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 >

第130章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淑妍年岁已长,怕是不出几个月就要订下亲事来,自己不在京城,母亲必不会前去提亲的,今生岂不是又要错失了她。至于坊间传闻圣上要纳她为妃,除非是李淑妍亲口所说,否则他不会相信的。

    最终,他让自己任性了一次,没有如圣上所愿主动请缨。

    第二二七章 初领俸银

    二丫再是不情愿,也只得打点起精神帮杨浩整理行装。

    杨浩也是不舍,无奈这是他生为杨家人的责任,便安慰二丫,自己会谨慎小心,到时打上几场漂漂亮亮的仗,给她长长脸。

    二丫又能如何,只笑道:一定要多听听众人的意见,不要莽撞行事!也不要担心家里,她会好好孝敬老人,把家里照管的好好的。

    因为之前二丫曾叹息上次杨浩出征及回城时,她都没能看到,杨浩便特意在斋香楼包下一间房来让她在那里相送。

    二丫到了那日真是万般后悔自己当初的多嘴。因为临行前一夜,杨浩也没个餍足直折腾了一夜,杨浩清早倒是神清气爽地去了朝堂,只留她瘫在床上,实在是不想起来,可想到不知他何日才会回来,又不想他拂了他的好意,这才勉强挣扎着起来,见天色不早,她向婆婆说了一声,急急来到斋香楼。

    许是因为这次不到敌军压境的地步,所以杨浩只带了些随从便赶出城去。

    二丫站在窗前看着杨浩骑马经过,杨浩也抬头看着窗前的人儿,却因身在马上,电卷风驰,只一眨眼工夫便奔出老远,二丫只管痴痴看着杨浩的背影,直到一阵秋风吹来,轻轻卷起她手中的帕子,她才倏然回神,却见那帕子飘飘悠悠坠到楼下,掉落在行人身上。

    早有小丫头跑了下去,恰巧那行人也进了斋香楼,小丫头见那人气宇不凡,不敢小觑,忙上前施礼低声道:“见过这位大爷,刚才您可是捡到一方帕子?”

    那人只管笑眯眯看着她道:“方才确实是捡到一方,难不成是你掉的?”

    小丫头看那人笑得好看,不觉看得呆了。与那人一起的几人便笑道:“五公子,快还了她吧,别难为一个小丫头,定是她家姐姐们掉的。你是京城谁家的?”

    原来那捡到帕子的人,正是瑞王府的五公子庄简泽。他本与友人约在斋香楼,没想到走到楼下时,却有一方素帕恰好落在他的肩上,心中暗道有些意思。

    倒是众人见那帕子并无特色,朴素得很,估计是小户女子掉落的,也不由打趣他今天定有艳福,不知是哪家小娘子看上他,这才遗帕留情。

    果然甫一进门,就有个小丫头来索要。

    小丫头见问,忙道:“我家是忠义侯府的!还请大爷把帕子还了奴婢。”

    众人都愣了一下,这可不是他们能随意调笑的人家。庄简泽想起今日是杨浩出发的日子,心头一动,笑道:“原来是忠义侯府,真是失敬!失敬!手帕原物奉还!”

    庄简泽说罢,便自袖里摸出方锦帕来,递给小丫头。小丫头伸手接了帕子,又施礼道谢,忙上楼去复命。

    小红接过小丫头递过来的帕子,笑容便凝结在脸上。少夫人不喜用锦帕,除非出门做客,否则她都是用素棉的,今日因只是自家在此一坐,故少夫人用的是素帕,或许是那人拿错了!

    小红便带着那个小丫头一起下了楼,询问掌柜的刚才的客人在何处。掌柜的早就被人打了招呼,忙道:“没留意,或许走了吧!”

