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 >

第116章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第116章

小说: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崇明门,离延英殿也就不远了,需要步行过去。
一路上,钏儿半垂眼眸,行止端方,就连头上身上的首饰都没有发出丁点声响。
那宫使暗暗点头:不愧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果然有名门风范。
刚看见延英殿的影子,迎面碰上雍王李适。
钏儿恭敬地闪到一边,行礼,动作如行云流水,李适不由好笑。
“陇西郡君前来见驾?”
钏儿点头:“正是圣上相召。臣女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呢。”
李适抬头看了看宫使:
“顾内侍,本王与郡君说两句话。”
原来领头的姓顾?
顾内侍当然明白雍王说这话的意思,那肯定不是请他们同意给予方便,只是告诉他们,回避。
顾内侍带了其他小内侍退避一边,却也没离开很远:
“还请王爷莫耽误太久,圣上等着呢。”
“嗯。”
不知何时,那个俊逸的少年,已经有了上位者的威严。也许这威严早就有了,只是自己没发现没在意而已。
钏儿笑道:“再过几年,我都怕见你了。”
李适眉头微动:“为什么?”
“有压力。”
“别说那些虚的,你明明从来没有怕过我。我也不想你怕我。钏儿,若我只是一介平凡男子后院也没有其他女子,你会不会考虑我?”
钏儿笑了:“你的假设不成立。等你的假设成立了,你再问我吧。”
“今生问不了了。”
“行了,你就别伤春悲秋的,你不是那料。你的追求你明白我明白,莫辜负了远走西南的那人。”
“前几日,我到大慈恩寺礼佛,想了很多。其实我明白,人死了什么也留不下,我现在已是身不由己,不为自己争,也要为跟着我苦苦煎熬的人去争。”
“有目标总比盲目的好。”
钏儿凑近他:“怎么还没立下储君?我还想着靠你这大树呢。”
“郑王的那帮人也得力,虽然我呼声高,可圣上总要选择最适合的不是?”
钏儿点头:“不过我看好你。适当的时候,会推一把。你给露个口风,知道今日圣上叫我干啥吗?”。
“皇商应家你知道吧?应家捐献了大笔钱财给朝廷备战,只求让应三娘做皇子侧妃,圣上属意七郎,七郎却拒绝了,打了圣上的脸,让圣上在应家面前失了体面。近段时间,七弟又跟圣上闹着让圣上尽快赐婚,圣上气没消,自然百般阻挠。”
“难道今日要发作我?”
“可能会为难,不会发作。不说其他,就是看汾阳王面子,也不会发作你的,放心吧。”
“韩王殿下还在洛阳?”
“他今天一大早无旨意自己回来了,又去闹贵妃娘娘,被贵妃拘着。先前我去看他,正听贵妃娘娘劝他暂时放一放,等圣上消了气再提赐婚。”
“这家伙,一点章法都没有。谢谢你,我明白了。我先去见圣上,若让他等太久,说不定真的会发作我。”
李适点点头:“快去吧。”
一路行去,钏儿暗忖:按说,李迥不是那种没分寸的人。他故意这样闹圣上,闹贵妃娘娘,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有人逼着他争取那个位置,他无奈之下,故意做出这轻浮举止,好让人觉得他还青涩,不值得跟随?
反正,钏儿是不相信他会为了亲事,闹得宫内外不宁的。
内侍恭敬的声音拉回了钏儿的思绪:
“陇西郡君请见。”
钏儿撇嘴:谁想见他?这不是没办法吗?
得了应喏,钏儿移步进殿,恭敬地蹲身行了个福礼,而后跪拜在地磕了仨头,却没听到圣上叫起的声音。
地上还真是又冷又硬。
钏儿耐着性子趴在地上,心中冷哼:没本事收拾你的好儿子,迁怒自己有什么用?再不叫起,别怪自己睡过去,不给你面子
钏儿恶作剧地想:若自己晕过去,圣上会不会因为为难自己一个小姑娘落个骂名?
这时,上面传来冷冷的声音:
“还不起?什么时候这么懂规矩了?朕还不至于为难一个小丫头。”
钏儿实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为难过了,现在装什么圣洁?
“谢圣上。圣上肚大能容天下,怎么会为难臣女呢?这话从何说起?”
