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海盗 >

第176章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176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海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凌海的东南边,更有一支庞大而斑驳混杂的船队在阎家以南的大凌河口登陆。海军陆战团在舰炮火力的掩护下,迅速击溃了日军少量而分散的部队,建立了纵深1。2公里的滩头阵地,接着,第二师11团的部队从帆船、渔船上登陆,向凌海方向攻击前进。
    1906年1月20日19时,西北纵队和大凌河登陆部队在新庄子会师,完全掐断了京奉铁路锦州至奉天段……





    第四章 大革命时代 第七十七节 430交手战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0…28 13:58:20 本章字数:4456

    一艘潜艇保持着潜望深度以三节的速度在佐世保军港以西潜行着。张小五操作着周视潜望镜观察着周围海域的情况,出航一周以来,这艘鱼级潜艇已经击沉了两艘日本近海炮舰和一艘日本商船。而另一艘潜艇在蒲绍武上尉的指挥下,封锁了九州到朝鲜、中国的航道,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在极大程度上对日本海运起到了威慑作用。
    佐世保军港方向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缺乏快速驱逐舰和深水炸弹的日本海军,对两艘潜艇带来的威胁毫无办法,只有祈望着潜艇赶快消耗光补给返回中国而已。
    “娘的!小鬼子不出来,老子还不能冲进去吗?”张小五把潜望镜收了起来,气恨恨地小声嘟囔着。现在的日本人也太不给前海盗水鬼头子张小五面子了,连个小船鬼影子也没有。要冲进佐世保?那是气话!日本军港已经采取了一定的防潜措施,张小五在不清楚对方在哪里有防潜网、哪里有沉船的情况下,是绝对不敢潜航进军港的!那不是拿着潜艇和官兵们的生命开玩笑吗?!还是等着王汉那木楞子把声纳以及什么回声测距仪搞出来再说吧……
    “左满舵,去长崎看看去。”张小五命令着航海长,潜艇随即就开始转向,向长崎方向而去。
    在东北大凌河西的凌海落入中国国防军之手后,在阎家登陆的刘大柱海军陆战团以及第二师抽调的两个团,也划入西北纵队的建制。在阎家南面的登陆点上,大量的民船在海军、陆军的掩护下,把大炮、弹药、食品、医药等物品源源补给到滩头,然后充实到整个西北纵队,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刘彝的西北纵队就获得了因为长途迂回而不得不轻装的重武器装备。
    大凌河以西,从义县渡河的乌棱台骑兵旅一直在大凌河与辽河之间的地域隐蔽待机。
    两天的时间里,日本人并没有闲着。至少在大山岩元帅和他的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大将(原日军台湾军司令)以及各军司令官的心里,中国军队已经上钩了!
    东北在一月的冰天雪地里,没有江河的天险!江河上任何一个水流缓慢的转弯处,都有厚厚的冰层,足够大量的部队踏冰而过。别说目前中国人源源地在凌海一线从海路、陆路上插进了大约四万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番,也才勉强满足大山岩元帅的胃口。
    奉天,皇族奥保巩大将的第二军已经出动,将向西沿着兴隆店、新立屯、阜新到北票,然后跨过大凌河,切断中国军队两河(大凌河、小凌河)集群,也就是西北纵队的陆路补给线,堵住中国军队西去的通道。
    黑木为祯大将指挥的第一军,将继续保持在大凌河东的“不作为”态势,等待陷阱里落入更多的猎物。
    野津道贯大将指挥的第四军,将在关东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配合第一、第三军合围两河集群。目前,该军的两个师团在旅大,另外两个师团正沿着渤海海岸线布防,重点守备良港营口,并随时准备支援凌海一线的攻击作战。
    至于第三军,大山岩元帅非常的放心。在乃木大将的指挥下,锦州已经犹如铁桶一般的坚固,7万兵力坚守锦州,那自然是绰绰有余的了。等攻击作战一发起,第三军还可抽出两个师团的兵力夹击中国北方军的两河集群呢!
    真正让元帅苦恼的,是补给的问题。锦州倒不用担心,前段时间花了三个多月在锦州建立入关补给基地,那里的物资足够第三军使用。可三十万军队还有20多万需要国内和朝鲜的补给啊!海战的失利,将使得关东军能够得到的补给越来越少,说不定,到哪一天还有中断的可能!
    因此,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中国的新年来临前的三天,下达了就地征集物资的命令!这个命令,使得关东军各部队迅速组织了大量的征集队,在东北日控区里大肆搜刮钱粮物资。大到骡马大车,小到门板棺材,还有钱财、粮食,能够用于作战的物资统统被征用……东北的日占区,顷刻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日本军队忙着在锦州巩固阵地,忙着向西迂回包抄,忙着在各处征收物资时,中国国防军北方军北线集群的主力正逐步从绥中向北推进,经兴城、葫芦岛逼近高桥日本第三军外围阵地。
    整个东北战场上,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复杂态势。中国国防军用北线集群对锦州的日本关东军第三军形成合围之势;日本关东军用锦州为支点,企图通过迂回作战,形成对我国防军西北纵队的合围。
    双方,采取了几乎相同的战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比拼的不再是双方统帅在战略的智慧了,而是前线指挥官的战役决断、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这是一场日本人拖不起的战争,也是中国人不愿意拖的战争!双方60万大军,每天的消耗要用百万来计算,这样的战争,最好的结局就是速战速决。不过,这个道理是最常见的、最普通的想法!只是日本人当面鼓对面锣的碰上了一个怪人!这人就是龙剑铭。
    按理说,中国刚刚经历了革命,内政尚未理顺,要征集全国的财力、物力、人才来打一场战争肯定是极端困难的事情。可在龙剑铭的心里,除了激发国民的战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以外,硬是强撑着不动用国家的经济根本,完全用自己的私产来资助国家经济建设和战争!可以这样说,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对日战争成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催化剂!
