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22章

中国官场学-第22章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 
善乐,十曰多昏,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曰除盗贼。嘉靖八年大 
理寺评事林希元上书,言救荒有二难:得人难,审户难。有三 
便:极贫民便赈米,次贫民便赈钱,稍贫民便赈贷。有六急: 
垂死贫民急馈粥,疾病贫民急医药,病起贫民急汤水,已死贫 
民急埋葬,遗弃小儿急收养,轻重系囚急宽恤。有三权:极借 
它钱以粜籴,权兴工作以助赈,权贷半钟以通变。有六禁:禁 
侵渔,禁攘盗,禁遏粜,禁抑价,禁宰牛,禁度僧。有三戒: 
戒迟缓,戒拘文,戒遣使,此皆古人美意良法,须随时酌行。 

                                   捕蝗 

      北五省,每多蝗蝻:或云水淹之地,生有鱼子,及涸出, 
日晒化而为蝻,此说亦不尽然。《礼记》;孟夏行着令则蝗虫为 
灾,仲夏行春今百螣时起,渭水之气所淫也。大约洼地湿气郁 
蒸所化,又或旧时飞蝗所生,所以蔓草、荒坟、长堤、古岩往 
往有之。总之,查察要早,扑捕要力。不惜辛勤,不惜财物。 
虽曰天灾,亦可以人力胜也。 
      蝗蝻为害,人尽知之。然地户多讳匿不报者,以潜自扑捉, 
或驱入他人地内,庄稼尚有几分可保,若一经报官,众夫扑打, 
蝻孽未除,而麦禾已蹂躏无遗矣。届知及早不除,至长养成翼, 
势不可扑_故须偷令乡保巡查,地户举报,若有讳匿,枷号示 
众。 
      蝻子萌动,即直详报,不可迟延,亦不可遗漏。盖既报则 
何嫌于多,而漏报则近于讳。详报后如何设法扑捕,现在如何 

…  83…

中国官场学                                                            ·182· 

情形,约于何时可灭,庄稼有无伤损,须时时具禀,以慰宪怀, 
亦见守土之焦劳筹画,初非漠不关心也。十日半月,若再不报 
扑灭,便是长翅成蝗,上司必生疑虑。应将已经扑灭处所,先 
行详报,文内仍声明现在搜查余孽字样 ,不可竟以为净尽 。 
或有遗剩及续行生发,反似捏饰。 
      蝗蝻,一面具报,一面即移会营汛并同城各官协捕。盖平 
 日杂佐文武,悉宜和衷,一有缓急,可收臂抬之助。 
      未经长翅,跳跃不远,尚属易捕。扑捕须在清晨,盖早凉 
饮露,多在未麦穗上,且其翅德湿不能飞动。及日出后,则伏 
于根叶之下,使费搜寻矣。 
      扑捕总要夫多,择其聚集处。先掘深壕,然后周围三面徐 
徐驱之,使人壕内。用土填掩。所用人夫,应给与饭食,或酌 
给钱文,庶能鼓舞尽力。 
      以米谷易蝻,民自勇于从事。但须随时变通。蝻子初生以 
斗谷易斗蝻,既长则稍减其数,或给以钱文,不拘一法。乾隆 
四年,直督孙某奏准捕蝗给过钱米在司库存公银内支拨,并请 
嗣后再有蝗蝻萌动,如能踊跃,急公争先扑捕,仍行赏给等因。 
但州县宜量力办理,不可必期开销。盖详报交减,大费笔墨, 
汉至准领,则仅存十之一二矣。 
      蝗性向明,每于月光下鼓翅群飞。若黑夜用秫秸燃火,能 
使飞就,可扑取也。 
      或调蝻子在平地者,掘坑理锅煮水,前以席□夹之,对锅 
划一手路,集众环围徐驱之,使由平路直走跳队锅内、平依篱 
捞出,堆于一边,尽灭而后已。但逐之大迫,则跳跃散乱,反 
难收拾矣。蝗蝻多者,如水之流而不可遏。大车自西北而东南, 
然亦不可拘定方向。所以飞蝗入境,只宜含浑详报,切不可指 
明自某处来。盖邻境不将蝻子扑灭,应革职查问。地方官扑捕 

