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 >

第18章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第18章

小说: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信就那么简单一说,我和九九一试把,还真奏效! 我们又开始出门去。在打开大门走出去之前,我嘱咐她:“如果他们一大帮子上,我们一边躲石头,一边瞅准最弱的那一个去追打,各个击破! 抓住一个,就打老实一个! 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制服他们! ”
    九九认真地使劲点头。
    我“哗啦”一声打开门,门外那几个小坏蛋果真等在那里,见我们出来,连忙弯腰去拣石子。未等他们起身投出石子,我大叫一声:“冲啊——”九九一个箭步冲向离他最近的一个大个子男孩,一看就是这群孩子的头儿。我则拣了一个最小的,大概只有六七岁的光头儿男孩儿,追上去抓住了他,按照正信教的方法,把他的胳膊抓住向身后拧,疼得他哎哟哎哟直叫唤。我继续把他的胳膊向后别,他就哭着求饶,并保证再也不敢调皮捣蛋了。我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放了他。
    九九那边战果更是辉煌,她一手提溜一个男孩,老鹰捉小鸡一样地把他们两个往一起撞,只撞了五六下,那两个小坏蛋就晕菜了。九九把他们往地上一丢,他们爬起来,辨不出东南西北方向,狼狈逃窜。
    我们俩乘胜追击,直追得他们满村乱窜,抓着一个打趴下一个。
    中途,还有不断加入他们阵营的男孩子,也都被我们各个击破,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我和九九着实神勇了一把。
    在我们凯旋而归的路上,一个小家伙躲在一座废弃的破草房里,从窗户内扔出一块石子正打在九九的屁股上,我们立刻扑过去,在那房子里外搜寻了个遍,没有抓着那小兔崽子。原来,他从房子后面的窟窿爬出去了,让我们痛失了臭扁他的一个机会。
    一连好几天,只要有人向我们进攻,我们就奋起自卫还击,我的机智灵活,加上九九的勇敢威猛,我们简直是打遍全村无敌手! 不出三天,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战争”平息,一切又趋于平静而美好。红荷摇曳的夏季又来临了。我们三人又开始在荷塘边沐浴着阳光开歌会。收音机里天天都在教唱京剧《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正信最喜欢学的就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奇袭白虎团》中的唱段。
    正信学唱这几个唱段的时候,一定想起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一定感到特别的亲切! 正信还特喜欢唱杨子荣的打虎上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唱得十分有气魄,声情并茂。如果他不是身体残缺的话,他一定是一个擅长歌唱和表演的俊朗男人。正信唱到高兴时,会说:“可惜呀,没有爸的京胡配,唱出来不够味儿了。”听他这么一说,九九就大声唱伴音‘’哏儿离哏儿隆哏儿离哏儿隆哏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呢! 正信唱到打虎上山时,叹道:”如果真能跨上骏马,穿林海、跨雪原……就好啦! 可惜我这一辈子再也骑不上马背了! “正信讲这话时,九九却想不起什么办法帮他,只是傻瞪着一双眼。
    我又开始在书房里搜找没读过的书来读,躺在书房的大炕上,放松肢体,舒服惬意地读。一口气又是十几本书读下来,夏季过去了,秋天来到了。
