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吾命如此 >

第6章

吾命如此-第6章

小说: 吾命如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了最直接最鲜亮的展现;即便是一个乞丐,一个无人赡养的孤寡,也能从他那饱经磨难的脸上,看到笑容。各种民间商市一时间也排满了河曲两岸,正所谓:“灵利尖爽跑神马,痴聋傻哑抬爷爷(当地音yāyā,这里指神像)。”民间许多的“能猴儿”此时终于派上了用场,他们尽情地发挥着,那样的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我随兄长去了良甫河,看到了唐代名相魏徵第五代孙魏家的家院,参天的古柏、恢宏的墙院,以及村子里颇具特色的拴马桩,这些东西今天还保留多少不得而知,但那里的拴马桩石雕艺术却声闻中外人人知晓。在这之后,我稍长些年岁,便独自一人去良甫河玩耍。“文革”那阵子,我们一帮少年还在良甫东坡的土穴里看到过一尊石雕的菩萨,那是村民害怕被红卫兵砸坏而掩藏在那里的。菩萨面对苍生颌首微笑,端庄而典雅,其工艺之精美令人惊叹。在菩萨面前,纵使再顽皮的孩童,也要收敛几分,所以,我们只是轮番小心翼翼地抚摸她的臂膀和面颊,她是那样的珠圆玉润、光滑而冰冷……后来,我在写《骚土》开头的时候,灵感就来自这个记忆。    

  童年记忆潜伏数量的多寡,对依靠灵气写作的作家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对我来说,它为我提供了一种走入人生的特殊氛围。    

  四十年前的往事,在我个人的记忆里,只是短暂的一瞬。童年那鼓声仍鸣响在耳,童年那影像仍印刻在心,它时而渺远、时而在眼前,它有我童年的泪痕、童年的欢悦。童年虽然因为贫困,因为父母和许多好人受到欺辱,让我一直敌恨隔墙那面的人们,但我还是感激乡土,感激我的乡亲,是他们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恩赐我一个斑斓如画的童年,而我对人生假如还有一丝乐观看法的话,又大都来源于此。


第二部分《吾命如此》四(1)…(图)

人生最彻底的愉悦 就是对寂寞时光和茫茫俗世的遗忘    

  回忆童年是最容易使人动情的事情。多年来,我一直是这样,每每看到衣着艳丽的孩子们,在他们的节日里敲锣打鼓从街头列队而过,就会禁不住热泪盈眶。这让我时常纳闷,我怎么会如此脆弱!是的,看到他们,我就联想到我做小学生的日子。    

  我的小学校,在村东的一座土城里。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母亲连夜用碎布缝缝缀缀,拼出一个好看的花书包给我。我看母亲这样劳神,心里就想,一定要好好上学,将来好报答她。然而,正式进学校门的第一天,我就和老师干了一仗。记得那一天,我不知什么原因去晚了,老师让我给他鞠躬,也许是嫌我鞠得不合格,他便罚我一遍遍鞠。我火了,不干了,他一把将我推出了教室。我跑回家,站在父亲面前嚎陶大哭。这件事本来并无多大意义,但是数年后,却令我从这件事里吃惊地看到自己的秉性:虽然生性柔弱,却顶有反骨,一个天杀的反抗者。之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这天放学,我被老师扣留下来,其原因也实在羞于张口!已满八周岁的我,面对着黑板上“1+1=?”这样一道连动物都会算的算术题,却茫然四顾、不知所措。要问这之前我都干什么去了?干什么?一个农村土孩儿除了玩儿尿泥、抓蛤蟆,还能干什么呢?!    

  这位老师叫张志忠,后来待我很好。我自然也就很快成了他成绩很好的学生。他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一个优秀的人,遇上他是我的幸运。可惜他只给我代了一年课,之后便因出色的教学能力调到县城去了。他教我的拼音,四十年来一直被我熟练地运用,如今我电脑打字用的就是拼音码。    

  农村孩子,家境都不富裕,有的甚至是一日三餐吃糠咽菜。为了度过严酷的冬天,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用砖块将窗子堵起来。个别孩子没有棉衣,一身单薄地坐在不生炉火的教室里读书,张老师就把他们叫到自己的屋里,将压在箱底的棉衣取出来,给他们穿,还给没吃饭的孩子东西吃。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和言传身教,将一个有文化而又懂规矩的形象,摆在我的面前,成了我为人之初追摹的榜样,并让我感慨至今,对于初涉人世的孩童来说,一个好的导师是多么重要啊。而这一点,直到今天,却依然常常为我们所忽视。这几年,我走了不少地方,发现小学教育的水平竟大大地下降了。为了现实的利益,有才能的人都攀了高枝,不愿意做这种基础的工作,我想,这或许可看作是教育质量的一个例证吧。    

  父辈的回忆,解放前学校里的先生,是整个村庄里最受尊重的人物。先生穿长衫,戴眼镜,文质彬彬,挺胸抬头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会向他打招呼,以示礼敬;家中遇红白喜事,也首先将先生延至家中,好茶好烟支应着,请先生将所有的礼数和程序告诉他们,然后一切才能够进行;村子里出了奇事怪事,或是有了什么疑难问题,请教的也是先生。那时候,先生在人们心里,就是村子里的道德评判员、知识的核心和新文化思想的发源地,知识分子和知识不但受到人们的最高礼遇,甚至能够引领村子里的乡绅地主,控制村庄的精神走向,使人们从蒙昧中走出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民族何以对子女的教育,付出如此巨大的热情?    

