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百姓的想法。但这其中的一些条款真能帮助百姓拜托困境吗?”
眼见女皇突然又将话锋转向了《济贫法》。黄宗羲等人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却听他小心翼翼的向女皇询问道:“陛下,您觉得《济贫法》有什么不妥吗?”
“卿家不必紧张。朕只是有几个疑问想要卿家详解罢了。”孙露说着又翻了手中的《济贫法》,指着其中一页道:“喏,就像这项:官府有权把乞丐、流民的子女领去当地工厂作坊当学徒。男子当到24岁为止,女子当到20岁为止。如若逃跑,将被施以鞭刑。朕是否可以将此项的“学徒”理解为“官奴”或“童工”。”
“陛下您千万别误会。臣等没有没收流民子女充当官奴、童工的意思。臣等只是想给那些乞丐、流民的子女以做正经人的机会。他们留在自己父母身边除了行乞之外学不到任何正经的谋生手艺,弄不好日后还会堕落为小偷、盗贼、骗子等罪犯。现在由官府牵头为他们做担保,送他们去工场作坊当学徒学手艺,让他们能掌握一门谋生手艺自己养活自己。”黄宗羲慌忙解释道。
“恩,黄卿家你的解释十分详尽。不过你看在学徒的年龄上是否应该做些相应的规定?太小的孩童还是送往孤儿院的好。此外,官府是否也该派专人定期前往那些工厂作坊进行视察学徒的学习生活情况?”孙露不紧不慢的询问道。
“是,陛下。臣等回去之后一定对此项进行认真修改。”黄宗羲唯喏着应和道。对于他来说今天可算是他最倒霉的一次觐见了。《劳工法》、《济贫法》这些大大小小的草案几乎都不是出自他之手。但他却要将这些草案递呈给女皇,并接受来自女皇的质问。因为他即将成为内阁的首相,同样也因为这些草案主要是出自岭南财阀之手。作为复兴党新贵他不得不在背后支持者面前表现一番。而在另一方面儒家式的大家长爱惜子民的作风又让他对这些草案的内容难以达成认同。这也造成了黄宗羲今日难得的无所适从。
相比的黄宗羲的窘困,一旁的陈家明倒是始终显得镇定自若。因为他十分清楚《劳工法》与《济贫法》出现的深刻背景。此刻眼见女皇一条又一条的挑着这两份草案的刺,陈家明觉得自己有必要向女皇说明一下真实情况。好让女皇理解众人这么做的情不得已。想到这儿,导航就卖跟着便上前向孙露进言道:“陛下,臣虽非内阁阁臣,本无资格谈论此事,不过臣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臣卿家你对此也有什么想法吗?”孙露回头反问道。
“回陛下,臣只是有一些现实的情况想要向陛下您说明。”陈家明恭敬的拱手道。
“没关系尽管说出来就是。”孙露微笑着点头道。
“陛下,那臣就直言了。”陈家明清了清嗓子道:“刚才罗尚书说而今各地工厂众多竞争激烈。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现象,罗尚书并没有提及,那就是现在不少地区的工厂越来越难招到工人了。”
“难招工人?”孙露听罢努了努嘴道:“我朝人口众多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陛下,我朝人口众多确实不假,但现在愿意去工厂工作的百姓却有减少的趋势。”导航就卖说到这儿顿了顿道:“其实这道理也并不难理解。工厂能使一两个工厂主大发其财,但工人不过是得到或多或少的报酬的短工,他们丝毫分享不到工厂主得到的好处。而那些在农村小作坊或自家院落里做些手艺活的百姓,虽谈不上发财致富,却能过着优裕的生活。在明白了这点后一些当初进入城市做工的百姓便开始逐渐回乡下继续过男耕女织的生活。城内的一些工厂自然也就出现了“工荒”问题。”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 第二百三十四节 为劳力君臣齐谋策 发国债香江印债券
听完陈家明的叙述孙露当场就陷入了沉思,前一刻她还在为中华朝可能出现的工业劳动力过于密集而感到担忧,后一刻陈家明却向她描述了一个工业劳动力紧缺的现状。孙露知道自己的忧虑源自后世的经验之谈,而陈家明的叙述则是赤裸裸的现实。
一方面是工厂主、地主血腥的压榨致使百姓选择逃离城市工厂、回到乡村间恢复原有的小农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劳动人口的锐减让帝国的工厂主、地主更为变本加厉的采取各种卑鄙残忍的手段迫使百姓“自愿”的出卖自己。眼前的“最高工资纤度”和《济贫法》不过是中华新兴的资本家们将其剥削手段合法化的首次尝试而已。
然而这个看似恶性循环的过程,在历史上却是之后数个世纪内人类历史的真实写照。直到大工业时代降临,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的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的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通过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最终,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最终外壳爆炸,金融危机、世界大战等等一系列的灾难也随之一并涌了出来。
