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培养高eq小孩 >

第12章

怎样培养高eq小孩-第12章

小说: 怎样培养高eq小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情绪的时刻是施于同理心、增强结合力、及实行辅导的良机,它
们对家长来说,也造成挑战,这些家长怀有我所谓的“养育计划”——父母
根据一个他们视为会影响孩子幸福的特定问题定下目标。这种计划常常与被
赞赏的价值,如勇气、节俭、仁慈及纪律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有不相
同的气质,家长可能担心其中一个小孩过于独断,另一个则太胆小。一些孩
子似乎是懒惰、无自律的,而另一些则被认为是过于严肃、缺乏自发性与幽
默。无视问题的独特性,这种计划使父母很注意行为问题,一直尝试要矫正
孩子的方向。如果因计划而起冲突,警觉的父母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他
们在道德上的义务——必须加入自己的想法:“由于你的健忘,你又忘了喂
猫,这是很残忍的。”“由于你的冲动,你把部分储蓄的零用钱拿去买音乐
会的门票,这是很愚蠢的。”

我赞扬与孩子分享价值观的父母;我认为这类的教导是养育极重要的一
环。但无论如何,家长必须有警觉心,除非养育计划有着敏锐的沟通,否则,
它们只会妨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理由之一,养育计划常常干扰父母以同理
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这种情况下,养育计划会失败,实际上也侵蚀了父母影


响孩子做决定的能力。我让你看一个例子:琴,她是我们其中一个养育组内
的一位敏感和关心的母亲。她很久之前就担心儿子安德鲁“沮丧的态度”。
她很挂虑这个9 岁的孩子会有“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担心这会多么地影
响他与其他人的关系。后来,她跟他简短地聊到他和姊姊发生的一次争吵后,
琴就计划要使安德鲁在与姊姊相处时,负起较多的个人责任。

“什么事情呀,宝贝?”她开始说:“你看来有点难过。”

“我真希望有个心肠比较好的姊姊,”安德鲁回答。

“啊,那你对她好吗?”琴反问。

想像现在安德鲁对这个问题会有怎样的感受。妈妈似乎关注他的感觉,
但当他表白时,她却批评他。不错,这是带着好意轻微的批评,但毕竟它是
一项指责。

现在,假如琴说:“我能够了解为何有时候你会有那样的感觉。”想象
安德鲁会有怎样的反应。这种声明使安德鲁确实知道妈妈是专注在他的忧伤
上,她会帮他整理与姊姊产生的情绪,并带来解答。可惜,琴却责备安德鲁,
使他变得更防御并且较不愿意负起他在争吵中的责任。

艾丽丝·科恩—金诺(Alice Cohen…Ginott),是曾与其先夫汉·金诺
携手工作的父母教育家,她说甚至在父母知道孩子行为不端时,养育计划也
会有所干扰。她劝告父母先了解隐藏在行为不端后面情绪的意义,才与孩子
讨论他犯错的行为。

要了解隐藏在行为不端后面情绪的意义,最好避免提一些问题类似:“你
为什么那样做?”这问题听来像是一种控告或批评。孩子比较可能会防御而
不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尝试以关心他在犯错时的感觉发问。

当然,面对行为不端时要忽视你的养育计划谈何容易——尤其当你感到
训诫就要溜出唇间。但是未讨论在它后面情绪的意义而先批判一件恶行,这
通常是无效的。它就像是孩子发高烧时,你只顾在额头上敷冰毛巾,而不先
去治疗造成高烧的感染病。

有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迟了一小时才去托儿中心领回她的3 岁儿子。这
个一向被母亲形容为“倔强”的孩子,这时候开始表现得闷闷不乐。他拒绝
穿上夹克,也不愿意离开。这位母亲可以责备孩子的不听话,或者她可以停
下来想想之前发生的事,并尝试了解男孩的感受。如果选择了后者,她会说:
“我今天比平常较晚来,对吗?你大部分的朋友都回家了,这是不是让你感
到有点焦虑?”孩子担忧及紧张的心情被肯定后,突然感到放松并拥抱着妈
妈。然后,夹克的问题也解决了,两人就可以归家去。