…  84…

中国官场学                                                            ·183· 

不力,藉口邻境飞来、希图卸罪,亦应革职拿问。万一邻境不 
肯承认。必至互详,水落石出,非彼即此,岂非自贻伊戚?故 
邻界查有蝻子,即速知会协捕,或用书札相闻,庶几救灾,睦 
邻之义。 
      蝻子生动,一经具报,各上司委员,陆续到境。或委今协 
捕,或暂来查看,非系冷曹,即属效力候补之员,不但资斧艰 
难,未免希冀,且正欲以奉差逞能,最易生事、大段虽已扑来, 
岂必只翅无遗,或以细故,持其短长者有之。故一切服食、起 
居,要料理周到,不可顾俗小费也。 
      礼有鼠祭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陲,表啜四,猫虎五, 
坊六,水庸七,昆虫八。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报 
赛之义也。螟媵蟊贼,秉异炎火,诗亦乞灵于田祖矣。近来以 
刘猛将军为驱除螟蝗之神,虽无可考,但以时虔祷,为民请命, 
其礼近古,亦攘灾之一法欤? 

                                   水利 

      古今治河之术,不出贾让三策。南河蓄清敌黄,实操胜算, 
其余惟以堤防为务。堤日增高,水亦随长,汛涨冲决,实足为 
患,此贾让所谓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也。直隶因永定河为害, 
入海水口不畅,弥年疏浚支流,此中策乎?至于出数年治河之 
费,业所徒之民,不与水争地贾之上策,实无有能行之者。 
      治河有原有委,下流畅而后上流安澜。直隶惟京东之泺河、 
蓟、运河清水自能入海,不由天津。其余南北运河,东西两起, 
暨永定河、子牙河、七十二清河,皆于天津海河合流。自三岔 

…  85…

中国官场学                                                            ·184· 

口迄大沽口,长一百二十里。从水竞赴,潮汐往来,每夏秋, 
山永历水皆注于三岔一口,宣泄不及,以致漫溢冲决,此正履 
阁不畅,胸腹俱病者也。雍正三四年以来,兴修水利于南北运, 
各建坝开河,减水分流,入口之水既减,则达海之四稍宽,亦 
随时补救之计也。 
      桑干河发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雷山金龙池,浑泉溢 
出,东下大同,抵宣化保安宗山,西至看丹口分为二:一由通 
州高丽庄人口河、白河者,潞河也。一南流从芦沟桥历固安、 
永清、霸州至天津丁字沽入海。长二百余里,因其色浊,故为 
浑河。倏忽迁改,又谓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改为永定河。挟 
沙易淤,每年水过之处,停沙肥沃,燕麦倍收,故谓之一岁一 
麦之地。小民贪利,占耕为业,与水争地,一旦汛水暴涨,不 
能容纳,其不至于横决者几希。 
      西淀翕受西南众流,循千里长堤,与白沟、拒马北来之水 
合,东注至霸州之玉带河。此是咽喉之地,泄宣不畅。雍正五 
年,另凿中亭河以分流。然河身窄小,首尾皆淤,分泄无多, 
由会同河以东始得分流入东淀。又真顺广南泊之水注于北泊, 
共出涂阳之道,合滤论之流由子牙河、东淀。淀亦易淤,迩来 
垡船挖浅,不无小补,其河岩坦坡及河心淤涨,私占种苇与凡, 
田埂护田,筑堰取鱼,皆于水道有害,所当禁止,庶能节宣诸 
水而大其含蓄。 
      千里长堤,自清苑起至献县之臧家桥,绵亘右保河三府之 
境。谁自保定县以东,堤绕渐河向北,如善来营等处,河身最 
为窄小。水障而北,霸州患之。堤决而南文安大城患之。明司 
农工恭肃公谓自保定县东北路疃树起,东由周家庄、鳃家庄、 
西营村直抵唐头村,筑大堤,计长四十里,约费六千金保护文 
安。而以路疃村北善来营、苑家口、苏家桥之长堤尽行决去, 

