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晋江vip2013-01-25完结,种田) >

第33章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晋江vip2013-01-25完结,种田)-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影之间,无数粉白的木槿花朵,与碧绿枝叶交互辉映,如梦如幻。夏末暖风柔柔拂过时,便有暗香涌动,令人情不自禁地为之沉醉。
  洗完头,头皮顿时变得清凉舒适,李明珠惬意地眯起眼睛,坐在大槐树下的木塌上,任由张有财帮她梳头。
  张有财拿着木梳,温柔地梳理着李明珠略显湿漉的长发。
  从上至下,每梳理一次,他便笑着说上一句吉祥话:“一梳到底,终享荣华富贵;二梳到底,夫妻白首齐眉;三梳到底,子孙满堂高登科……”
  张虎在旁边笑道:“几个月前武哥买了十只兔子回来,现在咱家兔舍兔子成群,我看该杀兔子了。”
  “说的也是,”张有财转向张小宝,笑着调侃道,“小宝,你以前不是夸海口说,要用兔子皮给娘子做件皮袄么?那你要好好养伤,争取早点痊愈,等我们熟完皮子,你也好给娘子做皮袄。”
  所谓熟皮子,是一种工艺,意思就是把刚剥下的牛羊等皮子鞣制、加工,使生皮变性为不易腐烂之革的过程。
  “最近娘子天天都给我熬骨头汤喝,”张小宝低头看看自己被夹板固定的左臂,说道,“我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他是左臂骨折,李明珠除了让他按时服用大夫开的药方外,还找来两块木板固定住他的伤处,用绷带将他左臂包扎悬吊起来,绷带的另一头挂在他脖子上。
  李明珠说,这样做是给他复位固定,利用消肿恢复。
  本来他还对这样的方法半信半疑,但大夫看过她这种固定方法后,竟啧啧称奇,感谢她想出这种方法,还说以后对待骨折者时,要如法炮制她的做法。
  后来,在大夫的解释下,他明白了用木板固定骨折手臂的原理,也更佩服李明珠的冰雪聪明。
  近几天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他手臂的伤势已经好转许多,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痊愈。
  五兄弟的二姑父是熟皮匠,曾经教过五兄弟熟皮子。
  五兄弟中,就属张有财熟皮的技术最为娴熟。一般的生皮经过他的加工后,就能变得洁白柔软,异常美观,拿到集市上,也能很顺利地卖出去。
  熟皮子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工艺,桃花村的村民们,为省钱都想自己熟皮子。但是如果自家没有熟皮匠的话,熟出的皮子大都膻味儿颇浓,颜色发黄,熏得人头晕眼花,最后只好找熟皮匠重新处理,那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会花费更多的钱。
  熟皮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剥皮,五兄弟选了几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将兔舍里的近百只兔子抓出来,宰杀后进行剥皮。
  剥完皮后,用铲刀将里皮上的污渍油脂等物刮去,再打来清水,用胰子把兔皮洗净。
  接下来,就在屋旁的竹林里牵几根长绳子,把洗净的兔皮搭在上面晾干。
  日子一天天过去,十来天后,张小宝骨折的左臂痊愈了,晾晒在竹林里的兔皮也干了。
  秋高气爽的早晨,张有财早早起床,去竹林里收兔皮,李明珠也去帮忙。
  两人挎着大竹篮,将雪白的兔子皮从长绳上取下来,放入竹篮里。
  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疏疏落落地洒在张有财的深蓝色粗布衣衫上,洒在李明珠浅蓝色的襦裙上,投下斑斑驳驳的碎金光影,恍然如梦。
  那一深一浅的蓝色身影,就好像穿着情侣装的情侣,并肩站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协调。
  李明珠穿梭在一排排兔子毛皮之间,瞅瞅张有财的衣衫,再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衫,突然灵机一动:
  家里还有许多布匹没卖,可以把那些布做成成衣,然后在集市里搭个舞台,找些美女来当服装模特,随着音乐节奏走秀;还可以做些情侣装,找美女帅哥来走秀,或许能大赚一笔,让所有的布匹统统卖出去!