    小红也没了主意,便又上楼去,走到二丫跟前,把锦帕的事悄悄说了。二丫接过来看一眼,果然是男子之物,定是哪个浪荡儿捡了她的帕子,有了那该死的想头了。

    她又细想了自己的帕子,只是在细棉布上裁下,边角处绣了几朵小花,并无任何印记,便是路人拾了也只当是寻常小门户之女子丢的,便是拿出来也不会被人想到自己身上,倒是不妨事。

    二丫又细问小丫头,是否报了自家的门户。

    那小丫头虽不知道帕子被人换了,也知定是有不妥的地方。她也是个机灵的,当时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那人,便自报家门,如今见少夫人一脸凝重地问道,忙回答道不曾说出府里的名号。

    二丫点点头,实在是找不回来也只能作罢,幸好不曾让人知道自己是哪家的,那帕子又不值什么,说不定他见无甚趣味,便丢开了。

    虽然那浪荡儿可恶,平白戏耍人,这锦帕却是留不得,也不好私下里毁去,免得让那人以为自家收下了呢。

    小红把帕子交给大堂,只道小丫头在门口捡到的,若有人来寻,只管给了他就是,不必多说。

    万儿也知此事不好声张,便对二丫悄声笑劝道:“说句真格的,那个帕子在外人眼中,也就是小丫头或不讲穿的丫头媳妇才用的,旁人再不会想到会是主子们用的。”

    二丫看着小红上来只笑了笑,就怕有心人看出端倪来,但愿那人真的出了店。

    小丫头领错了帕子都不自知,可见定是主子身边的大丫头或媳妇子的,偏小红下楼去又跑来了找自己讨主意,若是个聪明的,定会想到那个帕子就是自己这个主子的。

    偏这种事又不好声张,便是仗势去搜身,未必就一定能找出来,毕竟是那么好掖藏的物件。

    却说那众人见五公子偷梁换柱,心中知道定是五公子旧态复萌,想寻些乐子,不过仍是小心劝他,大户人家的大丫头也是整日关在家里,没那么好勾引,何况又是忠义侯府里的,真没必要去招惹。

    庄简泽邪魅一笑,只招呼着人去了房间,他自己做在窗前,恰好看到大堂里的一切。

    当那个大丫头出来时,他尚还不敢断定,但看到她手足无措地上了楼,不多时再把绵帕交给柜上,他便心下了然。

    世间哪个女子不在自己用的帕子上下足了工夫,总拿最好的绫罗绸缎做帕子,恨不能用金丝银线绣上最精致细密的花卉,而且还要费尽心思地熏了香,这位世子夫人倒是返璞归真,或者是果然风华绝代不须用这些来取悦于夫婿!

    因为斋香楼的酒菜极佳,有时也会有些女眷来此品尝,所以斋香楼在旁边另修了一道门,只供女子往来。

    庄简泽见时候差不多,便唤来掌柜的,问那个大丫头是如何交代的。

    掌柜的忙道:“那位小大姐说,这帕子是她们的一个小丫头在大堂里捡到的,便放到小的这里,如有人问起,便还了就是。”

    庄简泽笑道:“正好,我的一方锦帕才刚找不到,你拿来让我看看!方才那个大丫头是谁家的,也好让我当面道谢。”

    掌柜的忙陪笑道:“具体是哪家倒是不好说,左不过是大户人家的,五爷以后也未必会遇得的上,况且那家也走了。”

    倒是个乖觉的,庄简泽已经印证了猜测,便收好帕子,不再为难掌柜。

    自杨浩走后,二丫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有种说不出的凄然,尤其是夜里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床上,越发的怀念与杨浩二人嬉闹的情景。

    如此好几日,二丫才勉强打起精神头来侍奉公婆。幸好忠义侯夫妇也体谅她少年夫妻乍一离别,自然心情不佳,只让她好生照顾自己,不用急着上来侍奉他们。

    二丫好容易把心情梳理好,就有一件让她开心的事发生:朝廷的俸禄发了下来。

    侯爷的年俸是五千两,侯夫人与世子俱是三千两,做为世子夫人的二丫年俸则是一千两。另外,忠义侯又是辅国将军,杨浩在外领兵打仗,则又另有俸银。

    因为朝廷是按春秋两季来发俸,所以此次只发一半,等明年春季再发另一半。

    二丫在前世因是诰命夫人倒也领过俸银,一年不过一二百两罢了,如今看到自己什么事也不做,凭白拿了这些银子,倒是抵得上朝中一二品大员的俸银了,幸好他们还有禄米,不然二丫更是心虚的很。

