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求职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 >

第10章

求职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第10章

小说: 求职的艺术 -现代生活艺术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浅Я斓荚谛睦砩衔抟獾厥艿秸庵钟呗鄣那科劝凳荆剐≌湃缭敢猿ァ�
  当然,使用这个原则还要讲究许多技巧。首先要自然,不露一点风声,巧妙地把个人愿望化为群体意志,如果露馅就会造成很大的自我损害。如果你有竞争对手,要密切注意其动向,尤其要向他的周围施加影响,也许对手也可能用同样的方法(相反的舆论)在抵消你的努力。这时运用此法更应谨慎细致。
  B.将心换心与寻求共鸣。
  一位〃老三届〃在历经磨难上山下乡、回城待业、到 工厂当学徒后,终于通过自学历尽艰辛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接着又考取了研究生。但是年近不惑之年的他在毕业后发现自己又面临了以前回城待业的窘境:没有单位愿意招用他。
  四处碰壁之后他开始动脑筋了。他发现附近一家公司的规模和效益相当不错,而且专业对口,很多人想进但无路可通。在他和这家公司的一些人接触时了解到,该公司的总裁以前也是老三届的学生,后来被打成〃牛鬼蛇神〃,平反后由一名团委书记升为总裁。
  知道这一点后,他心里立即一亮,这不就有办法了吗?准备好以后,他就上公司见那位总裁去了,开始时总裁像对待其他求职者一样,表面上热情周到,但实际上却把人拒之门外,因为现在的编制已经饱和。〃我们确实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但无奈人员饱和,我实在爱莫能助。建议你还是到别的单位去看看吧。〃总裁客气的说。
  这位硕士也很〃体谅〃和〃理解〃总裁的难处。却及时转换话题,和总裁拉起了家常,从上小学,到〃文攻武卫〃,从上山下乡到推翻〃四人帮〃,再说起回城待业的凄惨经历。感动总裁不禁唏嘘落泪,感慨良多。转而他又谈起现在四处碰壁的困境,并真诚地询问总裁该如何是好。总裁听后沉默片刻,突然抬头说:〃到我这儿来吧!以后好好干,一定要搞出点名堂来,别辜负了过去的岁月。〃
  真是水到渠成啊!
  在上例中,那位硕士采用的就是〃将心换心〃的策略。其基本原则就是将谈话的双方作处境、心态上的假设性互换,由此唤起对方的切身感受和体验,从而理解、同情自己。如果能巧妙运用在求职过程中,将会使你受益非浅。
  硕士与总裁无形中就完成了角色互换,使总裁置于硕士现在的处境:跟我一样有过同样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现在仍然找不到工作;我要是他该怎么做呢?如果公司不接纳我该是多么痛苦啊。这样一想,总裁便觉得接纳这位硕士是道义和感情上必须做的事情,如果加以拒绝,不但会使对方失望,而且自己心里也会难受。
  使用这种方法,不用任何形式的祈求,真诚地和对方交流就是了,慢慢地对方就要踏进〃圈套〃,有时甚至主动向你提供帮助。到时候,一切好运都有可能降临在你头上。
  要顺利地实现〃将心换心〃,首先要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不仅包括经历、身世,还可以是特长、兴趣、家庭等,然后在谈话时有意地向这方面引导,激发对方的同感,使他产生设身处地的想法,从而顺顺当当地接受了要求,并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事情。
  与〃将心换心〃很为相似的另一种手段,叫〃寻求共鸣点〃,即〃一致共鸣〃。试看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小青年待业两年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几次登门求职都受了冷面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喜嗜狗肉,于是盛情邀请同赴一家狗内馆,这位主管欣然相从。
  桌上,从狗肉的美味与种类到怎样烧烤狗肉,从养狗到杀狗,谈得唾沫乱飞,酣畅淋漓,大有知音相见恨晚之感。过不了几天,那位主管大笔一挥,这个小青年便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推销员。
  原来,这个小青年打听到人事主管喜嗜狗肉的习惯后,便去查找了大量有关狗的资料,牢牢记在心中,在饭馆里终于派上了用场。
  如果交往的双方有着一系列的自然属性和现实属性方面的共同点,而交往的双方又都意识到这一共同点的存在,从而能引起双方的吸引和影响。
  这种一致性吸引的产生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双方的共同点,另一个是双方都意识到共同点的存在。前者是客观的存在,后青是主观的感知。比如说,在远洋客轮的睡舱里,有两个素昧平生的长沙人,这里就有了地理上的共同点,但由于双方互不了解,所以不能产生相互吸引。如果两个都互相交流,知道都是老乡后,关系就可以马上发展起来了。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著名演讲家、作家戴尔?卡内基的一条原则,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物。他这样说道:〃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是一种深刻了解人,并与人愉快相处的方式,它与虚伪的恭维是两码事。〃C.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站在镜子跟前,你笑,镜中人也对你笑;你皱眉头,镜中人也冲你皱眉。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在人际各种交往中,同样存在着这种〃镜子效应〃。