而对于孙露来说她和中华帝国此刻不过是刚刚站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门槛之前。虽然明知往前跨一步就是那血腥而又肮脏的深谭,但孙露还是不得不带领自己的祖国往下跳。因为她心里十分清楚,就算现在拒绝资本化,日后还是会被历史的大潮卷入资本的深谭之中。而到那个时候浮沉就由不得中华自己做主了。正如在封建时代的幼年期,逃跑的奴隶中谁会成为主人,谁成为仆人的问题,多半取决于他们逃出来的日期的先后。在资本主义的幼年期,谁成为剥削者,谁成为被剥削者,大致也取决于进入资本深谭的前后。对于了解历史进程的孙露来说,此刻她所能做的也只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认识,来为中华帝国减缓由原始积累带来的痛楚罢了。
就在孙露沉思之际,坐在她身旁的杨禹轩倒也跟着一起开动起了脑筋。却见他侧着小脑袋想了想之后,突然打破了沉寂道:“哎呀,要是有父亲书里写的那些神气的机器就好了。只要几个工人操纵一下,机器就会自己织布、自己打铁、甚至自己割麦子。那该有多好啊。“
小皇子的一席话语让在场的三位臣子听罢都不由自主的宛然一笑起来。在他们看来杨禹轩的话语未免孩子气了些。这天下间哪儿会有什么自己织布、自己割麦子的机器。又不是《三国志》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想来小皇子在这方面倒是继承了他父亲那好奇思妙想的习惯。然而出乎众臣意料的是。女皇在听完皇子那略现稚气的建议后,非但没有责怪于他,反倒是十分认真的点头道:“轩儿,你说的没错。等有了这些神奇的机器,今天困扰大家的许多问题都会随之迎刃而解。只不过我们目前还无法造出那些机器。这还需要更多像你父亲那样的科学家努力研究才行。”
“是啊,殿下。这造机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拿那蒸气机来说吧。我朝自立国之初起便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科学院也出过不少样机,可直至今日也没有哪儿一台机器真正放到场子里干活。由此可见,用机器代替劳工的想法虽好,但却难以解决我朝工业燃眉之急。”黄宗羲赶忙附和道。
耳听黄宗羲提起了蒸气机,孙露也不禁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初,她从未想过制造蒸气机竟然会是这么一件困难的事。光有理论,光有创意,并不足以制造出真正能投入实际生产的蒸气机。冶炼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等等之类的技术瓶颈无不阻碍着蒸气机的制造研究。面对如此现实,孙露也不得不承认与其说是蒸气机让一个国家进入大工业时代,不如说蒸气机被造出的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水准。而对于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世界的中华朝来说。想要引进别人现成研究好的成果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日后的机械研究多半还得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正如黄宗羲所言蒸气机是解不了燃眉之急的。
既然机械暂时还无法替代人力,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绕到了“人”的身上。对此孙露不由皱起了眉头询问道:“既是劳力短缺,那不如从海外引进一些劳工如何?”
“这……”面对女皇的这项建议,在场的三位臣子不由都楞了一下。紧接着为难的神色就立即写在了他们的脸上。而正当黄宗羲与罗胜在心里盘算如何向女皇解释此事之时,陈家明倒是极为干脆的当着孙露的面否定道:“陛下,这可万万不可啊。”
“哦?陈卿家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卿家刚才不是说目前中原紧缺劳力吗?”孙露微微扬起下巴问道。在她想来从海外适当的引进一些劳力也未尝不是个办法,竟中华朝目前的人口仅一亿多而已,在疆域上却远远大于她所来的那个时代。而以外来劳工替代部分危险又高强度的工作,既能满足帝国在手工工场时代对大量一线工人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国内国民的劳动福利。
然而孙露的臣子显然并不这么想。却听陈家明跟着便抱拳进言道:“陛下,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海外引入劳工固然能解中原的燃眉之急,但这些人毕竟都是些外邦人,时间一长难保他们不会萌生异心。再说工人做的都是技术活,万一给人偷学了去怎么办?不瞒陛下,臣等与国会议员也曾商讨过此事,可最后绝大多数的国会议员都不同意这么做,因为臣等实在是不放心将帝国工业的命脉交给外邦人啊。”
“陛下,陈会长所言极是。”罗胜跟着附和道:“众所周知,越熟练越有经验的工人对工厂越是重要。有外邦人去做那些繁重的工作,固然能够让我中华百姓坐享其成。可细想一下。如果我中华的工厂之中熟练的技术工人都是外邦人,而我中华的百姓却只会守在田里种地,那将是一副让人多么忧心的场景。”
