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

第21章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第21章

小说: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来说,不管你申请多少所大学的提前录取,你都需要在11月1日之前把申请材料寄出。绝大多数大学会在12月15日之前,也就是在圣诞节的寒假之前,把是否录取的决定通知你。    
    提前录取又包括了两种形式:“Early Decision”和“Early Action”。    
    “Early Decision”的中文意思为提前决定。目前,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中有300多家大学给申请者提供提前决定的录取机会。一般来说,这些都是一些排名靠前的学校。你在申请这些学校时,必须由你本人、你的家长、你所就读的高中共同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旦你申请提前决定的这所学校录取了你,你必须到这所学校读书,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由于有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的限制,你只能申请一所实行提前决定的大学,以免出现两所实行提前决定的大学都录取你,以致你处于不得不“违法”的尴尬处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将非常严重。    
    当然,有法律意识的家长不会干这种蠢事;再说,高中也不会帮你办理两所实行提前决定的大学的申请手续。    
    所以说,申请提前决定的大学,一定是你梦寐以求的大学。    
    提前决定的政策非常不受高中生和家长们的欢迎,但为什么大学要实行这项政策呢?    
    制定这项政策是从学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即为了保证一定的到校率。如果不实行这项政策,即使你录取了1000个学生,也可能只有极少数来报到,甚至可能一个都不来上学。    
    “Early Action”的中文意思为提前行动。这项招生政策允许你申请多所大学。如果你申请的这所实行提前决定的大学录取了你,你可以在提前录取的阶段“货比三家”,也可以在正常录取的阶段继续申请多所大学,直到次年的5月1日之前,才把你是否上这所大学的最后决定通知该校。    
    虽然这项招生政策受到绝大多数申请者和家长的欢迎,但现在只有极少数大学实行这项招生政策。有些大学(比如目前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曾经实行这个政策,后来又好马“也”吃回头草——重新实行提前决定的政策。    
    我查了一下,在排名前20名的大学中,目前实行提前行动的只有7所: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莱斯、布朗、诺特•;达姆。    
    在这7所大学中,由于有2所打了一些折扣,因此,只能说在这20所大学中,实行提前行动的勉强达到1/3。    
    莱斯和布朗在实行提前行动时,是打了“小九九”的。    
    莱斯大学把提前决定的时段定在11月1日到12月15日之间,把提前行动的时间定在12月1日至次年2月10日之间,是很有心计的。首先,是把提前行动的截止日期从其他大学的11月1日延迟到12月1日,这就给在申请提前决定和提前行动之间犹豫不决的人拉开了“心理距离”,使欲申请提前决定者更坚定地往前靠。其次,是把提前行动的录取期限延迟至次年的2月10日,也就是延迟到其他大学开始常规招生以后,以便最大限度地把申请其他大学的常规录取者吸引到自己的提前行动的范围内。    
    布朗大学则干脆把提前决定和提前行动的时间放在一起,以便把忠诚于“捆绑婚姻”和热中于“自由恋爱”的人明显区别开来,但又有了“支持自由恋爱”的美名。    
    排名越靠后的大学,实行提前行动的就越少。据我的粗略统计,全美国3000多所大学中,只有数十所实行提前行动的招生政策。    
    近年来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为什么不实行提前行动的招生政策?    
