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桂短篇集[完]-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息怒。”多隆见天子发威连连额头。最近皇宫不太平,刺客更是频繁出入,完全没把他这个御前侍卫大总管放在眼里。而如今皇上显然已经动气了,看来他的顶戴花棂离开他脑袋的日子也不长了。
康熙看着多隆问道:“刺客的身份你查到了没有?”
“回皇上,奴才还没有查处什么头绪。”多隆几乎是把刀架在脖子上这么说的。
康熙冷哼了一声,说道:“你不用再查了。那是前明的余孽。”说着把那匕首扔在了他的脚下。“你没看出来?”
“是,是。皇上英明。”多隆恭敬地拿起匕首看了看回道:“回皇上,这的确是前朝宫中的事物。不知……”
“那些反贼,他们都想把朕赶出去,他们都想要朕死!”康熙动怒了,他并不是不知道那些反对大清的所谓忠君爱国者的存在,可是当他们真正的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么肆无忌惮地威胁到他所在乎的东西时,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
“皇上息怒!”多隆磕着头不敢多说话,就怕自己再触怒了龙颜。
康熙烦躁地打开了另一样东西,那是一颗指甲大的丸子。“太医。”
“微臣在。”太医颤颤惊惊地从偏殿走了出来。
“你看看这是什么?”康熙让温有道把东西递给了他,接着他补充道,“这是在刺客的身上发现的,太医认为那是什么?”
“微臣……”太医绝对喉咙发痒,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回皇上,微臣现在不敢妄加猜测,请皇上容许微臣回去细细研究。”
康熙沉吟着没有回道答,大片的汗水浸湿了太医的脊背。许久,大殿内才响起皇帝的声音:“好,朕给你三天的时间。”终于皇上还是答应了。太医略略松了口气。
“好了。你们都先退下吧。”
太医和多隆都忙叩首道:“微臣告退。”
现在正是傍晚时分,那带着瑰丽氤氲的落幕沉阳,它散落的最后余晖透过镂空的龙腾窗棂斜斜地在冰冷地金砖上印出不同的流光。
“……皇上。”太医迟疑着他在等皇上的旨意。
康熙仰坐在龙椅上,他皱着眉。“那药丸就解药?”
“是的皇上。”
“能救几个人?”康熙突然问道。
“皇,皇上……”太医显然被皇帝的这个问题问傻了。“救,救几个人?”有了解药皇上的毒就能解了,这样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怎么难道皇上也想要救桂公公的性命,虽然说桂公公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可是……皇上还不至于如此对他吧。太医想着微微抬了一下眼。
康熙轻哼了一声,“太医认为如何?”
“这个微臣没有什么把握。这药丸的制成所需的用料,以及每种药物所含的分量,不是短时间内臣能够分析出来的。所以……”
“这一颗解药,朕只须救两个人的性命,太医认为很难?”
“微臣……”太医似被逼上了绝路,既然皇上都不顾性命了,他还怕什么不就是一条老命吗。“微臣有一个办法,不过这样做虽说能保住了两人的性命,不过……恐会留有一些后遗症,因为那毒素由于药剂的关系不可能完全的清除。”太医已经是横下了一条心,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方法。
康熙听了,思量了一番。“既然有办法能救两个人的性命,那就去做吧。”
“是,皇上。”太医终于退出了上书房,而那殿中所充斥着的那种莫名的压抑和恐惧依旧没有从他的心中散去。他似乎窥见了什么,可他又不明白那具体又是什么东西。关于帝王的一切暧昧还是自行忽略的好,太医自保地感叹了下。
不久,太医便亲自煎了药送了过来。
“皇上。”太医刚要拜见就被康熙制止了。“都办好了?”
“微臣已经办妥了,这药……微臣认为还是应当先给桂公公服下,如真有什么差错,微臣虽该死,可皇上的圣体才是最重要的。”太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康熙一听虽感极度的不舒服,但也知道太医说的有理。他已经任信了一次。这也不算什么了?“那你先给小桂子服下吧。”
“是,皇上。”说完太医便上前给尚在昏迷中的韦小宝喂药。
康熙看着觉得自己心情复杂。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即便是小桂子舍命救了他,可是他身为帝王,那些奴才们为他这么做不是应该的吗?他有必要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吗?
……小玄子,我们可是朋友啊,见好朋友有难当然要舍命相救……
是啊,他们是朋友。
他不玩骰子,不赌银子。可是他这次却上场开了个最大的赌局,他赌身为皇帝的整条性命!“小桂子你说这次我能赢吗?”
(完结)
七伤之乐
举报色情反动信息
举报刷分
某日,康熙在上书房批阅完奏折,发现时间尚早。左右思量一番觉得难得的悠闲,于是让人去把韦小宝传进了宫。
韦小宝匆匆进了宫。“奴才韦小宝,拜见皇上。”韦小宝叩首道。康熙急急上前扶,让他起来,“小桂子,你来的可真快。”“皇上要召见奴才,奴才可是恨不得飞一般的就奔过来呢。”韦小宝起身笑嘻嘻地跟着康熙进了内屋。
一进里屋韦小宝才发现这似乎和平时没什么不同。
屋内的装饰依旧是金碧辉煌,金红两种颜色无处不彰显这帝王的尊贵。可是这样熟悉的场景中如今很突兀的多了一样东西。在皇上平时御用的书桌旁又多了一张书桌,虽没有皇上用的那么淳朴大气,但韦小宝自然也知道是皇帝的东西一向都是不差的。他嬉皮笑脸地问道:“不知皇上您招奴才进宫是为了何事?”