要成功地与儿子沟通,母亲必须忽略她一直以来要使他较不“倔强”、
较合作的计划。常常,家长对孩子恶行的反应刚好相反。他们对养育计划锁
得更紧,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得好像那是人格上一个永久负面的瑕疵之一。他
们或许会因此责怪孩子:安德鲁太敏感;珍纳太富侵略性;鲍比太害羞;莎
拉太不能集中注意力。这些描述妨碍施展同理心,也对孩子有破坏性的影响,
因为小孩子很不幸地都是相信父母的,他们被视为是神圣的预言家,而孩子
则尝试去履行父母的观点。

在他的自传里,作家克里斯托弗·哈洛韦尔(Christopher Hallowell)
记得父亲尝试教他建造一个木箱。“假如你不能建造一个方正的木箱,”他
父亲说:“你什么也无法建造。”经过多番努力,哈洛韦尔终于做了一个木
箱,尽管它是不太平稳的。对于这件事,他说:“。。每回我父亲检查它时,


他都会皱着眉头说:‘你并没有做成一个正方形。你永远不会成为一位好的
建筑师,除非你做出一些方正的东西。’最后他不再皱眉头,也不再提起关
于那箱子。历年来,我用它来放一些杂物,每次揭开盖子总觉得有股温馨的
感觉,虽然在不远处浮现着父亲不满意的表情。”

对哈洛韦尔这位成功的作家而言,这种伤心的情节变成往后他与父亲关
系永恒的记忆。但在我们看来,它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家长的批评对孩子有
很强的冲击。

身为一位家长,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对建造摇摆的木箱感到满意,也
没有人希望他们长大后变得懒惰、退缩、侵略、愚昧、懦弱、虚假。但我们
也不想这些弱点变成孩子给自己下定义的人格性质。如何能避免造成这些负
面的“标记”呢?答案就是避免对孩子的气质作全面的、持续的批评。在纠
正孩子时,专注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即时发生的一件特定的事。你对孩子说:
“你太不小心并且麻烦多多。”这样的话最好换成:“你房内到处散乱着玩
具。”“你是这么慢的一个阅读者。”最好换说:“每晚阅读30 分钟,会让
你读得比较快。”“不要做个胆小鬼。”最好换说:“假如你说话大声点,
那女侍应生就能听见。”

·在脑海中创造一幅孩子日常生活的地图
孩子通常不擅长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你的小孩某天看来似乎不安烦躁,
但她却无法告诉你她的感受及原因。遇到这种情况,有用的是能够知道有关
孩子生活中的人、地点及事件。如此,你比较有准备去探究孩子感情的来源
并帮助他们去描述。你也向她证明你认为她的世界是重要的,这样或许会使
她感到与你更亲近。

我将这种基本的认识想作是某种的地图——是父母有意识地放在脑海
里。对于这种地图,一位家长可能会说:“这是我小孩的世界,这些是里面
的人物。我知道他们的名字、脸孔及个性。我知道孩子对他们每一个的感受。
这些是他的好友,而这个是他的死对头。我的小孩认为这位老师很善良,这
位教练很有趣,但那位老师让他胆怯。这是他学校的平面图。我知道那里他
感到最舒适,我也知道他觉得要面对的危难是什么。这是他日常的课表,他
对这些科目最感兴趣,而那些就让他很头痛。”

创造一幅孩子情绪世界的地图需要大量的努力并且要留心细节。家长必
须花时间了解孩子在日间托儿所、学校及放学后活动的情形。他们需要与孩
子交谈,认识孩子的朋友及老师。跟所有发展中的社区的地图一样,它也需
要定期地更新资料。保存一张这样作为资料来源的地图的父母,会发现它在
有意义的讨论中提供许多共通的观点。