    二丫又是心虚又是兴奋,这银子自己要拿出些来孝敬祖母等长辈,再给杨浩买点东西,或者哪天空了让人买了米面去散给穷人……

    二丫筹划到大半夜,才想起这银子并不在自己手中,一早就归到总账里去了,不过这样也好,这府里的下人们也算是花到了自己的银子,以后若是再敢不敬自己,自己也能理直气壮地教训他们了。

    第二日,二丫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到婆婆房中。

    杨夫人见她两眼犹是明亮亮的,以她对儿媳的了解,自然明白二丫此时的心情,故笑道:“咱们内宅妇人于朝廷百姓毫无寸功,却白白拿了这些银子,我倒是有些心虚,故每当发下禄银,都会拿出一些来去寺庵里做些功德,以酬谢上天的厚爱。”

    二丫听婆婆这话正合了自己心意,忙道:“儿媳也正想这个事呢!不知母亲往常去拿个寺里,这次儿媳陪着您一起去,一来酬谢神佛,二则也为我们爷祈福!”

    杨夫人见二丫这段时日为了杨浩出征之事神情有些郁郁,便想让她好好放松一下,于是笑道:“凡事有你呢,我就不跑这一趟了。倒是该问问亲家可要一起去,你也趁着好好玩一天,这样的机会不多。你到那日为浩儿请尊菩萨来,以后天冷了出去也不方面,倒是在家里一心给他祈福,也便宜些。”

    自准备嫁给杨浩那一天起,她便想到这一日。所谓人言可畏,在杨浩出征期间,她更该关紧门户,也省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二丫忙笑着应承下来。

    第二二八章送子观音

    杨夫人见二丫脸上没有任何异样,便有些放了心。不是她苛刻,这男子不在家,妇人更要安分守己,尤其是还没生孩子的年轻媳妇,更要在外少走动,免得心变得野了,做下什么丑事来。

    李家众人也是激动坏了。李母做为六品安人,倒是能拿俸银的,太安人则是看在儿子的功劳上封的,只有荣誉并无俸银,但是老太太因为圣上偏袒了伯府,故作为补偿,特允了其有俸银,于是婆媳二人加起来此次共得了六七十两的银子。

    对于李家来说不只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更难得的是这份做为官家夫人明正言顺的体面。

    老太太等人得知二丫因得了俸银欲去酬谢神灵,心中也觉得理应如此,自然满口应承下来。李母又邀着刘夫人同去。

    刘夫人官宦出身,对于官员夫人的俸银倒是习以为常,反正每年也要做些法事祈福的,倒是个出去走走散散心的机会,一时又着人去问女儿:忠义侯世子夫人相邀可要同行。

    刘芳的婆母本就因她生了个大胖孙子而对芳姐儿喜爱有加,如今又是同着世子夫人一起,也是高兴地放了行,只是因天气渐渐冷了下来,怕孩子受不住,芳姐儿只得自己前去。

    杨夫人得知不只二丫一家人,连川阳侯府的刘夫人母女也一同前往,更是放了心。

    到了那一日,二丫侍奉婆婆用过早饭,笑道:“儿媳还从没做过祈福的事,今日便大着脸面求母亲暂舍了常嬷嬷一日,让她陪着儿媳一同前去,到时也好指点儿媳一二,免得丢了侯府的脸面。”

    常嬷嬷是杨夫人的心腹,常嬷嬷跟着也就想当于杨夫人的耳目都跟着了。

    二丫心里坦荡,她一没私情二不做亏心事,况且有婆母的心腹跟着,不仅能证明自己的品行,让婆婆放心,有这么一个妥当的在身边,也能让自己省了不少的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杨夫人一面调侃儿媳这是要挖了自己的墙角,一面也顺势答应了下来。自此但凡二丫一人外出,都会有常嬷嬷相陪。

    二丫则笑道:“母亲就我这一个儿媳,这最好的自然要便宜了我!”

