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7-黄集伟语词笔记之五-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也可圈可点。她并不冷若冰霜,可她每一次满面春风都仿佛来自地狱。
远在英国的查尔斯王子总要麻烦不断。他尚未荣任大不列颠的元首,便已有“背叛”、“谋杀”、“同性恋”三顶帽子相继扣到头上。民意测验显示,多数英国人希望越过这个倒霉蛋,由威廉王子直接继承王位。如此“王室危机”中,最耸人听闻的观察报告是所谓“阴谋论”观点。他们认定“阴谋阻止查尔斯成为英王”是此次危机的真正出发点。由此看来,想顺利接班,查尔斯还有很多坎儿要过。
同样命途多舛还有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在面临诈骗、逃税、侵占国家财产三大罪名指责后,他新近又被指控犯有虐待动物罪。俄一家农业监控机构在一家霍氏公司的农场内发现了动物被虐待的证据。没人说得清身陷囹圄的霍氏到底罪该几何,可“有罪”却是一定。让我们把中国老话“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送给他吧。
同样不开心的还有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回国内的“海归派”。一个海归朋友说,她原准备用半年时间找好工作、谈完恋爱的计划已重新调整。有关专家说,海归派归国求职至少面临三大尴尬:一是有人才缺口少人才接口,一是绿卡拥有者在行政任命上麻烦诸多,一是海外学历国内认可度尚需磨合……据此:假使比尔…盖茨来中国发展,他大学辍学的经历能契合引进外国专家的最低标准?由此可知,对海归而言,大展宏图依旧任重道远。
在古代诗歌传统中,“三”的用法相当普遍。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如上名句中,数字“三”多为“夸张”修辞。人生万事,万象纷纭,哪里有什么“事不过三”?
电影导演、作家伍迪…艾伦是个怪话连篇的家伙。关于人生,他说:“人生不美好,而且短暂。”这话当然不好听,可却掀翻人生悲剧底牌。苦口良言。
《习惯性八卦》 第三部分上有气质,下有素质
上有气质,下有素质
(某网友的网名)
著名秘书李真饮弹而亡与马拉多纳手捧北京鲜花刚好在同一天。那一天,马拉多纳四十三岁生日庆典正式拉开序幕。李真跟马拉多纳算同龄人,小两岁,四十一。此前一年,生死未卜的他曾被某杂志评为十大腐败青年之一。我不大关心二十来岁的MM们看见老态龙钟的老马是否哀叹偶像缩水年华飞逝,我好奇的是当日有无记者前往刑场采访李真,哪怕非独家。
在我的想像中,如此“实况直播”当耐人寻味:一个“全剧”终止于枪子儿的家伙,内心在想什么?
凤凰台直播“克林顿清华演讲”。可耐着性子看那直播,看着看着忽就唏嘘不迭。克林顿四十万美元出场费与那个让人感动的“拥抱”交错见诸报端。那唏嘘其实也是迷惑。不过,在社会学家那里,与艾滋病患者相拥已被正式命名为“拥抱哲学”。“提款”与“拥抱”已大可并行不悖——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或都敢去握手,去拥抱。克林顿更令人惊羡的一笔收入已有望在不久后搞掂:他将成为温州某服装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费用为二百万美元。作为昔日政治明星,克林顿淡出政局后依旧风光。此前一年,他在全球共计演讲六十一场,入账九百五十万美元。
新浪网的名人聊天室依旧热闹非凡。前去与网友聊天有“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有台湾著名情感作家吴若权。紧随其后,金庸大侠也将现身广州“金庸书迷会华南分会”,与金迷“互动交流”。尽管何去的是“新闻中心”,吴去的是“伊人风采”频道,金大侠光临的是新浪华南站,可套用演艺圈的话说,他们统统站到了“台上”……而用标准的吴若权抒情腔说,凡此种种被称之为“站在有光的地方”。
同样“站在有光地方”的还有张导。新闻说,张艺谋导演在新片《十面埋伏》中首次试拍“妓女戏”。不知这一猛料在李银河、陈一筠、刘达临、潘绥铭等二十三位著名性学专家眼中算不算“性新闻”?假使回答肯定,那么,他们不久前风风火火聚首北京揭榜的所谓“二○○三年中国十大性新闻”实有草率之嫌。
媒体报道,两名“成都造”美女已决定赶赴意大利参加全球选美大赛。与那些泛滥成灾的格式化选美不同,此次参赛“选手”均为电脑软件绘制而成的“虚拟美女”……我的感觉是;要说演戏,这才算得上功夫——无中生有,弄假成真。
《玫瑰之名》的作者埃柯说过一句话:我的生命里注定有一场戏。这话说得铿铿锵锵。而其中掩藏的自信仿佛那个网友给自己起的网名:上有气质下有素质。相比而言,我向来所最为欠缺者,正是相似的豪情。平生所为,无非端个马扎,坐在没光的地方,细看生旦净末熙熙攘攘打打杀杀。不过,对一台好戏而言,我或我们,也不能少。
《习惯性八卦》 第三部分事情的关键在于你必须要进一个奥迪
事情的关键在于你必须要进一个奥迪
(作者小你转述的一个“小姐”用语)
我留意搜集过很多千奇百怪的“签名档”,可我还是没想到,见到这个签名档,还是吓了我一大跳:“怎么回事啊?!刚才打你手机,系统说:‘机主在裸奔,请稍后再拨。’等了会儿,再打给你时,系统提示音说:“对方已裸奔出服务区”……
这叫啥?是诗歌还是寓言?是变体政论还是分行散文?是悬疑小说的一个开头?还是扫黄打非新闻的一个结语吗?是抒情主体向抒情客体的主观移入?还是专家对知识者现有生存状态的“章节性梳理”?或者它其实是学者对精英分子历史表现的“回溯性追认”?……
不会吧?别搞笑,严肃点儿。
如你所知,我的确在上述“猜测”中不怀好意埋藏了若干我向来深恶痛绝的“语言迷阵”,我是想说,比起如上那些大而无当、装神弄鬼的语词迷阵而言,我收藏的那些“签名档”淳朴、机智得紧。它用简省明白的汉字,寥寥数语即勾画出你我同样深陷其中的的生活:忙个臭死累个臭死,可最终,我们不过像极了那个在服务区内、外疯狂“裸奔”机主。除此之外,我们还剩什么?