·避免“支持敌人”
当孩子被欺负时,他们希望从父母处得到忠诚、怜悯与支持。只要父母
不犯“支持敌人”的错误,这些都是实行情绪辅导的良机。它是一种挑战,
尤其当父母很自然地偏向比较会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权力代表——譬如,老
师、教练、孩子领袖或其他小孩的父母。

想象譬如,一个过胖的女孩不安地回到家,因为舞蹈老师对她的体型做
了个轻率的评语。假如母亲曾经尝试失败要女儿减肥,她很可能想告诉女孩
老师是对的。这大概会让女孩感到全世界都跟她作对。但如果母亲能对女孩
有同理心,说:“我对你发生的事情感到难过。你一定觉得困窘并感到伤心。”
这或许就拉近了母女的关系。如果这位母亲维持对女孩的同理心、支持的态


度,一段时间之后,女孩终究会接受母亲的建议。

可是,如果你是那个敌人,是孩子忿怒的目标,你又该如何处理呢?我
认为同理心也能在这种状况下发挥作用,尤其如果你对自己的立场是诚实
的,即你不是防御的。譬如说,你宣布禁止孩子看电视直到她功课有进步,
而她因此发怒。你可以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说:“我了解你为何大发脾气。
假如我在你的处境,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发生冲突时,可以以诚实与坦率的态度鼓励孩子表达她的感情,尤其你
可以使用诱发辩论的评语,如:“我可能对这件事的看法是错误的,我也不
是永远都是对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虽然许多父母对这种放低姿态的作
法感到不习惯,但它让孩子觉得你是公平相待并且有诚意去倾听,如此,代
价就值得了。

你的对话并不一定要达成协议,只是要互相了解沟通。假如你的孩子突
然发出声明:“乘法表是愚蠢的,”或者“鼻环很好看,”你大概有冲动想
长篇大论地对他啰嗦,证明他的不对。可是,如果你是以对话的方式跟他沟
通,效果或许更好。你可以用这样的开头:“我也是很讨厌背那些乘法表。”
或者“我自己不喜欢鼻环,但为什么你会喜欢?”

·依据类似大人的情况来考虑孩子的经历
当你对孩子要产生同理心而感到有困难时,这个技巧就帮得上忙。这种
情况可能是他对一些你认为不重要或幼稚的事情感到苦恼。譬如,他在课堂
上发表报告时,有人取笑他的眼镜架,或者,他担心夏令营的第一天。你知
道他会克服这些考验(以及其他许多困难),你因此想淡化他的挂虑或忽视
它们。虽然这种做法让你感到比较安慰,但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帮助。事实上,
他可能知道父母觉得他很愚蠢而心情更恶劣。

要做到比较有同情心,方法之一是将孩子的处境转换成大人的形式。想
象如果在你起立作销售的报告时,你的同事低声议论着你的外表的情况;想
想你第一天上班是如何地焦躁不安。

在阿黛尔·费伯及伊莱恩·梅兹利希合著的《没有竞争的兄弟姊妹》中,
她们为了帮助父母了解小孩子在新宝宝降临后的妒忌,提供了以下这项建
议:想象你的配偶带回家一位新的爱人,并宣布所有人将会愉快地生活在同
一个屋檐下。

·不要尝试将你的解答加在孩子的问题上
迅速毁灭情绪辅导的一个方法是告诉伤心或忿怒的孩子你会如何解决这
个问题。要了解个中原因,只需想想在婚姻中常会发生这种不幸的运作情况。
典型的一幕是像这样的:妻子从公司回来,对于她与同事的争执感到烦恼。
她的丈夫分析问题后,在几分钟内,列出解决的计划。可是妻子不但对劝言
没有感到感激,反而情绪更糟。这是因为他没有向她表示他明白太太心境是
如何地伤心、忿怒及沮丧。他只是证明这个问题是多么简单地被解决。对妻
子而言,这或许意味着她不够聪明,或者很可能她自己也会想到这个办法。

