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史记译注 >

第179章

史记译注-第179章

小说: 史记译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蛭以痪哟蠓蛐辛校鞘遣豢梢酝讲叫凶叩摹!
  商瞿,是鲁国人。字子木,比孔子小二十九。
  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菑川人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岁。
  子羔的身长不足五尺,在孔子门下学习,孔子认为他很愚笨。
  子路派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这是残害人家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人民百姓。有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宇,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厌恶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漆雕开,字子开。
  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公伯缭,字子周。
  子周在季孙面前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且说:“季孙本来就有了疑心,可是我还有力量杀死公伯缭,把他的尸体陈放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正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天意,正道废弃不能施得,也是天意,公伯缭对天意又能怎么样呢?”
  司马耕,字子牛。
  子牛话多而性情急躁。他向孔子问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很谨慎。”子牛又问:“说话很谨慎,这就可以算是仁德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子牛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既不忧愁,也不畏惧。”他接着问:“不忧愁,不畏惧,这就可以算是君子吗?”孔子说:“自我反省,内心无愧,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
  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樊须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疏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后,孔子说:“樊须,是个志向浅薄的小人啊!统治者提倡礼义,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敬;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情实话。如果能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负着包裹着的孩子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
  樊迟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爱所有的人!”又问什么智慧,孔子说:“了解人。”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有若说:“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的办法,最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一条原则去理,有时就行不通;但是只知道和的重要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用礼去节制它,也是不可行的。”有若又说:“所守的信约要符合于义,这约言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依傍那些不失为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象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教师,就象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们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子上吗?’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是这样的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先生,你躲开这儿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
  公西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子华出使去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那就给他一庾。”,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裘皮衣裳。我听说,君子救济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是为他增加财富。
  巫马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说:“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旗作了个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袒护的,莫非君子也会偏私袒护?鲁昭公娶来吴女作夫人,给她起名叫她孟子。孟子本姓姬,避忌称呼同姓,所以叫她吴孟子。鲁君要是懂得礼仪,那还有谁不懂得礼节呢?”巫马施把这些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了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作臣子的不能说国君的过错的,替他避忌的人,就是懂礼啊。”
  梁鳣,字叔鱼,比孔子小二十九岁。
  颜幸,字子柳,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冉儒,字子鲁,比孔子小五十岁。
  曹,字子循,比孔子小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
  从子石以上三十五人,他们的年龄、姓名和受业经过、事迹都能明显地见么文字记载。其余的四十二人,没有年龄可考,也没有文字记载的记在下面:
  冉季,字子产。
  公祖名兹,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字子敛。
  颜高,这字骄。
  漆雕徒父。
  壤驷赤,字子徒。
  商泽。
  石作蜀,字子明。
  任不齐,字选。
  公良儒,字子正。
  后处,字子里。
  秦冉,字开。
  公夏首,字乘。
  奚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字子中。
  颜祖,字襄。
  鄡单,字子家。
  句井疆。
  罕父黑,字子索。
  秦商,字子丕。
  申党,字周。
  颜之仆,字叔。
  荣旗,字子祈。
  县成,字子祺。
  左人郢,字行。
  燕伋,字思。
  郑国,字子徒。
  秦非,字子之。
  施之常,字子恒。
  颜哙,字子声。
  步叔乘,字子车。
  原亢,字籍。
  乐欬,字子声。
  廉絜,字庸。
  叔仲会,字子期。
  颜何,字冉。
  狄黑,字皙。
  邦巽,字子敛。
  孔忠。
  公西舆如,字子上。
  公西葳,字子上。
  太史公说:“后世学者们都称述孔子门下七十位门徒,赞誉他们的人,有的超过了他们的实际,诋毁他们的人,有的损害了他们的真实形象。”总之,谁都没有看到他们的真实相貌,而议论品评。孔门弟子的生平事迹还是孔氏古文接近真相,关于孔子门下弟子们的名字、姓氏、言行等情况,我全部取自《论语》的弟子问答,编次成篇,有疑问的地方就空缺着。
  【原文】【注解】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①,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②:子游、子夏。师也辟③,参也鲁④,柴也愚⑤,由也喭⑥,回也屡空⑦。赐不受命而货殖焉⑧,亿则屡中⑨。
  ①受业身通者:接受教育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人。受业,从师学习。七十有七人:即七十七人。有,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相当于“又”。②文学:指文献,是孔门四科之一。③辟:偏激。④鲁:迟钝。⑤愚:愚笨,憨直。⑥喭(yàn,雁):粗鲁,卤莽。⑦屡空:经常空匮,贫穷得一无所有。⑧不受命:不相信什么天命。货殖:经商。⑨亿:同“臆”。推测,揣度。中(zhòng,仲):符合,适合。按从“德行”到段末,见于《论语·先进》,唯句序略有不同。