  虽然古代的民风很保守,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多给服装模特一些银钱,应该不愁没人来应聘!
  到那时,就可以去集市上租个小铺面,开个铺子,既卖布匹,又卖成衣,还卖情侣装!
  李明珠越想越兴奋,忙把自己的想法给张有财说了,张有财一听,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认为值得一试。
  只是现在家中一贫如洗,尚且没有本钱找人做成衣,只能等过几个月,舂米机卖了钱,以及第二季稻田养鱼之后,村民们将百分之三的卖鱼提成付给李明珠后,才能开始做成衣。
  李明珠和张有财商议一阵做成衣的事,随后便挎着满满两竹篮兔皮,来到院中清洗兔皮。
  把兔皮浸入清水中,泡上八、九个时辰,再用胰子将兔皮洗干净,又晒干,然后就开始熟皮子了。
  秋高气爽的下午,张有财从堂屋里搬来一张八仙桌,抓起晒干的兔子皮放在桌上,皮板儿朝上,用刷子蘸着硝水,一下一下仔仔细细往上面刷。
  没多久,刷了硝水的毛皮就变得柔软,再过几个时辰,刷第二次硝水。
  刷完后,将温热的米粥倒在皮板儿上,又将那黏糊糊的米粥刷匀净,再小心翼翼地将两张兔子皮对贴,皮板儿贴合皮板儿,不能将米粥粘到毛皮上。
  待到一张一张的兔子毛皮这般贴好后,张有财就把这些好像小白兔一样的毛皮拎到热火坑上烤干。
  烤干后,腥味儿飘出来,再倒上米粥,刷匀净,再烤干……如此这般,炮制这样的过程约七天。
  到了第八天,就把兔子皮拎出来,拿到院子中,打来清水洗干净,用刷子刷去皮毛上的米粥。
  最后,再把熟好洗净的皮子拿到外面竹林里,搭在长绳上晾干。
  等到阳光一晒,雪白的兔子皮毛就变得干爽美丽,摸上去柔软光滑,韧性好,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胰子香味儿。
  这时,熟皮子的工序就全部完成,熟完的皮子可以用来做皮袄、皮帽等等,也能拿到集市上去卖。
  此番五兄弟总共熟了82张兔皮,做女子的皮袄每件需用8张兔皮,做男子的皮袄每件需用10件兔皮,于是,五兄弟给家里留了8张兔皮,打算入冬时给李明珠做皮袄,然后就把剩余的74张兔皮都带到集市去卖。
  本来李明珠要求多留些兔皮,给五兄弟每人做件皮袄,但他们非说自己不怕冷,家里还有旧棉衣可以过冬;又说现在刚刚进入初秋,根本不需要皮袄。
  李明珠一听,也觉得有道理,现在家里最缺的就是钱,等三、四个月,村民们把卖鱼的钱提成给她后,她再为五兄弟买皮袄也不迟。
  就这样,得到李明珠的同意后,五兄弟带着兔皮去了县城,联系到几家专做皮袄的铺子,将74张兔皮全部卖出去。
  硝制好的兔皮,每张能买25文钱,是以所有的兔子皮,总共卖了1850文钱,令众人都非常欢喜。
  如今后院的兔舍里还养着20只兔子,众人想让那些兔子继续生小兔子,今后便能够继续卖兔子皮,还能吃上兔子肉。
  兔子皮卖完后,中秋节也到了。
  张小宝从集市里买来月饼,又做了一桌子好菜,众人便满面春风地聚在院中的大槐树下,一起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
  期间,李明珠关心地询问了张文和张有财上学堂的事儿,问他们能不能听懂夫子教的知识,能不能跟上其他后生。
  张文和张有财都表示学业没问题,但张有财苦恼地抱怨书本太重,每天用草绳捆一大叠书,走两刻钟拎到学堂去,放学还要拎回来。
  如此一来一回就是半个时辰,每天下午回到家,他都觉得手臂酸痛不已,恨不得自己能像那些富家公子一样有个书童,也好让书童每天帮自己背书篓。
  张有财不抱怨还好,一抱怨,李明珠便瞬间联想到现代的书包。
  不错,书包在21世纪的确很普遍,但是在这个架空古代,穷人家的读书人都是像张有财一样,用草绳捆书或用麻袋装书;
  至于有钱人家的读书人,就让书童背书篓或考箱,书篓和考箱都是由木头或竹子做成的,非常笨重,携带并不方便。
  若是能用布料做出双肩书包或挎式书包,并将书包带到每个学堂门口去售卖,相信会有不少读书人愿意购买!
