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史记译注 >

第93章

史记译注-第93章

小说: 史记译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八年(前831),釐公去世后,儿子惠公即位。惠公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三十年(前801),惠公去世,子哀公即位。哀公于元年(前800)去世,子戴公即位。
  戴公二十九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前766),戴公去世,儿子武公司空即位。武公的女儿做了鲁惠公的夫人,生下了鲁桓公。十八年(前748),武公去世,儿子宣公力即位。
  宣公的太子名与夷。十九年(前729),宣公生病了,把君位让给弟弟和说:“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哥哥死了,弟弟继位,是天下普遍的道义。我要立和为国君。”和多次谦让,最后才接受。宣公去世后,弟弟和即位,这就穆公。
  穆公于九年(前720)病重,对大司马孔父说:“先君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把君位让给我。我永生不能忘怀。我死后,一定立与夷为国君。”孔父却说:“大臣们都希望立公子冯(píng; 凭)!”穆公说:“不要立冯,我绝不能辜负宣公。”于是穆公派冯出使郑国并居住在那里。八月庚辰日,穆公去世,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即位,这就是殇公。君子听到这种情况后说:“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为国君保全了道义,然而自己的儿子也还是终于享有了国家。”
  殇公元年(前719),卫公子州吁杀死自己的国君完,自己立为君主,想得到诸侯的支持,便派人告诉宋国君说:“冯在郑国,一定是后患,你可以和我共同讨伐他。”宋答应了,和卫共同攻打郑国,军队打到东门便返回了。第二年(前718),郑国讨伐宋国,还报“东门役”的仇恨。那以后,诸侯多次来进犯宋国。
  九年(前711)的一天,大司马孔父嘉的美貌夫了外出,路遇太宰华督,华督看中嘉的夫人,竟目不转睛地盯住她。华督贪图孔父妻,就让人在国中扬言说:“殇公即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大仗,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是孔父的罪过,我要杀死孔父以安定人民。”当年,鲁人杀死自己的国君隐公。十年(前710),华督杀死孔父,夺了他的妻子。殇公很生气,于是华督又杀死殇公,从郑国迎回穆公儿子冯并立他为君王,这就是庄公。
  庄公元年(前710),华督作宰相。九年(前702),逮捕了郑国的祭(zhài,债)仲,要挟他立突做郑国国君。祭仲答应了,终于立突为国君。十九年(前692),庄公去世,儿子湣公捷即位。
  湣公七年(前685),齐桓公即位。九年(前683),宋国洪水成灾,鲁国派臧文仲到宋国慰问,湣公自责说:“因为我不能事奉鬼神,政治不清明,所以发生了大水。”臧文仲认为这话很对。这话实际是公子子鱼教导湣公的。
  十年(前682)夏天,宋国讨伐鲁国,在乘丘作战,鲁国活捉了宋国南宫万。宋人请求释放万,南宫万回归宋国。十一年(前681)秋天,湣公与南宫万出猎时作博戏,南宫万与湣公争道,湣公很生气,侮辱了他,说:“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只不过是鲁国的一个俘虏。”南宫万勇武有力,痛恨湣公这样说,于是抓起棋盘把湣公杀死在蒙泽。大夫仇牧听说这件事,带着武器来到公门。南宫万迎击仇牧,仇牧门齿碰到扉上死了。南宫万又杀死太宰华督,就改立公子游作国君。各位公子逃奔到萧邑,公子御说逃奔到亳(bó,伯)。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带领军队包围了亳。冬天,萧邑大夫和宋都逃来的公子们联合击杀了南宫牛,并杀死新立的国君公子游,而立湣公弟弟御说,这就是桓公。南宫万逃奔到陈国。宋国派人贿赂了陈。陈国人巧使美人计用醇酒灌醉了南宫万,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宋国。宋国人对南宫万施以醢(hǎi,海)刑。
  桓公二年(前680),诸侯讨伐宋国,到了宋都郊外就离开了。三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二十三年(前659),卫国把公子毁从齐国迎回,并立他为国君,这就是卫文公。文公的妹妹是宋桓公的夫人。这一年,秦穆公即位。三十年(前652),宋桓公病重,太子兹甫谦让自己的庶兄目夷继承君位。桓公虽然认为太子之意合乎道义,但最终未同意。三十一年(前651)春,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这就是宋襄公。襄公让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宰相。桓公还未安葬,齐桓公就在葵丘会见各国诸侯,襄公前去赴会。
