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论语注释 >

第6章

论语注释-第6章

小说: 论语注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①,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译文】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麽来观察这种人呢?”
  【读解】
  没有什麽值得观察的,当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对象了。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麽,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时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选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读解】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抒。(《三字经》)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其实,它正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
  荀子说:“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劝学》)
  讲的依然是“里仁为美”的意思。
  用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里仁为美”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说了。
  问题倒是在于,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居住条件又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呢?
  人满为患,生存空间紧张,能有一个栖身之所(人均四平方米)就不错了,有两室一厅已是谢天谢地,管它是在地下“红灯区”附近还是在什么乌烟瘴气、乱七糟八’的严重污染之处,哪里还谈得上选什么好的小区呢?即便万幸遇到有所选择,那也是首选水、电、气三通,哪里还敢奢望选什么有仁厚风气的地方居住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里仁为美”不过是一种向往罢了。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②仁。”得知③?”
  【注释】
  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读解】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烦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如孔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须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但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
  ①好(hdo):喜爱。②恶(W0):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读解】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样?”
  孔子回答说:“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还是回答说:“也难说。只有当乡人中的好人喜欢他,乡人中的坏人厌恶他时,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
  又有一次,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卫灵公》)
  可见,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他人。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
  【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读解】
  前一章对人,这一章对己,都是强调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
  当然不会是说只要一立志修养仁德就没有邪恶了,凡事总有一个过程,这种“立竿见影”式的效果事实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圣人之言,不外乎是强调罢了,不可作胶柱鼓瑟的理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读解】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面对激烈的竟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读解】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够做到死而无憾的。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读解】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人,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原文】
  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
  【注释】
  ①刑: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读解】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原文】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fang):依据;根据。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读解】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
  【注释】
  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读解】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惧,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火”,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原文】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读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