  幼年的我很喜欢上学。这不仅是因为学校里有好玩儿的同伴、有村子里最漂亮的女孩子,更重要的是,学校可以让我暂时摆脱家庭那压抑的气氛,避开母亲无缘由的责打。老师带我们举着小旗子去春游,举行普通话朗诵、各种有趣的体育比赛等,这些都是无比美好的事情。    

  春游的日子,老师领着我们站在河边,看着清清的河水从脚下流过,坡上有几棵柳树、几棵杨树,它们的影子婆婆娑娑,晃动在脚下的河水里……说到这里,我想起孔夫子与学生说过的话,他言及自己的志向时说:春天里,与童子二三人去河边沐浴过后,穿着薄薄的衣服,迎着徐徐暖风,载歌载舞。这话说得多有道理啊!我想,只有尝遍生活酸苦的人,才会品出这其中的滋味。这是孔夫子对生命意义的透悟之处。孔夫子的伟大,不在于他编撰了《春秋》,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而在于他将深邃的思想转换到具体而又细微的生命形式里。所以,作为他学说的人生意识,以及包含着东方文明精神的中庸思想,是永远不会腐朽的。人类应该像童年一样生活,这也许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前些天阅读钱理群先生的《拒绝遗忘》,想到很多在“文革”前入学的孩子,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对那一时期的学校有着美好的回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学校里尚保留着一个或几个优秀传统知识分子的缘故。    

  不过,这样的好感觉在我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文革”便开始了。我们要么不上课,要么上课学毛主席语录,或一星半点儿的农业常识。在这期间,我又遇到一位好老师,姓鲁名文瑞,我们同村人,相貌清秀、姿态儒雅。他教语录课和别的老师不同,他所选的语录都是毛主席勉励青年如何苦学如何立志,以及一些历史典故。课堂上,鲁老师用绵绵的声音讲,我们津津有味地听。鲁老师讲的这些课程都是正规教科书里没有的,但它却提起了我阅读的兴趣。过了不久,因为要烧书,有人砸开图书室的门,撬开书柜,一刹那小学校里所有的图书像瀑布似的倾泻出来,学生们狂喜不禁,在书籍上踩踏着、翻捡着,将选中的书悄悄塞进书包,偷回家里,我因此得以读到更多的书。“文革”期间这一点还是很有趣的,我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换偷来的书,看了学校里几乎所有的连环画和寓言故事,但像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那样高品位的书,我那时没有见到。


第二部分《吾命如此》四(2)…(图)

有人居然耻笑老村,说全国的人都富了,而老村穷得剩下一把胡子……老村愤然:这不符合事实,我还有一件褂子和一条裤子。    

  读书在农村的确是个非常大的难题。我的头二十年一直在图书极度匮乏中度过。时至今日,我仍常为自己的阅读量不足而感到心虚,甚至于自卑。譬如在京城里,面对我的一些学者朋友,我就时时感到自愧弗如。他们这些经过国家一流大学培养,经过七八年甚至更久的学理训练,同时又有名师或高朋的指点和提携,做起文字来,就明显比我要规范和成熟得多。近几年,随着我接触圈子的扩大,一些一流的学者和艺术家也进了我的视野,有的甚至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师长和朋友。面对这些上天特别施惠的杰人骄子,特别是他们满腹的学问、雄辩的口才和卓越的见识,仍旧一身乡土气的我,常常只能望洋兴叹。    

  童年以至少年,书籍对我来说简直是太缺乏了。那时候,为读一本书常常要空着肚子跑几十里路;为借一本书要给人家推半天磨子,待书拿到手里,人早已累得头昏眼花、辨不清东西南北了。即便有书读,白天总有这样那样的家务,诸如打猪草、挖野菜之类的活儿纠缠着你,晚上有时间了,却又被没有亮光所困扰。那时我两个晚上熬一灯油。一灯油需五分钱。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在母亲看来,一灯油足可以维持一星期家用,因此,为了那一灯油,我没少挨母亲的责骂。油灯底下读书,为省油将灯捻儿拨得小之又小,为看清字眼睛离书近之又近。一夜看下来,到天亮时,两只鼻孔都是黑的,手一抹,像画出来的胡子一样。后来,读到高尔基的《童年》,看到主人公阿廖沙为读书费尽心机的经历,不免感慨万千,我与他竟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啊。    

