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史记译注 >

第4章

史记译注-第4章

小说: 史记译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薄保啤!渡惺椤ひ⒌洹纷鳌翱 薄!、呔抛澹褐干现粮咦嫦轮列锏耐寰糯恕!、啾阏拢杭础氨嬲隆保婷鳌!渡惺椤ひ⒌洹纷鳌捌秸隆保捌健蓖ā氨妗薄!、岷虾停汉湍馈!、饩矗汗Ы鳌!£惶欤荷咸臁!。�11)“数法”句:意思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数”,历数,这里指推定历数。“法”,法象,效法,这里指观察。此句《尚书·尧典》作“历象日月星辰”。 (12)敬授民时:慎重地教给民众农事季节。“授时”作用同于后世的颁行历法,民众据以安排农事,适时播种、收获。 (13)敬道日出:恭敬地迎接日出。因为三春主东,日出东方,所以,“敬道日出”即指迎接春季来临。 (14)便程:分别次第,使做事有步骤。“便”,通“辨”,别。东作:指春天的农事。 (15)日中:指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 (16)星鸟:指星宿(xiù,秀)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星宿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称星鸟。按: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是古人测定季节的观测对象,此句的星鸟及下文的星火、星虚、星昴(miǎo,卯)即是。 (17)殷:正,推定。中(zhòng,仲)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二月。 (18)析:分,分散,指分散劳作。 (19)字:生子。 微:通“尾”,交尾。按:“字微”,《尚书·尧典》作“孳尾”。 (20)申:重复。 (21)南为:指夏天的农事。“为”与“东作”的“作”同义。 (22)致:求得,这里指求得功效。 (23)日永:指夏至,这一天昼长夜短。“永”,长。 (24)星火:指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 心宿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大火。 (25)中夏:即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五月。 (26)因:就,依靠,指就高处而居。 (27)希革:指夏季炎热,鸟兽皮上毛羽稀少。“希”,同“稀”。“革”,兽皮。 (28)敬道日入:三秋主西,日入西方,所以,“敬道日入”即迎接秋季到来。 (29)西成:指秋天万物长成。 (30)夜中:指秋分,这一天黑夜和白昼平分。 (31)星虚:指虚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虚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条四宿。 (32)中秋:即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八月。 (33)夷易:平,平坦,这里指迁回平地居住。 (34)毨(xiǎn,显):指秋季鸟兽更生新毛。 (35)便在:这里有认真过问的意思。“在”,视,省视。。伏物:指冬季收藏贮存各种物资。“伏”,藏。 (36)日短:指冬至,这一天昼短夜长。 (37)星昴:指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 (38)中冬:即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十一月。 (39)燠:暖,热,这里指防寒取暖。 (40)氄(róng,荣):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41)“岁三百”句:大意是说按太阳历计算,一年有366天(这是举其成数,实际为365。2425日),按太阴历计算,一个月有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日(或355日),为了解决二者的矛盾就采取置闰月的办法,使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使一年中的节气与四季的实际气候相符,以利生产。我国古代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但在尧的时代未必已认识到如此精确的程度。“岁”,年,指太阳年。 (42)信:诚。饬:通“敕”,告诫。 
  尧曰:“谁可顺此事①?”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②。”尧曰:“吁③!顽凶④,不用。”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⑤,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⑥,似恭漫天⑦,不可。”尧又曰:“嗟,四岳⑧,汤汤洪水滔天⑨,浩浩怀山襄陵⑩,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11),不可。”岳曰:“异哉(12),试不可用而已(13)。”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14)。
  ①顺:继承。 ②嗣子:应该继承父位之子。开明:通达聪明。 ③吁:叹词,表示怀疑和不满。 ④顽凶:愚顽凶恶。“凶”《尚书·尧典》作“讼”,意思是好争辩。 ⑤旁聚:指广泛聚集民众。“旁”,广泛。布:显露,显示。 ⑥用僻:用心邪僻。 ⑦漫:欺瞒,骗。 ⑧四岳:分掌四方的诸侯首领。 ⑨汤(旧读shāng,商)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⑩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淹没。 (11)负命:违背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 (12)异:举,任用。 (13)已:停止,指罢免。 (14)功用:功业。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践朕位②?”岳应曰:“鄙德忝帝位③。”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④。”