资究竟属谁,仍然莫衷一是,不同的作者会把它归为自己喜欢的人——张朝阳或者王志东。事实上,张朝阳的这段经历发生在1996年7月至9月之间,而王志东寻找风险投资的过程持续了27个月——从1995年7月开始,直到1997年9月才最后完成。
  这并不表明王志东遇到了更多挫折,而是他的野心更大。当日张朝阳战战兢兢、小声说出自己需要22万美元,这王志东却狮子大开口,声称不拿出650万美元,别想打他的主意。而且他还宣布自己不会为这笔交易预先支付任何费用。你先给我做,不成功不给钱。王志东对罗伯森o斯蒂芬公司的中国业务代表说,成功之后,按融资比例支付报酬。
  这位业务代表名叫冯波,是个华裔。很多年后风险投资这行当流行起来,关于他的故事也就跟着多起来。有一个说,他出生在大陆,父亲是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另外一个故事说,他早年怀揣35美元到美国留学,差不多是光着屁股在硅谷站稳脚跟。但是经他本人证实的情节只有一个,他在1995年加入罗伯森o斯蒂芬。这是硅谷一家挺有名的投资公司,客户都在美国。冯波的加入是它的中国故事的开始,而它的中国故事的第一个主角就是王志东。
  1995年7月王志东来到硅谷,告诉一个朋友,他想找摩根o斯坦利来给他投资。人家一听就乐了,对他说:你要找摩根,还嫌早了一点。不如先给你找个小点儿的吧。王志东就这么认识了冯波。后者3个月后来到北京,想要实地察看王志东和他的四通利方。那时候王志东和员工们全都挤在中关村第三小学的破烂教室里,换一个人,也许不会让这么重要的客人看到这个场面,但是王志东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这个人的本性还是个程序员,完全不在乎场面上的那一套。  

  冯波一身西服革履,顺着科学院南路走到学校正门,却发现王志东的公司在后边角落里,要绕过一堵长长的围墙。冯波懒得再走,索性抖擞西装,爬上围墙,翻身跳下,看到一栋破楼房,沿漆黑的楼道爬上来,迎面是个洗手间,正有需要,于是走进去。这一来就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厕所污浊不堪,臭气弥漫,水泥地板上留着一排长方形的窟窿,全是旧式蹲坑,坑下的斜坡显然设计失当,无法让水流有效冲洗,以至冯波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粪便在下面聚集成堆。这是中关村留给他的第一印象。第二印象是午饭。王志东问他吃什么,他说随便。王志东说:那就好办了。转身让司机跑到门口的肯德基店,买回一大口袋炸鸡翅。谁都知道美国人最讨厌吃鸡肉,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取笑,有个经典的说法就是他穷得只能啃鸡翅。冯波后来也喜欢拿这件事取笑王志东,对他说:我这辈子吃鸡翅最多的一次就是在你的办公室。又说:我这辈子最恶心的一次经历就是在你的厕所里。
  好在冯波眼光与众不同,从这一切看出王志东的诚实可信,还断言这是个懂得节俭、兢兢业业的公司。你如果想要一个好的办公楼,那很容易。不就是花钱吗!他后来对王志东说,你越是简朴,我们就越是能看到你的好的一面。这不是客套。事实上,这第一天的印象的确是冯波后来不遗余力促成这桩交易的一大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他感兴趣的。这王志东是当时中关村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有差不多10年的杰出工程师的经历,有中关村第一程序员的美名,有一个中国软件历史上最杰出的产品中文之星,有创办两个公司的经验,还有许多与IBM、惠普、康柏和微软合作的诱人案例。当王志东把这一连串合作者清单列出的时候,冯波将信将疑。因为他无法把一个啃着鸡翅、蹲在坑上拉屎的年轻人和那些衣冠楚楚的跨国公司老板联系在一起。他要求王志东一个一个地说明是怎么和那些美国人合作的,直到确信那些都是事实。 

  现在事情进入关键环节,那就是王志东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投资者和股权出让者的利益焦点。王志东的想法是出让40%的股份,作价650万美元,这等于是把四通利方的资产估价1625万美元。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两年前这间公司开办时,全部资本金只有500万元港币。
  然而硅谷投资模式的奇特和令人激动之处也就在于:一个企业资产的认定,并不仅仅依赖于那些有形之物,通常也不会依靠一个所谓有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来做决断,而是由当事人以协商的办法来确认。企业所有者可以漫天要价,购买者则会坐地还钱。一个人拿着一张写着几行字的纸头卖出个大价钱的事,并不奇怪,只要让人家相信你脑子里的想法值那么多钱就万事大吉。硅谷的投资商个个无比精明。不会为一个骗子或者浮夸者付钱。他们质问王志东,四通利方凭什么值那么多钱。王志东不比张朝阳。后者依靠他的巧舌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