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逐鹿陕川康 >

第4章

逐鹿陕川康-第4章

小说: 逐鹿陕川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随后他们才得到确实的消息,知道李纪氢云旅到达青化砭时,突被解放军四面包
围,只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就全部被歼了。而这时候,刘戡兵团尚在延安东川李家渠、
拐峁村以北地区,并未派兵驰援。第二天才派了一六五旅到青化砭活动,结果只收容到
几十名伤兵而已。
    自从第一军在安塞扑空,三十一旅在青化砭被歼之后,胡宗南受到了教训,便决定
采取国防部制定的所谓“方形战术”,也就是用两个兵团排成数十里宽的方阵,行则同
行,宿则同宿。以为这样就不会暴露弱点,遭受到解放军的各个击破。
    这时候,胡宗南的注意力,集中到延安东北方向,他认为在青化砭打击三十一旅的,
可能是解放军的掩护部队,其主力必然向东北方向撤退了,因此便决定使用董、刘两个
兵团的全部力量,再向延川(在延安东北约一百八十里)、清涧(在延川之北)间进行一
次“大扫荡”。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解放军愿意决战,便用这两支“铁拳”把对方打
碎,否则就驱逐他们东渡黄河,把陕北肃清。
    于是,从三月二十七日起,董钊、刘戡便率领九旅之众,从延安开始行动,直奔延
川、清涧方向。由延安到清涧,本来三天可到,但这两个兵团却一共走了六天。他们一
路上并未找到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只遇到一些小部队和地方民兵武装,沿途受到种种牵
制。结果,这次“大扫荡”又扑了一个空。
    解放军怎样呢?他们的主力既不同胡军决战,也不东渡黄河,而只用一小部分兵力,
把胡宗南的九个旅引向延安东北去;主力却在相反的方向上活动,待机歼敌。不但不受
胡军束缚,反而指挥调遣了胡军,充分表现了运用之妙。
    董兵团的九十师,三月二十七日从延安出发,当天到达拐峁村东北宿营,刘兵团的
司令部则到达姚店子(延安东约五十里)附近,双方距离不远。二十八日,九十师和第
一师,再赶到甘谷驿(延安东约八十里)。二十九日,第一师沿甘谷驿通延川的大道行
进。九十师担负着对第一师的掩护任务,在第一师北侧比较危险的山梁上行进。这一天,
九十师遇到了解放军小部队和民兵武装的射击,行进屡屡受阻。等到他们的先头部队展
开攻击时,解放军立刻从一个山头转到另一个山头,再施阻击。解放军就这样的或出或
没,更番阻击,使得胡军且战且走,行进迟缓。直到三十日,九十师才到达了延川,因
等候兵团的其他部队,又再停留了一日。到四月一日,九十师和第一师到达清涧时,刘
戡兵团也到达了清涧以南地区。他们在延川、清涧间,根本找不到解放军的踪影,而各
部队所携粮食已经吃光。
    当天晚上,他们说接到了胡宗南的命令,要他们两个兵团由清涧折转西进;再向永
坪镇、瓦窑堡之线“扫荡”;企图把解放军的主力赶向北方,尔后与由榆林方面南下之
二十二军,在无定河边的绥德会师。
    依照这样的企图,四月二日,董钊兵团以瓦窑堡为目标,刘戡兵团以永坪镇为目标,
同时由清涧西进。董兵团于第二天到达瓦窑堡,刘兵团也到达了永坪镇,沿途空荡荡,
“扫荡”说告扑空。
    胡军“所向无敌”,但与解放军见面无缘,始终解决不了问题。胡宗南接报后,乃
命令留一个旅驻瓦窑堡,而以两兵团的主力,续由瓦窑堡北上,向绥德前进。
    四月五日,董兵团开始北进,当天到达王家湾。刘兵团因等候补充粮食,六日才北
开,在永坪以北地区,却遭到了解放军的尾击,立即停止前进,并要求董兵团回援。于
是,董兵团于七日说由王家湾折转南下,于八日半夜赶到永坪与刘兵团会合。
    胡宗南的两个兵团,团团乱转,经过东西南北的几度回旋,始终没有找到解放军的
主力。他们每天爬山梁,睡野地,啃于粮,有时甚至要挨饿,被拖得精疲力倦。干部怨
言纷起,士兵逃的病的,也日渐增多。他们所到之处,搜粮食,抢东西,不论大村小户,
无一幸免。连老百姓家里的锅碗瓢勺,都被他们打碎,纪律之坏,无以复加。在这种情
形下;胡宗南迫得把绥德会师的计划推迟,而让董、刘两兵团以四月十日回到皤龙(在
延安东北约九十里)去补充粮食。
    他们回到幡龙就食之后,又经过四天时间,每一天,前线派出侦察部队,后方派出
侦察飞机,出尽办法,仍旧找不到解放军的踪迹。这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胡宗南的低能,
更重要是因为边区军民一心,坚壁清野、封锁消息的功夫做得彻底。
    这时候,胡宗南根据他的总部的无线电测向台的侦察结果,判断解放军主力仍在瓦
窑堡西南方向。于是,又命令董、刘两兵团集结在蟋龙以西地区,从那里向南向北,.
