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

第45章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第45章

小说: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这些运动上边的原意都是为了给人民办好事,也都曾经受到了群众拥护、崇拜和追随。是呀,这些我都承认。一开始真心拥护的也的确不少。都认为,谁家的大人不希望孩子过上好日子呀。甭说当时还打着那么好看的旗号,又是帮党整不良作风,又是建设共产主义天堂,又是为了国家,又是为了人民,反正说的净是好事。而内幕里面的实情,有几个看透了的?就是有人真能看透了,敢吱声吗?所以报纸上、喇吧里净叫好的。这样一来,小青年哪个还不愿意跟着干呀,还不都跟疯了魔了一样争取积极吗,可是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整风最后成了杀鸡给猴看,人民公社大跃进最后成了大饿活人,文化大革命最后成了打群架、窝里斗。 
  什么,伟人的骨气与豪迈体现了国家民族的骄傲和民族的魂魄?那么,我问你,国家是谁的?老百姓三根肠子饿断了两根,你还挺着肚子给谁看呀?没国就没有家,那么老百姓家破人亡了,国还有啥用?甭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摊上你遇到这种情况,把你爹饿跑了,把你娘饿死了,把你兄弟妹妹饿的光睁两只大傻眼,你老婆还被逼着亮着奶子去深翻地,而且,这类似情况还不只是你一家一户,那时,你还会这样唱高调吗? 
  什么,那却是个人人平等的时代?平等要看是谁跟谁比,要说农业户口,统统比非农业户口的低人一等来说,是平等;要说算是农业户口的,都是三十六孙头一孙来说,是平等。怎么这么说?我给你说说具体事,你半夜睡不着时,摸摸胸脯里面的良心,再咂摸咂摸我说的这话是对还是不对。 
  那时,农业地里种的粮食,必须统购统销。公家收购时按的是牌价,农民粮食不够吃,还得上小市上花一倍或数倍的价钱去买高价粮。种棉花,棉花的收购价连化肥钱都不够,生产队不愿种,公社就下来查亩数,毁了种上的粮田还得种棉花,说是一斤棉花就是一粒子弹,必须考虑国家需要,人民的需要。棉籽油也得全卖给国家,一人一年只能留半斤。喂的猪也必须卖给公家,要不按国家规定生产队就不分给你饲料粮。卖的猪钱还没喂猪用的粮食值钱,可不喂猪又不行,不喂猪挣不了猪的工分。而一个猪分和粪分就能相当于一个劳力挣的。这样实际上不就是让农民自己包上了自己喂猪的亏损了吗?自己喂的高成本的猪贱卖给公家,自己要想吃肉还得上自由市场买高价肉。那时候什么都要票证,粮票、油票、肉票、肥皂票、糖票、茶叶票、酒票、自行车票,而农业户口者,什么票都没有,女人作月子,连红糖都买不到。这是平等吗?农业户口的就不算人了吗? 
  还有,那时很多国家干部的老婆孩子都在农村,很多国家职工的老婆孩子都在农村,她们同样分配口粮,有的即使象征性的交点钱,也根本与粮食的实际价格不成比例。还有,农村青年参军后,其家属吃粮水平,照顾工分水平,都要高于一般。所有这些本应该由国家或个人承担的负担,国家都让农民替代承担下来。那时一说就是全国一盘棋,任何工作都是革命需要,人人都是革命的镙丝钉,党让干啥就干啥,农业第一线最光荣。那时书本上一说就是,工人老大哥,解放军叔叔,农民伯伯,干部是人民公仆。怎么后来当年的大哥退休了,当年的叔叔退休了,当年的公仆也退休了,当年刘邓路线的也退休了,当年四人帮践线的也退休了,当年“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也退休了,当年打群架的也退休了,都由国家出钱养起来了,怎么就是当年听党的话,老实巴交下大力的农民伯伯没人管了呢?他们那些镙丝钉有功劳,俺家民这个镙丝钉也得有点苦劳吧?那时如果和现在一样能随便择业,地里种的粮食、棉花都能由自己随行贴市任意卖,别人再怎样享福,俺种地的不眼红。可是那时是你国家把农民用一个农业户口给钉死在农村的呀!说种粮食、种棉花,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革命,要奉献。一辈子什么都听你的了,什么也奉献了,到老了却没人管了,光落了个穷大辈。国家该这样光用好话来甜欢庄户人家吗?农民与其他人,不同样都是国家这一个娘的孩子吗?农民难道是野地里捡来的不成?到底农民上辈子造过什么蘖?……。 
  甭管怎样,现在人家胡锦涛还真算不错,把农业税给免了,种粮还给补贴。虽然比着退休的净长工资来说,钱是不多,可瓜子不饱是人心呀!如果还象头几年一样,让农民养着乡镇干部一大堆,让公安局带着手铐子去村里猛敛提留款,那不但是让农民眼里流泪,而且是让老农心里流血呀!……。 
  【漫谈】上面这两张令人心颤的帖子,其中那令人残不忍睹的情境,都是怎样造成的呢?岂不都是“太上”的执著有为造成的吗?老子之“经”言教训,岂可等闲视之!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悲剧还会重演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措施,来防止下一个更伟大、更英明的“太上”或“太上集团”用新的“善举”、新的雄心壮志和新的宏伟蓝图再来任意摆布人民呢?怎样来防止其用当然人民代言人的名义,并用坚定不移的执著来指挥社会这只航船向着新的、照样是被“科学”“主义”定义了的“天堂”进发呢?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注释】上仁是慈善爱人,为之是无企图而为。上义是忿枉佑直,为之是有意识而为。庄子说:“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 