说着话,顺势起了身。
李豫看也不看她:“容天下?朕肚子有那么大吗?你是不是想说朕难看?”
钏儿张口结舌,这李豫,怎么会这样?难道,男人的更年期?
钏儿实在对这位大叔夸不出口,只好低下头:
“臣女惶恐,请陛下恕罪。”
李豫放下手里的奏折,正色看着钏儿:
“以前你不是很能说吗?说得遍地开花,现在这么一句话就让你害怕了?还真是不象你。”
在皇权面前,没有公平,可不是逞口舌之利的地方。
“以前臣女年纪小不懂事,有什么得罪的,请圣上宽恕。”
“得罪?朕没那么小气。若先帝看你现在这样,估计会失望了。”
“失望也没有办法,人总要成长。”
李豫嘴角微翘:
“你很有能耐嘛。”
钏儿一惊:来了。会不会骂自己是狐狸精,迷了他儿子的魂啊?
“不知道圣上指哪方面?若有用得上臣女的地方,臣女愿将能耐奉献给李唐。”
“以前,你与你那嫡母不是死仇吗?你怎么说动她的?她竟然请求汾阳王将你记在她名下成为真正的嫡女,怕你不应,还想求朕下旨。”
钏儿惊愕地抬头看着李豫:“有这事?”
李豫细细打量钏儿,看她模样不象做假:
“你真不知道?不是你去求的?”
“不是臣女。对臣女而言,根本不用多此一举。就算记到她名下,也不是真正的嫡女。我现在反正已经挂着‘嫡’的名号了。”
“可我异唐有律令,视为嫡女和记在嫡母名下的嫡女相比,可要高上一等。将来就是嫁人,在婆家也要受重视些。”
“对臣女而言。没有什么高一等低一等之分。臣女始终是从妾室肚皮出来的,再亲近,也是隔了层肚皮,何必遮掩呢?”
“你倒不忌讳。”
“有啥忌讳的?异唐王朝对于‘孝’看得重,我不能抛弃这个字。”
“那就是说,不用朕下旨了?”
“谢谢圣上,不用。现在就挺好的,臣女很满意。”
“呃。。。。。。”
李豫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自己不相帮而感谢自己的。这种谢恩法,让他不由愣怔,半晌无语。
                  第217章人选
李豫脸色晦暗不明,眯着眼睛沉吟:这丫头得先帝看重,看来也不仅是因为能说善辩。
几年前的接触,只是看到她聪慧的一面,今日看来,她倒有与年龄不相符的看透世情。
能得嫡母看重,将来名正言顺以嫡女身份出嫁,那是多少庶女梦寐以求的,她居然就这样推拒,全不当回事。
表面看来是记生母恩,实际是想显出自己的所谓骨气,让人另眼相看。真是不简单。
钏儿看李豫老半天不说话,哪里知道他心中转着这许多念头,以为他又琢磨着要给自己找麻烦,用自己的天子威严打压自己,暗自撇嘴。
反正自己也不急,趁机看看圣上听政议政之所。
李豫突然抬头,看着正一脸兴味打量摆设的钏儿:
“你知道,七郎一直缠着朕,请求赐婚么?抛下差事私自从洛阳溜回来不说,闹得贵妃寝食难安。”
钏儿一惊:“有所耳闻,听他提过。可不知道他回来。”
“你对此就没有什么看法?”
钏儿好笑地看着李豫:
“臣女能怎么看?这是女子能置喙的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女与韩王殿下接触,只是小时候得他之助的患难情分。”
李豫眯着眼:“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其实他是想问,暗地里就没有出过主意?
的确,上次自己说考虑,只是拖延时间,谁知七郎如此痞,偷溜回长安不说,又纠缠贵妃独孤氏,招数频频更新。贵妃只有此独子,哪里是他对手?
钏儿正色道:
“臣女真没看法。何况,谁能怂恿韩王殿下,左右圣上?圣上愿意赐婚就赐婚,不愿意就不愿意,臣女怎样都没意见。”
“你不急?不是你催促着,七郎会那般纠缠?”