很多年前,作家韩少功在《马桥词典》后记中说:“词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密密繁殖,频频蜕变,聚散无常,沉浮不定,有迁移和婚合,有疾病和遗传,有性格和情感,有兴旺有衰竭还有死亡。它们在特定的事实情境里度过或长或短的生命”……韩妙论是在说,更多时候,你的语词很难完全等于你。你的“命”是条命,你的“语词”其实是另外一条命。与猫有九命不同,一个矛盾重重、假面无数的现代人,至少两命随身:一则肉身,一则语词。
如是,你在“分房协调会”上的言不及义,不是你周末狂欢过度所致,而是因为你的语词之躯正发生一场罕见的内出血;同理,你在辞职报告中超频率使用的那大段大段的暴力语词,也并非你心胸狭窄血气方刚,而是你的词库本身藏污纳垢欠缺维护亟待升级……
财经术语中,有“呆滞资本”一说。“呆滞资本”又称“死资本”。其实,或“死”或“呆”,其适用范围,并非仅止“财经”。有多少天天搬演日日诵念的话语其实不过是呆语言或死语言?没人统计。就说娱乐语文,上来不是“冰雪聪明”,便是“才高八斗”,不是“过目成诵”,就是“酷爱文学”,尽管如是陈词滥调日复一日聒噪于耳,可其内涵却早已“大面积心梗”。
作者小你写“菜鸟妓女”与“资深妓女”间的交流。资深说:“只要你能够进这个奥迪,你就能进那个奥迪,然后你就能进所有的奥迪,但事情的关键在于你必须要进一个奥迪。”这话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忽然沉默,发呆。原因恐怕在于,这样的话语是“活”的。另外一句相似的话,出自一位阿根廷青年。他说:“我已经去试了二十多个提款机,全都一分钱也没有,哪儿都没有钱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啊?”
这类言语在修辞并无华彩,可是它“活”。它像裹胁在阵风中的细沙迷住我的眼,我为它流下看不见的泪水。也冰凉。
《习惯性八卦》 第三部分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位居副驾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位居副驾
(一项社会调查的阅读体会)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随后公之于众。该项研究以“自杀”为主题,据该调查报告估计,全国平均年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三,即每十万人中有二十三人自杀。按照这一统计,每年全国因自杀死亡人数为二十八点七万。接受媒体采访,中国研究预防自杀问题专家张艳萍医生说:依照本次调查数据分析,自杀
正成为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人群的第一死因。如此种种,被专家约简为一个缩略词组:“白领死亡危机”。而我的理解是,本词组中所谓“白领”,须予以最宽泛理解,至少它应该更向“精神白领”靠近才更切近现实。在我看来,无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金领”(软件顶级人才戏称)还是“白领”(高级管理人才戏称)、“粉领”(高级公关女性戏称)还是“蓝领”(高级技术工人戏称),哪怕只不过是个“圆领”(下岗失业人群戏称),只要其精神世界足够聪慧、足够脆弱、足够敏感、足够精密,那么,他们便比其它人遭遇更多精神危机。
许多年前,阅读《中国青年报》曾是我每日功课。该报文学版编辑王长安的版面个性鲜明,很有读头。可没想到,前不久朋友告诉我几年前,王已自行辞世。这消息让我惊讶,而我的叹息却微弱得不会有人听见。看见文前的调查时,我再次地想到了他。这当然没什么用。那个刚刚公布的调查其实很让我遗憾:这一幕为什么迟到?为什么它迟至今日才如此缓慢地被揭开?