  思及此,李明珠激动得小脸通红,连忙跟众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又把双肩书包的构造详细地讲述给众人听。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下图中是熟皮子的情形:




☆、51采红菱

  众人听完,齐齐叫好,特别是张有财,恨不得明天就能背上书包,立刻催促张文快点做书包。
  张文的针线活儿虽然不算绝佳,但也算过得去,因为自从五兄弟的爹娘去世后,五兄弟的衣衫大都是由张文缝制的。
  起初年幼的张文并不会缝衣服,还是二姑手把手地教他,他才慢慢学会的。
  书包做起来并不难,只是拉链比较麻烦,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拉链。
  想到这个时代没有拉链,李明珠又是一阵欣喜若狂,觉得卖拉链也不错,但凡事还得一步步来,先得做出书包,再考虑做拉链的事。
  当天晚上,张文借着油灯光芒,赶制出第一只布书包。
  书包是双肩样式,用蓝黑色的粗布制成,外观还算结实美观。
  由于没有拉链,张文就在书包的袋口处串了一条绳子,书本装进去后,将绳子收紧再打个结,书包里的书本和文房四宝就不会掉落出来。
  书包的背带,也是按照现代样式设计的,两条背带分别由两只木扣卡住,可以调解背带的长短。
  书包上,除了装书的那个主要的大袋子以外,还缝制了两个较小的袋子,用来装置其他杂物;书包的两侧,有两个小包,用来装水杯等物品。
  书包完工后,张有财喜笑颜开,立马将装满书的书包背在背上,又美滋滋地走了几步。
  见状,李明珠不由笑出声来,这才想到张有财只有16岁,还算是个男孩。若是在现代,他应该在读高一,因此现在背书包的模样倒也不显得突兀。
  不过,为了让书包像秧马一样卖个好价钱,翌日,张有财并没有背书包去学堂,而是仍然用草绳拎着书本去学堂。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由于做书包比做舂米机容易,因此众人便兵分三路——
  张文、张武和李明珠缝制书包;
  张虎和张有财不会针线活儿,就继续制作舂米机;
  张小宝则包办了家里所有的家务,白天去打渔、卖鱼,黄昏去山上挖野菜,晚上还要洗衣服、打扫房间,也是累得够呛。
  好在最近是农闲时节,地里基本上没什么事儿,众人每天在家里忙忙碌碌,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大半个月后,张文等人赶制出200只颜色各异的书包,为避免书包太多卖不完,便停了工。
  由于李明珠的专利意识很强,所以她强烈要求在书包上绣上张木匠的商标。
  五兄弟都觉得布书包上绣“张木匠”三个字很奇怪,但为了让张木匠的名声东山再起,众人仍是把商标绣上去了。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李明珠和张小宝去打渔,张武和张虎租来牛车,将上百只书包搬上牛车。
  为避免盗版书包出现,张虎细心地用一大块粗布盖住那些书包,让旁人看不出粗布下面究竟有什么东西,然后才赶着牛车,前往县城的各个学堂门口,去贩卖书包。
  书包卖得比较便宜,每只书包仅售10文钱。在桃花村里,只要是成年人,无论男女,每人1、2天就能赚够10文钱。
  可想而知,在学堂里求学的诸多莘莘学子,一见有这样轻便美观的大包可以装书,便纷纷掏钱,为自己挑选了一款心仪的书包。
  张武和张虎一连卖了3天,200只书包全都卖完,总共赚了2两银子(即2000文钱)。
  然而,虽说这次赚得不少,但平时里众人也要花钱,油盐酱醋、衣食出行、人情往来……无论哪一样都需要钱。
  一般来说,每个人不管怎么节省,一个月至少也要用200文钱;张家五兄弟和李明珠一共6个人,每月的基本开销就要用1200文钱。
  若是再有谁生病,去一趟药铺;或者碰到哪个亲戚祝生日、出嫁,那银钱更是像流水一般,哗啦啦地就流出去了。
