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培养高eq小孩 >

第2章

怎样培养高eq小孩-第2章

小说: 怎样培养高eq小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忽视型父母。对小孩负面的情绪轻视、不理睬,觉得无关重要。
(2)反对型父母。对小孩表现的负面情绪不满而可能因此谴责或处罚他
们。
(3)放任型父母。接受并以同理心对待小孩的情绪,却无法对他们的行
为给予指引或加以控制。
为了让你对于能够辅导孩子情绪的父母以及其他三种没有辅导孩子情绪
的父母对孩子反应的差别有个概念,想象戴安,当她的小男孩抗议不要去日
间托儿所时,她在各类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她是一位忽视型家长,她可能告诉他不愿去日间托儿所是很“愚蠢
的”,而且离开家里并没有理由要难过。然后,她大概会用甜饼干来逗他或
者谈些关于他老师计划好的游戏活动来使他分心,转移他悲伤的思绪。

作为一位反对型家长,戴安可能由于约书亚的不合作而责骂他,说她对
他那讨厌的行为感到厌倦,并恐吓着要打他一顿。

作为一位放任型家长,戴安可能会包容约书亚所有的哀与怒,施于同理
心,告诉他想要留在家中是完全正常的。但接着她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
理。她并不想责骂、痛打或贿赂她的儿子,但留在家中也不是一个选择。或
许,到了最后,她会作一项交换:我跟你玩十分钟的游戏——然后出门就不
许哭。这样直到明天再说吧。


那么到底情绪辅导有什么不同的做法呢?她可能一开始类似放任型的家
长,对约书亚有同理心,并让他知道她了解他的悲哀。但是她会更进一步,
开导约书亚如何去处理他不舒适的感受。他们的对话或许会像以下的句子:

戴安:约书亚,来穿上你的夹克。时间到了,该出门了。
约书亚:不要!我不想去日间托儿所。
戴安:你不想去?为什么?
约书亚:因为我想跟你留在这里。
戴安:真的吗?
约书亚:对,我想留在家里。
戴安:哎哟,我就猜得出你的感受。有些早上我真希望不必赶着出门,

让你我能够窝在椅子上一起看书。可是你知道吗?我向办公室的同事作了一

个很重要的承诺,就是我必须在9 点前抵达,而我是不能失信的。
约书亚(开始想哭):为什么!这是不公平的。我不要去。
戴安:约书亚,过来。(将他抱上膝盖)很对不起,我的小宝贝,我们

不能留在家里。我敢打赌那一定令你很失望的,对吧。
约书亚(点点头):对呀。
戴安:而且有点难过?
约书亚:对呀。
戴安:我也觉得有点难过。(她让他哭了一阵子,同时继续搂抱着他,

让他满脸泪痕。)我知道该怎么做。想想看,明天我们不必去工作也不必去

托儿所。我们就可以一整天都在一起。明天你想到要做些什么特别的事吗?
约书亚:可以吃薄煎饼和看卡通片吗?
戴安:当然可以,这是个好主意。还有其他的吗?
约书亚:我们可以把我的小推车带去公园吗?
戴安:我想可以的。
约书亚:奇尔能一起来吗?
戴安:或许吧。我们要先问他妈妈。不过现在要出门啦,好吗?
约书亚:好的。
乍看之下,情绪辅导的父母或许跟忽视型父母很相似,因为两者都是将

约书亚的念头转移到其他事情而不再想到留在家中这件事。但是其中有个很
重要的差异。作为一位情绪教练,戴安认同她儿子的悲哀,协助他形容,允
许他体验自己的感受,并在他哭泣的时候留在他身边。她没有尝试转移他在
情绪上的注意力,她也没有像反对型的母亲因为孩子感到悲伤而责骂他。她
让他知道她尊重他的感受也认为他的愿望是正确的。