    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那个叫郭宝宝的造反派头头,因强奸了邻村的一个未成年少女,被公检法逮捕了。这下子,村庄恢复了安宁。其他造反派也都散伙,洗心革面地下地参加劳动了。
    群众奔走相告,有腿儿快的年轻人跑到公社邮电局给我姥爷打了电话。我姥爷正在城里快憋出毛病来了,一接到电话,夹起自己的小包袱,连等我妈下班回来都等不及,同邻居家老太太打了个招呼,跑到长途公共汽车站,乘车回来了。
    姥爷的归来,使我们两家人有了主心骨。马上就要秋收,生产队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他这个村支书又忙得一天到晚不见人。他离开这段时间,生产队的马匹死了好几匹,新长大的有些烈马不服使唤。姥爷又重操旧业,开始驯服烈马。他早晚都去侍候他的爱马“高太子”
    和“大黑”。从我姥爷走了以后,这俩太子就彻底歇了,谁也别想使唤它们。
    我姥爷一回到农村,欢快赛神仙,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似的。他是个闲不住的庄稼汉,了不起的车把式,在城里住着那是受罪,坐着躺着都浑身不得劲儿。提起这段时间,他说如果不是他有一天晃荡到城乡结合部那儿; ,发现了一个钉马掌的小铺的话,他不知道能不能在城里呆到这么长时间。他每天揣着两手,跑去蹲在人家小铺外面看人家钉马掌。第一天蹲那儿看,没有出声。第二天再蹲到那儿,就开始指指点点,若有哪匹马不肯配合,他就上前去帮人家把马匹按倒在地,教给人家怎么钉掌最安全最结实最抗磨。人家一看他这么专业,就邀请他每天来玩儿。于是,他就天天去给人家做义工,以打发难熬的时间。
    我姥爷开始带领社员们秋收了。社员们割倒的豆子、刨出来的花生、地瓜,收获的秋玉米等等新鲜粮食作物,在山上的一片片梯田中堆成一座座小山。有一部分粮食就在地里用大磅秤过过重量,按每家每户分成一堆堆的,各家各户自己来把所分到的粮食运回家。
    到分粮食的秋天,山里十分热闹,大人孩子齐上阵,忙着往家搬运粮食。九九家的粮食还是按三口人分。我姥爷给他们家分了双倍的花生,双倍的黄豆。他一直在使用他的“特权”照顾九九家。我姥爷点了几名年轻力壮的社员,给九九家把所有口粮送上门去,并帮着囤好。
    九九把分得的充足的鲜花生晒了一院子。她把饱满的鲜花生拣出来,每天煮一锅,搁一点盐,搁一些香料,香咸可口地给大家吃。她每煮一锅,都要装上~竹篮去送给我姥娘姥爷尝鲜。因为后来我才知道,给九九家双份花生,是我姥爷把我们自己家那份让给了九九家。九九的爸爸清楚,他是猜到的,但我姥爷没承认。所以每年夏秋多分到的细粮和油料,郭璋总是打发九九给我们家送一些来。
    这段时间,九九突然喜欢小孩子。她每次端着煮好的花生走在街上,见哪位媳妇或老太太抱着小孩子在街上聊天,她就凑过去,抓了花生给小孩子吃。那一阵子,九九特别喜欢笑,喜欢抱抱别人的孩子。
    这位像永远长不大的三十多岁的女人,突然显露出了母性的光辉,亲近小孩子是她的一件快乐的事。她甚至满街追着小孩子,给他们发花生吃,逗小孩子跟她一齐大笑,同小孩子们跑着跳着玩耍。
    九九有时候会想起爸爸,盼着爸爸早点找到那个大领导。当时正信讲给我们的“秘密”,不知道是真事还是他为了安慰九九而编造出来的美丽的、善意的谎言,反正对九九起到了很好的安抚效果。她总是在希冀在期盼中生活。她没有痛苦,没有太大的担忧,也没有绝望。
    我的心情其实同她一样,盼着郭姥爷在阳光中正大光明地、迈着欢快的阔步走回来。
    可是直到秋末的某一天,我发现了另外一个天大的秘密以后,才知道郭姥爷他永远也回不来了。从那以后,我每当看到九九,想起九九,心中都隐隐作痛。因为她和正信到死都不知道,在那个开满野花的路边送别了他们的父亲,却是他们最后的诀别! 那一天,我突然想起我有一条特别漂亮的苏联乔其纱料的长纱巾,淡蓝色的底,黄色的小花朵和深绿色的大叶子,花色同薄如蝉翼的质地一道半透明着,该清晰的清晰,该朦胧的朦胧,既柔软又绚丽。这条纱巾应该在姥娘的衣柜里。
