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试”风暴开启“多元高考”时代
青山
4月1日、2日这两天,已通过资格测试的1 208名高中三年级学生参加了复旦大学组织的面试。3天后,将有300人有幸告别“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通过此次面试被复旦大学录取。据悉,这是由教育部支持的中国大学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另一所著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同期也开始了自主招生工作。
(来源:4月3日《人民日报》)
这是一次新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学入学考试,由以前“人和纸的较量”变成了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与以往高校实施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在于“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尽管人们对这样的改革看法不一,可能是出于对公平、公正的顾虑,不少人也对面试招生的方式投了反对票,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尝试,其意义在于为人才的遴选机制开辟了多种可能,并启发我们重新认识高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笔者以为,“复旦面试”为“多元高考”打开了一扇门。
对普通百姓而言,高考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竞争方式,同时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对现在的高考制度质疑不断?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看看他国,或许有所启迪。《高考在美国》一书中介绍,美国也有高考,但那里学生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高中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每学期的期末成绩总评是美国高中生升大学的基础;美国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有多次高考,给考生多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进行分类独立考试,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在大学。此外,许多大学也有“面试录取”。
对比中美高考,统一和多元是最大的差别,而“多元高考”无疑也是我们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如,考试标准,从只看高考一次成绩,到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成绩,还看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等德行表现和成长记录,以综合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高考时间,从一次到多次,还可以分为全国统一考和高校自主考几个层次进行,多种形式增加学生考试机会;录取方式,从按成绩高低集中录取,到把成绩、面试、特长等相结合,把综合评价列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
任何改革,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高考也不例外。“复旦面试”是我们走向“多元高考”的一个突破,人们对此最为关注的,不是“面试成绩”,而是如何保证公正与公平。同样,公正与公平也是“多元高考”不可逾越的坎。如果缺乏有效监督,带有一定级别、行政色彩很浓的大学,则很难保证不受权力的影响和金钱的诱惑,即使获得了自主权,早晚也要沦为“寻租权”。可以说,大学体制、机制的弊端得不到修正,上级、同级、社会、媒体、民众的各种监督权得不到完善与落实,法治得不到张扬,民众就不会放心把自主权这个紧缺资源交给学校。
无论怎样,“复旦面试”带我们打开了“多元高考”这扇门,能否一路走好,很大程度有赖于“门内门外”的土壤、气候与环境。
原文章标题为:复旦面试打开“多元高考”一扇门
(来源:新华网)
增补册《当预言成为现实》明天我们可能如何“高考”?
明天我们可能如何“高考”?
——《“高考”在美国》给我们的启示
龙子仲
2006年四月,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率先迈出“高考”改革的破冰一步,一时间,媒体也搅起了一阵“面试”旋风。赞美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叫骂者亦有之……但无论是褒是贬,一个事实已然面临了中国教育界以及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高考真要改了!
一件事情,在欲改未改而又已经风吹草动的时候,是最让人心里不踏实的。因为,“你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于是乎,万头攒动,打探究竟。——探头探脑最勤的,自然是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们。然而这一回,他们探了半天,光探出了一个叫“面试”的东西,似乎将来的考生们一个个都要去做回“超女”,让考评官评头论足,再决定去取。但是,“面”怎么“试”,“女”怎么“超”,还是一个稀里糊涂、似是而非的问题。这结果,是愈发的心里没谱。
高考究竟会改成什么样?或者说:明天我们可能如何高考?这是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媒体的起哄似的“消息”很可能会误导人,而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在“理路”,也许才足以使我们真正把握未来的局面。那么,高考改革会在一种什么“理路”下运作呢?
