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中关村谁主沉浮,且看联想销售第一人(1)
——从前台到副总的打工皇后张小平
有朋友告诉我,联想集团最大的分销公司——晨拓公司去年的业绩是三四个亿,几乎都是执行副总完成的,而且还是一位女士,很有传奇色彩,你可以找她聊聊。第一次约张小平经理,“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恐怕也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谢谢!”第二次约张总,“很抱歉,我要去农业部。”第三次约张总,“张总正在开会,非常忙。”后来得知,是在接待美国CISCO公司副总裁。”第四次约张总,“非常抱歉,我晚上要去上课,学英语口语。”第五次约张总,“走,晚上一起去打高尔夫球!”约请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在想,“听说张小平经理刚刚三十岁,她一定很有家庭背景,要么便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我第一次见到张总,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靓丽、倾国倾城的女孩儿竟是指挥数百人,销售业绩达三个亿的副总经理。有谁又曾想到,她来自偏僻的农村,起初竟是晨拓公司的前台接待,也并非出自名牌学府,仅仅是一所民办大学的专科生,六年后,竟能成为叱咤中关村的联想销售第一人。
片片段段的曾经,定格到永远的张小平
1971年,张小平出生在水泊梁山畔的藕池村,说来也巧,在张小平身上除了女性的轻柔与靓丽,还真就参着一种梁山好汉的义气与豪爽。父母婚后七八年才有了她,更何况是长女,所以父母对张小平关爱有加。一次,稚幼的小平爬到桌子边儿,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就在这一刻,父亲甩手扔掉家中惟一的大件——收音机,一把抱住了张小平。
可是,张小平小时候得到父爱的日子实在是太少了。自从张小平出生后,父亲就去北京当了兵,只留下妈妈和瘦小的她在家中忙于生计。张小平在8岁之前每年只能见到父亲一面。没有父亲在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张小平所体验的不仅是清贫与劳苦,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缺少了一份深沉的父爱。
从五岁开始,懂事的张小平就帮妈妈在家里做饭、烧菜,还要照看年幼的弟弟,妈妈一个人顶着似火的骄阳下地干活,整日早出晚归。到了农忙的时候,连数数还不会的张小平还要到地里帮妈妈拾麦穗。等到了冬天,妈妈就带着弟弟赶到北京去见在部队当兵的爸爸,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妈妈还要一边在北京打工,一边照看丈夫和儿子,家中只留下张小平和年迈的姥姥。这一老一少,便过起相依为命的生活,到了春节,合家团聚,而张小平却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在她8岁时,部队为了照顾战士家属,全家便搬到了北京。刚到北京时,住在铁道兵部队大院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有零花钱,可以吃冰棍,吃糖块,而在张小平的记忆里,却从未有过零用钱,但这并未影响她的学习成绩。转入太平路小学之后,张小平仍就是名列前茅,并且身为班委,深受老师的赏识。到了中学便很自然地升到了太平路中学,以她恬静、稳重的性格,刻苦的学习精神,当选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到了高三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向张小平迎面扑来,老师们希望她能够金榜得中,考入名牌学府;父母希望她能够考上大学后,在部队家属大院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再找一个外地留京的大学生作男友,安稳度日。张小平自己却不愿接受这些无形的压力,总觉得应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但又深感迷惘。就这样,在这些压力与矛盾中,张小平落榜了。
从不言退的张小平并未被这次人生的挑战所挫败,她深知机遇与挑战是孪生姐妹。于是,她选择了一所民办大学——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习档案管理专业,人生新的起点开始了。张小平为了不局限于校园生活和书本知识,她选择了去酒店打工的方式来接触社会。那是在1991年,刚刚20岁的张小平带着几分清纯与稚幼来到了位于公主坟附近的一家粤菜馆做服务生。粤菜馆的老板是女的,很有商业眼光,一见到张小平来应聘便立即打出了招牌,“本店聘用大学生为您服务”。
那段日子虽然过得充实,但却是满眼灰暗的忙碌。那时,张小平住在家里,每天天一亮就要起床,乘1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学校去上课,疲劳了一天之后,又要赶1个多小时的路在下午5:30准时去粤菜馆做服务生,为客人们端盘子、倒水,一直做到半夜十一二点。朴实的父亲放心不下,便每天都来接女儿下班,等到了家,有时甚至都半夜一两点了,每次都是带着一身的疲惫昏然入睡。结果第一个月只赚了70元钱,这70元钱至今令张小平难以忘怀,这是她第一次打工,第一次赚钱,虽然辛苦,但她非常知足,毕竟是靠自己的双手得来的。看到别人拿了100元,她心里便想:“我什么时候能拿100元呀,100元可以买多少书包啊!”