    想到这条纱巾,我就想立刻把它翻出来。我跑回家,姥爷姥娘不在家,大门二门都只扣着锁链,没有挂锁。我拿下门扣,打开两道门跑进屋,大狗太福好些天见不上我一面,高兴地在小院里满地打滚儿。
    跟它玩了一会儿,我就进屋动手去翻姥娘的那扇古老的嫁妆朱漆木柜。
    我刚打开木柜,一眼就瞅见了一个手提袋。我一愣,这不是郭姥爷出走那天提的那个手提袋吗? 上半截是黑帆布的,底部是棕色皮的,一个长方形的提袋。我一把抓出了那个提袋,疑惑地把它拿到炕上去看。我诧异,这包怎么会在姥爷家呢? 郭姥爷明明提走了啊! 而且姥爷也说过,郭姥爷根本没去城里找他。姥爷还遗憾,他们老哥俩连面都没见上,郭姥爷就这么离家去远方了。
    我站在炕边,拉开那只手提袋。我翻着看,里面有牙具、香皂头儿包在一张油纸里、两只白线手套、几包配好的中药……郭姥爷有偏头痛病,一直在自己配中药吃……还有一本地图册,在地图册里夹着一个黄色信封。
    我抽出信封,没有封口的信封里正是那封由于莺亲笔写的,盖着生产队公章的证明信。
    我非常的震惊! 难道郭姥爷被人抓走了? 是于莺出卖了他? 不会呀! 那个于莺能冒着危险连夜赶来报信,是绝对不会再去出卖郭姥爷的,那样她自己也完了。除非他出了什么意外? 正拿着信发愣,我姥爷一步跨进来了,看见我正守着那只提袋,手里拿着证明信,姥爷什么都明白了。他和蔼地把我抱到炕上,说:“你可真能翻腾,老鼠洞都能戳打到。”
    我瞪着姥爷问:“郭姥爷的手提袋怎么在咱们家?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如果是在当今社会,还真会让我怀疑到谋财害命呢! 郭姥爷走时,身上带了不少的首饰和钱票。
    “既然你都看到了,俺就告诉你。不过你得答应姥爷,绝对不能告诉九九和正信! ”
    “姥爷,快说! ”
    “你郭姥爷他……他已经死了。”姥爷沉痛地说。
    “什么? 他死啦? ”我倒抽一口冷气,僵住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半个月前,公安局来人了,找我这个村支书了解是不是开给郭璋这封介绍信,俺说是俺开的。公安的人问,你的字能写这么好? 俺说是找人代写的。俺以为公安是来查这封信的。没想到公安说:‘那么说,死者就是郭璋。’然后他们给俺看了广东某县公安局寄过来的材料,说在广东的一个小渔村发生了车祸。一辆拉货车撞翻了一辆长途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爆炸着火,车上的人有五名完全烧焦,无法辨认身份与面目。其他二十名伤者都已认领了自己的东西并由家人接走。在汽车残骸不远处的草丛中,公安人员发现了一个手提袋,从手提袋中又发现了证明信,断定五名死者里面,有一个是这证明信上的郭璋,因为伤者里面没有人叫郭璋。他们核实完证明信和遗物,要见一下家属。俺怕九九受不了,这事不能叫他们夫妻知道,就说这人不在村里常住,村里没有亲属,出门去也是为了找失散的孩子。公安人员留下手提袋,让俺在一张单子上签了名,就走了。”
    我半晌说不出话来。公安都认定郭姥爷死了。难道他没有找到大领导? 他为什么去了广东的小渔村? 我的脑子里一片混沌。
    姥爷赶紧嘱咐我:“千万千万不能叫九九他们知道啊! 反正人都烧焦了,也没有办法入土为安,搞不搞发丧、立不立墓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为活着的两个人想想。这两个人,一个残,一个傻,往后他们没有了盼头儿,日子能过下去吗? 尤其九九。如果她知道了她爸爸死了,对她的打击该多大啊! 本来就半疯癫,再受刺激会不会完全疯掉呢? 她要是垮掉,正信由谁管? 对不对? ”
