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称霸海上-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没听说过吗?”他说,“‘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屋瓦坠地,这是上天示意,要殿下移居黄瓦屋(皇宫)了。”(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译注:原文为:“适暴风雨,檐瓦堕,燕王心恶之,色不怿。道衍以为祥。王谩骂:‘和尚妄,乌得祥?’道衍曰:‘殿下不闻乎?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天易黄屋耳。’王喜。”依照《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的记载,暴风雨乃发生在朱棣拿下惠帝派来的使者之前。)
起初,惠帝对燕王的叛乱并不很在意,照常处理例行事务。他决定给予地方较大的权限,并且不像他的祖父一样施行恐怖统治。他释放了开国之初就入狱的一些政治犯,撤销一些惩罚性的税赋。然而,由于可能帮助朱允的良将,大部分在朱元璋最后一次疯狂整肃中被杀,因此朝中已无良将有能力平定这场叛乱。第一支受命攻击朱棣的朝廷军队尽管数量庞大,但在北方的战场处处失利。惠帝不知是出自于心地仁慈或者个性天真,竟然下令部队不准杀害燕王。朱棣知悉此事,便利用这个弱点。
朱棣又再一次以突袭的战略让敌人大吃一惊。当惠帝的部队正在河北饮酒庆祝中秋节时,几千名朱棣的部队在午夜展开攻击,消灭了8000名朝廷的士兵。由于朱棣的部队以一种奇特的潜水战略发动攻击,剩下的1万名朝廷的军队,不久之后也被俘虏了。朱棣的人在一座桥梁附近躲在水底,以芦管呼吸,对头上经过的朝廷的军队发动奇袭。这些攻击行动不但瘫痪了朝廷军队的武力,同时也打败了这支多达13万的大军。
然而到了晚秋,惠帝派出第二波阵容更为庞大,估计大约有50万的大军,前去北方拿下北平。但是这支部队在南京出发时,穿的是夏季的军装,在没有事先准备之下遭遇北方的冰雪。虽然朝廷军队的士兵穿着草鞋感到非常寒冷,但还是发动攻击,万箭齐发射向北平城。当时燕王跟他的部队正在城外操演,北平的妇女登上城墙,勇敢地向来犯者砸锅碗瓢盆,一直到男人们赶回来帮忙。北平是守住了,而朝廷的军队损伤了大约20万。
建文三年(1401)春季,朝廷的军队再度集结,他们使用破坏力强大的火铳,发动压倒性的攻击。朱棣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好几名将领,数以千计的部队,包括燕王本人,也仅能勉强地从攻击中逃脱。在山东,朱棣发觉他本身被敌人的骑兵团团包围,马也受了伤,仅能靠归附的蒙古军大胆冲锋,才得以脱困。经由道衍劝告,燕王撤回北平让部队休养生息。这是他反叛以来的低潮。到了这个时候,两方都不再低估对方。战况陷入了僵局。
第一部分第三章 俘虏与王子(4)
朱棣出乎意料地得到宫中太监的奥援。惠帝为了防止宦官滥用职权,禁止宦官在宫城之外办理公务。感到不满的宦官们,从南京逃往北平燕王的王府。他们跟燕王泄露了有关京师防务方面的秘密,指出京师的防卫兵力其实相当薄弱。他们还建议燕王:安徽的凤阳与江苏的淮安驻有重兵,最好避开。燕王高兴极了。这给了他所需要的鼓励,让他可以挥兵南下,攻克南京。
这场大胆的战役在建文四年(1402)元月展开。朱棣带着将领之一马和,沿着大运河向南,夺取粮船,切断重要城市的运输线。他避过重兵驻守的防御据点,仅攻占兵力薄弱的城镇,有时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在安徽灵璧跟朝廷的军队遭遇时,朝廷的兵马因为大炮放出的信号搞错,提早冲出防护的战壕,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下,使朱棣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清除了穿越长江的障碍,包围首都南京。(关于朱棣的反叛,参见DavidB.Chan,TheUsurpationofthePrinceofYen,1398—1402,SanFrancisco,ChineseMaterialsCenter,1976。并见EdwardL。Dreyer,EarlyMingChina:APoliticalHistory1355…1435,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1982,页157—172。)环绕南京的巨大城墙,周长15英里、高36英尺,城顶宽21英尺。整座城有四道城门(译按:这里指的是聚宝门有四道NCECD门),由禁军防守。这些士兵就住在城墙里的狭长营房(译按:即藏兵洞)里。明朝城墙守军的纪律,十分严格。当哨的卫兵,不得擅离岗哨五步之外;擅离岗位者,就地正法。若逃亡的话,除逃亡者处死之外,其他同伍的四人,亦因未尽劝阻之责,陪同逃亡者连坐,一起处决。另外,卫兵若敢闲聊者,割耳处分。(关于城墙防御,参见FrankA.KiermanandJohnK.Fairbank,ChineseWaysinWarfare,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1974,页177,引许学范,《武备辑要》(1828年刊)。)