陈家明与罗胜的这番话倒是让孙露微微吃了一惊,她没想到中华朝的那些个财阀们竟然也开始有了技术保护的理念。当然孙露也不得不承认陈家明与罗胜的进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技术是靠慢慢积累起来的。而今那些进行简单操作的劳工正是日后庞大的工人阶级的先驱。正如罗胜最后所说的那样,将工业社会的基础交给外邦来的奴隶确实要冒上极大的风险。这让孙露不由的想到了后世美国的黑人种族问题。亦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会情愿在本国大量的使用童工、残酷压榨本国的工人,也不愿从亚非地区引入更为廉价的、顺从的奴隶。
想到这里,孙露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而一旁的黄宗羲则适时的上前进言道:“臣等知道陛下您向来心系百姓,体恤民情,不愿看到老百姓受到委屈。可有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帝国的工业要发展,总得有人去工厂里做工,所以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三思而行。”
面对臣子们的殷切,孙露知道相关的协议他们早在进宫前就已经与国会的那些议员达成了共识,只要自己点头,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不作声,这些法案便能在无声无息众顺利通过。而平民百姓甚至都还来不及得到消息做出反应,就已经不得不面对已成事实的法律条款了。一瞬间孙露觉得自己手中的毛笔仿佛有千斤之重。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孙露还是把笔一搁,将草案还给了黄宗羲等人道:“诸位卿家的意思朕明白了,不过这些草案中确实存在了一些不合理的条款。诸位还是先将草案拿回去修改,待觉得内容差不多后再拿给朕看吧。”
众臣见女皇退回了草案,多少有点失望。不过女皇毕竟只是要他们修改草案,并没有否决草案,这让黄宗羲等人觉得事情还是有转机的。于是三人当即便顺从的接过了草案,向女皇行礼道:“是,陛下。臣等下去之后一定认真修改草案中的不合理之处。”
“嗯,那一切就拜托诸位了。”孙露点了点头道。可正当她在心中暗自调整情绪之时,御书房外忽然响起了董小宛恭敬的禀报声:“陛下,殿下上课的时间到了。”
“是嘛,时间过得还真快呢。”回过神来的孙露感叹了一声后,便回头向儿子嘱咐道:“那,轩儿,你就先去上课吧。”
“是,母亲。”虽然杨禹轩十分希望能够继续听母亲与几个大臣继续讲下去。但他还是二话不说的起身告辞了。因为之前的军校生涯已经让他养成了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学习生活的习惯。
而在另一边目送儿子消失在门后的身影,孙露很快就将思绪又拉回了政务之上,却见她跟着便向陈家明询问道:“陈卿家,我们现在来谈谈国债的事吧。香江银行为朝廷发行国债的事进行得怎样了?”
“哦,这就是新印制的国债?”孙露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债券放在阳光下照了一照。这是一张十六开大小,色彩微微泛黄的纸张,仔细观察一下还会发现上面还密布着犹如织纹一般的底纹。纸片的正面用特制的朱红色墨水印着债券的面额、年份与香江银行的标志等基本信息。背后则是中华帝国皇室的标志五爪子盘龙,以及‘奉旨印券,筹款报国’等字样。整张债券摸上去手感细腻,看上去印刷精美,特别是那条盘龙乍一看起来栩栩如生,身上的鳞片与毛发虽细如发丝,却也根根可辨。这使孙露打心底里对古代的工艺技术充满了敬佩。同时亦感到迷惑,为何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到了后世反倒失传了呢?
“陛下,这券子您还满意吗?”眼见女皇看着国债默不作声,陈家明不由小心翼翼的问道。
“好!简直印得太好了!陈卿家这次真是辛苦你了。孙露连连夸赞道。
“陛下过奖了。能为朝廷与陛下您效劳是臣的荣幸。”陈家明谦逊的还礼道:“再说国债代表着国家的信用,是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契约,当然不能等闲视之。一定要用上好的纸张与复杂的印刷工艺才能防止不法之徒对其进行伪造。”
“这么说来这张债券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咯?”孙露饶有兴趣的问道。在她看来如果中华朝的印刷技术真的能作到一定的防伪效果的话,日后发行起纸币来恐怕就能方便得多了。
“是的,陛下。制作这样一张债券得要经过二十四道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制作,而且工序与工序之间互相独立。虽然这么做会提高制造成本,但比起这张薄纸所代表的价值来,这点成本还是极为值得的。此外,司法院与商务部也在着手拟定相关的法案来严惩债券伪造者。”陈家明自信的说道。
“那相关法案制定得怎样了?”孙露把玩着手中的债券随口问道。
“回陛下,司法院与商务部都认为应该对伪造债券者进行严惩,就像处罚私铸钱币犯那样将他们绞死。”一旁的黄宗羲表情严肃的说道。
“绞死?”孙露抬头问道。
“是的,陛下。并且民间多数人也认为对于私铸钱币、伪造债券罪犯要施以重刑。对这样的犯罪绝不赦免、减罪,即使是皇亲国戚、功臣猛将,犯了,都不得被赦免!”黄宗羲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这么说来,这些个‘金融罪’岂不是与‘十恶之罪’不相上下了吗?”孙露听罢不置可否的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