“圣上,臣女才多大?臣女又不是非韩王殿下不嫁,急啥?您放心,臣女从来没有想过抓住殿下不放,甚至都没抓过。倒要谢谢圣上,因为圣上没有盲目将过错推到臣女身上,认为是臣女怂恿。其实圣上心中早有主意,不是么?您是天子,不想赐婚,就直接下旨,让他跟圣上中意的家族联姻就是了。等生米做成熟饭,他不应也得应。”
李豫张大了嘴:“他对你一片真心,你却想害他痛苦一生?”
“臣女是帮圣上。韩王殿下其实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若与人哪怕是被逼成亲,他都会负责的。那时候,说不定他会感谢圣上。小孩子嘛,总是没什么眼光,冲动行事。”
“你说他是孩子?冲动行事?七郎自小接受的教导,岂能用‘孩子’下断语。”
“臣女是说他有孩子般的纯真,却不失聪颖。臣女真的不希望他为一己之私跟娘娘和圣上闹僵。世上,没有人会比亲爹亲娘更关心爱护孩子的。得不到祝福的婚姻,他不会幸福,他会消沉会迁怒,这种男子臣女不想要,也不稀罕。”
很明显,这李豫是不想李迥娶自己的。在他面前,自己不能失了尊严。
“他铁了心只要你,朕又心疼贵妃。可皇子正妃,不是一个庶女能做的。就算你在郭家视为嫡出,却不是真正嫡出,你应该明白。”
“臣女当然明白。出身臣女无法选择,臣女也断断不会做他的侧妃或者侍妾。这样说吧,圣上想臣女怎么做?要不,臣女出家礼佛,以断韩王殿下的心思?”
“你想威胁朕?你以为朕不能下这个旨?”
“谁说的?能啊。您谁啊?是这李唐之主,啥都是您说了算。怎么圣上又生气了?这不是正在商量吗?臣女愿意牺牲自己,圣上竟然生气,圣上可真是心慈。”
在异唐,哪里有那么严格的身份要求?若真有,那贵妃杨氏就不会成为贵妃了。
这不过是李豫的为难之词。钏儿还真是不在乎。说有多爱韩王,还说不上。只是,至少想到跟他一起生活,不反感。
钏儿一阵夹枪带棒,让李豫一窒,冷冷哼了一声:
“若只是皇子妃也就罢了。朕对七郎寄予厚望,不怕你出去说道,也许,将来朕会传位于他,让他成为这天下之主。所以,觉得你不合适。你太强势,又有郭家为后盾,朕惟恐出现另一个威胁李唐的女帝。”
钏儿心中一凉:“圣上,臣女祖父、父亲忠心耿耿,臣女以他们为榜样,又受他们熏陶,怎么可能有那人神共愤的心思?您放心,若您真定下七郎为储君,臣女根本不会考虑嫁给他,更不可能出现您说的那种事。”
“他为君,你若嫁他就是国母,你不想往?不羡慕?朕就不信你一点都不在乎名利富贵。”
“名利富贵臣女在乎,可是不会刻意去追求,更不会用自己的一生幸福去换。臣女觉得,人首先要活着,活着就比什么都强。圣上不信,臣女可以在此发誓,若韩王李迥继承大宝,臣女绝对不会嫁他为妻为妾,否则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圣上,臣女可以走了吗?”。
李豫正定定看着冷静发誓的钏儿,突然听她问是否可以走了,好半天没没回过神来,脸上神色变幻:
“你如此镇定,是不是觉得将来不是朕所能控制的?”
“哪能?就算人算不如天算,您考虑周到点,多留几份旨意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就成了?无论怎样,郭家以忠臣自居,就算有心抗旨,天下悠悠之口又岂是臣等能控制的?”
“你这样说,是不是觉得七郎不适合为君?”