康熙轻瞟了一眼一旁多出的书桌。笑道:“你一向聪明伶俐何不猜一猜。”
“说到智谋,奴才哪比的上皇上您那,奴才我不过是会耍些小聪明。奴才委实猜不出来,还请皇上指点。”韦小宝笑的真诚。
康熙在一旁笑看着他,说道:“你这小子平时是聪明的紧,不过就是你肚子里那墨水太少了些。所以呢,今儿个朕难得有空,就教你几手,怎么说朕也算是你半个师傅。再说今后朕还要封你做那大大的官,可不能让你给朕丢了脸面。”
“啊……”韦小宝一怔,这才反应过来皇上招他进宫是为了什么。难不成真是为了给他上课来着,想他韦小宝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见到那书本头疼。妈妈呀,皇上这到底是赏他呢还是罚他。老子不识字还不是照样勇闯江湖、升官发财、官运亨通。“皇上,您看您平时政务繁忙,难得得空休息一下,就不用为奴才这破事操心了。”韦小宝连忙推辞,他可不想没事找罪受。
康熙见他那样就知道他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假意恼了,皱眉怒道:“这是朕的旨意,你想抗旨不成!”
“奴、奴才不敢,还望皇帝师傅见谅。”韦小宝这么一说康熙憋不住笑了出来。“哈哈……你这小子。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别浪费时间开始吧。”说完他迈步走至那张书桌旁坐了下来,韦小宝立马上前磨墨。屋内没有其他人,这种伺候人的活当然是要他韦小宝来做了。
康熙铺好宣纸,问道:“小桂子,你自己的名字会写吗?”
韦小宝漫不经心的磨着墨,见康熙问话立马回答:“当然……不会。”
康熙一听笑的更欢了,小桂子啊小桂子,他想着不禁摇了摇头。接着他便蘸墨、下笔。“小桂子,你那韦小宝的名字你可是认得的?”
这次韦小宝很肯定地点头,回道:“当然,当然是认得的。那可是奴才的大名。它们排在一起的时候奴才可是认得真真切切的,可是如果它们分开了,那也就不是奴才的大名了,奴才认不认得也就没什么打紧的了。”
康熙收笔,“韦小宝”三个大字已经写好了。
“怎么样?”其实康熙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皇上。”在一旁看了一眼的韦小宝除了知道那三个字是自己的名字外,其他的好坏自是说不清的,不过他自有自己的说法。“皇上能不能盖上您的私印。”
康熙挑眉,问道:“为什么?”
韦小宝笑的好不献媚:“这可是皇上您的墨宝,而且还写的是奴才的大名。奴才当然要拿回家让人装裱了供奉起来。以后这便是我们韦家的传家之宝了。如果今后那些不孝子孙们守不住奴才的家财,光皇上您的这副字也够他们花销三辈子了。”
康熙一听乐了,“小桂子,没你说的这么夸张吧。一般富贵人家三辈子的花销都在朕的这三个字上面了。”
“皇上,奴才可没有乱说。想当初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当时他修注了一部巨著《吕氏春秋》。那时他不是就发了榜文愿意花重金请人来帮忙修改的吗。还大言不惭的说能修改他文中一个字者就送他千两的黄金。奴才想以皇上的学问和见识自是比那些古代所谓的文人要高明的多。他们修改一个字都能值千两黄金,如今是皇上您亲笔写这三个字少说也是值三千两黄金的。这样的话,普通人家三辈子的花销那是绰绰有余了。”韦小宝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可是那《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是由吕不韦集合众多的门客,花费无数的心血撰写出来的。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所以吕不韦才敢夸下海口说能改一字者以重金相赠。所以他所说的一字和康熙笔下所写的一字可不是能同日而语的。当然在韦小宝看来这却是差不多的,正是因为在他看来差不多,所以平时别人就算是再会奉承也说不出他所说的效果。
康熙为满人,现在他所统治的江山却大多为汉人,所以他一直在推行“满汉一家”。所以他对汉家史上的诸多学说都有些研究,但是毕竟他的本职是皇帝所以就算他有所研习也不会真的去和那些文人比较。不过韦小宝这话却多少乘了他的心意。
康熙笑着说道:“原来你还知道这‘一字千金’的典故。”
“原来这故事还有成语总结的,‘一字千金’说的很是在理。不知道皇上和奴才刚才的这些话会不会也传了出去,这样的话不就出了个‘三字三千金’了。不过这成语一般不是都四个字的,这便大大的不妥了。不如皇上您想一个。”韦小宝抿着嘴像是正非常奴才的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你个浑小子。”康熙用笔杆敲了他一下额头。“你还真当真了。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朕这三个字能值三千两银子,朕这皇帝还不日以继夜的写字买钱去。国库充裕了,还用怕他吴三桂和那台湾的郑氏,那葛尔丹老子也把他打回老窝去!”