与放任型母亲不同的是,情绪辅导的家长会设限制。她利用额外的几分
钟来处理约书亚的情绪,但是她让他知道她的工作是不能迟到而且她不能失
信于她的同事。约书亚很失望,但这种感受是他和戴安都可以处理的。只要
一旦约书亚有机会去识别、体验和接受这情绪,戴安就向他解释,要摆脱超
越他难过的情绪是有可能的,并可期待着隔日的欢乐。

这些反应都是情绪辅导过程的一部分,是我和我的研究同僚在研究那些
成功的亲子互动关系中发现的。这过程出现的五个步骤,很典型的是:

(1)察觉到小孩的情绪。
(2)了解情绪是与孩子亲近或教导孩子的机会。
(3)以同理心去倾听,确认孩子的感受。

(4)协助孩子找寻言词来表达他正在发泄的情绪。
(5)为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思索计谋的同时也要设定限制。
情绪辅导的作用

孩子有情绪辅导的父母,到底有什么差别呢?经过长时间仔细观察及分
析家庭的用语言词、行动和情绪反应,我们发现一个重大的差别。一致地实
施情绪辅导的父母,比那些没有提供这类辅导的父母,他们的小孩会有较佳
的身体状况及较优的学业成绩。这些小孩与朋友的相处较融洽,较少发生行
为上的问题,并且对暴力的倾向也较低。总括来说,有情绪辅导经验的孩子
有较少的负面情绪而有较多的正面情绪。总之,他们在情绪上较健全。

不过让我感到最意外的是以下这项结果:当母亲和父亲采用一种辅导方
式的养育法,他们的孩子会变得较容易恢复精力。接受情绪辅导的小孩遭遇
到困难依然会难过、忿怒或恐惧,但他们较能慰藉自己,从忧伤中恢复,并
继续积极地活动。换言之,他们在情绪上是较有智力的。

我们的研究确实证明情绪辅导甚至可以保护小孩免受这个已证实有害的
影响,即在美国家庭中与日俱增的普遍危机——婚姻冲突和离婚。

超过半数的婚姻最后都以离婚收场,上百万的小孩有可能面临着许多社
会科学家所认为的与家庭瓦解有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业差、被其他
小孩排斥、沮丧、健康问题及反社会行为。这些问题也会影响那些就算父母
没有离异,但却来自不愉快、充满冲突家庭的小孩。我们自己的研究显示当
一对夫妻不时地在争吵,他们的冲突会妨碍孩子建立友谊的能力。我们也发
现婚姻冲突会影响小孩的学校功课,还会增加他的疾病感染性。如今我们知
道在社会中,这股有害的破碎婚姻的泛滥,主要带来的结果是在孩童及少年
中渐增的越轨和暴力行为。

但是在我们研究里情绪辅导的父母,当发生婚姻冲突,或分居或离婚,
则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的孩子一般只是比研究中其他孩子“较忧愁”,但情
绪辅导似乎保护他们免受其他许多有相同遭遇的小孩所经历的不良影响。之
前已证实离婚及婚姻冲突而造成的影响,譬如学业差、富侵略性以及与同辈
的问题等等,都不会出现在受过情绪辅导的小孩身上;这种种都暗示情绪辅
导提供给孩子一个最有效的缓冲剂,足以应付父母离婚所造成的情感创伤。

这些发现对那些正在婚姻问题中挣扎和离婚后的家庭很明显地有相关,
而我们也预期未来的研究会显示情绪辅导可以让孩子们作为对抗一大堆其他
的冲突、失败以及心痛时刻的缓冲法。

我们研究中另外一项意外的发现是跟父亲有关的。我们发现当父亲采纳
情绪辅导的养育法,对孩子情绪的发展有着非常正面的影响。如果父亲察觉
到孩子的感受并尝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些孩子在学校以及与他人的关
系,都有较佳的表现。反之,一位情感疏远的父亲——严厉、挑剔或忽视孩
子的情绪——可能会产生极强烈的负面影响。他的小孩很可能功课差、与朋
友较常打架、健康也不好。(如此对父亲的强调并不是说母亲的介入对孩子
情绪智力没有同等的影响,她与孩子互动的关系也是重要的。但我们的研究
显示父亲的影响,不论好坏,可以是较极端的。)