    因为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在快速发展,军队有了龙剑铭的财力支撑,对军事物资的采购显得很大方,使更多的投资涌向了工业,在主管部门的合理分配和引导下,迅速地建立着整体的工业体系。
    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的农民开始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离开自己的土地,当民夫、参军、进工厂、筑路、修军港、建机场,这样一来,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村经济改革的压力大为减轻,中国以前一直存在的农民不稳定的隐患,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消弭。
    因为战争的需要,商品流通渠道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商路逐渐通畅起来。而教育、卫生体系也快速地壮大和健全……
    当然,因为战争的需要,龙剑铭本人,也再次濒临穷困潦倒的境地。不过,对自己快要成穷鬼这件事,龙剑铭并不知情。目前,只有王镛、朱其琛和洪翰祥三个人清楚,加上知道一些情况的司徒燕和德龄,也不过是5个人了解一个事实:中国的对日作战,打得是龙剑铭的私产!
    对此,王镛是很有怨气的!作为龙剑铭最放心的一个兄弟、同志,他一直担任着龙剑铭财务总管的角色,任务就是“大方”地把龙剑铭的亿万身家花出去!花到工业建设、交通建设、补贴财政、装备军队、大办教育卫生……等等方面,创造出以四川和苏南为龙头的全国建设热潮,也创造出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个对钱没有概念的家伙,只知道在条子上、公文上歪歪扭扭签上自己的名字,来一句“找王朴之去”就了事……
    所以,王镛在口袋快见底的时候,不得不找到朱其琛和洪翰祥想办法。当然,机灵的王镛没有忘记先给旧金山的吴良拍个电报,希望能从旧金山搞一笔钱来缓解目前的危机。也许,王镛的机灵有点过头了,出于维护龙剑铭个人利益的想法,他还找到了德龄。他龙剑铭不把自己的钱当回事,也得给司徒燕他们考虑一下吧?!找不到司徒燕,找德龄也一样,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给龙大司令大总理留点老本吧!
    从民族振兴的理想上来说,王镛能够理解并切实执行龙剑铭在财务上的一切命令。从个人利益和朋友关系上来说,王镛希望龙剑铭还是给自己的小家庭留下点什么东西。你龙剑铭喜欢穿军装,因为你本来就是军人出身的奸商,可奸商吝啬的本质是对谁的?不是对家里人吧?不是对如花似玉的三位夫人吧?就这一点,任谁都看不过去!
    王镛蒙头蒙脑地一口气把自己兜里只有千把万美元的现实情况说了个透,把隐隐流露出为龙家人打抱不平的意思。这样一来,朱其琛等人倒不好马上说话。既然关系到龙剑铭的家事,总要等龙家的代表德龄夫人先说说吧?
    德龄一听傻眼了,这样的事情她从来没有想过。结婚两年多时间来,北京额驸府的开销一直是她从结婚时各地送的礼金里面在出,前两天还加上了铁狮子胡同里面住着的两位“姨奶奶”,那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向龙剑铭伸手,也一直不敢问龙剑铭铁狮子胡同里面的事儿……德龄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不就是一个倒台皇朝的格格嘛!龙剑铭究竟怎么看待自己还说不准呢!从去年回国之后,两人很少有时间在一起,说话的时间也几乎没有。那人整天不是跟行政人员谈话,就是跟军事人员开会,哪里还想得起自己是有三个老婆的人啊?
    龙剑铭对司徒燕的感情之深,德龄很清楚;龙剑铭对珍妮的爱惜,德龄也明白;可他对自己怎么样?那就没有一点底气了!所以,德龄不敢在王镛等人面前说话,她的想法不过是来当听众的。
    “朱部长,还是你说说吧,把军费除开,财政上能持平吗?军费的问题,我找旧金山想办法,他那边还捏着一笔钱呢!叫什么石油开发基金的。”王镛看德龄不愿意说话,开始还有点奇怪,可望深处想一想还是有道理的。德龄的处境是不太妙!这个慈禧老妖婆强加给龙剑铭的媳妇,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咋过呢!?自己也真***笨,怎么拉德龄来这里呢?还是先把尴尬气氛打破再说了,总要商量一个办法出来啊。
    “不行,不行!绝对平衡不了,除非……”朱其琛开口就是连声的否决,王镛不是开玩笑嘛!国内现在这么多投资项目,都等着钱用,税收又降到最低点,财政上靠得就是外来资金的支撑。现在,唯一的办法,咳!不如不说,总理肯定不答应!
    “除非什么?有法子就说出来,大家商量一下,要不我只带问题去见龙先生也不是事啊!”王镛见朱其琛似乎有话没说,忙出言引诱。他已经猜到朱其琛可能的想法。目前,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对外来资金的倚赖,办法并不多。一是增税,这个事情提出来是肯定要挨骂的,特别是在前线打仗的节骨眼上。搞不好龙某人就给你来个“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你在后面给他家里增添负担,那不是拆台嘛!”之类的话。其次是暂停一些大项目的建设,比如规划里的南北大铁路和陇海铁路的西段,还有海军三大基地的建设速度也要放慢……这也不行!最后一个办法看来是救命稻草了,那就是币制改革,变相捞钱应付局面。
    “这个事情,还得跟杨、方二位先生谈谈才行。现在,任何增加国内民众负担,减缓建设速度的想法都行不通。这些办法真要能行,那要我们何用?老洪,是吧?!”朱其琛边说边看了一眼洪翰祥,然后不自然地整了整衣服的下摆,接着道:“总理给我们的任务是在保证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这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任务,在财政上单纯靠节流是不行的,得开源!不能增税、不能减缓建设、不能影响既定的币值改革、也不能降低国防建设的速度和相应的水平。我看啊,咱们还得学学美联集团,从其他国家捞钱回来啊!这个事情,还真得开个大会,把杨、方、郑三位先生请来,再把张謇等实业界的名流请来,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用中国的工业品打开国际市场!”
    王镛沉思了一下,还是朱其琛的主意高,这招不仅没有减缓国内建设速度,相反的,如果真的能成事的话,对国内的工业和航运业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呐!





