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 >

第7章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第7章

小说: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遇相如必极力侮辱,且不与其同列朝班。相如每每忍让、绝不与争。其门客询问原故,相如说:“廉将军是赵国难得之才,相国亦身负重任。秦国不敢轻犯赵土,因有我二人之故。将相相斗,必有一伤,不论伤者为谁,皆国家之祸。”廉颇闻言,大感惭愧,背负荆条请罪相府。廉蔺相如和好,共事赵国,以廉颇之勇加以相如之谋,使强秦兵不敢犯境。这就是两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交口称颂的“将相和”的故事。

  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对廉颇忍让再三,因为他明白,自己与廉颇的团结命形成极大的力量,对赵国有益;如果二人相斗,其中必有一伤,则后果不甚设想,蔺相如成功地协调自己与廉颇的关系,他们的和好使二人的长处相得益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挥。可见在一个整体中,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并不一定保证事业的成功。而作为管理者,还必须使每个人的努力协调一致,搞好人与人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从事现代化生产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军队团体等等都有一整套极其复杂的组织系统。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总是把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很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努力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成倍地发挥效益而不是各自孤立,更不是互相抵消。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极其复杂、异常松散的封建军事结合体。在内战中蒋介石以重金收买武力的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其实诸派军阀自成体系,各行其政,各派系之间积怨甚多、常存兼并之心。正由于这种情况,军事结合体的弊病在抗战初期暴露无疑。国民党数百万众兵与日军对抗。数量上无疑占优势,然而对日作战一触即溃,数月之间大好河山沦丧贻尽。这里面除了不发动群众、装备低劣、兵员缺乏训练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这个松散的军事结合体内部矛盾重重、毫无凝聚力与向心力。战场上各存异心、常常见死不救,甚至趁火打劫。国民党军队中很少有人能够成功地指挥这样的部队协同作战。故而初期战场全面瓦解。这就说明了人多未必势众、团结才是力量的保证。要想团结好,这就需要很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也是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有以下四点,即:目标的一致性与需求的相辅性;群众中每个人的个性;人际知觉、反应和冲突问题以及人际间的沟通。

  目标一致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首要前提。在群众中尽管每个人的性别差别很大,但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各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身上为对方不适应的特点,以求得努力方向的一致,也包括政治思想的一致,这是不需要多讲的。

  目标一致固然有益于搞好人际关系,然而群众中需求不同的个人,也可以通过彼此间相互协助对方,以实现需求的方式,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的。古代哲学家庄子和惠施是亲密至交,但他们的哲学主张大不相同,两人经常发生激烈的论战。这种论战对建立各自的哲学体系在客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标的一致与需求的相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管理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努力中应该有意促使下属(不论人多还是人少)形成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他们在为此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就有了密切合作,即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在目标难以统一的情况下也不必强求一致,可以通过促使下属互助帮助的方式加强他们的交往关系。

  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等等。个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呈现出错综交叉的关系。即个性相同者一般来讲便于搞好关系,例如两个热情、易冲动的在一块儿做事,会彼此对对方办事感到满意;也可能不利于搞好关系——如同样抑郁寡欢的人会感到加倍的烦闷。个性相反者大多不易搞好关系,出现类似“水火难容”的个性冲突。但也有许多性格不同的人能够取长补短,很好地相互配合。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性相同与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个性是否能够相容。

  现代化的管理艺术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对自己下属的个性都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得出结论:某人与某人,或某几个人与另外几个人性格可以相容,这时就可以考虑应该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工作。在国外,许多人事经理给每一个下属建立“个性卡片”,有个别公司还有独具特色的“个性申报制度”,即由职工自己申明自己的个性,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人事档案在我国恐怕是最为复杂繁多的材料了,然而并没有哪一个人事部门的档案里有关于个性方面的调查,也从来没有那个用人部门在交给新录取者填写的厚厚的、一式三份的表格里有“性格”一栏,尽管这只占用有限的篇幅。事实上这是非常重要的,让被管理者“坦白”自己的个性,是对该人人际知觉的最好的调查,这种调查是任何客观观察所不可能取代的,因为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问题:“我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别人怎样与我共事。”松下的人事管理部门不做这样的卡片或表格,并不是他们对每个下属的个性了如指掌,而是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懒于做这项细致的工作,或根本不知道居然还有此一说。由此看来,对于那些对重要性缺乏了解的人应该进行适当的业务培训,根本不知有此说的是不适于做管理人的工作,理应受到一分钟惩戒。