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张小平觉得收获最大的便是使自己有了很强的服务意识。记得当时那位女老板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次,这位老板带着年幼的儿子去一家餐厅吃饭,她儿子点了一道“炸蝎子”。菜很快便端到了孩子面前,看着一个个炸熟的蝎子,孩子竟然被吓哭了。女老板便以顾客的身份将上菜的服务员说了一通,并要求退菜。服务员不仅始终面带微笑,而且还幸然应允,答应退菜,这之后,这位女老板便成了这家饭店的老客户。张小平在菜馆打了半年工,将这种服务意识融入血里、肉里、生命中,为她日后的轰天伟业奠定了深厚的意识基础。
两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等待她的是全新的职业生活。在人潮涌动的海淀区,大街上随便走过去三个人,就有一个是名牌院校的高才生,尤其是在人才济济的中关村,一个民办大学的小专科生,很难有片土之地得以立足,但张小平不相信眼泪。她开始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四处找工作,几个月下来,不是因为学历太低,就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一次次希望来临,一次次又是失望相随,但张小平有过端盘子打工的经历,又怎能为暂时的困难所屈服。
1993年,22岁的张小平找到了北京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开始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负责从媒体上搜集一些信息。张小平是从不肯错过任何机遇的人,她很珍惜这份别人看来很不起眼儿的工作,她用心很专,从不漏掉任何一条信息,每天都早出晚归,但第一个月却只拿了400元。这点钱连坐公交车、吃午餐都不够,但张小平依然执着,她自知,虽然自己需要钱,但年轻的她最需要的是自信与汲取,而并不是急功近利地索取。
渐渐地,她了解到公司里不乏一些名牌院校的才子、才女,有十五六个北大、人大的毕业生。张小平把从电视、报纸、网络上搜集来的信息整理之后便交给他们,“高才生们”再进一步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制作出内部参考刊物——《商情》。简单的一些信息,一经整理,竟然一册能卖好几万元,这让张小平深深地感觉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并且每一次见到那些高才生们在另一个办公室工作,享受更高的待遇时,张小平心中感受到的不是自卑,而是在想:“同在一个公司上班,为什么我跟他们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做的工作我也同样可以做”。
张小平是想到便要做到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她以多付出一分,多关心一分,多思考一分的原则做事,因此,便很自然地多回报了十分。工作一年后,张小平已经与北大、人大的高才生们坐在了同一个办公室里,从事同一种工作,但由于这家公司给员工薪水过少,工作又缺乏挑战性,所以张小平决定离开。
第六章中关村谁主沉浮,且看联想销售第一人(2)
红颜弄潮中关村,厚积薄发定乾坤
1995年,联想集团的主要合作分销伙伴——晨拓公司的公关部负责人由于业务上的往来,发现了聪明勤奋的张小平,便请张小平到晨拓公司来作前台接待员,每月工资仅为800元。起初公司仅有两间小的写字间,十几名员工,而现在的晨拓公司仅总部就有二三百名员工,拥有中成大厦两层楼,并且位于中关村的心脏位置,所有的这些成绩与张小平的拼搏自然是分不开的。
初到晨拓,张小平对工作丝毫不知,并且到了之后才知道,不仅仅是做前台,接待一下客人就完了,还要负责大量电话的接入工作,公司的打印、印刷也要由她来负责,每个月还要为全国的客户邮发大量的信件,因此,邮局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她。不仅如此,人手不够用的时候,瘦弱的张小平还要帮助运货人员将机器搬上搬下,甚至亲自运送给客户。即便是身为前台,她还是本着多付出一分,多关心一份,多思考一分的原则做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将自己定位成公司的销售人员。她特别羡慕销售员们,觉得他们虽然辛苦,但工作很具挑战性,薪金与业绩直接挂钩,很有工作动力和成就感。
于是,每天上早会的时候,公司要宣布当日的电脑报价,张小平便在一边默默地背,一遍又一遍地将各种电脑型号与底价、报价烂记于心。所以,每次销售人员与客户交谈时,如果突然忘了报价,张小平就会立即将报价脱口而出。在复印资料和收发传真的时候,凡是有关销售方面的信息,张小平都会细心留意,多学多记。渐渐地,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张小平工作起来尽职尽责、聪明伶俐,对各种报价了如指掌。一次,总经理突然向一位老销售员询问一款机型的报价,老销售员随口答出,“6460元”,总经理听后,回转身问站在前台的张小平:“小张,他说得对吗?”“不对!”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清脆有声,“张小平说不对,肯定不对,你再好好记一下。”总经理看着老销售员自信地说。