    我已经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院院长哈格特先生。哈格顿先生至今没有答复我。恐怕理由总是有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般来说,大学只有具备有非常强的自信心才会实行提前行动的招生政策。说得俗气些,提前行动就像“自由恋爱”,只要“感情”在,不怕“第三者”插足。提前决定则更像依靠法律和责任维系的“婚姻”,虽然可以“离婚”,但那是一年以后提出“转学”的事了。    
    原来,我还以为实行提前行动的大学因为自己的“高姿态”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谁知热爱自由的少男少女们因为向往“自由恋爱”反而纷纷拥抱提前行动。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大学录取方式种种(二)

    2.常规录取—— 跟着大部队行动    
    常规录取是与提前录取相对应的一项招生政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正常的时间内进行的常规招生和录取工作。这是美国高校最基本、规模最大的招生。    
    所谓“正常的时间”,对各个学校来说,又不尽相同。大多数高校以圣诞节过后的1月1日为申请截止的最后期限。也有一些大学,以2月1日或2月15日为最后期限。当然,有的也把3月1日、4月某日甚至5月、6月某日定为最后期限的。    
    申请常规录取完全是自由式的恋爱。你可以只申请一所学校,也可以申请数十所甚至上百所学校。我不知道最高记录是多少。据说,有人曾给60所大学寄出申请材料。    
    当然,要一所一所地填写申请材料,并根据要求一篇一篇地写作文,是很费时、费事的。儿子矿矿申请六所大学,就常常不得不忙通宵。    
    虽然每所大学都有自己设计精美的、复杂的申请表,但也有部分学校接受一种叫“mon Application”(共同申请)的表格。这是一种统一的申请表,只要填好一份,猛地往外“一稿多投”就是了。尽管有些学校接受这种“共同申请表”,但你是填该学校自己的申请表,还是使用“共同申请表”,大学招生办还是会很介意的。显然,前者在尊重学校的同时,还表现了自己的认真和诚恳态度;后者的“一稿多投”“四处求爱”,则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当然,散发传单似的四处邮寄申请材料,申请费也不菲。一般好的学校的申请费达60多美元,申请10所就得准备至少600美元。也有一些大学不收申请费。有些大学虽然收申请费,但允许国际学生申请减免申请费。    
    申请常规录取的学生是申请大军的主流,既有首次递交申请的学生,也有那些申请提前录取的落选者。    
    申请提前录取而未被录取有两种情况:一种叫“deffered”(延迟决定)。也就是说,你的申请既没有被接受,也没有被拒绝;你的申请将被推延到常规录取的阶段,与其他申请材料一起重新评估、重新考虑。另一种叫“denied”(拒绝接受),顾名思义就是你的申请已被明确地拒绝(并且在一年内不会再考虑你的申请),你必须在常规录取阶段另行申请其他学校。    
    许多学生不太愿意申请提前录取。原因是想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选择。比如,你申请哥伦比亚的提前决定,一旦哥伦比亚决定录取你,你就囿于“捆绑婚姻”,再也没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你觉得有把握进哥伦比亚,你可以等到常规录取阶段,既申请哥伦比亚,又申请普林斯顿、哈佛……如果你申请的所有大学(包括哥伦比亚)都录取了你,你就可以仔细地去比较各个学校所提供的资助条件,然后从容地作出你的最后决定。    
    一般来说,各大学在4月初至4月15日之间发出录取通知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你还有两三个星期,可以在仔细比较录取条件后,在5月1日之前,通知学校:你是决定接受他们的录取,还是拒绝他们的录取。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些学校(甚至是一些相当好的学校)把常规录取的最后期限推迟到五六月甚至7月。    
    那些在4月初至4月15日之间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大学,同时也把不录取通知书发出去。越是好的学校,申请的人越多,不被录取的人也越多。哈佛每年都有约20000个申请者,只能录取约2000人,于是,每年都有18000人不被录取。尽管每个申请者一般至少申请三个不同等级的学校,这个学校不收,还有其他学校,但仍有一些够格上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阴差阳错,到4月15日才发现自己申请的所有学校都落空。比如,所申请的学校正好在那一年有特别多优秀的申请者,因而不幸落选。那些把常规录取的最后期限推迟到五六月甚至7月的学校,等的就是这些“不幸的优秀落选者”。    
    另外,许多一流大学的录取人数都高于实际能接受的数目。比如,2002年哈佛录取了2066个申请者,实际到校的人数是1638人;同年普林斯顿录取了1575个申请者,实际到校人数为1165人。也就是说,学校可以控制录取的人数,但无法控制实际到校的人数。因此,这些大学都预留了一些优秀的申请者作为候补。所谓“候补”,就是在发通知书时,既不说你被录取,也不说你没有被录取,能不能录取,要等到5月1日——学校知道实际报到人数后,甚至更迟一些时间才能知道。    
    大部分候补人选在5月1日之后知道了候补的结果,但有一些要到更迟一些时候才知道最后结果。    
    既然5月1日是规定的报到时间,为什么有些候补者还要等呢?    