…  86…

中国官场学                                                            ·185· 

则河身宽而水可容纳,无雍滞泛滥之患。此说颇善,但弃地甚 
多,村落迁徒不少,未能见之施行也。人竟言水利,谁能去其 
害,斯收其利矣。如一身之血脉,使之流通而无雍阻,岂非利 
乎?然有利必有害。雍正四年,以磁州改隶广平,滏河全水自 
宁晋泊以上,引流种稻,民甚赖之,而濒河村庄时亦为患。迨 
出泊之衡水界、滹沱河,水势瑞悍,民堰难御。雍正八年,衡 
水堤决,溢流直犯青县;滹沱又回道正定;甚可畏也。又如唐、 
沙、滋三水,于唐县、曲阳、新乐、定州、深泽皆获其利,会 
于祁州之三岔口,为猪龙河。经博野、蠡县、高阳入白洋淀, 
水势奔突,每受其害。 
      漳河与滏阳河合流,曲周、鸡泽患之今东从经魏县元城拉 
馆陶入运河,漳水泥浊,易淤,或欲引入东省德州相近古黄河 
之处,然地隔两省,事权不能专一,末可轻议也。 
      营田未尝无利,明徐贞明言之详矣、而必求其可久,则要 
在察地势,审上宜。雍正三四年,京东、京西、京南、天津分 
四局营治水田,效群力,给农本,以图永远之利。然或地势本 
高,水泉不足。或去流引河,旱子则涸,水不能达,寻即改旱 
地,势使然也。又有土多沙性,不宜于稻田,田埂水渗,岁旱 
则水从内出,而不能蓄,岁涝则水从外人,而不能御。营田副 
使正钧于丰润、霸州捐资筑围、建闸,营治稻田各五十顷,迄 
今收获无几,民人拖欠,工本难以完纳。欲再借,则民欠愈多, 
不惜则无力耕种。地方官不过因循补直,无长策以图久远,将 
来不保其不废。善营田者,水田、旱田因其直而不之强立町畦 
分高下,不惜工力。地之在民者,劝之使自为星。地之在官者, 
遣亲信亲友,董率之给以工本,专其责任,择南方老农为之师。 
官斯土者,以民事为己事,又使民之深知其利,不懈于其事, 
而后庶几也。 

…  87…

中国官场学                                                            ·186· 

                                   官方 

      股防大臣以献纳为忠。守立之官,去君甚远,去民甚亲, 
以抚字为忠。有一片肺诚之意,流露于政事之间,小民必有受 
其福者。 
      服官以明决为用,深沉为体,若英气太露,不特招同官之 
忌,上司亦以为涵养尚少,不肯重任。识赏牧牡骊黄之外者, 
能有几人哉。 
      恃才敢作或以权术驭人者,有得亦不能无失。惟勤镇供职, 
事上接下,圆和坦白,不矜才炫能,方是颠扑不破。 
      人情之所不愿,我力之所不能者,皆不可勉强。若委曲成 
之,久后必悔。 
      治敦大体,不尚苛细。政务平易,不贵苟难。 
      善人要奖劝之。恶人先戒俭之,不改,则惩做名、元恶则 
盛除之。戒休董威,道资并行,若一味姑容,养奸流毒,亦不 
是诚心爱民。 
      断狱凭理。理之所突,情以通之,贾明叙曰:人情所在, 
法亦在焉。调律没大法,礼顺人情,非询情也。徇情即坏法矣。 
      听断总要公正,著不得一毫意见。为两造设身处地,出言 
方平允能折服人。尤戒动怒,盛怒之下,剖断未免偏枯,刑罚 
不无过当,后虽悔之,而民已受其毒矣。昔人云:上官清而刻, 
百姓生路绝矣。古今清吏,子孙或多不振,正坐刻耳。此言可 
为矫枉过中之鉴。总之,凡事留一分余地,便是积阴德于子孙 
也。 
      程子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身居 

