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莱伊尔-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尔号航行日记》一书的创作。在该书出第二版时,达尔文特设专页写上对
莱伊尔的献词:“谨以感谢和愉快的心情,将本书的第二版献给皇家学会会
员查理士·莱伊尔爵士。这本日记以及作者的其它著述如有任何学术价值,
那末,这主要归功于那本著名的、可钦佩的《地质学原理》,特此致谢。”
可见,达尔文对莱伊尔是十分尊敬的,以上的简短文字,足以表达他对莱伊
… Page 21…
尔的感激之情及他们之间的诚挚友谊。达尔文在书札中写道:“我经常想,
我的著作有不少东西是从莱伊尔的头脑中得来的,但实际上我对那些东西却
并不十分清楚。《地质学原理》的伟大功绩完全改变了我的精神状态,结果
使我感到,即使我看到莱伊尔没有看到事实,也总是部分地通过莱伊尔的眼
睛看到的。”
自然选择理论和生物变异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也是他对科学的
主要贡献,而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严格地说,也是导源于莱伊尔的“将
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莱伊尔的渐进的地质思想,使达尔文深刻地认识
到现时生存的物种是由先存物种变异和遗传而来的,而先存物种,又起源于
更古的、更原始的物种。达尔文这种生物进化论,反过来又促进和影响了莱
伊尔地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改进和进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是1859
年12月24日在伦敦出版的,它的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在该书出版前三
年,达尔文就把自己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观点以及新的理论,无保留地告
诉了莱伊尔,在有机界的进化以及物种变异上,莱伊尔有不同的看法,直到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时,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在重大理论
问题上还存在着原则分歧,有一些观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但是,莱伊尔
不但真诚地鼓励和支持达尔文努力完成巨著的创作,同时还以自己在学术界
的声望和影响宣传达尔文的理论,推荐达尔文的论著,因而使达尔文的理论
和著作得以广泛流传并为科学界所赞许。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出版半年后
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胡克的信中说:“有一点是看得很清楚的,没有莱伊尔、
你、赫胥黎等的帮助,我那本书早已失败了。”
莱伊尔是坚持物种不变论的,他认为生物进化论是超自然的智慧的结
果。在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人类起源问题上,他曾与达尔文发生过多次激烈
争论,并为此向达尔文提出警告。然而,达尔文据理力争,并以许多实际资
料和实验结果来论证,经过达尔文、胡克等人的耐心启发、教育和千方百计
的劝导,莱伊尔终于服从了真理,完全放弃了他坚持30余年的物种不变的传
统观念,接受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物种变异理论。这使达尔文感到由
衷的喜悦,达尔文说:‘鉴于他的年龄,他以前的观点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
我认为他对这一理论的行动是英雄的。”当然,对于莱伊尔来说,这个转变
确实是经过了痛苦的思想斗争。他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
神,得到了科学界的称赞。
莱伊尔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论点后,曾多次公开表示他接受自然选择学说
和物种变异理论,并在《地质学原理》第10版中,就这方面做了一些阐明和
更正。
同时,为了表达他接受了达尔文物种变异的理论,莱伊尔撰写了论述人
类起源的著作——《人类演化的地质论证》。莱伊尔在书中以全新的观点,
论证了人类起源的重大课题。
关于珊瑚礁形成的问题,达尔文做过一个精彩的报告。这个报告曾引起
莱伊尔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过去莱伊尔一直认为珊瑚礁的成因是“水下火
山口上升”造成的,甚至说成是太平洋下沉以及南美洲大陆上升的结果,并
用这个理论解释过许多地质现象。达尔文的新理论以及许多科学家的论证,
都认为珊瑚礁的形成,是由珊瑚虫所建造的,与“火山口上升”完全没有关
系。经过深入思考,反复印证,莱伊尔诚恳地接受了达尔文的新理论,并对
《地质学原理》中的有关部分做了修正和补充。
… Page 2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是代表19世纪进化论
思潮的姊妹篇,两位伟大科学家在探求真理的科学道路上互相学习、相互影
响,彼此尊重,共同提高的诚挚友谊,是值得后人追忆和学习的。
… Page 23…
七、结语
莱伊尔对待事业是坚持不懈的,他的地质实践和创作一直坚持到他生命
的最后一息。1875年2月22日,这位享有盛名的英国自然科学家与世长辞
了,终年78岁。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他安葬在伦敦威斯明斯特大寺院内。
莱伊尔一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关于进化论的地质思想以及他不断完善
的巨著《地质学原理》,早已成为珍贵的科学文献和认识自然界的基础理论,
而流传于后代,有力地推动着地质科学的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学
家。
作为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莱伊尔的理论、学说和方法论的建立,绝
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以上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