    ‘’九九在她爸爸刚走那天就开始哭,不顾一切,谁安慰都没用。是正信说她爸去北京找解放前的地下党领导去了,九九这才每天傻呵呵地盼着她爸找到大领导以后就回家来呢! 真的不能告诉他。她知道她爸爸没了,她一定受不了会疯掉! “我也这样说。
    姥爷一听我这样说,放心了。不过他还是嘱咐我:“你这张嘴呀,没把门儿的,不能说漏啦? 要时刻记住,不管跟九九说什么,就是不要提她爸爸。九九说等她爸回来,你就说一定会回来。记住啦? ”
    “记住啦。”
    “不能忘了? ”
    “不能。”
    “要是说漏了,就送你走,以后也别来俺们村啦! ”
    “不会说漏! 向毛主席保证! ”
    姥爷就把手提袋藏起来。我没心思再找乔其纱了,爬下炕,又去九九家。
    走在路上,我真想放声大哭。郭姥爷离家远行那天的情景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 他长得精神、见闻甚广,饱读诗书可谓博学之士! 在他那龙蛇游走的笔端下,还曾记叙过那样一幕革命的话剧! 虽然他始终戴着“混进革命队伍中的旧知识分子”的帽子,可我觉着他是进步的、要求革命的,向往革命队伍的正派人啊! 我着实替他委屈,革命队伍为什么不要他献出的知识和力量呢? 为什么非要把他扔出去呢? 他就这样去了。客死异乡,连尸骨都未能回归故里! 走到大宅院的门前,我站了一会儿,望着那高墙大屋,哀叹着那位老人的不幸,猜想着他的魂灵会不会自己飞回来呢? 我一辈子没守住过什么秘密( 当然是指朋友间生活中的,而非工作机密) ,只有对九九的,在这件事情上,我确实做到严防死守住了这个秘密,一直到九九也去世,她仍然不知道她爸爸早已死在异乡。
    那天下午,我怕露馅儿,就拉九九上山玩。正是酸枣缀满荆棘的季节,我们跑到后山头,那里山高路险,羊肠小道两侧荆棘丛生,绿叶中间缀满了圆圆的、鲜红的、紫红的大大小小酸枣,馋得我们直咽口水。
    我们每人挎一只小篮,披荆斩棘,伸手去摘酸枣,手啊脚啊都被扎破了。蝴蝶和蜻蜒在头顶上飞舞,蚂蚱在脚底边的草棵间蹦来蹦去,偶尔还能看见松鼠大战。几只翘着大尾巴的小松鼠,以惊人的敏捷在酸枣林间,在荆棵之上穿梭般地相互追逐、打斗,弱者在失利的情势下落荒而逃。
    当我们采满一篮子酸枣坐下来休息时,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坟包,上面长了茂密的比麦穗谷穗还巨大的毛狗草,还长着一些莲蓬头一样的花朵迎风摇曳。坟包的背后更是红黄绿蓝紫,山花烂漫,有模样像旋转风车一样的花,还有柔和的集束花球。我在猜想,这一定是好人的坟墓,那些热烈的花草是对墓中人的深情追思吧。
    看到坟头,我又想起了郭姥爷,心里十分沉重。他连一座可供凭吊的坟都没有。我差点掉下眼泪,差点把“秘密”说给九九听。
    不到天黑,我们就下山回家。九九在村头遇到玩耍的小孩子,就捧了一把把的酸枣送给他们吃。孩子们便高兴地围在我们身旁跑,一跟就跟了一大群。九九简直又成了孩子头儿。
    那天傍晚我们刚回到家,正信就告诉我快回家去看看,说我姥娘来找过我,我姥爷病得很厉害。我撒腿就跑回姥爷家,姥爷正在炕上捂着肚子打滚。姥娘说,姥爷喝酒喝得严重胃穿孔,一犯病就疼得止不住,吃药打针都不行。
    那夜,姥爷折腾了一夜没睡,痛疼折磨得他死去活来。姥爷是条硬汉子,以往胃疼,脸色煞白并冒着冷汗,他都没有躺倒,更不会叫喊,仍然嘻嘻哈哈地端着酒杯,说什么宁愿喝酒喝死,也不能忌了酒让酒馋死。这次他疼得承受不了,到了忍耐的极限,说明他的病情一定很重了。姥娘找人连夜去镇上给我妈打电话。
    第二天,天一亮,我妈就坐单位的吉普车来接姥爷去医院看病。
    一个星期以后,我妈给姥娘来了一封信,说不用担心,已经给姥爷开刀了,很快就会恢复健康。因为妈妈在信中并没讲姥爷得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