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511-重走长征山地 >

第7章

4511-重走长征山地-第7章

小说: 4511-重走长征山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只有叫他大爷我们才觉得亲切,他就像我们家里的一个长辈。    
    当年“毛大爷”率中央红军去与四方面军会师,必须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主峰海拔4950米,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也是青衣江的源头。1935年6月11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二师四团在师长陈光率领下,抵达夹金山下的硗碛藏寨。12日,红四团胜利翻过夹金山。13日,毛泽东及中央机关抵硗碛,在夹金山下一块平地上(现叫誓师坪),红军领导向成千上万的战士作翻越雪山的动员。由于衣衫单薄,这些南方来的战士在硗碛作了必要准备,海椒、树皮、干竹子、棕皮等凡能御寒的东西尽可能收集。14日凌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喝完硗碛藏胞熬制的海椒汤,顶着星光向海拔4114米的山顶王母寨进发。行至夹金山最高也是最长的五道拐时,太阳突然消失,霎时雪片纷飞,群山遂银装素裹。全军将士奋力攀登,终于翻越大山,但仍有400多官兵永远长眠于夹金山上。    
    70年后的5月下旬,夹金山上,数百藏族民工正光着膀子碎石修路,他们告诉我,这是在为纪念“毛大爷”翻山70周年赶工期,“我一生中最佩服的就是毛大爷!”修路的工头咎日兰嘎说。    
    夹金山:一川好水与雪线上移    
    昨晚一夜冷雨,晨起天空依然阴沉。能翻山吗?但必须翻,夹金山是我必须走的一个重点。在红军翻过的8座雪山中,夹金山是第一座,也是名气最大的一座,它以多雪和路烂著称。多雪,是因为它的南坡面朝雅安雨带;雨雪多,路就烂。    
    中午12点了,乌云仍压在头顶。送行的老唐说,你们要走就得赶紧,不然就再住一天,太晚就翻不过去了。我想了想,还是走,呆在硗碛没准明天的天气还不如今天呢。离开硗碛,进山。其实是一条沟,两边林木长势茂密。一路人迹罕至,淡绿的宝兴河咆哮着在身边撞击着一沟乱石,发出巨大轰响。这就是硗碛电站今后的水源。果然是一川好水啊!摄影师冉文说,这水直接装瓶后就能当纯净水卖了。    
    沟走完了,开始爬山。夹金山的层次渐渐分明,原始森林一层层往上延伸,偌大的山林见不到一个人影。夹金山沉默着。多少年来,青衣羌人、藏人、商人、僧侣、马帮从这条路上走过。上世纪初,曾写作《登临中国西部阿尔卑斯山》的美国地理学会教授罗林•;夏柏林,因自己未能最终走进这片神秘的山麓而遗憾;二战中驼峰航线向北延伸后,参战的美国空军在飞往成都双流或新津机场途中,曾有30余架飞机在川西山地坠毁,如今夹金山的大雪塘还散落着飞机残骸。因此,作为茶马古道北线的惟一通道,夹金山并非蛮荒之地,文明的足迹早就印刻在这里。    
    山势渐高,路况愈差。上行至海拔3000米的波日沟,始见修路工人。原始森林在身边顺山势逶迤起伏,无边无际。再上行,路旁悬崖嵯峨嶙峋,成吨的巨石悬在头顶。一个叫刘富强的藏族路工告诉我,他们都是从小金过来的,“在这样的高山上,只有我们才能劳作自如。”这是实话,此时我已感胸闷如堵,但藏工们照样挥着大锤,砸得正欢。    
    至海拔3600米的凉水井,一路紧随的森林忽然失去踪影,前面亮出宽阔的高山草甸,黑白牦牛像撒在巨大绿棋盘上的棋子,一动不动,啃着草。此时,一辆修路的碎石车挡住我们去路。我下车请工友挪一挪,工友不理。再请,工友朝路旁窝棚努努嘴:“跟老板说去。”我钻进窝棚,七八条汉子正围着一盆猪头肉喝酒。问谁是老板,众汉不理。再问,一张绯红的长脸仰起来说,这里没有老板,有话就说!长脸40余岁,身边倚着一杆铮亮的双筒猎枪,身后还挂一张毛泽东像。    
    “我是重庆来的记者,要上夹金山采访,请将车让让路。”    
    长脸咧嘴一笑:重庆来的,采访?采啥访,我不懂。来,先喝酒!我说心跳得慌,不敢喝。长脸脸一垮:少说那些!明跟你说嘛,我这路正在修,没开通呢,你们就来压,我得收你们压路费,“把酒喝了,我们就两清,路也可以给你让开。”


第三章 雪山草地夹金山(2)