在孩子的生活中,父亲存在的重要性是不可被忽略的,然而美国小孩中,
有令人担忧的百分之二十八在只有母亲的家庭中成长。但我们是不应该假设
任何父亲都比没有父亲好。一个在情绪上有交流的爸爸可以为小孩的生活带


来无穷的益处,但一个冷淡残酷的父亲可以造成极深的伤害。

虽然我们的研究证实实行情绪辅导的家长能协助孩子发展为更健康、更
成功的成年人,但这个手法对于有严重问题,需要专业治疗家援助的家庭不
是一个“疗法”。与支持其他抚养理论的人不同的是,我不保证情绪辅导对
家庭生活中一般所有的问题都是个万能药。实施情绪辅导并不表示所有的家
庭纠纷都会终止,没有刺耳的话、受创的情感、悲伤或压力等等,冲突是家
庭生活的事实。但无论如何,只要一旦采用情绪辅导,你或许就会感到自己
与孩子的关系愈来愈接近。当你的家庭里有深厚的亲密和尊重,家庭成员之
间的问题似乎较容易忍受。

最后,情绪辅导并不代表纪律的终止。当你和孩子在情绪上是亲密的,
你在他们的生活里有更深的投入,因此也就会拥有更强的影响力。当强硬的
手法必要时,你就得严格。你发现孩子有过失或态度松懈,就要告诉他们。
你不必害怕订立规定,当你觉得他们没有尽力而为,就说出你的失望。由于
你跟孩子已有了情感的结合力,你的一言一语都是有份量的。他们在乎你的
看法,同时不希望造成你的不快。如此,情绪辅导可以帮你真正地去指导和
推动你的小孩。

情绪辅导需要大量的参与和耐心,但基本上跟其他的辅导没两样。如果
你要孩子精于棒球,你不会逃避它,反而会在后院中开始与他一起练习。同
样地,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处理情绪、应付压力,并发展健康的关系,你不
会压抑或忽视负面的情绪;反而与他交流并提供指引。

虽然祖父母、老师,还有其他的大人都可以作为孩子生活中的情绪辅导
员,但身为父母,你大概最能胜任这差事。毕竟,是你来决定自己孩子的游
戏规则。而且遭遇困境时,也是你在旁边照料。不论问题是幼儿哭闹、便盆
训练、手足相争,或心碎的约会,孩子都会向你求救。所以你最好戴上教练
的帽子,帮助孩子赢这场比赛。辅导可降低孩子遭遇危险吗?

无可否认,今天的家长面临的挑战是上几代所没有的。60 年代的父母可
能对毕业舞会上喝酒的问题而焦虑,今天的父母则由于高中生贩卖古柯碱的
事实而日日忧愁。昨日的父母担心他们家的少女哪天会怀孕;今天的父母已
在教初中生有关艾滋病的常识。上一代少年阿飞的势力地盘战只在都市的边
缘地带爆发,以互殴或偶尔的刺伤作为结束。今天,青少年流氓帮派在校园
附近崛起,加上毒品交易和枪支的泛滥,帮派的斗争常常演变成致命的枪击
案。

青少年的暴力犯罪剧增的速度令人担忧。在1985 至1990 年间,15—19
岁少年杀人案在非白种男性中上升了百分之一百三十,而白种男性上升了百
分之七十五,所有种族的女性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同时,美国年轻男性犯罪
的年龄比以前更下降。从1965 至1991 年,少年因暴力犯罪被逮捕率增加了
三倍。在1982 至1991 年间,少年因谋杀被逮捕率增加了百分之九十三,而
严重攻击则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二。

今天家长不只是提供孩子基本的养育、良好的教育以及有力的道德伦理
观念,更需要关心一些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为害我们国家青少年文化的这股
泛滥的暴力,我们该如何使孩子获得免疫呢?在他们未成熟慎重到可以做负
责任及安全的选择前,我们如何能劝服他们延迟性行为呢?

