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京师强学会序(清)康有为 >

第1章

京师强学会序(清)康有为-第1章

小说: 京师强学会序(清)康有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1,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2',回变扰扰'3',人心皇皇,事势儳儳'4',不可终日。
  昔印度,亚洲之名国也,而守旧不变。乾隆时英人以十二万金之公司通商而墟五印矣'5'。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国也,疆土跨亚、欧、非三洲,而守旧不变。为六国执其政,剖其地,废其君矣'6'。其余若安南,若缅甸,若高丽、若琉球,若暹罗,若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7',及国于太平洋群岛、非洲者,凡千数百计,今或削或亡。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矣。
  我中国孱卧于群雄之间'8',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孟子曰:“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9'。”蒙盟、奉吉、青海、新疆、卫藏土司圉徼之守'10',咸为异墟;燕、齐、闽、浙、江、淮、楚、粤、川、黔、滇、桂膏腴之地,悉成盗粮'11'。吾为突厥、黑人不远矣'12'。
  西人最严种族,仇视非类。法之得越南也,绝越人科举富贵之路,昔之达宦,今作贸丝也'13'。英之得印度百年矣,光绪十五年始举一印人以充议员,自余土著,畜若牛马。若吾不早图,倏忽分裂,则桀黠之辈'14',王、谢沦为左衽'15';忠愤之徒,原、郤夷为皂隶'16'。伊川之发,骈阗于万方'17';钟仪之冠,萧条于千里'18'。三州父子,分为异域之始主'19';杜陵弟妹,各衔乡关之戚'20'。哭秦庭而无路'21',餐周粟而匪甘'22'。矢成梁之家丁,则螳臂易成沙虫'23';觅泉明之桃源,则寸埃更无净土'24'。肝脑原野,衣冠涂炭。嗟吾神明之种族,岂可言哉!岂可言哉!
  夫中国之在大地也,神圣绳绳'25',国最有名。义理、制度、文物,驾于四溟'26'。其地之广于万国等在三,其人之众等在一,其纬度处温带,其民聪而秀,其地腴而厚,盖大地万国未有能比者。徒以风气未开,人才乏绝,坐受凌侮'27'。昔曾文正与倭文端诸贤'28',讲学于京师,与江忠烈、罗忠节诸公,讲练于湖湘,卒定拨乱之功'29'。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30'。盖学业以讲求而成,人才以摩厉而出'31'。合众人之才力,则图书易庀'32';合众人之心思,则闻见易通。《易》曰:“君子以朋友讲习'33'。”《论语》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34'!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有能来言尊攘乎?岂惟圣清,二帝、三王、孔子之教'35',四万万之人将有托耶!




  注释:
  '1'“俄北瞰”四句:指帝国主义列强企图从东南西北四面侵占和瓜分中国领土。瞰:窥看。睒(shǎn):偷看。瞵(lín):注视。眈(dān):下视。'2'辽、台茫茫:指辽东半岛和台湾的前途难以预料。'3'回变扰扰:指新疆发生的回族事变带来的种种侵扰。'4'儳儳(chán):杂乱。'5'墟五印:使印度成为废墟。五印: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6'“为六国”三句:指英、法、俄、奥、德、意六国先后与土耳其进行战争,使土耳其帝国瓦解。'7'安南:越南。高丽:朝鲜。琉球:今冲绳。暹罗:泰国。波斯:伊朗。俾路芝:今巴基斯坦。'8'孱(chán):虚弱。'9'“孟子曰”:见《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国政先内部腐败,别人才得以入侵。'10'蒙盟:整个蒙古地区。奉吉:辽宁、吉林。卫藏:原指西藏的一部,此指整个西藏。土司:当地头人。圉徼:边疆。'11'盗粮:语出《荀子大略篇》:“资盗粮,借寇兵。”此处指落入强盗手中。'12'突厥:原指居住在鄂尔浑河流域的我国古族。此泛指当时突厥所控制的土耳其、波斯等地。'13'贸丝:指做买卖的平民。《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14'桀黠:杰出聪慧。'15'王、谢:原指六朝时望族王氏和谢氏,此代指达官贵人。左衽: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装束,衣襟开在左边。后以此代指受异族统治。'16'原郤(xì):春秋时晋国贵族原氏和郤氏。皂隶:下等奴隶。'17'伊川之发: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大夫辛有到伊川,看见有人像戎族一样披着头发在郊野祭祀,叹息道:“不及百年,这里将要戎化了。”骈阗:布集。罗列。'18'钟仪:春秋时楚国乐宫,被郑人俘获后献给晋国,他一直戴着楚国的帽子,以示不忘故国。'19'三州父子:语出庾信《哀江南赋》:“三州则父子离别。”'20'杜陵弟妹:安史之乱中,杜甫作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七首诗》,表达对弟、妹的思念。'21'哭秦庭:春秋时,吴伐楚。楚王出逃。申包胥赴秦求援,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秦乃出兵。事出《左传定公四年》。后指向他处乞求救兵,为哭秦庭。'22'周粟:事出《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在周朝灭商以后,不愿再吃周朝的粮食而饿死在首阳山。'23'矢:陈列。成梁:李成梁,明铁岭卫人,曾为辽东总兵,其家丁均英勇善战。沙虫:语出《抱朴子》。后用来比喻从军战死的士卒。'24'泉明:即陶渊明。'25'绳绳:众多的样子。'26'四溟:四海,此指四方各国。'27'坐受:因受。'28'曾文正:曾国藩。倭文端:蒙古人倭仁。二人都宗奉程朱理学。'29'江忠烈:江忠源。谥忠烈。罗忠节:罗泽南,谥忠节。拨乱之功:指镇压和平定太平天国起义。'30'尊攘之徒:日本明治维新前,提倡“尊王攘夷”口号的改革派人士。'31'摩厉:同磨砺。引申为磨烁。'32'庀(pǐ):备具。'33'讲习:讲论研习。'34'沦胥非类:相率沦丧为不同族类。'35'二帝:传说中的唐尧和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康有为(1858—192),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早年学习儒家经典。1879年游香港,开始接触西学。1882年赴京师应顺天乡试下第南归,复经上海,大量购买介绍西方情况的书籍。1888年到北京,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请求变法。1895年,与梁启超等一同入京参加进士考试,正值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一千多人“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成为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知识分子爱国活动。此后几年,又多次上书提交变法的主张,终于在1898年受到光绪帝召见,开始戊戌变法。但不满百日的变法被镇压,康有为流亡日本等国。辛亥革命后,他仍坚持立宪保皇、参与张勋拥清废帝复辟活动,1927年病死于青岛。
  其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政论散文也独具特色,以“上清帝”七书为代表,思想奔放,成为梁启超的“新民体”散文的先导。著作有《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其学术著作单行本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论语注》、《广艺舟双楫》、《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本文选自《康有为全集》第二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后数月,在北京发起组织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发行《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此文便是他发起成立强学会的宣言。
  文中历数诸国事实,说明“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矣”,借以强调中国“处四强之邻之中”,形势岌岌可危,必须变法图强,拯救国家前途。全文感情强烈,句式骈散相间,气势奔放,如梁启超所言:“康有为撰此开会主义书,痛陈亡国以后惨酷之状,以激励人心;读之者多为之泪下,故热血震荡,民气渐伸”。(见《戊戌政变记改革起源》)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