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兵法-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你分享快乐,也分担忧愁;你可以听她谈一谈自己的工作,帮助她设计一下今后的发展规划;你可以在自己参加某项学习考试时,鼓励妻子和你一同参加,像学外语、考研究生,等等。当你的妻子遇到挫折时,告诉她失败是成功之母;当她取得一点成就时,告诉她你比她还高兴。想想看,哪一个女人在证实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之后不是欣喜若狂呢?欣喜之余,看到站在自己身边的丈夫,她定会还他一个灿烂的微笑。
从女性的角度讲,谁也不愿找个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一无所成的丈夫,即使是个能干的女人,也希望自己的丈夫比自己更能干。同样的道理,妻子不思进取,也会让你的丈夫乏味无聊的。的确,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但婚姻中的爱情仅仅靠男欢女爱是维持不下去的。爱情要有生长的土壤,要有更新、创造的环境,夫妻双方就必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你的爱人从你的身上汲取养分。只有这样,夫妻间的情感距离才不会拉大,爱情才会获得它生长的土壤。
来点美妙的“谎言”
男人娶了媳妇,最头疼的事是处理家庭里的婆媳关系问题。他们有时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边这最亲最近的两个女人怎么会水火不相容呢?当然,现代家庭中这种问题比较容易处理了,小家庭一成立就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婆婆媳妇不在一个锅里搅,直接磨擦的机会不多。但是,婆媳关系依然是家庭第一难事,在婆媳关系的调适中,丈夫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丈夫是维系婆媳关系的最直接的中间人,能站在感情和血缘的立场上,通过添加润滑剂来磨合婆媳关系,使婆媳之间相互接纳、理解和关心,把天下第一难变成天下第一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记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婆婆看不上刘兰芝,尽管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婆婆却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刘兰芝被迫离开焦仲卿,回到娘家又不为兄嫂所容,最后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悲痛欲绝,“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一对爱侣为反抗封建礼教而殉情。
在封建社会,焦仲卿式的男子无法在家庭的婆媳之间起调适作用,因为家庭里婆婆的权威无人可以动摇,做媳妇的,永远只能打掉门牙肚里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现今,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家庭结构都有了根本变化,婆媳矛盾也有了新的内容,新的婆媳故事又揭示了新的难以调适的婆媳矛盾。
巴金的小说《寒夜》,婆婆和儿媳水火不相容的矛盾导致儿媳离家出走。儿子汪文宣孝顺母亲,爱护妻子,他一味地退让,承受着双方同时发泄在他身上的不满、怨气。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他在极度的思念中含怨离开了人世,待他的妻子归来,寒夜里,一座孤寂的坟茔在萧瑟的冷风中等待着她……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章 “对付”老婆的艺术(4)
焦仲卿和汪文宣这两个男子是传统的婆媳矛盾的牺牲品。客观地说,焦仲卿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汪文宣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应该说,丈夫绝对是有能力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关键是他们找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
淡化矛盾,这是首要的一条。婆婆对媳妇主要的不满根源在于,她们觉得,自己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帮儿子成了家,儿子该对母亲依从、孝顺才是,可如今儿子娶了媳妇,把老娘忘了,跟母亲不是一条心了。大部分做婆婆的在儿子成家娶媳之后都会有这种失落感,只是失落感的大小不同而已。做儿子的,要慢慢地淡化母亲的这种失落感,让母亲一点一点接受这种事实。如何去淡化矛盾呢?这其中的文章可就大了,如果放开了去研究,恐怕还要涉及到心理学问题。
有位老奶奶讲:媳妇刚进家门时,我就先给儿子打“预防针”,让他转告媳妇,开门七件事拜托了。儿子依母命,把这话转给了媳妇。这就是一个极不好的开端。试想,媳妇没进门,做婆婆的已经率先扯起了宣战的旗帜,而且把儿子牵扯了进去。这话,儿子大可以不说,等媳妇进门以后不妨对此事装聋作哑。这是淡化矛盾的第一招,做儿子的,婆媳之间不传话,你们自己说去。
