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崔志刚-财富命案 >

第17章

崔志刚-财富命案-第17章

小说: 崔志刚-财富命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中固然有“运筹帷幄 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深厚谋略垫定了获胜的基础,但也包含着不去干涉,让部下放手施展的大将风度在里面,因为谢安深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反复的打探消息,有可能使得将领们反而束缚了手脚,影响了临阵调度,最后很可能问出个兵败山倒的坏消息来。 

  然而,蒋介石蒋先生显然在部署辽沈战役的时候犯了大忌,不但要求东北战场的守将详细汇报用兵情况,还频繁的亲自飞到沈阳城内,用美国顾问嘲讽的话说,蒋先生之所以最后战争失利,就是因为他比毛泽东多了一架“美龄号”专机。结果,过多的探视反倒造成了军心不稳,将领们自己乱了阵脚,以解放战争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战役失败而告终。 

  这些有生命消亡的战例残酷地证实了,好消息不是问出来的这一条规则,不仅仅有着相对论般的心情上的感觉,更有其重要的哲学思想内核。不去问消息并不是表示不关心,而是不要为了消解内心的焦躁而去做无谓的干涉,如果放在领导者身上,盖如燕太子丹和蒋先生,会弄乱了属下的部署计划;如果放在执行者身上,会反过来干扰领导的决策心态,同样收不到好的效果。



后记

  七条戒律写完,放笔反思良久,自觉虽然稍有言语上的尖刻及些许不肯饶人的刻薄,但是基于一个心理保护膜的炮制,亦感未有太多不妥之处,如果防身的软猬甲连几根毛刺都没有的话,又怎么可能防护身躯的安全呢?宁肯满身铁甲连环在事发之先,或可免受大不快于事出之时。 

  最后再阐述一下写这本小册子的另一个动因,因为看多了那些教诲人生、指引方向的文字,总是在教导我们要学会一些东西,进而怎么样如何的去实施一些什么什么的计划,比如“做一个成功者要做到的N件事情”、“一个高效率的人生必须具备的N种素质”、“马上开始做的N项准备”等等。我已经临近不惑,虽然距知天命的年纪尚有一段的时间,但自思惭愧间所经历的世事也可以印证一些基本的道理,看到这些言之凿凿、闪烁其辞的理论,总觉得著述者不够厚道,我粗粗地计算过,别说N件要做的事情,单把其中的一项完全化为自身的素质,就几乎接近于世间少有之人了。 

  相信看过这类文章的你我都曾试着按照著述者指引的方法训练过自己,但真正把它固化下来,融入心灵深处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得到,打个玩笑的比方,有几个失眠的人是靠数数儿睡着的?因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一种人格品性的具备,或者一个好的做事方法的培养,比读完一门博士专修的功课还要难,仅仅知晓了一种的好的素养并不等于就会自然归属于你。人的一生,顶属学东西最难了,80年代中期,随着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刮起过一股练武风,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都偷偷地买了诸如《武林》、《武术健身》之类的杂志,按照上面的图画比划着练什么醉拳、地趟拳,当然最后没有一个人真正靠看图画练成功夫的。直到有一天,我跟一个父亲世交的儿子,一位练习“伏汉拳”多年的大哥学习武术,才明白一招一式没有几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学会的,“功夫”的含义就在于此,绝对不存在明白了拳理就能成为拳师的捷径。 

  上中学的时候,我有一位同学得到了一本美国什么教育心理专家写的关于行为训练的书,便视为秘笈一般,开运动会的时候,我们都很活跃地参加比赛、喊加油,他一个人用衣服蒙着头认真地读这本书,还同时做着笔记,仿佛一旦修炼完毕我们就都不是他的对手了,书读了一周,笔记也记了密密的好几本,但似乎后来也没见他有什么惊人的表现。所以我说这些文字其实是不太负责任的,更多的效果只是宣扬了自己的观念,而阅读者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的,说重一点儿有误人子弟之嫌。 

  我所列出的七诫律与那些指点人生的行动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容易操作,也可以说根本不必去操作,它不是一本关于行动论的书籍,因为同那些理论总在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去做什么相比,我所想表达的则是告诫自己尽量不要去做什么东西,仅仅在欲念上加以控制而已,孰难孰易,相信分辨起来简单之极,正如压下不花钱的欲望总比实际去挣钱要容易些。 

  我本人不信教,但我对一些宗教当中所推崇的精神境界是有所认同的,我知道每一种宗教信仰里都包含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而每一种教义能得以数百年的存在来维持信仰的延续,就是缘于这些调适内心的清规戒律,因为只要认同了这个宗教的理论体系,它是靠自身的思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并不需要去借助外力。比如我们都知道佛教要求不要杀生,基督教要求不要说谎,这些自身都可以做到。佛祖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思想的时候,也并不是做了什么有形的工作,而是在菩提树下静静的思考了许久,心里通透了,佛学也随之诞生了。 

  当然我这些粗浅的感悟是不能与这些盖覆天地万物的高深理论相提并论的,不过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相通的。我大概知道每一种宗教的教义也都不是为了塑造出类拔萃的超常人物,都是号召大多数人追求一种平和沉静的人生态度,而我想表达的观点也不过是简单的把心灵包裹一下,能够在艰辛的人生之路上较为顺畅地通行而已。 

  所以在这样一个不复杂的想法基础上,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也许失之偏颇,缺乏深刻,谨望智者指点指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