  【漫谈】王弼说:“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直而求义理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范应元说:“仁者,爱之理也;义者,事之宜也。爱出乎理,谓之上仁。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者,非以要誉也,无所为而为之也。事得其宜,谓之上义。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者,将以处事也。苟无私意以为之,则得其宜。而有私意以为之,则失其宜,起争端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注释】扔:强牵引。攘:揎袖出臂。攘臂而扔之:揎袖出臂以引人就于礼。 
  导民之术,在上所先;召民之路,在上所好恶。上如标枝,下如野鹿。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如此,则何须攘臂胁迫?《学记》云:“道而弗牵则和”。 
  【漫谈】范应元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礼虽严而用不迫,谓之上礼。以敬为主,以和为贵。以此教人而齐民也。然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而莫之应也,继之以怒,攘臂而扔引之,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当此之时,敬和安在哉?不如修其身而天下平也。”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是后礼。 
  【注释】老子反对形名的仁义礼智之心,但却肯定天性自然的道德心,也即是超伦理的本体心。认为仁义礼智,是把人为的形名强加于人的天性,扭曲损害了人民身心的自然,人只有返朴归真,依天性自然而为,才是天人合一的淳朴境界。 
  【漫谈】韩非子说:“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至极之敬,不用文饰。”王弼说:“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注释】忠信之薄:忠信不足。首:开始。 
  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自失道之后,世风之下,道德仁义递降,人鲜能尽己以实,结果使得人天性中淳朴、诚信的美德日趋淡薄,是谓忠信之薄。忠信之既薄,则务外饰,以礼约束整齐其民,使之循规蹈矩,弗叛于道。务外饰,则生诈伪;及其末也,以文灭质,故礼可谓是国家混乱的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注释】前识者: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先知。华:浮华、虚华。愚之始:邪伪以使人丧失淳朴天性而致人真正愚昧的开始。 
  那先知者主观的先见呀,实际是道华而不实的虚饰,致人愚昧的开始。所以,确信自己是很聪明的人,往往却是缺少智慧。莎士比亚说:“傻子自己认为很聪明,但聪明人知道自己是傻子。”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大丈夫:指上德之君。厚:指道。薄:指礼。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谓上德之君处道不处礼。实:指道。华;浮华、华而不实,指智。处其实不居其华:言处道不处智。彼:指薄、华。此:指厚、实。去彼就此:是说圣人应去礼治而取道。 
  道作为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客观存在,是真理。人们失去道则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况下强调仁、义、礼,必然会向其反面转化。失去了道,人们就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外在的形名成为人追求的目标。舍〃道〃而务仁、义、礼乃是舍本求末,必至于乱,所以不如相忘于道德。因此大丈夫应立身于淳厚,不居于饰薄;保持其朴实,不居其虚华。故而应抛弃后者,采取前者。 
  【漫谈】上德者识其承天治世之大,下德者识其名目制度之细。所谓治世能人,用仁义礼智为节度,以为世人处事之则,然而却使人离质尚文,渐致将逐末忘本,使人丧失了天性良心的正确评判。人们在狂热的年代、狂热的激情过后觉悟时,所谓“当年好困惑!”就是这样造成的。萧伯纳说:“你应该小心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   
  【意译】 
  上德者循道无为,虽然能普济众生,但其德不显,而实质却是有德。 
  下德者贪为尚施,故而能获取德名,但正因其获取德名的行为不失,其实质却是无德。 
  上德者微妙玄通,能应天顺民,无为而化;无为是无主观尚为。 
  下德者抱一主义,欲立善施德,有意而为;为之是依主观妄为。 
  上仁是慈善爱人,为之是无企图而为。 
  上义是忿枉佑直,为之是有意识而为。 
  上礼是尚修文饰,为礼而不得其回应,便伸手导人就礼。 
  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了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了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了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了礼。 
  那礼呢,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前首。 
  那先知者主观的先见呀,实际是道华而不实的虚饰,致人真正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于淳厚,不居于饰薄;保持其朴实,不居其虚华。 