    我拿起酒盅猛喝一大口。长脸笑:对了嘛!说罢背着枪钻出窝棚,让工友把路腾开,问:“你们真要走毛大爷的长征路?”得到肯定回答,长脸眼睛开始放光,“我一生中最佩服的就是毛大爷。”长脸说他叫咎日兰嘎,小金人,此番修路他管理从波日沟到山顶段,全长16公里,投资150万元,“必须赶在‘6•;14’毛大爷翻夹金山70周年前完成。现在修的路段正是毛大爷当年饮过水的‘凉水井’。”我问任务能完成吗?他手一挥,“能完成!你看我手下有三五百号人,都是好手,何况,我这是向毛大爷献礼呢。”咎日兰嘎又指着云雾缭绕的草甸说:“你看见那些之字拐的印子没有,那就是当年毛大爷过雪山时走过的五道拐!”    
    辽远的草甸上,五道拐清楚可辨。    
    “红军翻山时,那五道拐应该有雪吧?”    
    “当然有。”    
    “当年是6月中旬还有雪,现在才5月下旬怎么就没雪了呢?”    
    “那就说不清了,”咎日兰嘎道,“我曾听甘孜过来的专家说,现在天气比原先暖和了,叫什么……对了,雪线上移。”我心里咯噔一跳,连普通百姓都知道雪线上移,夹金山,你比70年前变了多少?    
    终于登上海拔4114米的王母寨。这是公路通过夹金山的最高处。山顶残存尺余厚白雪,气温零下5度。极目眺望,四周雪峰白雪皑皑,我心里稍稍释然了些:要知道,这可是山下多少万百姓的水源地啊,如果雪线再往上移,后果会怎样?    
    夹金山,还能恢复70年前勇士们攀登时的大雪景吗?    
    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第三章 雪山草地小金县(1)

    1历史之魅——流血牺牲都是有目标的    
    小金县民国时叫懋功。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二师四团翻过夹金山,在懋功达维桥上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受到二十五师所部的夹道欢迎。会师当晚,两个方面军在达维喇嘛寺前的一块开阔地上,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庆祝大会,由周恩来亲自主持。毛泽东、朱德、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等分别讲话。全军同声高唱由陆定一编写的《两大主力会师歌》,庆祝大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红四方面军在会师初期,给一方面军的支援和帮助是真诚而实在的。斯时,双方指挥员都有一个共同愿望:两大主力会师了,应该迅速地联合起来,形成统一力量。徐向前就建议将一、四方面军的部队和干部相互调剂补充。几经周折这一建议得以实现:一方面军派到四方面军担任各军参谋长的有陈伯钧、张宗逊、李聚奎、郭天民等,对四方面军部队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方面军抽调给三军团的是九十师二七〇团和八十九师直属队共2600余人;抽调给一军团的是九十八师二九四团2000人和十一师二团1200余人。这些编入一方面军的部队,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任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也亲身感受到四方面军战友的情谊。过雪山时,邓的马死了。会师后,邓见到了留法勤工俭学时的老战友、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傅钟见邓小平没马,便慷慨地送给他一匹,还有衣服食品。这些东西不多,但对邓小平来说却是雪中送炭。邓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对子女说:“过了雪山后,傅钟送了我三件宝:一匹马、一件皮大衣、一包牛肉干。这三样东西可真是顶了大事呀!”    
    懋功的山川,曾见证两大主力会师的欢愉。    
    懋功历史悠久,民风剽悍。长征期间,这里有1000多藏羌儿女参加红军。1953年更名小金县,现全县幅员5583平方公里,人口7。7万。红军曾翻越其境内的三座雪山:夹金山、梦笔山和巴朗山。    
    我在大小金川行走,除红军故事外,听当地人讲得最多的是“乾隆爷打金川”,200多年过去了,往事就像烙铁一样烙在一代代金川人心里。这是为什么?    
    1747~1776年间,这块大地上曾发生清乾隆帝两度用兵大小金川之战。翻阅《清史稿》和《大清全典》等史籍,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两次用兵金川,战事前后逾20年,清廷为此调兵18万人,拨饷7000余万两。特别在二打金川中,清兵阵亡13731人,其中官员908人,伤者无数,耗银6160万两,米296万石,火药427万斤,铅铁炮子弹300万斤,调派民夫46万人,使征讨金川之战成为乾隆十大武功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战争。    
    那么,乾隆为啥不惜血本要打赢这一仗?    
    藏学家任乃强一语中的:为维护高度的中央集权。从元明时,中央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有别于内地行省制度的土司制。这一制度到明末清初已不适应社会发展,一再发生土司侵吞其他地区土地,甚至公开武装叛乱的事件。清康熙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有足够力量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雍正时推行“改土归流”,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土官为流官,革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改土归流”在云南和贵州进展顺利,但在川西藏区,则发生了大小金川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与小金川(今小金县)、党坝(今马尔康县)、明正(今康定县)等土司争斗以致清廷不满。次年清廷派兵镇压,三年后战事平息,清损兵7500余人,耗银2000余万两。此后,大小金川常有冲突。当小金川土司僧格桑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联合反清后,1771年清廷派大将军温福入川督师,是为二打金川的开始。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终于于1776年初取胜。战后,乾隆为彻底稳定大小两金川和嘉绒地区,在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其中之一即强制废除土司制度。    
    两次金川之战,对当地的影响巨大,也使大小金川的民族构成发生大换血,战前大小金川人口约4万,战后经过将近200年才恢复到12000人左右。战后,当地嘉绒藏族大多逃亡外地,该地区由原来以嘉绒藏族为主变为汉人、羌人、藏人交错杂居。在丹巴中路村,甲麦曾对我说,他听老辈子们讲,当年清兵打下金川后,除将掳掠的工匠带往北方外,男人全杀掉,在丹巴就有3000男人被杀,“真是血流成河啊!”    
    在乾隆眼里,即使血流成河也要维护中央的统一。    
    就在二打金川当年,有一件让乾隆分外高兴的事,就是土尔扈特蒙古族人在远离祖国148年后重返大中华怀抱。1623年,土尔扈特部因战乱,全族远走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一块飞地。他们虽远居欧洲,但始终认同自己的祖国,尊重中国王朝主权,不向沙俄称臣。18世纪以后,沙俄势力不断向外扩张,对土尔扈特部的高压控制日炽。1770年,俄国欲再次向土尔扈特征兵万人,部族压抑多年的愤怒爆发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月,年轻的渥巴锡汗率领部族近17万人,冲破沙俄军队、哥萨克骑兵的围追堵截,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奔去。这次远征历时8个月,约10万人死在路上。1771年6月,当远方的游子风尘满面、形容枯槁回到祖国时,乾隆帝大为动容,除物质优待外,还下令国家百年不征土尔扈特部兵丁。    
    对金川土司叛乱的镇压和对游子归来的褒赏,“十全老人”可谓一代明君。    
    2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小金是个啥模样?