…  88…

中国官场学                                                            ·187· 

民主,操得为之权,必须做有益生民之事。立德立功,皆在于 
此,二苦簿书无误,听讼犹太,皆杀事也。 
      衙署要关防,又要得知大体,盖择人而用,必无妄为。若 
但刻意防范如束薪者,处处亿逆,皆可疑矣。而究之□法作奸, 
防之不及防也。 
      开国承家,主持虽在一人,辅翼必资多士。居官亦然。有 
志上进而署中亲友各顾其私,不能一心并力,赞襄公事便不是 
好光景。 
      臧获有才者多,忠良者少。用其才,尤当防其弊。若信任 
之专,不复觉察防范,遂致搅权夺利,跋扈招摇,无所不至。 
及经败露,本官方以之获罪,而若辈已挟赀远扬矣。 
      仆隶长随,惟利是视。有过于苛细,致令不能自给。又有 
托宽大之名任其挥霍,不能检束者,皆失驭下之道。 
      用人当明示以赏,不可暗受其欺。盖赏则感恩而生动,欺 
则揖盗而长奸也。 
      公私不并营。既有官守,便应将一切银钱、出入、饮食、 
家产之事俱托人料理,只要用人得宜。若必一一亲理,不但公 
务分心,亦且役志营神,非所以养身也。 
      居官无婪取。但不知节用,便不允亏缺。饮食、起居与亲 
友共其甘苦,人自无怨。诸凡动用,尤须在大处节省,不可在 
小处刻减。 
      上下司,势分统属,亦要情意流通。有地方公事,不妨面 
禀。盖文移往复,未能完结者,得一指陈晓畅,案可立定。且 
时常见面,谗慝不生,而才品可观,亦在上游睹记中矣。 
      居官念念在想进步,刻刻要防退步。知进而不知返,亢之 
所以有悔也。 
      官身外之物,荣枯有定,原不能委曲求全。只要行其心之 

…  89…

中国官场学                                                            ·188· 

所安,处以理之应得,成败利钝,岂能逆睹?若畏首畏尾,无 
一事可为矣。 
      官运兴隆,必有气机先见。如果廉干任事,又和以与人, 
诚以服物,上下整齐严肃,每事井然有条理,即此气象,便识 
荣昌未艾也。 

                           '幕学举要'译文 

      裁决公事,何以恰到好处 
      办理事情(案件),最重要的是有识见。状纸一呈送上来, 
要看得出什么地方是真实的,什么地方是虚假的;什么是引起 
事端的原因,哪里是呈状人的破绽。又要预先料到这件事会有 
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才确定主意,多有根据。 
      事件初到,不可以先有一己的偏见。等到办理这件事的时 
候,又不可以漫无主意。总之有偏见,则不能明鉴秋毫、公正 
衡量,判断是非必然导致不公正,就像人中风后造成的半身不 
遂一样。没有主意,则徘徊犹豫、反覆变化,致使事件增加歧 
义和矛盾,诉讼骤起,就像砸了窝的蜂子乱飞。 
      案件最看重初次报告,而初报的关键是要简明扼要。以后 
再可以补充详尽,增减变化。报告应当有剪裁,才不致于庞杂。 
如果支离破碎、繁复冗费,招惹复杂而难以办理,纵然是歪曲 
的辩解、周到的说明,侥幸免去上司的驳斥疑问,也已是大大 
地耗费心计力气了。 
      审讯提取口供,首先审问引起事端的原因,初次口供,常 
有虚浮不实、含混不清的地方,必须追究其中的真实情况,使 

…  90…

中国官场学                                                            ·189· 

其无法逃避躲闪。其内心胆怯的地方,常常有支吾、粉饰的情 
况,一定要请问他的根源。或者用清理驳斥他,或者用他的前 
言驳斥他的后语,或者用原告、被告提供的佐证材料不相符合 
的地方,利用机会加以指斥、摘问,使口供的事件、情节一致。 
当堂口供有脱落、错误的,应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