  襄公七年(前644),宋地陨星坠落如雨,和雨一块降下,六只鶂(yì;亿)退着飞行,因为风太大了。
  八年(前643),齐桓公去世,宋国想与各诸侯结盟相会。十二年(前639)春天,宋襄公要在鹿上结盟,向楚国提出请求,楚人答应了他。公子目夷进谏说:“小国争当盟首,是灾祸。”襄公听不进目夷的劝告。秋天,各诸侯在盂与宋公聚会结盟。目夷说:“灾祸难道在此吗?国君的欲望太过分了,怎么受得了呢!”果然,楚拘捕了宋襄公以讨伐宋国。冬天,诸侯再次在毫相会,楚释放了宋公。子鱼说:“灾祸还没有结束呢。”十三年(前638)夏天,宋国讨伐郑国。子鱼说:“灾祸就在这里了。”秋天,楚国为援救郑国而讨伐宋国。襄公要出战。子鱼进谏说:“天抛弃商很久了,不可以战。”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与楚成王作战。楚军渡河未完时,目夷就劝说:“彼众我寡,要趁他们渡河时攻打他们。”襄公不听目夷的意见。等到楚军渡完河还未排列成阵势时,目夷又建议:“可以攻打了。”襄公却说:“等他们排好阵势再打。”楚军阵势排好,宋军才出战。结果宋军大败,襄公大腿受伤。宋国人都怨恨襄公。襄公辩解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阵势的军队。”子鱼说:“打仗胜了就是功劳,说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按襄公说的做,就当奴隶服侍别有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楚成王救郑成功,郑国热情款待他。成王离开时,娶了郑君两个女儿回楚。叔瞻说:“成王不懂礼节,难道能寿终正寝吗?讲究礼节内外无别,从这里就知道他绝对不能成就霸业了。”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路过宋国,襄公因为被楚国打伤,想得到晋援助,于是厚礼重耳,赠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十四年(前637)夏天,襄公终于死于泓水之战时的腿伤,儿子成公王臣即位。
  成公元年(前636),晋文公即位。三年(前634),宋国背弃楚国盟约与晋友好,因为宋曾对文公有过恩德。四年(前633),楚成王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五年(前632)晋文公救援宋国,楚军退去。九年(前628),晋文公去世。十一年(前625),楚太子商臣杀死自己的父亲成王即位。十六年(前620),秦穆公去世。
  十七年(前619),成公去世。成公的弟弟御杀死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己立为国君。宋人杀死国君御,拥立成公小儿子杵臼,这就是昭公。
  昭公四年(前616),宋在长丘打败长翟缘斯。七年(前613),楚庄王即位。
  九年(前611),昭公昏庸无道,百姓不归附他。昭公的弟弟鲍革很贤惠,又能礼遇下士。先前,襄公夫人想与公子鲍私通,未能如愿,于是就帮助鲍对国人布施恩惠。公子鲍收于华元的推荐作了右师。昭公出猎时,夫人王姬让卫伯杀死昭公杵臼,弟弟鲍革即位,这就是文公。
  文公元年(前610),晋国率领诸侯讨伐宋国,谴责宋杀死了国君。但听说文公已被立为国君,就退兵了。二年(前609),昭公儿子靠文公的同母弟弟须和武公、缪公、戴公、庄公、桓公后代的支持作乱,文公便诛杀了他们,赶走武公、缪公后代。
  四年(前607)春天,楚让郑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作统帅,郑国打败了宋国,囚禁了华元。华元在作战初曾杀羊犒劳士兵,他的车夫没有吃到羊羹,所以十分怨恨,便驾着车跑到郑军中,所以宋军失败,华元被囚。宋国用一百辆兵车、四百匹毛色漂亮的马赎回华元。这些东西还未完全送到楚国,华元就逃了回来。
  十四年(前597),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伯投降了楚国,楚国又解围而去。
  十六年(前595),楚国使者路过宋国,宋国因有前仇,就逮捕了楚国使者。九月,楚庄王包围宋都。十七年(前594),楚国包围宋都达五月之久,城内告急,无粮可吃,华元便在一天夜里暗中会见楚国将领子反。子反告诉庄王。庄王问:“城中怎么样?”子反回答:“城内人劈开人骨作柴烧,交换幼子果腹。”庄王说:“这话是真的呀!我军也只有两天的口粮了。”楚国由于讲求信义,就退兵了。
  二十二年(前589),文公去世,儿子共公瑕立为国君。宋国第一次实行厚葬。君子讥笑华元没有尽到为臣的职责。
  共公十年(前579),华元与楚将重友好,又与晋将栾书友好,因此与晋楚都结了盟。十三年(前576),共公去世。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司马唐山杀死太子肥,又打算杀死华元,华元要逃亡到晋国,鱼石阴止了他,到了黄河又折回来,杀死了唐山。于是,立共公小儿子成,这就是平公。
  平公三年(前573),楚共王攻下宋国的彭城,把彭城封给宋国左师鱼石。四年(前572),诸侯共同杀死鱼石,而把彭城归还给宋国。三十五年(前541),楚公子围杀死自己的国君即位,这就是灵王。四十四年(前532),平公去世,儿子元公佐即位。