尽管朱棣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要打下南京城,但还是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然而惠帝身边的官员对皇帝的忠诚,已经开始瓦解。在朱棣抵达南京城郊后不久,两位朝廷的将领到燕王的营帐,讨论和平解决的方式,并商谈弃城投降的秘密协定。建文四年七月十三日,获得胜利的朱棣和他的军队大步迈入了金川门。
燕王发现宫殿陷入一片火海,于是命令一名太监前去调查。太监发现了皇后与太子烧焦的尸体。另外一具烧得难以辨认的尸体,一般相信就是惠帝。然而,即使在七月十八日这3具尸体埋葬的前夕,朱允还在人间的谣言还是四处弥漫。
当燕王逼近南京时,有一种传言说:某个朝臣催促朱允打开祖父留给他的朱红锦盒。太祖在驾崩之前规定,惟有在紧急的时刻才能打开锦盒。锦盒里放着3名和尚出家入佛门的证明度牒,度牒上有“应文”、“应武”和“应贤”3个名字。上面指示:“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方。”锦盒里也放着和尚使用的袈裟、僧帽、僧鞋,以及落发用的剃刀。
根据这则故事,惠帝打扮成和尚,带着几个忠心的跟随者,来到鬼门,见一艘小船系在水边,神乐观的道士王升在那里等候,他说太祖托梦要他来帮助他们。于是,惠帝就这样逃出去了。据说这3个和尚从来没有离开惠帝身边,其他还有20个人假扮成各式各样的人在路途之中来回奔走,帮惠帝准备衣食等各项事宜。(惠帝出亡的故事,参见商传,《永乐帝》,页131—132。)
(朱棣选择“永乐”——意指“永远欢乐”——这个称号,做为其在位时期的年号
在南京城沦陷之前,极力主张削弱燕王势力的两名顾命大臣——齐泰及黄子澄,曾经设法秘密逃出南京城。齐泰用墨水将他的白马涂黑,由于墨汁随着马匹身上的汗水脱落,他还是被认了出来,遭到逮捕的命运。黄子澄在苏州筹组勤王的义军,但是很快就被燕王的部队消灭。在当面指责燕王之后,黄子澄被处以叛国罪,施行残酷的凌迟(即千刀万剐)之刑。这种凌迟的剐刑,以刀在胸部、腹部、手臂、大腿及背部上一片一片地剐,让犯人慢慢地流血至死,这段时间大约长达3天之久。
朱棣在七月十六日登上皇位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处死拒绝承认他的文武官员,还有跟这些人相关的九族、甚至十族,以及他们的邻居、老师、仆人和朋友。许多服侍过朱允的儒臣也包含其中。这种恐怖的整肃行动令人回想起他父亲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大屠杀。紧接着大屠杀之后,朱棣选择了“永乐”(意为“永远欢乐”)作为他的年号。他公开宣布,他侄子在位的建文时期根本就不存在,同时也修改历史,正式将他父亲的年号一直延长到建文四年(译按:即洪武三十五年)。
从即位开始,朱棣就不信任士大夫,而帮助过他夺取皇位的宦官,则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朱棣为了报答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宦官将领马和,赐他姓郑。一般相信,朱棣之所以选择郑这个姓,是因为在叛乱初期,他的爱马曾在北平城外一个叫郑村坝的地方被杀死。(关于郑和的赐姓郑,乃依据1990年6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明代史学者周绍泉的访谈。译注:郑和赐姓郑,据《郑氏家谱》〈首序〉言,乃郑和“数〔有〕功于郑州,因赐郑姓”。从史籍中查考,靖难之役的战火未波及郑州,故郑和与“郑州”并无关连,倒是与北京城东的“郑村坝”有所干涉。据学者的看法,建文元年(1399)李景隆趁朱棣攻大宁之际,围攻北平,结九营于北平东边之郑村坝。燕王随即还师交战,大败李景隆。在郑村坝一役中,郑和亦建有战功,故朱棣于得位后赐以郑姓,以志郑村坝之功。参见《郑和家世资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彭德清《序言》,页2。)事实上,郑和在建文元年的北平保卫战,以及建文四年南下夺取南京的决定性战役中,都表现得极为突出。
正当朱棣试图合法化他叛乱的行动,并抹煞朱允在位的事实时,到处仍然传说着有一位僧侣皇帝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有记载说惠帝在云南一个叫白龙山的地方度过余生。也有记载说他去了广西,据说他曾在那里卖玉带换饭吃。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描述他如何逃到福建,在那里讨了一个老婆,生了四个小孩。
据说,一个叫严震的朝廷官员,在往云南的路上,无意间遇见了惠帝,两人相认对泣。
朱允问:“何以处我?”