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已证实由于家庭环境造成的问题——譬如婚姻冲
突、离婚、父亲实质或情感上的不存在、家庭暴力、不良的教养、疏忽、虐


待及贫穷,都将孩子导入反社会、违法的行为。建立较美满的婚姻以及家长
有足够的经济及社会条件来照料孩子,这才是解决的方法。然而问题在于我
们的社会似乎朝着反方向前进。

在1950 年,初为人母的妈妈中只有百分之四是未婚的;今天差不多有百
分之三十。虽然今天大部分的未婚妈妈最终也结婚了,但高离婚率——超过
半数的首次结婚者——使只有母亲的家庭数目居高不降。现在大约占百分之
二十八,而其中约半数生活贫困。

许多来自离婚家庭的小孩缺乏父亲方面经济及情感的支持。1989 年美国
人口普查的数字显示有资格申请小孩救助金的母亲,只有半数获得全额的补
助;四分之一获得部分的补助而五分之一完全没有获得补助。我们对来自分
裂家庭小孩的研究,发现在离婚后两年,大部分的孩子一年没见过自己的爸
爸。

假如再婚,也是有它的问题。离婚在第二次的婚姻比在第一次的婚姻更
普遍。虽然调查发现继父通常有较稳定的收入,但这种关系常常带给孩子较
多的压力、困惑及悲哀。有继父母的家庭比自然的家庭较常发生儿童虐待。
根据一份加拿大的研究,继父母家庭的学前孩子遭受身体或性虐待是那些只
跟亲生父母居住的孩子的40 倍。

在家庭里遭受情绪困扰的小孩带着同样的问题来到学校。因此,在过去
的10 年中,国内所有的学校都报告暴增的学童行为问题。我们的公立学校—
—许多已经耗尽反税金优先权的资源——也被召集来为那些无法在家获得情
绪需求的小孩,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事实上,学校逐渐成为愈来愈多被离
婚、穷苦及忽略所伤害的小孩情绪缓冲的地带。因此,只有较少的资源来提
供基本的教育,而这个趋向也就反映在每况愈下的教育成果。

除此之外,由于过去的数十年劳动量和经济的改变,所有的家庭都受到
压力。过去20 年的净收入已经削减,这表示一个家庭需要双倍的薪金来维持
生计。有更多的女性投入付酬的劳动力。至于夫妻方面,当男配偶丧失作为
唯一负担生计的人的资格时,权力位移而产生压力。同时,雇主亦要求劳工
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根据哈佛经济学教授朱利叶·萧(Juliet Schor)的
调查,现在典型的美国家庭,比25 年前一年多工作一千小时。我们的调查发
现美国人的空闲时间,比在70 年代少了三分之一。因此,人们说他们花在一
些基本的活动,譬如睡觉、吃饭和跟孩子玩耍的时间也就较少。在1960 至
1986 年间,父母能够与孩子相聚的时间,在一星期内足足减少了十多小时。
由于时间不多,美国人对于能支撑家庭结构的社区及教会活动,也愈来愈少
参与。尤其当我们的社会,由于经济因素常常搬家离开居住的城市而变得愈
动荡,愈来愈多的家庭失去邻居和长久的友情。

所有这些社会变迁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小孩面临着影响他们健康
与幸福的危险。可惜相对地,为了保护小孩而援助家庭的辅助系统却愈来愈
脆弱。

不过,这本书告诉你,我们身为父母并非无药可救。研究结果显示要保
护孩子的安全,答案就是要跟他们建立起坚固的感情结合力,藉此帮助他们
发展更高层次的情绪智力。不断增加的证据指出那些能够感受父母的爱与支
持的小孩,比较可以免受青少年暴力、反社会行为、毒品上瘾、未成年性行
为、少年自杀及其他社会祸害的威胁。研究亦发现在家中感到被尊重和被重
视的小孩,功课较佳、人缘好、活得更健康,也更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