  元公三年(前529),楚公子弃疾杀君即位,做了平王。八年(前524),宋国发生火灾。十年(前522),元公不讲信用,用欺骗手段杀死许多公子。大夫华氏、向氏作乱。楚平王太子建逃奔到宋国,看见华氏等人互相攻伐作战,便离开宋国跑到郑国。十五年(前517),因为鲁昭公在外居住躲避季氏,元公便替他四处求情回鲁国,半路上元公去世,儿子景公头曼(wàn,万)即位。
  景公十六(前501),鲁国阳虎逃奔到宋国,后又离开。二十五年(前492),孔子路过宋国,宋国司马桓魋(tūi,推)讨厌孔子,想杀死他,孔子换上平民服逃出宋国。三十年(前487),曹背叛宋国,宋国讨伐曹国,晋国未去救援,于是宋国君灭亡了曹国,占据了曹国。三十六年(前481),齐国田常杀死国君简公。
  三十七年(前480),楚惠王灭亡了陈国,火星侵占了心宿星区。心宿区是宋国的天区,景公十分担忧。司星子韦说:“可以把灾祸移到相国身上。”景公说:“不行,相国象是我的手足。”子韦又说:“可以移到百姓身上。”景公说:“也不行,国君靠的就是百姓。”子韦又说:“可以移到年成上。”景公说:“更不行,年成歉收,百姓贫困,我做谁的国君!”子韦说:“天虽高远却能听到下界细微的声音,您有这三句国君应该说的话,火星应该移动了。”于是仔细观测火星,火星果然移动了三度。
  六十四年(前453),景公去世。宋公子特杀死太子即位,这就是昭公。昭公是元公的曾孙。昭公的父亲是公孙纠,纠的父亲是公子褍(duān,端)秦,褍秦就是元公的小儿子。景公杀死昭公的父亲公孙纠,所以昭公怨恨太子,便杀死他,自己即位。
  昭公四十七年(前404)去世,儿子悼公购由立为国君。悼公八年(前396)去世,儿子休公田即位。休公田二十三年(前373)去世,儿子辟公辟兵即位。辟公三年(前370)去世,儿子剔成即位。剔成四十一年(前329),剔成的弟弟偃袭击剔成,剔成失败逃到齐国,偃自立宋国国君。
  君偃十一年(前318),自己号为王。东面打败齐国,攻下五座城;南面打败楚国,侵占三百里地;西面打败魏国,和齐魏结成怨家。君偃用牛皮袋盛着血,悬挂起来用箭射它,称为“射天”。君偃只知沉缅于酒色之中。凡是规劝提意见的大臣,君偃一律射死。于是诸侯们都称他为“桀宋”。“宋君偃又步纣王后尘,为所欲为,不可不杀。”诸侯要求齐国讨伐宋国。王偃即位四十七年(前282),齐湣王与魏、楚讨伐宋国,杀死王偃,灭亡了宋国,瓜分了宋地。
  太史公说:孔子说过“微子走了,箕子成为奴隶,比干进谏被杀,殷朝有三位仁者。”《春秋》讥讽宋国的动乱从宣公废掉太子让自己的弟弟即位开始,国家不安定达十代之多。襄公时,修行仁义,想做盟主。他的大夫正考父称赞他,所以追述契、汤、高宗时代殷朝兴盛的原因,写了《商颂》。宋襄公在泓水吃了败仗之后,有的君子认为他值得赞扬,感叹当时中原地区的国家缺少礼义,所以表彰他,因为宋襄公具有礼让精神。
  【原文】【注解】
  微子开者①,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②。纣即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仇。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③,如之何其?”太师若曰④:“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⑤。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①微子开:《尚书·微子之命》云命微子启代殷后。今此名开,是避讳汉景帝的名。 ②庶兄:《吕氏春秋》云生微子时母犹为妾,及为妻而生纣。故微子为纣同母庶兄也。 ③颠跻:《集解》曰:“跻犹坠也。恐颠坠于非义,当如之何也。” ④若:顺。 ⑤神祇(qì,齐):天曰神,地曰祇。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①,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②。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③。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④,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⑤。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则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⑥,遂行。
  ①说:通“悦 ②被:通“披”; 详:通“佯”。 ③《箕子操》:《风俗通义》曰:“其道闭寒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操者,言遇灾遇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改其操也。” ④争:通“诤”,直言相劝。 ⑤刳(kū,枯):剖开而挖空。 ⑥太师、少师:《集解》曰:“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集解》又云:“时比干已死,而云少师者似误。”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①,肉袒面缚②,左牵羊,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