严震对曰:“陛下自便,臣自有处。”
据说当天夜里,严震在驿站的亭中自缢。
另一种说法则坚称,虽然最初他在国内四处游走,但最后落脚在苏州城外穹窿山的一座叫普济寺的大寺院里,一直住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他45岁去世为止。道衍在燕王夺取帝位之后就不再对燕王抱任何希望,所以惠帝应该就是得到了道衍的帮助。据当地老百姓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时期,寺院中埋葬惠帝的地点,也总是一片青绿。(关于朱允在苏州的墓葬地这一说法,参见徐作生,《明惠帝出亡穹窿山新证》,《史学月刊》,1986年第6期,页24—29。)此外,也有人说惠帝实际上是逃到了海外。
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令开始建造帝国的庞大船队,这支船队包含了商船、战船及粮船,预定前往中国海及印度洋上的港口。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船队,将载着帝国所拥有的各式宝物,因此境内各省立即全力以赴投入这个庞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各家说法不一,至少根据《明通鉴》(一本记载明代的非官方史书),部分的自的可能在于彻底搜查海域,以便寻觅惠帝,或借此行动,消弭惠帝流亡海外这个造成不安的谣言。
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考,上命〔郑〕和踪迹之。(见夏燮,《明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卷十四。)
当然这支壮观的宝船船队的实质意义,好像是要跟那些可能藏匿废帝的番邦君主宣布:我朱棣才是合法的天朝皇位拥有者。同时成祖的心里可能也有另外一种想法:帝国的财政已经在长期的内战中消耗殆尽,需要对外贸易来补充。
第二部分第四章 宝船(1)
在南京城的南部,秦淮河的一条支流蜿蜒地流过。这条秦淮河的河水缓缓地淌着,在它的许多平缓河湾上,停泊着舱房如小宫殿般华丽的画舫。从早到晚,在这些游舫上,人群来往络绎不绝,享受着红颊似桃的年轻姑娘的感官欢娱。偶尔,画舫会应客人的要求驶离河岸,悠悠荡荡地滑行,伴随着软乐高歌,漂流在似晨雾的氤氲水波上。
然而,顺流而下至南京城的西面的秦淮河的主流在此注入了浩瀚的长江。一长串的驳船,在内陆的河港忙碌地来回穿梭,将木材及各式建材载运到龙江船厂。人跟马将货物搬上泥泞的岸边,送进大型的货栈里。报时的更鼓声,提升了工头的焦虑,因为进度总是落后。船还没造好,朝廷又颁下一道新的命令,要求建造另一批船只。永乐皇帝在位时,龙江船厂的规模几乎双倍于前,从东边的南京城城门起到西边的长江,涵盖数平方英里。它胜过了接近长江口的苏州船厂,是明帝国最大的造船中心,甚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造船厂。直到弘治四年(1491),龙江船厂实际上是可以一分为二却又相邻的两家船厂,而其中之一,建造了大部分的宝船。
成祖在永乐元年(1403)五月,下令福建造137艘远洋航行的帆船。3个月之后,又下令苏州与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诸省,建造另外200艘船舶。而在永乐元年十月,朝廷又命令沿海各省迅速将188艘平底运粮船予以改造,以因应外海航行所需。(关于船只建造的数字,见《明太宗实录》,卷十九、二一、二三、二六、三五、三九、四六、五二、五四;造船的总额,参见席龙飞、何国卫,《试论郑和宝船的船型与建造地点》,收于《郑和与福建》(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页106。)造船的狂潮,从永乐二年(1404)一直持续到永乐五年(1407),为应付帝国各式各样的特殊任务,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由于沿海各省无法独力供应所需木材,因此广大内地的伐木行动匆促地动员了起来,在长江和岷江流域四处寻觅大木。大木顺流而下,漂至可以顺利通向大海的船厂。大半个帝国都卷入了这个浩大的造船工程。
在洪武和永乐年间,从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大约征调了400户以上的木匠、帆工及造船工人到龙江船厂。高峰时期,约有两三万人住在船厂里工作。这些专业的工匠被分为五厢:木作、铁作、醝作、篷作及索作。每一厢大约百户。另外,又有更夫、搭罩篷作、桥木作,以及照料用来搬运船厂之内建材的许多马匹的御马监匠役。(关于龙江的造船厂,参见《郑和史迹文物选》(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年),页17—18。这些造船的工人通常不识字,因此船匠用他们的技术,将木料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仔细拼接在一起,完全不用钉子拼造出实际船只的缩小模型来指点他们。(关于船只缩小的模型,参见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Ⅳ:3,页409,转译《晋书》(635年修成),卷七九。译注:查《晋书》该卷,无相关文字。)有一句中国老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龙江船厂熟练的造船工人建造船只,就像从事着另一种重要的冒险行动,十分重视做任何事的正确的方法与恰当的步骤。在船厂的中央,是7座1500英尺长的干船坞。每一座都靠近陡峻的长江岸,而且以高闸隔开江水。当船只完成,闸门一打开,江水灌入矩形的船坞时,船就可以顺利地移动,驶入长江的主河道。为了避免未完成的船只受到任何破坏,船坞的闸门派有军士巡逻。
(南京城外龙江船厂的木刻图,显示了木作坊、帆作坊、铁工作坊(在图的左半部)以及进入长江的乾船坞(在图的中央)
欧洲的造船术首次使用干船坞,是在15世纪末的英国朴次茅斯港。而在中国,其确切的时间,最晚在10世纪。当时,有关两条大“龙舟”或游船的整修计划中,已经展现出干船坞的概念:
熙宁(1068—1077)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修治游幸的龙船船腹),于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