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维-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在宣布苏联对抗纳粹的“焦土”防御政策时的讲话,1941年7月3日。
今天,在企业控制的战场上,仍然可以看见斯大林的战略。西太平洋(Western Pacific)打算吞并霍顿·米夫林(Houghton Mimin)出版公司,后者威胁说要清空自己的作者群。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iesinger ;Jr。)以及许多盈利可观的教科书的作者一致威胁说,假如霍顿· 米夫林被兼并,他们就会另投别处。“当西太平洋主席霍华德·(米基)·纽曼(Howard (Mickey) Newman)接到头几封作者寄来的抗议信的时候,他还觉得这是一个笑话,称之为‘捏造’。不过,当他接到更多这样的信件时,他开始意识到,‘我可能买下这个公司后却一无所获。’”'1'结果,西太平洋收回收购计划,霍顿·米夫林得以继续独立经营。
不过,这一策略并非总是管用。比如,当鲁拍特·默多克(Rupert Mudoch)有意收购《纽约》 杂志时,该杂志社肩负重任的管理层决心将他打回去。许多著名的作者威胁说,假如默多克夺得控制权,他们就即要离开《纽约》 杂志。但这并未吓倒默多克。他还是收购了《纽约》 杂志。作者们确实离开了,但是,广告客户并没有走。默多克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作者们走错了方向。要想使焦土政策起作用,你就必须毁灭入侵者想要的一切,而这些东西未必是现在的主人最重视的。
我们倒不是有意暗示说,这么一个策略无论成功或失败,其本身或结果都是可取的。我们不难想像社会希望避免这么一种意味着巨大浪费的破坏行动的出现。我们的目的在于解释这些策略的本质,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运用它们,或者避免使用它们。
焦土防御只不过是被博弈论者称为策略行动的做法的一个例子。'2' 一个策略行动的设计意图在于改变对方的看法和行动,使之变得对自己有利。其突出特征是刻意限制你的行动自由。这一点可以通过一种无条件的方式实现,比如一个总统候选人发誓说“不会提高税收,就是这样”。又或者,由于策略行动确定了一个怎样应付不同情况的规则,自由因此受到限制。比如,美国许多州都有强制性的制裁持枪犯罪的法律,这些规则实际上有意限制了司法裁判的自由。
你大约已经觉得,保留选择余地总归是有好处的。不过,在博弈论的王国里,这一点却不成立。你虽然少了自由,却在策略上得了益,因为这么做改变了其他参与者对你以后可能采取什么反应的预期,而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利。其他人知道,只要你有行动的自由,你就有让步的自由。引用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名言,就是:“我就是没法拒绝诱惑。”'3'
1 .无条件行动
设想美国和日本争先恐后发展高清晰度电视。虽然美国拥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却由于财政赤字越积越高,可以动用的资源实在非常有限。日本抓住美国这个短处,再次击败了它。不过,一个乍看上去可能进一步束缚美国的策略行动其实可以扭转整个局面。
在缺少无条件行动的前提下,华盛顿和东京同时开始选择各自的策略。每个国家都必须决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是高还是低;投入高,会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当然产生的成本也更高。我们把这个情况看做一个博弈,画出它的得失图表(如图5…1所示)。每一方都有两个策略,因此会出现4个可能的结果。
我们假设双方都认为,投入高是一个最糟糕的结果,因为:在日本看来,美国很可能赢得一场全力以赴的比赛,自己的投入只会变成损失;而在美国看来,这么做的成本太高。把这个结果称为各方的1 。各方第二糟糕的结果(2)是自己的投人水平低,而对方却选择了高水平:这等于在毫无成功希望的前提下花钱。
图5…1 美日高清晰度电视竞赛的得益
日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4)是,自己选择高水平,美国却选择低水平;那样的话,它取胜的机会很大,而且资源成本问题在它看来也没那么严重。在美国看来,最理想的结果是双方同时选择低水平,那样的话,美国很有机会以较低成本打赢这一仗。
低水平是美国的优势策略。美国的问题在于,日本会早已料到这一点。日本的最佳对策是转向高水平。这个博弈的均衡点出现在右上方的格子里,在那里,美国得到的是自己第二糟糕的结果。要想改善这一局面,必须采取一个策略行动。
假设美国占了先机。日本还没来得及做出决定,美国已经抢先宣布自己无条件支持这一开发项目。这就使原本同时出招的博弈变成相继出招的博弈,而且还是美国先行。于是,上图5…1 也相应变成一棵树(如图5…2 所示)。①
① 要想把一棵树变成一张桌子(表格),非得借助一个聪明的木匠不可;一个聪明的策略家,知道怎样把一张表格变成一棵树。(在英语中,“表格”和“桌子”是同一个单词,作者在这里是用这个多义词开玩笑。——译者注)
图5…2 相继行动的博弈树及其得益(括号内第一个数字为美国的得益,第二个数字为日本的得益)
这个博弈可以通过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解出。假如美国选择低水平,日本就会报以高水平,那么美国的结果就是2。假如美国选择高水平,日本报以低水平,那么美国的结果就是3。因此,美国应该宣布选择高水平,同时希望日本报以低水平。这就是这个相继出招的博弈的均衡点。这么做,美国可以得到3,胜于它在原来那个同时出招的博弈里得到的2。
这个使美国占得有利形势的策略行动,在于单方面、无条件地宣布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不是美国在同时出招博弈里会做出的选择。引入策略思维的精彩之处,正在于此。美国若是宣布选择低水平,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在其没有作出任何声明的情况下,日本反正也是这么预期的。
要想策略地行动,你必须保证自己不要采取在同时出招博弈里的均衡策略。美国的这个策略行动改变了日本的预期,进而改变了它的行动。一旦相信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选择高水平,日本就会选择低水平。当然了,等到日本拿定了主意,美国最好还是改变主意,同样回到低水平的道路上去。
这就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日本应该相信美国的声明?它难道就不会预计到美国会改变主意么?假如它料到美国会有这么一个改变,它还会选择高水平么?