婆婆看不惯媳妇也是很普遍的事。如今,媳妇都是新女性,她们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都与婆婆所受的教育格格不入。当然,大部分婆婆是开明的,不闻不问不管,但如果让她们完全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有位杨小姐说:“我平时很注意修饰打扮,可婆婆对这一切很看不惯,多次旁敲侧击,要我好自为之,不要太浪漫。我觉得婆婆不仅误解了我的为人,还侮辱我的人格。”遇到这种矛盾怎么办?做丈夫的的确很为难。那也好,这种矛盾习惯了也就淡化了,千万不可跟着叫真儿,一家人刚开始看不惯,习惯了就好了,做男人的不必夹在中间自己也生气。如果她们吵嘴,你看准机会一走了之。不跟着叫真儿,这也是淡化矛盾的招数。如果儿子丈夫不在场,婆婆媳妇吵架也是不叫真儿的。
关键的时候,还要来点美妙的“谎言”。有一位先生曾谈到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男人在婆婆和媳妇之间来点美妙的“谎言”会有意想不到的调适作用。他说:“自从我妻子进门后,我家的空气陡然紧张。当初我俩自由恋爱时,母亲就不同意,是我据理力争,才与心上人结合的。正因为这一宿怨,妻子踏进我家门槛,从未喊过我母亲一声‘妈’。为这事,母亲很伤心,也赌气不理她。白天,当妻子不在家时,母亲就把怨气往我身上出,说妻子人不大,架子倒不小。夜晚,当父母进入梦乡后,妻子在枕边就向我吹冷风,说我母亲斜着眼睛看人。这真难煞了我,真害怕有一天,她们婆媳俩为什么事‘破了口’。我开始动脑筋做协调工作。”
他说,有一次,妻子患肠炎病愈后,需要鲫鱼汤暖暖肠,我便请母亲上街买菜时捎带半公斤活鲫鱼,做了一碗汤。我端给妻子喝时哄她说:“这是妈买的鱼,特意做的汤,叫我送给你喝的。”妻子愣了好一会儿,怀疑的眼光在我脸上扫来扫去。又有一次,母亲过生日,我拿出早已请人织好的毛衣送给母亲,说:“妈,这是您媳妇的一点心意,叫我送给您。”母亲惊讶万分,拿着毛衣看了好一会儿,又塞到我手上说:“这个我不能收,她过生日时我都没给她买点什么。”“日子长着呢!”我趁势把毛衣塞过去。她俩的关系真正解冻是在我一次出差期间。妻子得了急性肠炎,呕吐、腹泻不止,母亲在医院陪她一夜。第二天早上出院时,妻子终于开口喊了母亲一声“妈!”母亲当时热泪盈眶……
这一段故事很感人。其实,“谎言”只是一种形式,它说明,人心还需人心去暖的。
不可轻易说离婚
有位女子讲了一段故事。
那时她刚刚结婚一个月,吵架13次,动手7次,是恋爱时的3倍多。她苦恼极了,对丈夫喊:“你说说,这叫我怎么跟你过一辈子?”
终于,她向丈夫提出离婚。那天天气很好,她说出“离婚”二字时天高气爽。“咱们到民政局办手续吧。”她对丈夫说。
丈夫窝在沙发里看书。新婚的妻子提出离婚,他不说话,看了看妻子,低头看他那本半天也不翻一页的书。
妻子又说:“我再说一遍离婚,你别以为这又是杀手锏,这是感情问题。我们别互相折磨了,好不好?”说着,她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书。
他怔了一下,似乎惊奇于妻子的有备而战,神色也凝重起来。他的脸色在沉默中渐渐变了,呼吸也明显地粗重起来,半天才憋出两个字:“不签!”
妻子从容地收起协议书,又掏出一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文件”:婚前财产登记表。这时候丈夫又傻眼了。妻子一点一点地把丈夫逼进了死胡同。她明显感觉到丈夫紧张了,双眼盯住书上的某一点,仿佛定了格,手上的书轻轻颤抖着。妻子很满意丈夫的反应,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丈夫认真起来。
仔细分析一下,这是一对刚刚结婚并没有完全适应婚姻生活的男女。虽然人们一直在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耸人听闻的话,但年轻的热恋中的男女,依然一对一对按部就班地走入婚姻。曾有人把青年夫妇婚后2—5年的一段视为“婚姻的断裂带”。这是从夫妻双方婚姻的期望值、幸福观与现实的矛盾过程来分析的。2—5年这一阶段,对男女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章 “对付”老婆的艺术(5)
再接着讲前面的那个故事。丈夫在妻子咄咄逼人的攻势中终于开口了。他说:“夫人,这样吧,我们让天来定夺好不好?如果今夜12点之前不下雨,我答应你要签什么字都行,而且送一套房子给你;如果12点之前下雨了,我们就和好如初,再不提这两个字了,好吗?”
妻子对丈夫的态度有点出乎意料。她对他仔细研究了足足3分钟,再逐字逐句推敲了两分钟,便点头应允。她想,天气这么好,怎么会下雨?白痴也敢与他打这个赌。
晚上,她睡在床上,记忆不知不觉地滑回到过去和他一起的那些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的日子里,细数起来,丈夫还是个好丈夫。想着,她心里忽然躁动起来,下意识地看看窗外,月朗风清,真是好天气!她内心深处轻轻跃动着一个说不清的心思。看看表,深夜11时了。秒针一步一步地走着,她再也坐不住,披衣走到窗前,盯着毫无动静的天幕,莫名其妙地焦急起来。再看看表,11时30分。都怪那个小冤家,人家闹脾气说要离婚,你哄一哄不就行了?干吗要打这个赌?明知天气这么好,不可能下雨嘛,分明是他想要离婚……
她越想越委屈。忽然,窗外琉璃瓦上轻轻地“嗒”的一声,分明是滴水声。外面真的轻轻下起雨来。她心情立刻欢快不已,差点要放声大笑。慢慢地,这雨好像不大对劲起来,一会儿紧凑,一会儿疏淡,再走出厅里开窗一看,咦?怎么这边滴水不沾?