一次 ,一位客户打电话过来,咨询一些电脑报价的问题,当时还是前台的张小平想找销售人员来为客户解释一下,但大家都出去送货了,于是,张小平索性自己来向客户解释。不仅服务态度好,介绍得也很全面,而且把报价说得清清楚楚,连底价都一股脑地说了出去,随后,那位客户便赶到了晨拓,不为别的,只为张小平的真挚与热情。最后,客户买走了当时认为是最难卖的微彩型台式电脑,月底,她还多领了50元的奖金。张小平心中异常兴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卖电脑,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与乐趣。
转眼到了1996年,正赶上公司要在现在的中关村海龙大厦开设一个销售点,试销一些产品。几个单一的品种,三尺见方的柜台,既没有冷气,又没有饮水机,条件异常简陋,但张小平认为这是一次机遇,便主动找到经理:“经理,我不怕苦,不怕累,我喜欢挑战,我要去中关村卖电脑。”经理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小张也要卖电脑啊,那好,我相信你,你去试试吧!”在同事眼里,张小平是一个活泼可爱骄小的小姑娘,更何况她还是全公司年龄最小的,没想到她竟然也要吃这份苦,主动要求去做销售,那年,她24岁。
刚刚到了中关村销售部,只有张小平和另一个伙伴,两个人面对一台台笔记本电脑,面对五花八门的零部件,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一个全新的开始,张小平有些不知所措。每当客户上门,张小平便给客户逐一介绍每一台机器的性能,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热情地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机型,而不是根据自己赚钱的多少来推荐,而且张小平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不仅向客户介绍机器性能优良的一面,同时也不回避每款机型的不足之处,耐心详细地介绍完机器性能之后,客户总要询问价格,张小平虽然按销售利润拿提成,但她还是不忍心多要客户的钱,总是像对待老朋友一样:“这种台式机我所知道的底价是9600元,但我们的报价是10298元,我们两个销售员中午吃盒饭大约是10元,柜台摊入的租金是 50元,运输费20元……您就给9700元吧!”面对真诚、可爱的张小平,无论她介绍10分钟、20分钟还是半小时,也无论她说出什么样的底价,起初客户还是不相信她,但张小平相信,只要热情、周到、真诚,金石可镂!
可是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张小平居然一台也没卖出去,想一想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对顾客如此掏心地服务,还是没有丝毫回报,她无措了,既伤心又着急,眼看着嘴角的水泡一个个长了出来。就在开始营业的第十六天,突然来了一位顾客,并没有问太多问题便买走了两台笔记本电脑。随后,接二连三的每天都有人来买,并且很多客户买过之后,还向朋友推荐,这些客户大多是前些天听过张小平的介绍、报价后,通过货比三家后第二次才来买的。从刚开始的半个月销售额为零,到每天销售2台、3台、5台、10多台机器,工资从800元、1000元到1500元,2500元、5000元、8000元……张小平喜极而泣。
伴随着销售额的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繁重的劳动量。北京的夏天,干燥而炎热,张小平时常抱着机器在人群中穿梭,为顾客送机器,到了隆冬时节,北京的严寒迎面袭来,张小平身穿破旧的棉衣,照样抱着机器风雨无阻地穿行于中关村。一次,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也在中关村工作。一天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张小平,怀里抱着一台机器与男孩子约好一起在饭店吃饭,吃着吃着,突然想起怀里抱着的机器还没有送,于是,放下碗筷,打了声招呼便着急地跑了出去。
张小平为了增加销售量,主动提出延长营业时间1小时。每天下午5:00的时候,中关村各家销售商店就停止营业了,但由于中关村是交通枢纽地带,人流量还是很大。因此,大家就很自然地关注到了销售联想机器的晨拓销售部,就关注到了活泼、可爱而又热心的张小平,就关注到了门门类类的联想产品。不仅每天的营业时间延长了,而且张小平还缩短了大量节假日的假期,因为她觉得越是缺少竞争,机遇就越多,市场份额占有得就越大。1996年春节一过,由于中关村其他销售商店的销售人员多是外地人,还没有来,张小平看准这一时机提前营业,没想到每天来买货的人络绎不绝,张小平一个人忙里又忙外,但是心里却美滋滋的,仅仅是过年期间的半个月,张小平就赚了4万元,那次成功的喜悦张小平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7年,由于张小平业绩突出,调回了总部,负责电话销售业务,在别人看来,这种工作的难度很大,但张小平自有她的办法。她先将原有的老客户列成表,从他们的购买时间、数量及客户背景来分析他们现在购买机器的可能性,而后又接管了许多电话接入工作,只要有人来咨询,她就一定要让对方满意,即便是公司暂时没有客户所需的机型,她也会详细地记在本子上,等到有了货,便通知对方,不奢求立即将货卖出,只希望与客户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小客户基本稳定之后,张小平开始四处联系大客户,一次,中资集团的人来找张小平买电脑,一要就是几十台PC机,十几台笔记本。这可是张小平第一次面对大客户,但当时公司里的人大部分都出去忙了,只有张小平和另外一名同事,于是便忙着将机器调试、装车。辛苦了大半天,终于把机器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