先来看几个越来越频繁出现的概念:
“笔试”——这是复旦大学采取的一种在面试之前的做法。试题当然是由复旦大学出的。
“推荐”——这是交通大学采取的一种面试之前的做法。获得推荐者就有资格参加面试。而推荐者是学生所在学校。
“面试”——就是考生单独面对5个考官,当面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有人说这种形式不是答问,而应该视为一种交流,在直接的交流互动中,考官对该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判断。
“高校自主招生比例”——这是由国家规定的、大学以自己的方式(比如笔试、推荐、面试之类)招收学生的份额。事实上,现在有一批大学已经这样做了,但那个比例比较小,只有5% 。这个概念其实也可以从反的方向去看,那就是:还有一个“非自主招生的比例”将会长期存在。这里面释放出来的,是一种选择的空间。
“高中课程标准”——这是国家在2003年颁布的,是规范高中阶段学习的总纲领。按照这个课程标准编订的教材,大约在2005年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这些学生将在2008年毕业。所以有一种估计,就是2008年可能成为高考改革全面实施的时间界限。
这几个概念,有的是考试的形式,有的则涉及了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路。虽然任何理路最终都将呈现为具体的形式,但是,如果不明理路,甭管再怎么改革,你都可能会被形式绞死。
生活总是在比较和借鉴中创新、发展的。考试制度也一样。
这些年,中国教育改革比较和借鉴的一个重点,无疑是美国。虽然形式上的借鉴很多,理路上的借鉴较少,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凡事都有个过程。最近几年,我们在理路上的认识显然越来越多了,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而考试制度的改革,本质上也是这个“课程标准”的某种自然延伸。
由此,我们进入《“高考”在美国》。这是一本谈美国学生怎么高考的书。
有一个反讽的现象:应试教育遭到批判以来,批来批去,不少人渐渐把“忿”泄到考试上去了,好像出问题的不是教育,而是考试本身。他们还有一种误解,以为美国学生读书很轻松,也不怎么考试,上学基本上跟玩似的。——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一种真相:美国学生不是不考试,相反,从数量上看,他们不仅考试,而且考得比我们还多。除了日常学习的各种测试和升学考试之外,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水平考试。不同的是,由于考试机制的差别,他们的考试一般说不构成学习的压力。这本书的第22页到30页,较详细地提供了这些信息。
这就提示了一个思路供我们去思考: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方式是什么?——经由这个思路,我们也许就能触摸到高考改革的理路,进而大致了解明天我们可能如何高考。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在美国从事教育研究的华人学者。他的研究除了建立在书本知识和实际调查资料上之外,还建立在对一个个案作长期跟踪的基础上。这个个案,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在美国接受完整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这书的内容,就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观察,还伴随着许多成长观察。而这一点恰恰是弥足可贵,因为他可能因此而更关注于考试对成长究竟是提升还是戕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从事高考改革时的一个人性基点。
阅读这本书,其实你可以先把第286页到第293页那部分看一看,那是作者对中国高考改革提出的一个粗略方案,一共谈了12条。我觉得,这些方案对中国未来的高考改革可能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12点,涉及了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究竟应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百分比上才算合理(作者认为应该定在20%);取消高考还是建设高考(美国学生一年可以有七次高考,你初中就可以不断参加,最后取你考得最好的那一次作为录取分数值。在这个意义上,取消现行的这种高考方式其实是建设一种更积极的高考方式);推荐应该如何操作(关于推荐,第95页到第110页有较详细的阐述);特招应该怎样把关;等等。
有意思的是,作者并没有把“面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是把它放在一种相对说来比较次要的地位上,作为一种录取的参考。这跟我们今年尝试的这种被大众误认为由“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面定终身”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在第264页,作者有这样一句原话:“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概括面谈还是恰如其分的。”——这番话,值得我们在今年这种“面试”热面前保持一些必要的清醒。我们搞教育改革,千万不要像搞运动似的,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中国吃这样的亏,吃得太多了。