第三章 雪山草地小金县(2)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上午8点30,高原之城小金阳光灿烂,蓝天如洗。红军会师广场纪念碑前,一位老人一边凝视着雕像,一边抹眼泪,还不停地鞠躬,敬军礼。这举动引起我的注意。上前打听,老人叫王顺生,康定人,16岁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某师三十五团传令兵,70年前亲眼目睹了两大主力的盛大会师。    
    “当时真是人山人海呀,今天,到这里来的只有我一个了!”老人长叹一声后,突然泪流满面。“民国二十四年,康定还叫打箭炉。我们村跑出来几十个年轻人闹红(军),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老人又是一声长叹,“1995年,天宝主席(原中央委员,从阿坝马尔康参加红军的藏胞,“天宝”是毛泽东给他取的名字,曾任四川省政协主席)来康定慰问老红军,我们一共坐了两桌,大家好激动哦,慰问活动搞了3天。10年过去了,如今,那两桌人也只剩我一个了!”    
    说罢,86岁的老人再次热泪长流,“我今天来这里是想会会当年的战友啊,可惜,一个都见不到啰!”老人的儿子王达胜告诉我:“这次是父亲要我陪他,专程来他曾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以满足他的心愿。”王达胜不讳言这可能是父亲最后的心愿,“四川话叫收脚印,再过几年,老红军可能一个都莫得啰!”    
    王顺生说,由于他是传令兵,会师期间,进出过中央各大机关,见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他们好年轻哟,走路飞快,人长得高大,声音也大,精神十足啊……”说罢,老人眯缝起眼睛,心绪似飞回到早已逝去的燃情岁月。突然,他睁开眼:“你们想听会师歌吗?”    
    老人的嗓音居然很亮。歌的过门很长,旋律铿锵有力:    
    万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    
    铁的意志血的牺牲    
    换得伟大的会合    
    为着奠定中国革命巩固的基础    
    高举红旗向前进……    
    老人说,这首歌是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写的。记者惊叹于他的记忆。    
    “怎么忘得了呢?它都刻在我骨头上了……”    
    据小金县委宣传部长靳东(藏族)介绍,会师期间,小金有中央红军2万多人,红四方面军8万人,“像小金这种贫瘠的地方,每天要给10万人马提供粮草,那是什么概念?但小金人民作出了选择,节衣缩食支援红军。另外,小金还有1000多藏羌儿女参加红军,他们大多一去不返。”靳东说,“据我所知,金川有一个叫康立泽的老红军回来过,他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90多岁了,看到家乡路不好,还专门给曾培炎副总理写过信。现在,从小金两河口到金川的公路已经动工。”    
    我静听着靳东的解释,知道作为一级官员,他的话有对也有误:70年前会师时,四方面军来懋功的主要是李先念的部队,张国焘率大部队住在茂县一带没过来,否则,真要拥进10万人马,懋功是招架不住的。    
    靳东坦言小金经济还比较落后,去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仅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还有近2万人没脱贫,“但我们有信心加速发展,重点是抓好六大基地建设和红色旅游。小金农业优势在于日照时间长,全年达2400小时,这在中国独一无二。因此,我们九寨酿业生产的葡萄酒,据国内酒业权威专家李桦讲,可与法国波尔多媲美;还有青豌豆,小金的是最好的,远销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