换言之,美国走出的无条件行动的第一步的可信度值得怀疑。假如美国并不可信,那么这一招将毫无作用。大多数策略行动都会遇到这个可信度的问题。回顾本章开始提到的几个例子,虽然政治家们发誓不会加税,这是无条件的,却并非不可收回。一旦当选,他们常常可以找到借口加税。即便是有条件的规则,在特定的时候也会出现例外情况,比如一个精神科医生用一枝非法的手枪自卫,抵抗一名神经错乱的病人的袭击,那么强制判刑的条例就失去了效力。
为了使一个策略行动可信,你必须采取其他附加行动,使扭转这一行动变得代价高昂乃至完全没有可能。可信度要求对这个策略行动作出一个承诺。当斯大林威胁说要饿死他的敌人,烧毁田野的行动就使他的威胁变得非常可信。而在其他情况下,可信度是一个程度间题。(大多数时候)法律体系中的先例使强制判刑条例显得可信;至于政治家的承诺,例外情况反而更加常见。在高清晰度电视的竞赛里,美国可以划拨专项资金,专供有意参与开发计划的公司申请支取,从而使自己投人高水平研发力量的选择显得更加可信。
因此,策略行动包含两个要素:计划好的行动路线以及使这一路线显得可信的承诺。本章我们集中考察行动。我们将策略行动划分为不同类型,逐一进行解释,而暂时把怎样使这些行动变得可信的问题放在一边。打个比方,若说这是一个烹调过程,下一章我们会提供一个承诺的详细“食谱”,现在让我们继续研究行动的主“菜单”。
2 .威胁与许诺
一个无条件的行动可以使这个参与者获得策略上的优势,抢占先机,率先出招。即便你并未真的先行,仍然可以通过对一个回应规则作出一个承诺,获得相仿的策略优势。回应规则把你的行为视为对其他人行动的一种回应。虽然你是跟在别人后面行动,但这个回应规则必须在别人开始行动之前就实施。父母对孩子说,“除非你吃掉菠菜,否则没有甜品”,实际上就是在确立一个回应规则。毫无疑问,这个规则必须在这个孩子把自己那份菠菜喂了小狗之前就开始实施,并且明确宣布出来。
回应规则分为两大类:威胁与许诺。威胁是对不肯与你合作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回应规则。既有强迫性的威胁,比如恐怖分子劫持一架飞机,其确立的回应规则是假如他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全体乘客都将死于非命;也有阻吓性的威胁,比如美国威胁说,假如苏联出兵攻击任何一个北约国家,它就会以核武器回敬。强迫性的威胁的用意在于促使某人采取行动,而阻吓性的威胁的目的在于阻止某人采取某种行动。两种威胁面临同样的结局:假如不得不实施威胁,双方都要大吃苦头。
第二大类的回应规则是许诺。这是对愿意与你合作的人提供回报的方式。为寻找证人,检察官会向一个被告许诺说,只要他愿意成为公诉方的证人,检举同案中的其他被告,他就会得到宽大处理。许诺同样可以分为强迫性的和阻吓性的两种。强迫性许诺的用意是促使某人采取对你有利的行动,比如让被告摇身一变成为公诉方的证人;阻吓性许诺的目的在于阻止某人采取对你不利的行动,比如黑帮分子许诺好好照顾证人,只要他答应保守秘密。相仿地,两种许诺也面临同样的结局:一旦采取(或者不采取)行动,总会出现说话不算数的动机。
有时候,威胁与许诺的界限非常模糊。一个朋友在纽约市被抢了钱,却得到下面这个许诺:只要你“借给”我20美元,我许诺一定不会伤害你。相比之下更加性命攸关的还是这个歹徒没有明说的威胁:假如我们这个朋友不肯“借给”他20美元,他就一定会受到伤害。
正如这个故事暗示的那样,威胁与许诺的界限只取决于你怎样称呼当前的情形。老派的歹徒会威胁说,假如你不给他一点银子,他就要伤害你。假如你没有给,他就会动手“修理”你,从而造成一种新的情形,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他又会许诺说只要你给他一点银子,他马上就会住手。随着形势转变,一个强迫性的威胁会变得和一个阻吓性的许诺差不多;同样,一个阻吓性的威胁与一个强迫性的许诺的区别也只在于当时的情况。
3 .警告与保证
一切威胁与许诺的共同点在于:回应规则使你不会在没有回应规则的前提下采取行动。假如这个规则只是泛泛地指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采取最佳行动,那就跟没有规则差不多。由于别人对你以后的行动的预期毫无变化,这个规则也就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不过,说明什么事情会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发生,仍然具有一种公告天下的作用,这些说明称为警告与保证。