再来一次“扫荡”,企图躯使解放军主力北撤,然后与由榆林方面南下之二十二军,在
绥德会师。
    四且十三日,董钊和刘戡又率领着九个旅,在皤龙以西地区,铺开几十里宽的正面,
刘戡兵团在右,董钊兵团靠左,开始向北“扫荡”。
    行动井始的第一天,九十师在最左翼行动,在前进中只遇到解放军小部队的阻击,
由于山多路小,一天只前进了三十里。第二天继续向北攻击,便遭遇到解放军在厂大正
面上逐次阻击。董钊因为在各师正面上都发现了解放军正规部队,判断可能是解放军的
主力部队,立即发出通报,而各师行动谨慎,并规定每小时用无线电话机互相联络一次。
    各师对于董钊的规定反应不一,比方九十师师长陈武,就以极骄傲的口气对其参谋
长说:“这下子可把共匪的主力部队兜住了。咱们为寻找共匪主力,不知跑了多少冤枉
路,现在好容易追上了,却说胆怯起来,为了取得联络,每小时停顿一板,这要耽误多
少时间!这不是故意放走共匪的主力部队,要它跑掉吗?真他妈的令人恼火!这样的胆
小鬼,还能同共产党打仗!”
    可是活犹未了,在前方山头上已有几梭子机枪打了过来,在前面的五十一师六十一
旅也传来报告说:该旅遇到共军强有力的阻击,前进困难,而处于右翼的董兵团第一师,
行动比九十师更迟缓,故九十师也不敢突出过远。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搞了一天,只
前进了二十里,比前一天的速度,说减了三分之一。
    第三天,董兵团继续北进,速度和第二天差不多。第四天,亦即四月十六日,下行
四时左右,九十师进至凉水(瓦窑堡西南)东北约二十里左右,据报当面解放军分向以
西、以北地区撤去。胡宗南即命令原来留驻瓦窑堡之七十六师的一三五旅,由瓦窑堡向
南出击,以策应该兵团南北夹击解放军主力部队。
    该旅奉命向南,行抵羊马河(永坪西北、幡龙东北)附近,便遭到预先埋伏在那里
的解放军的突袭,立即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该旅四千多人,完全被
歼,旅长麦宗禹亦当场被俘。到此为止,胡军在侵占延安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已有两个
旅被歼,两个旅长被活捉了。当麦宗禹的一三五旅遭受解放军突袭时,胡宗南曾令刘戡
兵团设法援救,刘戡即令其最右翼的整三十六师师长钟松派队驰援。其时,钟师的一六
五旅与一三五旅只隔着两个山头,相距不远。但解碑军对于胡军这一着早有准备,决定
加以阻击,一六五旅拼死拼活地才夺得了一个山头,又遇到另一座山头的解放军的阻击,
一山胜似一山难,一六五旅想再爬过去,却无论如何达不到目的。该旅旅长李日基不断
地受到上级的申斥,但始终无法完成任务。原来,吸引董、刘两兵团九个旅北进的,只
是解放军的一小部分兵力,在羊马河围歼一三五旅的,才是他们的主力部队。胡宗南及
其两员大将被解放军牵着鼻子走,要拉就拉,要揍就揍,弄得晕头转向,结果,这一次
的所谓“扫荡”,又白白送掉了一个旅。到第五天,董:刘两兵团因为所携粮食已经用
完,又垂头丧气地折回幡龙,以解决吃的问题。
    一三五旅继三十一旅被歼后,胡军跌过知痛,气焰大杀,已不如过去那样嚣张,士
气也随之低落,在官兵之间,畏战厌战的情绪也日渐增长,特别是在下级干部心中,产
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战争究竟要打到何时为止?”至于那些高级将领,虽然仍在高