据媒体报道,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显示,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期——一次在42岁前,称之为“知识青春期”,而另一次则在五十二岁,称之为贡献青春期。从中不难发现,自杀高危人群很容易在第一青春期结束前便已了结自己的生命。他们不知道,其实活着要比死去有更多的勇气。或者,他们的选择其实也是对美丽、真诚和纯粹的选择?并且,明天或下个周末,会有更多人仿效他们,前仆后继?
真正的不安正是这样越过那个看似空洞其实具体的数字、越过我对王长安模糊无助的记忆,淹没我。财经术语中有熟词“扇形线”。人生一场,其实也如“扇形线”一样:可能“丰富趋势线内容并能对趋势反转给出明确的信号”吧。果真如此,为什么王长安决意了断的那个瞬间没一个人知道?
“自杀研究”通常被社会学家纳入“文化震惊”范畴。专家称,通俗地解释“文化震惊”,即在两种文化急剧碰撞时,个人处境宛如两辆迎面相撞的轿车,彼时彼刻,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人将是最危险的。如此提示已足以淹没当下灵魂聪慧并脆弱不堪的所有人: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位居“副驾”?或者,聪慧的人们,你们是否已系好安全带?
《习惯性八卦》 第三部分说谁是凶手得看需要谁是凶手
说谁是凶手得看需要谁是凶手
(《今日美国报》上的一则通栏标题)
我发现,中文书写中常常出现的小“括号”很少被研究,被关注,这里面自有道理,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吧。
不过,当诸多“小”被串联起来,“小”也可能变成“大”……就说伊拉克,现在几乎
每天都会死上个三个四个十个八个。每个周末我们做做加法就能发现,由那三个四个十个八个的“小”累计而出的,是一个令人心惊的“大”。“小”不要忽视。
我最早发现“括号”其实不可“小看”还是在上个世纪末。那时我被学生讥讽为“人过二十五,裤子破了没人补”,因此格外关注“征婚文案”。在那时的“征婚文案”中有很多“括号”,里面写着诸如“绿卡”、“因私护照”、“享受副局级待遇”之类的字样。
这类被括号括住的解释或说明,其实比文案中括号外其他文字更重要:它用一种貌似漫不经心的提示,凸现出一种刺眼的强调。从那时起,我已明白,除提示、解释功效外,在实际语用中,“括号”常具有暗示无穷实力的伟大功效。
很快,我们小区门口的书摊上就有了《我们仨》的盗版。在书摊上,我伸出去的手迟疑片刻,终于还是缩了回来。我在出版圈混饭吃,深知其中艰难。可我也必须承认,DVD的盗版我确实偶有购买。
买那种盘时,诸如“华氏是枪?”、“耶稣是碟?”之类的句子我常说。如你所知,不仅“枪”、“碟”后面的隐形括号里藏着“枪版”、“碟版”之类的“注解”,“华氏”或“耶稣”之后,也被括号隐去了“九一一”、“受难记”之类的说明。
由此推测,括号虽小,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某日无聊中呆看热播电视剧,该剧出演阵容大腕云集。意外的是,在片尾的“演职员列表”中看见演员“张铁林”、“斯琴高娃”二名之后的“括号”里分别标注有“英国”、“瑞士”字样。
我知道,这是制作机构根据某项最新规定做出的回应,可对此我仍有许多不解:尽管“英国”、“瑞士”这样的身份标定确凿无疑,但毕竟张铁林或斯琴高娃不是西恩…潘或玛丽莲…梦露,他们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这很丢人吗?
二○○四年春天发生在西班牙的“三一一”火车连环爆炸事件被大众议论最多的是其与“九一一”事件的诸多巧合——比如“三一一”距离“九一一”事件刚好九百一十一天。再比如“九一一”是四架飞机被劫持,而“三一一”事件则是四列火车被炸……而元凶究竟是“埃塔”还是“基地”一时也是争论不休,各种基于“阴谋论”猜测也恰恰因此甚嚣尘上。《今日美国报》专门为此制作专题,标题为“说谁是凶手得看需要谁是凶手”……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标题,而其绝妙之处即在题目中并未现身的那个隐性括号里,掩蔽着作者无尽的悲哀,非凡的清醒。
《习惯性八卦》 第三部分四十之后,依然好色
四十之后,依然好色
(音乐人李宗盛的一个感慨)
究竟男人好色?女人好色?这话题一直在争在吵,可一直没结论。进入传媒疯狂扩张年代,此类话题当属最佳大众争吵话题,其标准即有争论,没结论。
“有争论”保证了“眼球”,而“没结论”保证的则是“持续”。“持续吸引眼球”,
多好啊多好啊。假使对此全无感觉,去当一个如我之流卖文为生小角色,大致可以,不过,就别去竞标“CEO”之类的角色吧。不配啊。
言及色或不色,作家狗子说:“刚开始恋爱的时候,男人更好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