想象如果丈夫不是立即提出忠告而是安抚着她的背部,妻子会多么地感
到比较舒适。他可以一边按摩着她的背部,一边倾听她详细地述说这个问题
以及她对此事的感受。完毕后,她开始构想一些办法。此刻,因为她对配偶
有了信任(按摩后感觉更胜一筹),她很可能会征求他的意见。最后,丈夫
就有机会提供他的劝言,而妻子也能接受听取这个解答,她不会觉得情绪低
落,反而感到来自伴侣的力量与支持。


这也是亲子间运作的方式。父母可能对孩子不愿意听取他们自发的忠言
而感到失望,尤其他们将自己较多的智慧与人生经验与孩子分享,却不得要
领。但这不是孩子学习的方式。在未有同理心前就提出建言等于像是未打坚
牢的地基就要盖房子的外壳。

·以提供选择、尊重愿望而授予孩子权力
成人很容易忘记孩子会感到多么地无助。但假如你透过他们的视野来看
世界,你会发现社会如何地强调他们要服从合作。大部分的儿童对日常生活
无法加以控制。睡梦中的婴孩从摇篮中被抱出,放在婴儿车内被推去日间托
儿所。较大的小孩听到校铃声响,急忙排队等待点名。家长立一些规定像:
“等你洗完碟子才准吃甜点。”或者,“你不能穿成那样出门。”还有更典
型的:“因为我说的。”你能够想象对配偶或朋友说这种支配性的话吗?

我并不是说要孩子服从与合作是不好的。为了孩子安全与健康着想——
还有家长的清静——服从常常是必须的。但家长似乎常常特地将情况戏剧
化,向孩子表示年轻人是多么地无力。通常,表达的方式不会恶劣;反而是
父母过度地压抑与仓促所造成的结果。如果今天忙碌的家庭要按时完成所有
的要求,孩子的需求也要排队。(“不行,你不能玩颜料,我们刚刚才打扫
完毕,没有时间清理第二次!”“不行,我们不能在公园里逗留。否则,你
哥哥的足球练习就会迟到了。”)

对于许多孩子而言,很不幸的是,这种强调合作只是表示愿望跟喜好都
被习惯性地忽略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机会做最低度的选择——譬如,穿什
么,吃什么,如何利用时间。结果,他们长大后,无法明确地辨别自己喜欢
或不喜欢的事物。有一些甚至完全不懂得如何做选择。这些全部都阻碍了孩
子负责任的能力。

孩子需要练习衡量自己的选择,找出答案。他们必须了解当他们根据家
庭的价值观做出选择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而当他们不理会家庭的价值
观做出选择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有时候是惨痛的教训,但它们
可以是父母实行情绪辅导,提供指引的大好机会。

父母可以有信心的是,孩子愈早学会表达他的喜好并做出明智的选择就
愈好。一旦小孩到了青春期,有了更多的自由以及伴随而来的危机,不负责
任的决定就会更危险。

除了责任感之外,给孩子选择可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被家长一直限制选
择的小孩得到的信息是:“你不只弱小;你的渴望更不足道。”假如这真的
产生效用,她会变得服从合作,但她对自我的意识却很差。

不错,给孩子选择和尊重他们的愿望需要时间及耐心。曾经有一位研究
员发现学前儿童平均一分钟有三次的请求。我不认为所有的请求都需要有回
应,但许多的请求都只需要家长很微小的代价。你的女儿想切掉三明治的面
包皮;你的儿子想在你电视转台前再看一次“大鸟”;你的女儿不要你买有
果核的冰淇淋;你的儿子希望你把大厅的灯亮着。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
但倾听与施于这些愿望,可能在将来产生重大后果。孩子得到的信息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