  真正的读书犹如吸毒,一日没书便坐卧不宁。那时像我这样酷爱书籍的同乡孩子有四五人。我们经常交换书籍,交流阅读的感受。如今我们还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他们是我作品最忠实的读者,直言不讳的批评者,同时又是我写作素材最慷慨的提供者。古时就有许多有关读书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出身穷苦之家,他们穷途末路,不读书便无以为官,不读书便没脸做人,这种民生的气质,竟是那样的可敬又可爱。    

  我们酷爱读书,是因为书里有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外部世界,有我们难以实现的黄粱梦想。读书,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存在与梦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强化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反抗意识和叛逆个性。在农村那种懵懂的人群中,一个孩子读了书,很快就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象,神情沉稳、言谈有度。但读书也常使人表现出性情乖张、狂傲,说起话来出言不逊。有些人,读书虽使他变得聪明,却因此而尖酸刻薄,似乎什么都看了个通透,与社会不合作,和自己过不去。不过,这只是读书的初级阶段。有人说,读书是为长见识,错了!读书是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知书达理、高雅有趣的人,一个目光宏阔、抱负远大的人,一个能够承受得住人类的大痛苦、会以大爱去普施众生的人。    

  值此,我不能不双手合十感激天神,十二岁那年的秋天,我有幸遇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智慧书——《老子》。那是父亲的朋友王启祥,我叫他启祥叔,铁木业合作社里的临时工,他很看重我,曾多次当着我父亲和很多工匠的面夸奖我聪明。被如此儒雅之人夸奖,我受宠若惊,第一次感到了活着的尊严。我始意识到,一个人无论他长相多么丑陋,只要他聪明好学,有知识,同样会受到世人的尊敬。这一点对我太重要了!打那以后,我开始愈加注意锻炼和丰富自己的思维,以期获得人们更多的赞誉。恰在这时,启祥叔借给我一本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编撰的《老子今译》。    

  那天,我在木匠铺院内剥树皮,因为树皮可以拿回家给母亲当柴烧。启祥叔从山里回来,卸下木材,收拾绳索。他独住的那间小屋的门,朝我这边开着。我一眼望见他的木桌上放着一本书,一本薄薄的土黄色的小册子,便轻轻地走过去,摸到了那本书,光看书名就让人觉着稀奇。老子,什么是老子?这岂不是人们骂仗或者吹牛常用的那句流行语的代称吗?仔细看看,又不是。它由一句句像诗又不是诗的文字组成,逐句逐行,有文白对照。我读了几行,被它深深地震撼了。其中这样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另有这样的句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等。    

  其时,我是不能够从更深刻的含义上理解老子无为自化的思想的,我只能借助任继愈先生的直译文字的表面,以我自己需要的角度去揣摸,从中学会最简单的辩证思维的方法。你也许会说,这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但那时的我的确突然地从那些貌似枯燥的字里行间,发现它揭开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一些本质!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难道不就是玩弄着这样的统治伎俩,使老百姓无知无欲,成为任其欺凌和随便摆弄的“刍狗”吗?在当时,这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经过深思的想法啊。    

  《老子今译》这本书教会了我逆向思维的方法。我用这方法看社会,在当时几乎是屡看屡中。我借到这本书,并用一个漂亮的小笔记本将它整整齐齐地抄写下来。这个小本我视为珍宝,珍藏了许多年,直到我当兵满三年后回家探亲,才发现它连同我仅有的几部书籍一起都遗失了。不过,这不足惜,因为里面的许多句子,已经铿铿锵锵地响彻在我灵魂的深处。许多年来,我一直将它视为我认识现实、辨析真伪的天赐之书。


第二部分《吾命如此》四(3)…(图)

老村自己有时候站在公路边,真想让车撞一下,这样可以获得一大笔赔款,有了钱便可以放心写作。但前提是只能撞断一两条腿,千万别伤别的部件。    

  也许我不该这样说,这样说会被人指责为拿老子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我想,无所谓,假如人们了解了我幼年时的心理行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就不会有这种误解了。其实,不难想像,幼年的我,对周围是何等的敌视,以至于我的头发像黑毡似的披在头顶,不是被母亲骂急了,我都决不愿意轻易理掉它。加之家境的困难,身上衣着又都是拾哥哥们穿旧了的衣服尾巴,宽大而不合体。尽管我极不愿意这样,但别无选择。于是我只能披头散发、敞衣拖袖,以一个污浊而放肆的顽童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心理和处境,在我后来的小说《畸人》中,在一个丑陋憎世的小人物身上,曾有过细致的描绘。那段文字我写得如此生动,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就是我,精神的我。    

  家境越来越贫困了。有几次断了顿,一家十多口人坐在灶房门外,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地等饭吃。我已好几次发现父亲为难不下,一个人偷偷地躲进厦屋里哭泣,哭过之后又平平静静地出门,四下为家人寻找果腹的粮食。他过去的那些朋友,死的死,逃的逃,即便侥幸活下来,也不敢随便往来走动。他外柔内刚的个性,又不允许他将无奈的泪水,展示在儿女们面前。也许家境到了这种时候,他仍旧那么坚定地认为,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他还有勇气,还要重新找回这支蔡姓人的曾经有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