  孔子之所严事①: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②、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③。
  ①所严事:所礼敬的人。严,礼敬。事,奉事。②数:屡次。称:称颂,赞许。③不并世:不在同一时代。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①。
  颜渊问仁②,孔子曰:“克已复礼③,天下归仁焉④。”
  ①少:年纪轻。这里是“小于”的意思。②仁:古代儒家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孔子言“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要亲善,要爱人。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③克已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复,返。④归仁:称之为仁。归,称赞,称许。仁,仁德,仁人。按“颜渊问仁”见于《论语·颜渊》。
  孔子曰:“贤哉问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②,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③;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⑤,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①箪(dān,丹):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②堪:忍受,经得起。按“贤哉回也”云云见于《论语·雍也》。③回也如愚:颜回听孔子授业,沉默而思考,象个愚笨的人。④省:察看,考察,犹今语之“反思”。⑤发挥,阐发。按“回也如愚”云云见于《论语·为政》。与原文微有不同。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①。孔子哭之恸②,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③。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④。”
  ①蚤:通“早”。②恸:极度悲哀。《论语·先进》篇云:“颜渊死,子哭之恸。”③贰过:再犯同一过失。贰,再,重复。④亡:通“无”。按“鲁哀公问”云云见于《论语·雍也》,唯“今也则亡”后省“闻好学者也”句。又《先进》篇有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事,孔子回答倒与此同。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①。”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②。“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③
  ①间:离间。这里是挑剔、非议的意思。昆弟:同母所生的兄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别人对于他父母兄弟夸赞他的话都无可非议。这说明闵子骞确实是孝,所以孔子才称许他“孝哉”。这两句话见于《论语·雍也》。②仕:做官。禄:俸禄,即古代官吏薪金。③“如有复我者”两句也见于《论语·雍也》。原文说季氏想让闵子骞出任他的采邑费(bì,必)地的长官,于是闵子骞对来者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意思是说,你好好地替我辞掉吧!要是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要逃到汶水之北(即齐地)去了。太史公把这件事作为闵骞“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的佐语。复我,即再来召我,亦即再来强我所难的意思。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①,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②,命也夫!”
  ①自牖(yǒu,有)执其手:伯牛因有恶疾,不得见,孔子从窗户伸进手去握住他的手。牖,窗户。②斯:这。按“伯牛有疾,子问之”事见于《论语·雍也》。但原文未及“恶”字,盖太史公以意度之,故增此字。
  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①,在家无怨②。”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③。”
  仲弓父,贱人④。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⑤,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⑥?”
  ①邦:诸侯的封国。怨:结怨。②家:卿大夫的领地。按此段见于《论语·雍也》。原文作“仲弓问仁”,“在邦无怨”句前尚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句。③可使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天子、诸侯、卿大无坐堂听政都是面向南。此句意思是说可以做卿大夫一类的官。南面,面向南。按此句见于《论语·雍也》。④贱人:地位卑微的人。⑤犁牛:杂色生。犁,杂纹。骍:赤色牲畜,用于祭祀。角:指牛角长的周正。这是设比,意思是说,父亲虽然地位卑微,并不影响儿子前途。⑥舍:同“捨”。放弃,不要。按“犁牛”云云见于《论语·雍也》。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①。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求也可使治其赋④。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⑤?”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⑥,“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⑦,故进之⑧。由也兼人⑨,故退之⑩。”
  ①宰:作为一种职分,有时指邑宰,即一邑的长官,犹后世的县长、县令;有时指卿大夫的家臣,犹近世之家庭总管。这里就是后一种意思,“季氏宰”即季氏家的总管。②邑:古代卿大夫由国家封以一定的地方,由受封者派人治理并收享该地的租税,这种地方便叫做采邑地,有时也泛称封吧,常略称吧。③乘:古代一车四马叫“乘”,常用作计量兵车的单位,而拥有兵车的多少又往往成为统治地位的一种标志,按礼法规定,天子万乘,诸侯千乘,有封国的卿大夫百乘。家:在奴隶制时代,凡诸侯统治的地方称国,而由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则称家。这里与上句的“邑”相互为文,也上泛指卿大夫的封邑的。④赋:兵赋,即交纳的兵甲车马等。这里泛指军政事物。按这段记述购于《论语·公治长》,原文是孟武伯问孔子,而且是先问“子路仁乎”,后问“求也何如”,孔子的答语与此段所记略异。⑤斯:就,则。⑥怪之:对问同答异感到厅怪。⑦退:畏缩多虑。⑧进:促进,激励。⑨兼人:犹超人,勇为好胜。⑩退:抑制。按这段记述见于《论语·先进》,原文是子路先问,冉有后问,公西华援疑问的话也与此处所记有异。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①,好勇力,志伉直②,冠雄鸡③,佩豭豚④,陵暴孔子⑤。孔子设礼稍诱子路⑥,子路后儒服委质⑦,因门人请为弟子⑧。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⑨,劳之⑩。”请益(11)。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12)?”孔子曰:“义之为上(13)。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14),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15),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7)。”“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18),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9)。”
  季康子问(20):“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丈人(21)。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22)。”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23);宽以正,可以比众(24);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①鄙:粗朴。②伉直:刚强直爽。③冠:戴……帽子。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