“臣女不敢妄论。韩王殿下比之他的兄长,的确要逊色些。”
“那你觉得他的兄长们谁合适做储君?恕你无罪。”
“论孝,自然是雍王;论才,是郑王。可雍王殿下有战功得人心又有仁孝之心,臣女想不出还有谁比他合适。当然,只有圣上心目中最中意的人才是最合适的人,臣女见识浅薄,只能说这么些。”
李豫手敲着书案,半晌不语。
钏儿瞄他一眼:
“其实,和七郎适合做储君与否无关,是臣女不愿意与为君之人共渡今生。为君者乃天下百姓的君上,是很多女子的夫,臣女要不起。”
“你竟然嫌弃他?这是嫉妒”
钏儿无奈:
“圣上,臣女冒昧,您到底要臣女怎样?靠近他,您不放心;拒绝他,您不甘心,让您划个道道出来臣女照做吧,您又不说,臣女左右为难,只好不开口了。”
“哼你总有道理说。”
钏儿收回先前想的李豫可能更年期的想法,他还没四十岁呢。阴晴不定,让人摸不透,这是在玩帝王权术
“圣上,臣女是真佩服您,万岁万岁万万岁但请圣上指条明路,臣女现在很茫然。”
李豫眼中闪过得意,突然想起几年前这丫头说过的‘千年那啥,万年那啥’,脸色一下黑了。
“朕可以赐婚,可是,得让应家三娘进门为侧妃。按理,皇子封王以后,可以有一名正妃,两名侧妃,孺人、媵各四名,其他就不说了。”
钏儿干脆地说:
“行啊”
“你同意了?倒是知趣。”
“能不知趣吗?您对韩王殿下真心关爱,是人都会感动。什么时候赐婚啊?”
“这下急了?也不害羞”
“臣女害啥羞?臣女只是想知道何时赐婚何时办酒,臣女好斟酌送什么礼还了韩王殿下曾经相护的恩情,到时候还要去讨杯水酒喝呢。”
“朕不明白”
看李豫迷茫的眼神,钏儿明白,这丫还真迷糊了。
“是这样哈,您要给殿下娶多少个女子,何时赐婚,臣女都无所谓,因为跟臣女无关啊,臣女早说过,不与众女共夫。只是请转告韩王殿下,莫忘记请臣女喝喜酒就成。”
钏儿说完,还讨好地对李豫笑了笑:
“圣上英明神武,自然是明白的。那臣女就等着喝喜酒恭喜殿下了。”
李豫怒火上拱,实在不忿这小丫头竟然挑战自己的天威:
“郭钏,能同意赐婚就是天大的恩赏了,你竟敢拒绝其他女子入门?”
“圣上怎么老是把这些事跟臣女挂钩?臣女早就说过,那样的男子,臣女不稀罕。臣女只求粗茶淡饭,与自己的心仪的人一夫一妻患难与共。”
李豫猛地一拍案几:
“朕的皇子你还敢嫌弃?就是让你为妾,也是你的福气。”
“这种福气谁爱谁去臣女宁死不从。”
“你以为朕不敢赐死你?”
“臣女不过一介小小庶女,怎敢让从血海中拼杀过来的圣上劳心劳力?圣上但有吩咐,臣女可以立即赴死。只是 ,臣女死得冤枉,臣女不服”
既然都不要自己活了,说不定早就存了这心思,钏儿也不怕了,声音越来越大,眼睛里冒着火。
“大胆来人。。。。。。”
“哎哟,哎哟,怎么这么热闹啊?叫人啊?我来了。”
随着说话声,一个穿玄色暗金长裙,身披镶金红袍的贵妇身姿摇曳,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嘴角噙着笑,面颊略丰腴,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二三十岁,头上的金凤含珠流苏轻轻摆动,一双明亮的眼扫过钏儿,竟然冲她挤了下左眼,而后笑着向李豫案几行去。
刚才还在盛怒边缘的李豫看着来人,脸上现出一个真心的笑,竟然离开案几,迎向来人。
                  第218章和稀泥的和政公主(求支持!)
    钏儿看此女风姿绰约,微抬的下颌显示出她的傲气和高贵。虽然有着与年龄相符的成熟世故,却仍然光彩照人。心中暗自揣测,不知道是后宫哪位娘娘?
    待看见那女子突然转头调皮地冲自己挤眼睛,那李豫竟然含笑离了案几迎接,钏儿不由心下惊疑:这女子受宠程度惊人呐
    “见过皇兄。”
    那女子盈盈施礼,李豫一把拉住:
    “皇妹跟我也这般客套生疏起来?快快请起。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皇兄说笑。你可是说过,我任何时候想来就随时进宫逛逛,还用等风吹?”
    李豫笑着摇头:“皇妹请坐。”
    内侍早端了热茶,恭敬地放在几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