她蹑手蹑脚走上楼顶,眼睛立即湿了。只见她的丈夫正从水池里舀起水,小心地浇在窗台正对的墙沿上,任其往下滴落,洒水成雨。看到这情景,妻子什么也说不出来,悄悄地回到床上,在淅淅沥沥的下雨声中甜甜地睡去。
这个“离婚雨”的故事十分感人,对吗?它把一对新婚夫妇的心理表现得细腻、充分。妻子嚷着要离婚,实际那是伤心、赌气的话。生活中,年轻的夫妇赌着气嚷着要离婚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尤其是女方,在结婚的头5年,尚在婚前婚后的适应过程中,女性的脆弱、伤感,常常促使她轻易说出这“离婚”二字,做丈夫的千万要沉住气才行。像“离婚雨”故事里的这位丈夫,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实在高人一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彼此间的性格经过磨合之后会达到一种认同,也会让女人渐渐地把挂在嘴上的“离婚”二字丢掉。到那时,即使真的想离婚了,她也会在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出口。
很多夫妻都是在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之后才知道这一点的。不要轻易说离婚,这本应该是每一对夫妻恪守的夫妻规则。
一“哄”值千金
“哄”字常和“骗”字连在一起用,便成了一个贬意词。其实,家庭生活中离不开这个“哄”字。比如,母亲一边轻轻拍着孩子,一连哼唱着哄道:“小乖乖,睡觉觉/梦里有只大蜜桃/咬一口,蜜汁流/流进小肚肚/甜在心里头……”很快,孩子就这样被“哄”得睡着了。
并非只有孩子才需要“哄”,大人也一样,特别是女人。懂得了这一点,做丈夫的就应该学会“哄”妻子,并“哄”得得体而有技巧。倘能如此,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吗?那就先听裴青先生讲述的一段真实的“夫妻对白”——
妻子:要出差,要走,行,我不拦你。给,把你的宝贝儿子抱上出差去!你倒好,屁股一拍,走了!把一摊子全扔给我。我受够了!你一年到头在外边跑,家里什么也不管了,我是既当爹来又当娘。你说,我是有男人还是没男人?别人为什么不去?就你积极!我苦哇,谁知道我的苦哇!……(哭)
丈夫:乖,我求求你。别哭了,啊?我的好夫人。你受的苦,我都知道。我常对人夸你,我有个好妻子,谁的妻子有我的妻子那么贤惠,那么漂亮,那么温柔,那么洁身自好!
妻子:你哄我!别给我灌洋米汤,把我灌糊涂了,你好溜哇?
丈夫:真的,我发誓!我要骗你,我四条腿在地上爬。就这样爬,就这样……(做爬状)
妻子:(破涕为笑)贱样儿!
丈夫:我这回出去,给你带一条巴黎绸的睡裙。让所有的女人都眼红你,回头率保证有百分之一百!
妻子:要挑红色带金线的!
丈夫:火车快开了。
妻子:快把柜子里那几个苹果带着路上吃。少喝酒,别吸烟!
这不是“哄”吗?夫妻相处,免不了要“哄”。一“哄”值千金。也许只有那些尝到了甜头的丈夫们,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
一位下海的年轻编辑,办起了一个文化发展中心。随着几本畅销书的策划、编撰,已在全国小有名气。事业正如日中天,只是稍不注意,就冷落了带着孩子的爱妻。
早过午餐时间了,他才回家。妻子自然不高兴,话也就越说越气:“你到现在才回来,你以为这是旅馆,不是家?再说了,旅馆还有个‘旅客须知’,制度也蛮严的。你倒好,甩手一身轻,把做饭、带孩子都推给我!别忘了,我要的是丈夫!要当主编你就别再进这个家门!”
主编先生没生气,扑上去抱住妻子,温和地说:“别生气,亲爱的。我办公司是你同意了的呀。再说,我玩上命去干,还不是为你和孩子?我知道你很爱我、关心我,也想让我时时跟在你身边,陪你上公园、跳舞、看电影,我又何尝不想呢?我实在是太忙了。好了,好了,你的火也发了,该消消气儿了。星期天,我就陪你娘儿俩划船、坐碰碰车、请你们吃自助餐!好不好?对了,今天晚上,我还要好好爱爱你,你说行吗?……”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章 “对付”老婆的艺术(6)
这时,妻子转怒为笑。她故意一推丈夫的手,娇嗔地说:“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的确,“哄”是夫妻爱的蜜汁儿。“哄”还是润滑剂,既能防锈,又能减少摩擦,降低噪音,减少损耗。
学一学“哄”的艺术吧!它会使你的家庭生活更愉快,夫妻关系更融洽。
“我一直跟在你身后”
夫妻间发生争吵,以至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的问题恐怕是丈夫们最挠头的事情了。
离家出走,很多时候是女人在婚姻中对丈夫使用的杀手锏。这时候,做丈夫的往往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