喊“剿共”,但多年来养成的骄慢之气也已消沉下去,表面上虽说不怕“共匪”,心底
里实在惧怕“共匪”.同时,对于“胡先生”的指挥,也渐渐失去信心了。
    但坐镇在西安的“胡先生”,却还未吸取盲目乱动的教训,一味依靠空军的侦察浮
报,和他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定解放军部队已经北撤,并有被迫东渡黄河的企图。
    根据这个判断,胡宗南还是决定用南北夹击之法,要二十二军由榆林南下,董、刘
两兵团则继续北上,双方在咸(阳)榆(林)公路要点的绥德会师,以迫使解放军东渡。
于是,又作出如下的部署:
    (一)由整编第一师之一六七旅旅长李昆岗,率领步兵一团、山炮一营(炮六门)
及旅直属部队,坚守幡龙补给基地。并与绥安、瓦窑堡取得联系,确保咸榆公路安全。
    (二)董钊、刘戡两兵团约七个半旅兵力(计为整编第一师之第一旅、第八十八旅
及一六七旅之一个团。整编九十师之第五十三旅、第六十一旅,整编第三十六师之第一
二三旅、第一六五旅及配属该师的第十二旅),携带七天粮食,向绥德挺进。会同南下
之二十二军,将共军压迫在咸榆公路以东、黄河以西这一狭小地区,寻其主力决战,或
者驱逐其东渡黄河。
    策划决定,因粮食补充不及,胡宗南说命令各兵团一方面等候粮食,一方面抽出全
部工兵,协助李昆岗的一六七旅,在四天内完成蟋龙附近的全部防御工事,以便于坚守
这一补给基地。
    到了四月二十六日,胡军的两个兵团,说由幡龙出发了。
    按照实际距离,由幡龙到绥德,只有三日路程;但由于是大兵团行动,道路狭窄,
行进中说不时遭到解放军小部队的阻击,他们走了六天,于五月一日,才到达绥德。
    他们到达绥德后才发现,它也和延安一样,只是一座空城!
    但董钊究竟是做文章的大手笔、所以说向胡宗南报捷道:“第一军五月一日占领绥
德,毙敌甚多,残敌向东北方向狼狈逃窜。”
    五月二日,刘戡主张继续北进,完成与二十二军会师的任务;董钊则主张等候胡宗
南指示及补给到达后,再定行动计划。两人意见分歧,各有想法。
    董钊向来的习惯是,每占一地,必先请示胡宗南,得胡允许后再作下一步的行动;
但刘戡因为自从进入边区以来、侵之延安得首功的是第一军,进占绥德又是第一军抢了
先,而二十九军在青化砭救援三十一旅,在羊马河救援一三五旅,都没有完成任务,一
再遭受过胡宗南的申斥和痛骂,满肚子的闷气无可发泄,现在会师任务未完成,部队停
留在绥德以南地区,又摆在第一军的后边,实在觉得面于太难看,。也怕再挨胡宗南责
骂。因此,他向董钊建议:让董军在绥德等候给养,而由他率领二十九军,向绥德以北
地区推进,一方面侦察敌情,一方面搜粮充饥。董宁他看破了刘戡的心情,因此请刘兵
甲司令部搬进绥德城内,和他住在一起,并将两个兵团所属部队的驻地,重新划分:第
一军部队驻绥德城及其以东地区,二十九军部队驻绥德城以西地区,并随即进行了调整。
    五月三日,董、刘两兵团停留绥德未动。第一军所带七天粮食,都已用尽,各部队
纷纷请求补充。董钊无法应付,遂命各部队各自设法找粮,实际上就是叫他们向边区各
处抢粮。
    这一天中午,董钊初刘戡均接获幡龙被围的消息,但极力保密,两人均下不了回援
皤龙的决心,踌躇了一大,到第二天,才不得不发下即时回蟠龙的紧急命令。于是,在
五月四日上午十时,两个兵团数万人马,又由绥德出发,奔向幡龙.