    二丫先是去家里接了祖母与母亲二人,常嬷嬷知她三人定有些私房话说,便主动要去后面车上坐着,二丫等人挽留不住,只得随了她的意,又让小丫头们好生侍候着。

    因一早就商量好,两家只在净月庵里汇合,故二丫等收拾妥当后,一众人便浩浩荡荡出了城。

    二丫欲给祖母一百两银子以为家用,老太太忙拦住道:“如今咱们家也好过得多了,我与你母亲也能领着朝廷上的俸银,你自己留着用吧,大户人家的夫人太太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

    李母也道:“中秋时姑爷也曾给过家里二百两银子!你如今已经嫁了人,就是他家的人了,可不能随便就拿着夫家的银子来接济娘家。”

    二丫倒是没听杨浩提起曾给了家里银子的事,忙笑道:“我每个月都有月钱,家里什么都有,倒是用不着。当日为了给我凑嫁妆,把家里刮了个干净,这只是我月钱积攒下来的,没动嫁妆。马上就快到新年了,父亲如今升了官,应酬定也少不了,哪里都要用银子,我手里还有呢。” 最终老太太只好收了下来。

    进了净月庵,便见刘夫人母女早就已经到了。芳姐儿比之刚生了孩子那会瘦了不少,人也看着更白净了些,她见二丫带了帷帽,上前拉着二丫,笑道:“就咱们这几个人,还用得着如此?”

    二丫把帽子除去,递给身边的丫头,也笑道:“没办法,好容易得了个‘惊鸿仙子’的名号,怕被外人看了露了马脚出来,岂不是可惜了。”

    二丫出嫁多时,性子倒是一点没变,众人也笑了,又彼此寒暄着问询着近况,一时便进入庵堂做功德。

    这个庵堂名声不错,只要施主在香火银子中指明了善银的数量,主持便会将其拿出,专用来救助妇孺老人。所以好些夫人都爱来此做功德。

    二丫此次前来,杨夫人给了她三百两银子。二丫把其中二百两银子做了善款,又自己拿出银子凑了二百两银子给主持,做为杨家祈福并请观世音菩萨的费用。

    老太太婆媳与刘夫人更是虔诚,不仅捐了银子,更要挨个拜一遍。

    二丫在旁见了,寻思是否也该如此为杨浩祈求平安。芳姐儿也舍了银子为全家祈福,又为儿子求来平安符。

    年轻到底没有上了年纪的对神佛敬畏,她见二丫正踌躇,便上前拉着二丫悄声笑道:“如今银子捐了,神佛自然就看到咱们的诚心了,拜不拜的倒是不重要!倒是你该去后面的观音送子洞前好好拜拜才是。”

    许是因为大多是妇人在此做功德,故这里的送子观音很是灵验。二丫前世也曾来此拜过的,只是身体不好,自然没能如愿。

    二丫嗔道:“我现在拜有什么用,他又不在家。倒是姐姐该去拜拜,说不定明年又给山哥儿添个小兄弟呢。”

    芳姐儿笑道:“你这样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太势力了,小心神佛怪罪!”

    于是姐妹二人便只带了几个小丫头,去到后院里拜送子观音。

    二丫没想到竟会遇到熟人了。芳姐儿也看着那位面有轻愁的年轻妇人,感叹道:“那不是咱们那年在群芳宴上,请咱们一起吃烤肉的那位姑娘?不过短短几年,竟都已嫁作**,也不知她嫁入哪家。”

    旁边就有丫头婆子来赶道:“我们是瑞王府上的,我家五少夫人正在礼佛,烦请两位夫人略回避一下!”

    原来她还是高嫁入了瑞王府,今日看来她仍是为了没能生下儿子而烦恼。

    此时五少夫人已经起身,听到丫头婆子的话,忙上前来笑道:“莫见怪,是我管教下人不严!我这里已经参拜完了,两位夫人过去便是。”

    芳姐儿二人忙道无妨,带着人走了过去。二丫虔诚地跪拜在送子观音前,又令丫头格外添了香火钱。

    姐妹二人拜完送子观音,刚走到前院就见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