与对面谈的淡化态度相反,作者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却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第154页到第196页,他用了40多页的篇幅,专门介绍作文问题。在这里面,作文在考试中的功能是被提高了的。它不再是语文中的一项,而是作为思维和心智判断的一种综合考察。中国的未来高考,是否也会朝着更加重视作文的方向走呢?我们拭目以待。我有一种感觉,从人力的投入和判断的稳妥性来说,面试可能不会成为主流,因为它确实存在着操作上的难度。而作文,有可能成为主流。如果认同这个理路,那么未来的考生就应该在作文能力上多下些工夫。
这本书总的说是一种随笔式的著作,叙述平易好读,但结构上比较散。我这里只是把可能对我们有启示的地方拈出来,也许对读者的阅读会有好的帮助。在中国高考改革热潮汹涌的今天,这本书有着极现实的价值。所以值得大家来读读。
增补册《当预言成为现实》从吃蟹的勇气到吃蟹的智慧
从吃蟹的勇气到吃蟹的智慧
——我看复旦的“一面定终身”
黄全愈
当我听说复旦要第一个“吃螃蟹”,很感兴奋!如果北大不改,再过几年,复旦的毕业生,恐怕很快就要压过北大的风头。
然而,要我评价复旦的自主招生,又很感为难,怕“站着说话不嫌腰痛”——不得不对改革中的新生事物说东道西。好在这个新生事物在战战兢兢中经受了人们苛刻的挑剔,因而我也可以在“指点江山”时不必背沉重的十字架。
许多人拿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来责难复旦的“一面定终身”,说复旦是“五十步笑百步”。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一面定终身”的事。例如,所谓“一见钟情”,并不是“一见”就“钟情”的,早在生活中的数不胜数的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中已千万次地锤炼了择爱标准。这就是说,之所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因为有“众里寻她千百度”作了坚实的铺垫。无来由的“一见钟情”恐怕是很少的。因此,我以为复旦的“一面定终身”,不仅有第一个吃蟹的勇气,也有第一个吃蟹的智慧。
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都只是检测的方式和手段,关键是我们通过这种或那种检测手段来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并且通过这种对人才的选拔,向社会、向大众传达一个什么信息。比如说,你选拔的是高分高能的一流学生,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一流考生,那么,你就用你的选材标准向社会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大家都应该培养高分高能的一流学生。也就是说,看一个高招模式是不是合理的,首先要看它的选材标准是什么?然后,再看这种模式的检测手段是否能筛选出所设定的人才。简言之,什么是我们的选材标准?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选择我们认定的人才。
中国高考“认分不认人”,在于以得高分的考生为人才,在于以笔试为检测人才的手段。正是高考的谬误导致了今天“全民皆考”的应试教育。
如果说,复旦“吃蟹”的勇气表现在针对现今高考的弊端设计了“一面定终身”的自主招生的方式的话,我更欣赏复旦“一面定终身” 的“吃蟹”智慧。
可以说,面试这种“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比笔试那种“面对纸的单向交流”更合理,更科学。因为,教授、专家们可以根据他们心目中“众里寻她千百度”的人才标准来选人才。经过五个教授和专家“面对面”地选拔出来的人才,远比隔山买牛式的“面对纸”地录取学生要科学、合理得多!毋庸讳言,尽管有过五关(没有斩六将)——过五个不同的专家、教授的面试和筛选,其中仍然难免有人为的偏爱和喜好。但是,总比笔试以某些一成不变的、现成的标准答案来筛选人才更能识别、甄别各种类型的、有性格、 有特点的多姿多彩的人才。同时,我们也可以反问:笔试就没有人为的偏见和喜好吗?标准答案本身可能就代表着某种偏见或喜好,何况作文一类的批改,同样有个人的偏见和喜好。为什么我们能容忍笔试中改卷者的偏见和喜好,就不能容忍面试中教授或专家的喜好呢?更何况笔试中的改卷者是“深藏不露”的,是可以不负责任的,而面试中的评判者必须坦然地面对面地承担责任。
从学术层面上说,面试的要求更苛刻。笔试需要读和写,面试需要听和说。美国天赋教育的“童子功”之一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聆听”的能力和习惯。一个是对书面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另一个是对口语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但是,“批判性阅读”的反应时间相对较长,而“批判性聆听”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要求更苛刻。
中国的母语教育不重视培养“听”的能力,更不要说培养“批判性聆听”了。在中国,哪一个中小学校长在给报告人作开场白时,号召孩子们要“批判性聆听”嘉宾的报告?!只有到了成年阶段,才可能被允许“批判性聆听”。殊不知,“批判性聆听”也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