  我们时常发现,我们加之于对方身上的言行,又被对方转加到我们的头上了,这情形就同你站在镜子跟前一样。
  行动比言语更为有力。而微笑所表示的是〃你好,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兴见到你〃。这就是狗为什么那么受人欢迎和宠爱的原因。
  它们见到我们多么高兴,几乎爱从躯壳里跳出来。因此,当然啦,我们也非常高兴见到它们。
  东芝电器公司每年都要招收新职员,与我们国家一样,头三个月为培训阶段。其中的课程就叫〃微笑〃培训。也许有人会问,〃微笑〃怎么能成为训练内容呢?这还需要专门来培训吗?对此他们的总裁就说过:〃微笑是员工的基本素质之一,企业的成败全在于员工的微笑上。〃由此可见,微笑不仅能助你求职成功,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败存亡。也许这有点耸人听闻的味道,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微笑的巨大作用。
  一个纽约大百货公司的人事经理告诉我、他宁愿雇用一名有可爱笑容而没有念完中学的女孩,也不愿意雇用一个板着冷冰冰面孔的哲学博士。
  某合资玩具公司公开在当地招聘三位部门经理,优厚的报酬吸引了不少人才前来应聘。其中有手握硕士、博士文凭的,有许多年的管理经验的,还有一些是有点〃门路〃的。在面试前,应试者全都安排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为这两个有限的名额而忐忑不安,因此个个表情紧张严肃,有的低头冥思苦想,有的拼命抽着香烟。
  总经理与人事经理此时站在房间门口,巡视一遍之后,目光都停留一位面带微笑,神情自苦的姑娘身上。两人不禁对视一笑,点了点头。
  面试开始后,应聘者一个一个回答了些常规问题,但表现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平淡乏味。轮到这位姑娘时,她那微笑就更为可爱、自然了。
  〃你有什么文凭?〃总经理也不禁笑着问了起来。
  〃大专。〃姑娘回答。
  〃你知道其他应聘人员是什么文凭吗?〃〃很多都是硕士、博士。〃〃你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吗?〃
  〃有,但是很短,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你有把握能被录取吗?〃
  〃我一向比较自信。〃
  〃那么你怎么会知道你能战胜其他人呢?〃
  〃如果我没被录用,当然我会感到遗憾,但你们也会后悔的。〃这几个问题问下来,两位经理都露出了满意而嘉许的神色,当场拍板决定,聘她为本公司公关部经理。
  聪明的读者都看得出,这位姑娘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那自信而得体的微笑。是微笑使公司负责人注意到了她,是微笑使她在面试时有别于其他人,是微笑使经理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亲切。
  微笑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自然得体。发自内心的欢乐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但最有效的就是微笑。如果你试图或假装〃微笑〃,或者仅仅作了些面部的皮肉运动,那只能让别人敬而远之。
  这儿有一段艾勃?哈巴德的忠告它不仅仅针对那些求职者而言的:
  〃每当你出门的时候,应该缩起下巴,把头抬得高高的,让肺部充满空气;沐浴在阳光中,用微笑来招呼朋友,每次握手都使出力量。不要担心被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去想你的敌人。试着在心里肯定你所喜欢做的是什么,然后在明确的方向之下,你会径直去实现目标。。。。。。。思想是至高无上的。保持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勇敢、坦白和愉快。思想正确就等于创造。一切事物都来自希望;而每一个诚挚的祈祷,都会实现。我们心里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把下巴缩起来,把头部高高昂起,我们是明天的上帝。〃●换一种活法
  近几年来,人们口头上有一个热门词儿:跳槽。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跳〃上〃跳〃下的人越来越多。过去的那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人事制度也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伴随着企业内部的深化改革,在竞争中,企业的倒闭和兼并,内部结构的精减和优化组合,工人的合同制和干部的聘任制等等,都需要劳动者处于经常的流动变换之中。
  另外一方面,根据我国现有的人才分布状况,有相当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他们在市场竞争中,面对着商品经济的海洋,都开始跑东忙西。
  他们心里都在呼唤:换一种活法!