  所以抛弃后者,采取前者。                    
第三类、遵循道治国安民三大原则 
  (第三节) 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原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注释】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为自己。 
  天长存,地久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自益其生,因此能长久存在。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注释】后:意谓卑贱在下,不求先人。先:谓尊高在上。外:意谓清静无为,不求益生。存:谓长久住世。 
  为人处事,圣人总是把自己摆在众人后面,而自己反而赢得了众人的拥护,被推为领导;清静无为不求益生,反而能住世久长。范应元说:“圣人谦下,不与人争先,而人自然尊之;圣人不争,不与物为敌,而物莫能害之。” 
  【漫谈】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说:“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来的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随着群众各种不满的积累,苏联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由亲到疏,由热到冷,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尽管人心的流失和涣散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无形的,还处于潜伏状态,或者说领导层虽然有些了解但不认为有多大危险,但实际上,危险已在节日游行时满街漂亮的标语口号和欢呼声的背后潜滋暗长着。当这种党和人民“坚不可摧的团结”只剩下徒有其表的躯壳,而内部却已锈蚀斑斑时,一遇“地震”,大厦便会轰然倒塌。这在某些东欧国家的剧变前苏联剧变的预演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最血腥的场景之一,便是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枪决。而当时的罗马尼亚共产党是东欧人数比例最高的共产党之一,全国每6人中就有1个共产党员。 
  一位曾作为中共代表团团员参加过罗共最后一次党代会的老同志告诉我,齐奥塞斯库在全会上作报告时,被全体起立的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打断达数十次之多。面对这种众志成城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谁能想到那么快就会祸起萧墙?谁能想得到,当他们夫妇逃亡时,竟没有一人伸以援手!任人唯亲、作风腐败和好大喜功,造成严重脱离群众。每年高达39%的积累率,却使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早已潜伏下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剧变一旦发生,人心向背顿时显现,罗共组织也顷刻瓦解。 
  【漫谈】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下了半旗,很多西方国家表达了他们对此的不满。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对提意见的人们说,你们当中,你们国家当中,有哪个国家的总理一生只有一个妻子,一生没有存款?如果他们也能作到话,逝世时,也同样下半旗。”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老子以天地无私无为之运作,来比喻圣人行为的无私。正因为圣人的无私无为,却能成就了圣人“无为而无不为”的事业。陈柱说:“圣人治国亦如此。。。。。。。喻如有宝器然,私于一家,则出于一家之外为失矣;私于一国,则出于一国之外为失矣;若私于天下,则将安所失乎?此圣人所以无私以成其私也。” 
  【漫谈】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1959年人民行动党执政,我们誓言要建立廉洁的政治。许多亚洲领袖的贪婪、腐化和堕落,叫我们深恶痛绝。原是为受压迫的同胞争取自由的斗士,变成了人民财产的掠夺者。他们的社会因而滑坡倒退。我们对那些不能实践自己理想的亚洲民族主义领袖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和不齿。他们使我们大失所望。 
  战后我在英国见过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满腔热忱要铲除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恶性通货膨胀和巧取豪夺,使国民党声誉扫地,兵败如山倒,退守台湾。他们以权谋私、贪得无厌和道德败坏,使许多新加坡华校生对他们产生厌恶感而成了亲共分子。这些年轻学生把共产党人看成具有献身精神,随时准备杀身成仁的大公无私的楷模,而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正是这样的革命情操的体现。而这些情操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全了他们的胜利。但可悲的是,1985年我再度到中国访问时,发现营私舞弊、裙带关系,这些长久以来困扰中国的病态现象,又卷土重来,而且日益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