    绥德离幡龙约为二百五十里,急行军三日可达,常行军大概要三天半,焚径有两条:
一条是由绥德经田庄、石咀驿,然后向西审直趋折家坪、永坪,再西出皤龙;另一条是
由绥德经裴家湾、王家湾、瓦窑堡,再向南直下皤龙,亦即董兵团向绥德前进时走过的
老路。
    照理,救兵如救火,以快为佳。但董、刘两人,此时均顾虑重重,决心难下。走第
一条路,他们怕解放军在九里山(咸榆公路绥德、清涧之间)附近、石咀驿东侧进行伏
击;幸第二条路,他们说怕解放军在那里打援兵。最后才定出一个妙想天开、聊以自慰
的办法,选了一条所谓“远敌而行”、“出敌不意”的路线,由绥德沿小里河西行,多
走五十里弯路,然后折转向南,经老君殿、南沟岔、瓦窑堡到蟋龙。
    他们定了这个计划后,又因请示胡宗南批准,耽误了一天,然后行动,而所选的路,
翻山越岭,崎岖难行,那些羊肠小道,往往只能容单人通行,因此数万人马,排成一字
长蛇阵,往往先头部队已经宿营,而后尾部队刚刚起步。就这样昼夜兼程前进,到瓦窑
堡时已经是第四天。五月八日,他们赶到蟋龙,而一六七旅的四千多人,已于前一天全
部被歼,旅长李昆岗也成了俘虏。
第六回
    战线北移 战云密聚沙家店
    匆忙南下 钟松陷入包围圈
    幡龙是胡宗南的战略补给基地,是以幡龙之败,不但损兵折将,还丧失了大量物资。
解放军在此役中,缴获军衣四万余套,面粉一万两千多袋,骡马千余匹,山炮六门及其
他弹药很多。一次从战场上取得如此丰富的补给物资,对他们而言,还算是第一回,当
然大有好处。
    解放军收受了胡宗南这许多“礼物”之后,立刻撤离,所以董、刘两兵团五月八日
回到幡龙时,已找不到他们的踪影。胡军见到的,只是留在破窑洞里的几十个伤兵,他
们都以愤擦的目光注视着回援部队,有些还怒气冲冲地骂道:“敌人打我们的时候,你
们钻到哪儿去了?人家走了,你们才回来,真他妈的该死?”
    青化砭、羊马河及幡龙的三次战役,就整个兵力而言,胡宗南是以众临寡,解放军
是以弱胜强,已见分晓。在这里,不妨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自始至终,胡宗南都是情况不明,指挥盲目。当他的部队侵占延安之后,他一意想
捕捉陕北解放军主力,寻求决战。他这个想法,早就为对方所洞悉,所以解放军撤出延
安之后,便以一纵队的人马,浩浩荡荡,故意摆开阵势,向延安的西北方面的安塞转移;
以诱敌前迸。胡宗南靠空军侦察,果然大有发现,立即派出大部队追扑上去。而解放军
的主力部队,实际上转移于延安东北,新四旅、教导旅和刚由黄河以东过来的二纵队,
共一万多人,均已在青化砭一带隐蔽,构成袋形阵地,准备请公人瓮。果也不出所料,
当胡军大部队在安塞扑空之际,由胡宗南直接下令行动的三十一旅,已经丧失于青化砭
川道之中。胡军侵入延安后还未及一周,即挨了重重的一棒!
    安塞扑空、青化砭又输了一着之后,胡宗南又认定解放军主力不是向西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