  总而言之,现在众人的银钱只能维持温饱,还要随时注意身体,否则一旦得了重病,连看大夫的钱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见书包卖得如此顺利,众人都非常开心,打算再缝制一批书包,拿到村里的集市上卖。
  李明珠是个凡事都三分钟热情的家伙,接连二十天,她天天缝书包,便觉得相当无聊。
  这日清晨,她手中的书包才缝了一半儿,她就把绣花针一扔,整个人呈大字型瘫倒在炕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
  “明珠,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张武微微蹙眉。
  李明珠弱弱地答道:“不是不舒服,是觉得好无聊,每天都在缝书包。”
  说着,就扯过薄被捂住自己的头,像只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藏进被窝。
  见她这般孩子气的举动,张武有些好笑,想了想,提议道:“你若是不想再缝书包,不如我们去芦苇湖找小宝,既可以划船看风景,又可以摘些菱角回来。”
  听说可以采菱角,李明珠的脑海中,顿时冒出穿越前那首着名的民歌《采红菱》: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得儿呀得儿郎有情
  得儿呀得儿妹有心
  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
  啊啊,JQ,红果果的JQ!
  想起这首民歌,李明珠果断地认为:如果去采菱角,肯定比留在家里缝书包有趣!
  于是,她便兴奋地催促张武,让他赶紧和她一起去芦苇湖采菱角。
  张武笑笑,放下手中完成一半的书包,和李明珠一同走出门,来到院子里。
  外面阳光正好,张虎正在卖力地制作舂米机,锯子切割着木板,发出轻微的声响,卷曲的刨花在他脚下落满一地。
  看着忙着满头大汗的张虎,张武皱着眉,说道:“小虎,你带明珠去芦苇湖采些菱角,这里的活儿交给我吧!”
  张虎一听,非常高兴,连忙放下手中的锯子,急匆匆走进厨房,打了盆清水洗脸。
  洗完脸后,他随手拿起一把耙子,再用扁担肩挑两个空箩筐,清清爽爽地走出厨房。
  “娘子,我们走吧!”张虎笑着说道。
  李明珠看了一眼埋头做舂米机的张武,不知怎么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内疚和自责。
  张武大概是心疼张虎了吧,所以才让张虎陪她去玩,自己却留在院子里做舂米机……
  “那个……还是算了吧,”李明珠摇摇头,“我还是继续去缝书包吧!”边说边往屋里走。
  “娘子,你歇会儿,可别累坏了身子,”张虎着急地说着,一把拉起李明珠的小手,“咱们出去划划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说了,等会儿采回的菱角可以炒菜,也可以卖钱。”
  闻言,李明珠觉得有道理,但又有些犹豫不决:把张武一个人丢在家里,会不会太过分了?
  可是转念一想,很多时候张小宝也是独自去打渔、卖野菜,张武是张小宝的哥哥,他一个人制作舂米机,应该能应付过来,不会觉得孤单。
  思及此,李明珠很快释然,向张武打了声招呼,接着就跟着张虎前往芦苇湖。
  芦苇湖是典型的湿地,水域辽阔,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每逢金秋时节,便有芦花纷飞,莲菱丛生。
  渔民们往往乘着轻舟,带着成群的鱼鹰,在广阔的芦苇荡中穿梭往来。日复一日,迎着朝阳,披着晚霞,悦耳的渔歌,就在日升日落中此起彼落。
  张虎和李明珠来到芦苇湖边时,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