“皇上圣明,这些还不都是早晚的事。”韦小宝笑着附和。
“你啊,就知道溜须拍马。”康熙当然知道这些可没韦小宝说的那么轻松。
韦小宝见已经分散了皇上的注意力,连忙接着和他扯下去。“奴才可没有拍马屁,奴才所说的话可是句句属实。再说了,皇上……”
“好了,好了。”康熙打断了他的话,“你过来,今儿个可是以教你练字为主,你那名字必须得学会了,不然也别回府了。就在朕这上书房陪着朕,直到你会写为止。”
康熙让位给了韦小宝。韦小宝见皇上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也知道自己是躲不掉了。他苦着脸接过康熙递过的笔,蘸了下墨提笔就要写。“等一下!”康熙立马喊停。
“怎么了皇上?”韦小宝停住了笔,但那笔上的墨汁还是径自落在了宣纸上。韦小宝一看,心中却满是欢喜。这下毁了吧。
康熙无奈地看着他,“小桂子,你知道要怎么拿笔吗?”
韦小宝抓着笔杆甚是无辜地看着康熙,“皇上。您示范一下。”说着就把笔递给了他。
“不用了。”康熙从笔架上又再拿了一支,“你看着。”说着他演示了一边,“照着我的姿势握住笔。”
“这样?”
“不是。”
“这样?”
“不是!”
“这样?”
“不是……”
“皇上……”韦小宝斜眼瞟了一下一旁的皇帝,脸上虽是凄苦状,心中可是乐的紧。这下子皇上总要放弃了吧。
果然康熙放回了他手中的笔,见状韦小宝心中更是欢喜。不想,康熙欺身站在他的身后握住了他握着笔的手。韦小宝一怔,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听康熙略显沙哑的声音在他耳畔想起:“你手放轻松了。”
“不对,别把力道都放了,记住只要用少许的力道。照着朕的姿势,对手指要这么放着。”
“对,就上面一点。”被康熙呼出的湿气弄的有些心痒难耐的韦小宝,现在心中可是苦不堪言。妈妈呀!让他写字已经够折磨他了,现在皇上还这样,算不算是在考验他的意志力。
“好,就这样。”康熙说着放开了韦小宝的手,向一旁行了一步。
见康熙离开,原本稀薄的快要窒息的空间顿时敞开了门,韦小宝连忙暗自大口地吸了几口空气。
康熙在一旁指点着:“好了,记住这个姿势。现在记住握笔要用力道。你照这朕写的那三个字写一遍。”
“是。”难得韦小宝乖乖地下笔开始写。
“……记住笔画,‘宝’字注意一点后还有,接着点……对了就是那。”
历经千辛,终于韦小宝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了。韦小宝顿觉心情无比的顺畅,以他能想到的比喻就是憋了好几天没上茅房开大的,今儿个终于拉出来了。一个字“爽”啊!
韦小宝看着那三个字觉得自己今儿个的所作所为并不比那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差多少,不过是他写的字多,他韦小宝写的少罢了。这么想着便觉以前自己崇拜着的文人也没这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几个字吗,更难的他韦小宝也会。
康熙看着那三个字,心想这大概是自己见过的最差的字了。不过他当然不会说出来打消韦小宝那本就没多少的积极性的。
康熙接着发话道:“你接着再照着朕的字写几遍,等一会儿,朕把那些写着字的都收起来,你要自己凭空也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这样你今儿个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还要写!”韦小宝一肚子的雄心壮志就被这一句话戳扁了。
康熙挑了下眉,“怎么有意见?”
“没有,奴才没什么意见。”韦小宝非常认命地在一笔一划的画着画。对了,他韦小宝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画。写字这么枯燥的事情他怎么能坚持下去,所以想着这是在画画,那样心中也就跟轻松了不少。就这样韦小宝在自我催眠的时候,他手中的笔突然就没了。他握了个空。
“皇上!”韦小宝惊讶地看着抽了他笔的罪魁祸首,难道皇上改变注意不想让他再写了?那是再好不过的。韦小宝心中暗自期待着。
康熙看着在自己意料之内被抽了的笔,说道:“你刚才给朕说了一个典故,那么朕也给你说着典故。”
“在东晋时有一个很有名的大书法家他叫王羲之,他的有个小儿子叫王献之。王羲之的故事很多,而朕要说的却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从小勤学苦练,立志要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大书法家。他不辞辛苦地练完了他家中的十八缸水。有一次,他的父亲想要试试他儿子的功力,就出其不意地从他背后拔他手中的笔,可是竟然没有拔动。所以最后王献之也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而他们父子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二王’。”康熙看着手中的笔这么对韦小宝说道。
韦小宝可不觉尴尬,刚才不是都说了嘛,那可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可不敢和他们比什么。“皇上,奴才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