如果实践一个“威胁”对你有利,我们称之为警告。比如,假设总统警告说他会否决一个他不喜欢的法案,这只不过是表明了他自己的意图。假设他本来很愿意签署这个法案,但是为了促使国会提出更好的方案,他决定策略地指出要行使否决权,这就是一种威胁。
警告的用意在于告知其他人,他们的行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父母警告孩子说炉子顶部很热,这只是一个事实陈述,不是策略。
如果实践一个“许诺”对你有利,我们称之为保证。孩子不理会关于炉子顶部很热的警告,结果烫伤了,这使父母得到某种保证,知道孩子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干了。
我们强调这两对概念的区别是有理由的。威胁与许诺是真正的策略行动,而警告与保证更多的是起一个告知的作用。警告或者保证不会改变你为影响对方而设立的回应规则。实际上,你只不过告知他们,针对他们的行动,你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作为回应。与此截然相反,威胁或者许诺一旦时机来临,就会改变你的回应规则,使之不再成为最佳选择。这么做不是为了告知,而是为了操纵。由于威胁和许诺表明你可能选择与自身利益冲突的行动,这就出现了一个可信度的问题。等到别人出招之后,你就有动机打破自己的威胁或者许诺。为确保可信度必须做出一个承诺。
我们用图5…3总结策略行动可能的选择。无条件的行动是你先行且行动一成不变的回应规则。威胁与许诺则在你第二个出招时出现。两者都是有条件的行动,因为这个回应是由取决于对方怎样做的规则所确定的。
一种策略行动总是抢占先机的行动。回应规则必须在对方行动之前实施。这意味着无论策略行动是什么,整个博弈都必须当做相继出招的博弈进行分析。如果你永不妥协,那么其他人就会针对你的无条件的行
动做出回应。借助威胁与许诺,你首先设立了一个回应规则,然后,其他人出招,而你按照自己的回应规则采取相应的行动。
策略行动
无条件的 有条件的
起初的 威胁 许诺
强迫性的阻吓性的 强迫性的阻吓性的
图5…3
结果是,对行动或者回应规则作出的承诺使原本同时出招的博弈变成相继出招的博弈。虽然得失情况不会改变,同一个博弈若是按照同时出招或者相继出招方式进行,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结果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的博弈规则。我们通过美日争霸故事的一个无条件的行动说明了这一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美苏对峙以及民主党与共和党较量当中出现的威胁与许诺。
4 .核阻吓
曾经有超过40年的时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管用的阻吓手段,遏制苏联人侵西欧。北约军队的常规防御不大可能奏效。北约的阻吓手段的一个基本要素在于美国的核力量。不过,动用核武器进行回应意味着给整个世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可怎么办?
我们用一棵树表示这个博弈(如图5…4所示)。苏联拥有先行之便。假如它不发动攻击,结果是保持现状,双方各得0分。假如它进攻北约,而北约以常规防御回应,那么,苏联得1分,美国得…1分。假如动用核武器进行回应,那么双方各得…100分。
在这个博弈中,苏联向前展望,预计自己的进攻不会促使对方动用核力量反击。这样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因此,进攻意味着它能得到1分,不进攻则什么也得不到,是0分。结果是它一定会进攻。
常规防御(l,…l)
北约
进攻 核武器(…100,…100)
苏联
保持现状(0;0)
图5…4 相继出招的博弈树及其得益(括号内第一个数字为苏联的得益,第二个数字为美国的得益)
假如你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但北约在欧洲的成员国却一致觉得美国很有可能按照上述思路在它们需要援助的时候丢弃不管。它们希望美国作出一个可信的承诺,表明自己将在盟国遭到攻击的时候动用核武器。
我们暂时放下可信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