    这是因为,有极少数人虽然向学校表达了报到的意愿,但最后还是没上这所学校。所谓“报到”,只是给学校寄去200~600美元不等的押金。如果最后不上这所学校,也只是丢了这几百美元押金而已,并不像提前决定那样因签署了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而成为违法行为。    
    当然,申请者也有权利主动通知学校取消自己的候补资格。学校的名气与候补名单的价值成正比。学校越有名气,申请者会越重视候补的价值和资格。    
    3.滚动式和开放式——不是扫尾的运动战    
    滚动录取,顾名思义,就是在收到学生的申请材料后,立即开展审核工作……快的两个星期内,慢的一个月内,通知该生是否被录取。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马上“移情别恋”,申请其他的学校,直到“找到感情的归宿”——有一所学校录取自己为止,不必等到4月15日才知道未被录取,以致被弄得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被录取了的学生可以立即答复学校是否接受这个录取,也可以等到5月1日才给学校一个正式的答复。如果愿意的话,在5月1日之前,该学生还可以“骑牛找马”——继续申请其他学校。    
    申请者是否停止他们合法的“小动作”,那是他们的事情。对于学校来说,他们只能这样不断地“Rolling”(滚动录取),直到学校计划的招生名额满员为止。    
    采取这种滚动录取的学校,多半是规模较大的州立大学,或者是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学校。排名在前50名的大学中,只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采取滚动录取的招生方式。    
    一般来说,申请这种采取滚动录取方式的学生,往往本身的竞争力不太强,在招生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资本也不太够。所以,“知足常乐”者较多,心猿意马的“骑牛找马”者较少。    
    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模式。“Rolling”(滚动录取)的招生方式得以营运和生存,就是因为有相当数量的需求者。    
    最后,还有一种值得一提的招生录取方式,叫“Open Admissions”,中文意思是开放招生。所谓“开放招生”,就是只要有高中毕业文凭,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实行这种开放招生政策的高校,绝大多数是一些两年制的社区学院(munity College),也有一些四年制的正规大学。为满足一些中国读者的好奇心或需要,根据《大学招生非官方指南》的资料,试列一些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的四年制大学如下,以飨读者:    
    Franklin University (位于俄亥俄州的富兰克林大学)    
    Lincoln University (位于密苏里州只招收本州居民的林肯大学)    
    Nor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西北州立大学)    
    Oklahoma Panhandle State University (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俄克拉荷马•;潘汗德尔州立大学)    
    Shawnee State University (位于俄亥俄州的肖恩尼州立大学)    
    Southeastern Louisiana University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哥伦比亚特区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 (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城区大学)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位于堪萨斯州只招收本州居民的威奇特州立大学)    
    有的学校公开宣称不看重甚至不看SAT成绩;有的学校的校长则公开宣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查和审核人才,SAT是最有效的择优汰劣的手段。    
    根据《大学招生非官方指南》的介绍,有不少大学虽然尚做不到像上述大学那样“来者不拒”地敞开招生,但也公开宣称不要求申请者具有“高考”(SAT或ACT)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余所大学不硬性要求提供SAT或ACT的成绩(具体学校名单见《“高考”在美国》),其中Bowdoin College; Dickinson College等几所还是全美排得上号的响当当的大学。    
    这些大学虽然不要求(或者不硬性要求)“高考”(SAT或ACT)的成绩,但仍然在其他方面有所要求,诸如学校平时成绩、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甚至作文,等等。为什么这些大学不要求“高考”成绩而重视平时成绩呢,某大学招生办主任的观点道出了个中原因:“SAT考一个人在三四个小时中的能力,而学校的平时成绩则表现了一个人在三四年中的努力!”    
    (摘自《“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高中生“学雷锋”也能上大学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但美国社会又非常重视个人为社区作出的无偿贡献。社会上有许多组织和基金会为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提供各种各样在社区服务上有突出贡献的奖学金。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儿子矿矿的学校对“学雷锋”的要求如下: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    
    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六七十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为穷人起房子,经年不渝,终于感动“上帝”。    
    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售了大量的童子军饼干的女学生。童子军们大多爱在超市门口或挨家挨户地向人推销饼干。在超市门口拦住来去匆匆的人们兜售饼干,十次难有一两次成功。挨家挨户兜售,也挺难为孩子,脸皮薄的,话还没说,就先闹个大红脸。看孩子太为难,有时我也慷慨解囊。    
    这个女孩具体怎么推销童子军饼干,我听到的是“民间传说”,尚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