莱伊尔理论思想的发展,在《地质学原理》各版的修订和补充中,都有
所体现,尤其是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地质学原理》第10版,第11版序言及
增订表上。
评价一位科学家在本学科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应采取历史辩证的观点,
既要充分宣传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也要分析他在科学道路上的挫折,
甚至错误,以便从中吸取教训,有益于指导我们的现实工作,这正是自然科
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莱伊尔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由于受时代和世界观的限制,书中的某
些论点带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色彩是可以理解的。关于这一点,恩格斯
早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已做过公正的评论,他说:“莱伊尔的观点的
缺陷——至少在其最初的形式上——在于:他认为在地球上起作用的各种力
是不变的,无论在质或量上都是不变的。地球的冷却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地球不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着,它只是毫无联系地、偶然地变化着。”恩
格斯的这个批判,主要是对莱伊尔早期的著作和《地质学原理》前几版讲的。
后来,莱伊尔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则,对《地质学原理)中的有关章节,
作了根本上的改正,从论述中消除了物种不变性的错误观点。遗憾的是,莱
伊尔和他的学生们都未能对地质作用的发展演变做根本的改变。他们虽然承
认生物界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但在地质作用方面仍保持了单一的观点,其
速度和性质在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中都是固定的。特别是对地球构造运动论
述单一、片面,认为古今地质变化的速度和强度相等,这显然是错误的。例
如他在《地质学要素》一书中只论述了岩石种类、分布、产状和结构等方面,
而对化学成份和矿物组份很少提及,表露出莱伊尔现实主义学说中的狭隘
性。正因为这样,使均变论者得以利用这些缺陷来歪曲和否认进化论观点。
均变论和等速论者由此导出的结论是:地壳上的无生物界的发展不是循序渐
进的,而是千篇一律的、永远重复而成为各种组合的地质现象的总和。如,
美国自然科学家黑格尔在1869年就把莱伊尔的渐进论称之为“等速论”。许
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如德国地质学家布勃诺、魏因显克的论点,也是把
莱伊尔的现实主义庸俗化,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利用现实主义理论的薄弱一
面,歪曲了莱伊尔学说的进化论因素。因此,长期以来,莱伊尔学说中具有
创造性的唯物主义理论核心部分得不到发展,并受到一定的阻挠,甚至歪曲。
莱伊尔的论断及其《地质学原理》在同居维叶的灾变论者的斗争中起了
进步作用,可以说在地质科学发展史上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他的理论
中隐藏着的均变论、等速论的错误观念,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现代科学概念以
… Page 24…
及哲学体系,未必处处都能相容的。因此,对莱伊尔及其理论学说应进行深
入研究,做出公正的评价。
当然,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其实际意义。它是
一个认识地质历史的比较方法,即通常所说的“将今论古”的方法。但应该
提醒的是,这个方法的运用范围和界限,应随着地质科学基本理论的发展而
有所改变,防止生搬硬套。譬如,莱伊尔提出的“现在的一切,永远是对认
识过去的一把钥匙”的名言,在当时针对灾变论者的“突然灾变”来说,是
有力的论证,但在地质科学发展的今天,过分地强调或机械应用现代地质作
用的规律去理解遥远过去的地质现象,就不一定完全合适,因为过去的地质
事件,不可能在量和质方面都与现在发生的事实相同,很容易陷入机械唯物
主义的泥潭。本来,自然现象的发展就不会是均一的,等速的,完全重复再
现;而恰恰相反,是处于不断运动,不断变化,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状态。
“莱伊尔本人有好多年一直没有看到这个矛盾,他的学生们就更没有看到。”
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史研究室主编的《地质学史概论》一书,
对莱伊尔曾有评论。书中认为,关于现实主义理论,早在遥远的过去,在罗
马、希腊以及中世纪一直到18世纪,都有许多学者运用过比较历史的方法,
去解释过去自然界发生的事件,那只不过是简单的,或是局部的。莱伊尔的
现实主义理论,只不过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人的思想和方法。这个评论实际上
贬低了莱伊尔作为现实主义理论奠基人的伟大功绩。书中甚至认为莱伊尔把
理论和方法引入均变论和等速论的深渊;书中进一步论述了莱伊尔蜕变为均
变论,在于他对冰川学说采取了错误的立场,在他的著作中,否认了冰川的
搬运作用,因而对许多地质现象作了均变论或等速论的解释。特别是他无视
于漂运理论的出现,对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冰期、冰川的形成、运动和产
生破坏作用等都作了错误的论断等等。
莱伊尔毕竟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家,是使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
始人,在地质科学发展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现实主义理论和方法,
在与灾变论斗争中以及在推动地质科学发展中起过杰出的作用。在哲学体系
上,他是一位朴素的进化论者,朴素的辩证论者,而他的名著《地质学原理》,
从历史唯物论角度来分析,也不愧为划时代的科学名著。
… Pag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