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⑤,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⑥,弟傲⑦,能和以孝,烝烝治⑧,不至奸⑨。”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⑩,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11),如妇礼(12)。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13),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14),百官时序(15)。宾于四门(16),四门穆穆(17),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18),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19),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20)。正月上日(21),舜受终于文祖(22)。文祖者,尧大祖也(23)。
  ①庸命:指顺应天命。“庸”同“用”。②践朕位:继承我的帝位。“朕”,我。按:“朕”本为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才专用于帝王的自称。 ③鄙德:德行浅薄。 忝(tiǎn,舔):辱,玷污。 ④贵戚及疏远:指远近大臣。“贵戚”,同姓的人。 ⑤矜(guān官):通“鳏”,无妻的成年男子。 ⑥嚚(yín,淫):愚顽。 ⑦傲:傲慢,凶狠。 ⑧烝烝:形容孝德厚美的样子。 ⑨奸:指干邪恶的事。 ⑩妻之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尧之二女即娥皇和女英。 (11)下二女:让二女降尊。“下”,卑下,谦下。妫汭:妫水边上。“汭”河岸。也有人说“汭”是河名,在沩水之北。 (12)如:顺,遵循。 (13)五典:即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4)入:参与,参加。 (15)时:是,这里是因此、就的意思。 序:有秩序。 (16)宾:指接迎朝见的诸侯和远方宾客。 门:指天子朝会诸侯的明堂之门。 (17)穆穆:庄敬和悦的样子。 (18)圣:具有最高的智慧与道德。 (19)女(rǔ,汝):同“汝”,你。至:周到。绩:成,这里指做到。 (20)让于德:用德行不够来推辞。怿:悦。 (21)上日:朔日,初一。 (22)受终:接受尧的禅让。“终”,指尧终止天子的事。 文祖:指帝尧的祖庙。 (23)大祖:即太祖,始祖。 
  于是帝尧老①,命舜摄行天子之政②,以观天命③。舜乃在璇玑玉衡④,以齐七政⑤。遂类于上帝⑥,禋于六宗⑦,望于山川⑧,辩于群神⑨。揖五瑞⑩,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11),班瑞(12)。岁二月,东巡狩(13),至于岱宗,担�14),望秩于山川(15)。遂见东方君长(16),合时月正日(17),同律度量衡(18),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19),如五器(20),卒乃复(21)。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22),用特牛礼(23)。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24)。遍告以言(25),明试以功(26),车服以庸(27)。肇十有二州(28),决川(29)。象以典刑(30),流宥五刑(31),鞭作官刑(32),扑作教刑(33),金作赎刑(34)。眚灾过(35),赦;怙终贼(36),刑。钦哉(37),钦哉,惟刑之静哉(38)!
  ①于是:在这个时候。 ②摄行:代行。 ③天命:天意,上天的旨意。 ④在:观察,观测。璇玑玉衡:指北斗星。《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就是斗魁(斗身),斗魁的第二颗星叫天璇,第三颗星叫天玑,所以用璇玑代表斗魁。“玉衡”是从斗魁算起的第五颗星,属于斗杓,即斗柄。古人很重视北半星,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旧注多以“璇玑玉衡”为观测天象的仪器,似后世的浑天仪,恐未可信。 ⑤齐七政:意思是测定日、月、五星运行是否正常,以判断政事之得失。古人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如日月蚀,五星相聚等与人事吉凶有关。“齐”,排列,校正。“七政”,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 ⑥类:古代祭祀名。临时祭告上天叫类祭。 ⑦禋(yīn,因):古代祭祀名。把祭品放在火上烧,使香味随烟上达于天,叫禋祭。六宗:各家说法不一。马融认为是指天、地、四时。 ⑧望:古代祭祀名。遥望山川举行祭祀叫望祭。 ⑨辩:通“遍”,普遍地祭祀。 ⑩揖:通“辑”,敛,聚敛。五瑞:五种瑞信,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所执作为符信的玉圭。《周礼·典瑞》:“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 (11)见:召见。 诸牧:指各地长官。 (12)班:同“颁”,分赐,颁发。 (13)巡狩:天子视察诸侯所辖地区,检查其政绩。 (14)担和安瘛保糯漓朊詹窦捞旖胁窦馈!。�15)望秩:按次序遥祭。“秩”,次序。 (16)君长:诸侯首领。 (17)合:统一协调。 正:校正。 (18)同:统一。律:音律。古代音乐用十二根长度不同的竹管(律管),确定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称为十二律。 度:长度。量:容量。 衡:重量。 (19)五礼:指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 五玉:即“五瑞”。《集解》引郑玄曰:“执之曰瑞,陈之曰玉 。”三帛:指三种不同颜色的缯帛,诸侯用于朝见的礼品。又《集解》引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缯,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 二生:指羔羊、雁,卿大夫用于朝见的礼品。一死:指雉,即野鸡,士用于朝见的礼品。 挚:通 “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这里指以上所说诸侯、卿大夫、士等所执的礼物。 (20)如:至于。五器:即五玉、五瑞。 (21)卒:结束,指 朝见完毕。 复:还,指归还给诸侯。 (22)祖祢(nǐ,你):父亲的神主入庙后称祢。《正义》引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23)特牛礼:以一头牛作祭品的祭礼。“特”,一头牲。 (24)群后四朝:《集解》引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间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群后”,指各个诸侯。“后”,君主,这里指诸侯国君主。 (25)“遍告”句:《正义》云:“言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又《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引《夏书》此句作“赋纳以言”,杨伯峻注:“赋为敷之借字,遍也。谓不论卑尊远近,如其言善,即遍加纳取。”据此,则“遍告以言”也可讲作诸侯普遍地以善言告舜。 (26)试:考察。 (27)车服以庸: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庸谓酬劳报功,……谓以车马衣服酬其功。盖指官阶不同,车服亦异,赐以车服,所以表示尊贵宠荣。”“车服”,这里是赐给车服之意。 (28)肇:开始,创立。 十二州:即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并、幽、营。 (29)决川:疏通河道。 (30)象:执法,以法治理。典刑:常刑,即指下句所说的“五刑”。 (31)流宥五刑:用流放的办法宽大处理触犯五刑的人。“流”,流放。“宥”,宽赦。“五刑”,指墨(脸上刺字)、劓、劊ǘ献悖⒐ㄑ烁钅凶拥纳称鳎倩蹬拥纳郴埽⒋蟊伲ㄋ佬蹋┑任逯中谭!!。�32)官刑:官府中使用的刑罚。 (33)扑:用夏(贾树)或楚(荆树)做的一种用来打人的刑具。 教刑:指学校中使用的刑罚。 (34)金作赎刑:意思是可以用金赎罪。“金”当是黄铜。《集解》引马融曰:“金,黄金也。”不可信。陈直《新证》云:“虞夏时是否已用金属及已用金属货币,尚属存疑。” (35)眚(shěng,省)灾过:因灾祸而造成过失。“眚灾”,灾祸。“眚”也是“灾”义。(36)怙终贼:意思是有所仗恃作恶为害。“怙”,倚仗。“终”,指坚持到底。“贼”,害,作恶。 (37)钦:敬谨,慎重。(38)静:静谧,这里是审慎的意思。 
  驩兜进言共工①,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②。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③。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④。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⑤;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⑥,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⑦,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⑧。
  ①进言:推荐。 ②淫辟:放纵邪僻。 ③不便:不利,不宜,这里是不以为宜的意思。 ⑤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散居于今湘、鄂、赣、皖毗邻的地区。数(shuò,朔):屡次。 ⑤变:指改变当地的风俗。 北狄:指北方的部族。下文“南蛮”“西戎”“东夷”分别指南方、西方、东方的部族。 ⑥迁:使迁徙,即流放。 ⑦殛:通“极”,流放远方。 ⑧罪:治罪。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①,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②。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③,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④,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⑤;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⑥”,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⑦,狱讼者不丹朱而之舜⑧,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⑨。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⑩,是为帝舜。
  ①老:年老告退。 ②辟位:退位。“辟”同“避”。 ③不肖:不贤,不成才。 ④权:权且,姑且。 ⑤病:害,这里有不利、遭殃的意思。 ⑥终:最终,毕竟。 ⑦朝觐(jìn,近):诸侯朝见天子,春天朝见叫朝,秋天朝见叫觐。 ⑧狱讼:打官司,犯口舌。 ⑨讴歌者:指歌功颂德的人。 ⑩中国:国都,京师。 践:登临。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①。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②,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③,日以笃谨,匪有解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淦雷泽⑤,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⑥,就时于负夏⑦。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⑧。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⑨。
  ①微:卑微,指地位低贱。 庶人:平民。 ②及:赶上。 ③事:侍奉。 ④匪:没有,不。解:同“懈”,怠慢。 ⑤陶:制陶器。 ⑥什器:指家用器物。“什”,杂,多种。 ⑦就时:逐时,乘时,指乘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 ⑧兄弟:对待弟弟像当哥哥的样子。《考证》:“兄疑当作友。”孝 慈:孝敬父母。 “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