  人际知觉是指对人、对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了解与认识,管理学所注重的是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人际知觉的形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对他人的了解,从外貌到内心世界的了解——随着与之交往的加深,得到有关自己与该人,或者他人与该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如我与他相处得还不错,他与某某矛盾很深,原因是某某过于尖刻使他难以容忍等等。这就是人际知觉的反应。

  在东汉末年,有一次诸葛亮向庞统推荐刘备作为辅佐的对象。庞统手持诸葛亮写的荐书来到刘营,直接去见刘备,仿效古人毛遂自荐之法,而未出示诸葛亮所写的荐书。看来庞统是要考察一下刘备的为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要获得初步的人际知觉。可是刘备见庞统自傲无礼、形貌丑陋古怪,心中不悦。但为了实现自己招贤的诺言,还是给了庞统一个小小的县官当当,可见刘备对庞统的“知觉”是不佳的。庞统不满意刘备对自己的轻视,但毕竟有事先得到的关于刘备爱才的说法,所以未曾辞去,他要做进一步的观察。诸葛亮归来,见刘备如此处置,大为吃惊,言明庞统就是人称王辅之才的“凤雏”先生。刘备急忙去请,委庞统以重任,方才握手言欢。从此三人相处很好,庞统终生辅佑刘备,立下功劳。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人际知觉听来简单异常,实则复杂非凡,如果想要获得正确的人际知觉绝非易事,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所谓”偏见”的问题。

  偏见是对人际关系所作的歪曲的反映。造成偏见也有多种因素。

  首先是第一印象。与人接触,第一印象往往能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对该人做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就象刘备对庞统的第一印象是很不好的,认为他“形貌古怪”、“举止傲慢”,因此心中大为不满。现代化的管理者,既必须注重第一印象的作用,同时也要对被管理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切不可因第一印象不佳而对其人表现出任何形式的不礼貌,否则将影响你今后与他的关系。要记住,你是个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至关重要,切不可凭第一印象对下属的去、留或工作安排做出轻率的决定。如果那样的话,你很可能会放过一个有才华的人,或者尤其糟糕的是你也许把一个庸才安排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其次是以偏概全。某些人可能在某一点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好的或不好的,人们往往会据此对某人形成一定的看法而无视其他方面的特点——不好的、或好的。“人们”产生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伤大局的,而管理者则不能、或者应尽少出现这种情况,最起码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进攻曹魏,发生在街亭失守后的空城计至今在民间仍广为流传。诸葛亮以五百老幼残兵防守西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开城门以为诈敌之计。司马懿统兵至此,见状不敢前进,兵退四十里,结果为诸葛亮所设伏兵杀败。诸葛亮谈到此事时说,司马懿素知自己平生谨慎、必不冒险。故尔大胆设此空城。在这次战斗中司马懿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容易犯的以偏概全的心理特点,有意给司马懿造成人际知觉的偏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

  松下则认为,在用人之时,就要只重其长,不计其短;在表扬与惩戒时同样就事论事,不涉及其他方面。这种做法与防止以偏概全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只是建议在行动时不计其他,而不是无视其他。

  再之,就是近期效应问题。其人长期一贯的表现给人留下了印象,这才是真正的他,但近期突然出现异常言行,会使人感觉非常深刻以至猛然推翻一贯看法,甚至认为过去不过是有意做戏。这种近期效应在了解其人的时候形成偏见。聪明的管理者应该知道,长期的表现往往是正常的,而某次特殊的行为是特殊原因造成的偶然事件。要相信自己的一贯看法,古人说过:日久见人心。

  对人的了解需要全面观察,防止近期效应只是避免把近期发生之事做为唯一决定的根据。事实上,如果将此事作为观察人的普通事件,就象以往的任何一件事一样,甚至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的话,都是毫无妨碍或者颇有意义的。唐宪宗如果根据韩愈突然“改悔”之事加之往昔的悉心观察,得出韩愈在紧要关头会口出违心之辞的结论,并在今后对此留意提防,或者如果更高明一些,进行一分钟惩戒的话,那么,无疑可以称唐宪宗为成功的、至少是聪明的管理者。因此,结论是,不论怎样对待的近期事件,只要结论正确,思路是无关紧要的。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条条框框以“科学的规律”的形式出现——都是有害的。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管理是艺术,艺术的规律是,“无规律可言”。