    第四章 大革命时代 第七十八节 海陆封锁线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0…28 13:58:36 本章字数:4863

    1906年的年三十,笼罩在全中国人的战争激情之中。海战的胜利已经在昭示着国人,中国已经距离完全独立、收复国土主权那一天不远了!不过站在高处上的人却看到,中国要走到那一步,还需要在军事、外交、内政、经济方面继续作出最大的努力,甚至付出巨大的牺牲。
    王英锴将军和他的部下一样,已经换装上了国防军灰绿色的制服,只是手里的家伙还没来得及换装。还是1888式的老毛瑟和国内仿造的1898式,好在武器的口径都是统一的7。92mm,在弹药补给上还比较方便。
    整个北洋第四师,分布在从义县到北票30多公里的河西地区,屏障着西北纵队的后方,维持着从陆路向凌海补给的交通线。张英锴刚从驻扎在三宝的7旅三团(北洋军每师辖两旅,每旅辖三团,师辖一个山炮团和一个骑兵团)的阵地上视察回来,就先后接到乌棱台骑兵旅和集群司令部发来的急电,警告王英锴注意日军利用过节的机会实施突袭。
    日军第二军从奉天城周围移防去了西边的情报,王英锴是知道的。所以他在大凌河以西的三宝到周家屯一线摆开了阵势,准备痛痛快快地跟日本人干上一场!几个月来,第四师从辽河西岸的盘山、台安先后向西南撤退到绥中,然后又从绥中翻过黑山和松岭,才到这偏师之地的北票。从上到下,每一个想在国战中建立北洋军威名的官兵都憋着一口气。原本以为,第四师了不得了就跟在西北纵队的屁股后面捡捡残汤剩水的,没想到日本人脑子一转,把整个的第二军送到了北洋四师的面前!
    王英锴和参谋军官们看着地图,日军从阜新到北票,最好的道路是从紫都台经大乌兰攻击三宝;其次是沿大凌河支流——西河河谷经九道岭攻击义县的周家屯。
    “让周富植把他的骑兵团撒一个得力的营出去,分成小队,全面搜索河西50里以北的地域,每个山谷、每道山梁,每个桦林子都不能放过!命令8旅部队,严密控制义县城防,以得力之一部坚守周家屯;命令三宝我军,立即进入阵地!娘的!老子就在战壕里跟大家伙一起过年了!”王英锴边下着命令,边用铅笔在地图上勾画着。
    北洋第四师面前,将要面对整整一个军三个师团的日军,一万对五万,这个仗可真还有点吃力。王英锴将军下达完命令,又立马给离自己最近的西北纵队发了个电报,要求协同作战。这个时候,不是跟号称革命军、国防军主力的西北纵队攀比治气的时候!六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加一个骑兵团,再加上一个师部营,这些就是王英锴的全部家当,且不说装备上与日军还有差距,就是在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和北票、义县对整个战局的重要性,也得让他主动跟西北纵队联系。
    刘彝马上做出了反应,将21旅一个团从义县正南15公里处的七里河运动到泥河子。同时,乌棱台骑兵旅也受命相机从医巫闾山出击,攻击日军侧后,策应第四师的正面防御作战。
    2月3日夜,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