  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可是人们一旦对某人或某种关系形成固定看法之后,往往无视这种变化,或者在感情上不愿承认这种变化。这就是影响正常的人际知觉的最后一个因素——定型作用,即人们常说的成见。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就曾在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生动地描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有一次偶然得罪了一位将军——那实在是太偶然了: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看戏的时候打了一个喷嚏,唾星溅在坐在前排的将军的秃顶上,尽管切尔维亚科夫一再道歉,而将军再三表示毫不介意。过了一段日子,将军渐渐地忘了此事,可切尔维亚科夫却总认定卜里兹查洛夫将军大人肯定怪罪并且不久就会报复自己了。于是他接二连三地找那位将军去解释求情,直到将军厌烦地大骂他一顿方才中止,当然也不能不中止,因为他已惊惧而死。

  这当然是个非常可笑的故事,但这也足以说明定型作用在管理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每个管理者都必须时常提醒自己排除成见的作用,之所以要提醒,是因为情感作用往往使人容易承认已经发生变化的现实。须知,万物都在变,人尤其如此。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人际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人都以人际知觉为依据决定今后与人(当然是特指的人)相处的原则:亲近或疏远;相容或对抗。因此获得正确的人际知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排除偏见的影响。形成偏见的原因固然很多,第一印象、以偏概全、近期效应和定型作用只是简单归纳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典型意味着有代表性,也意味着并不全面,因此将思路局限于此是不明智的,这属于……大概属于以偏概全之列。

  人际知觉指导人的行动,根据人际知觉做出的反应称为人际反应。作为管理者应该重视人际反应问题,千万不要忘记,了解人际知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人际反应,否则便如成语所说:是本末倒置了。

  从不同角度出发,人际反应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合作型、竞争型、分离型、冲突型等等。但有时我们也可能会误解,认为在集体内部平静最利于团结、矛盾必定产生分离、而冲突简直是十分可怕;事实上冲突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唐代最著名的谏臣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一位大臣,然而他们之间却时常发生冲突,因为魏征总是直言不讳地指责太宗的过失,惹得太宗怒不可遏,屡次扬言要杀掉这个“乡巴佬”。但是冷静思考之后,发现魏征的谏辞是非常正确的,故尔对他愈加信任。当魏征病死后,唐太宗曾伤心地说:“朕失去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当然冲突也不一定都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希特勒和隆美尔的关系就是最好的说明。隆美尔精明善战,指挥坦克部队驰骋北非,素有沙漠之狐的美称。然而由于隆美尔被卷入暗杀希特勒计划,希特勒盛怒之下将隆美尔赐死。他们之间的冲突就没有得到丝毫有积极意义的转化,而是以彻底决裂告终。关于人际反应,有一点是应该加以强调的,即所谓稳定性问题。习惯的认为是,稳定的人际关系易于引起积极的人际反应。其实这只是想当然而已。经常性的人事变动会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集体内某人的外调而传播、发扬光大;新加入组织者会很快适应集体中早已成为传统的良好作风,或者带来其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新因素。当然也要防止不利因素传入。这关键在管理者,排除不利因素、引进有益成份,这是他们的天职。如果你想成为管理专家的话,你会这样做吗?

  正常的人际知觉产生于相互交往,这就涉及到人际沟通即交流思想与感情。人际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上级和下级机关的纵向沟通,也有同事及各平行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有仅由一方加以表达、另一方单纯接收的单项沟通,也有互通信息的双向沟通。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无须加以过多的解释。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那些特殊的问题,如纵向沟通中的越级沟通即下级超越作为沟通中间环节之一的直接领导而向决策机关进言。越级沟通会打乱正常的沟通秩序,损害被超越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然而成功的管理者,或者希望成功的管理者,当然他是明智的。也就是说无疑会允许甚至鼓励(当然是在感情上而不是政策上,因为一个能够存在于今天的任何机构,都必然有允许越级进言的政策)下属越级沟通。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上级的见解会高于下属。一个人之所以占有较高的位置,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由资历决定(不要以为国外不重视资历),或者是全面能力较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