  A.权衡得失,大胆行动。
  上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中,除了布什和克林顿两位候选人外,破天荒地杀出一匹〃黑马〃,那就是罗斯?佩罗。
  他的成功可以说是基于两个字:跳槽。
  将近二十岁时,佩罗就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镇上给人家送报,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还曾得到过报社的奖励。同时他还做过其它一些小生意。
  以后他在海军军官学院毕业,成了一艘军舰上的军官,在那里,他学习了计算机技术。1959 年,他从海军退役,成了 IBM 的一名电脑推销员。他表现不凡,用一个季度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推销定额。
  但是佩罗并不满足于眼前的这点成绩,他冷静分析了自己,认为在这儿子再多也只是个推销员。1962 年的时候,他毅然辞职。从当中学教师的妻子积蓄中拿出了一千美元,创办了 EDS 电脑服务公司。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公司已经拥有近千万的资产。
  他又不满足于 EDS 的发展,在 1970 年又投身于华尔街的证券投机业,连连得手。当现在,他的资产已达到了 25 亿美元。
  并且,他还不甘寂寞,积极准备着由商界到政界的大〃跳槽〃,他的职业目标已经是下届美利坚国的总统了。
  仔细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跳槽〃有多么积极的作用。
  有得必有失,这是不可逃避的现实。但如果我们发现能以较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收获的话,那就有必要认真问一问自己:是不是该跳槽了?跳向哪儿呢?
  这一些问题需要深恩熟虑,细心权衡,如果〃刚出虎穴又入龙潭〃的话,那也毫无益处了。所谓〃人挪活树挪死〃的谚语,那也是有前提而言的。
  当已经真正决定去留问题后,你就可以毫不迟疑地说〃Bye…Bye〃了。
  也许你暂时会失去不少,比如高薪、职位或人际关系,不要紧,过不了多久,更好的就会降临身边。
  美国玩具大王道密尔这样说过:〃当我初来美国时,我曾一连换了十几个工作,因为我觉得那些工作除了能果腹以外,都不能展示我的能力。我曾为了放弃某一工作而又没找到其他工作而忍肌挨饿,但这并没使我失去放弃那些不适合我的工作的勇气。〃
  B.把自己搞臭。
  当一份新的工作就要到手之际,你是否意识到还有最后一道关键,那就是你原单位的态度。放你走,自不必多言,倘若不放,你又怎样能越过这道门槛呢?
  我国 1990 的人才流动率平均不到 8%,而实行终身雇用制的日本至少也有 12%,至于美国、德国一些发达国家就更不必说了。在我国普遍的情况是单位想要的人进不来,而进不来的主要原因是对方单位不管用不用得上,都一口咬住不放。前几年对北京市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员流动的调查资料表明,只有 31.7%的单位认为他手下的业务骨干要调走,将会痛快地放行,31.7%的表示有条件的放,而 36.6%的表示坚决不放。
  某君毕业于某重点大学计算机应用系,工作三年中搞出了不少成果,也获得一些好评。但他总觉得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于是决定跳槽。恰好赶上某合资企业在公开招聘,他过关斩将,被公司录用成为高级技术人员。
  为了以防不测,在应聘前他还专程到人事局了解政策,得知自己属于允许流动,单位应予支持的范围,心里大安。
  可当一切就绪时,万没想到原单位坚决不肯放人。几经周折,毫无结果。
  事情拖了很久,不得已他与合资企业负责人共同到人事局商谈后,开始到新单位工作。这一手更惹怒了原单位,并通知他立即返回,否则给予行政除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他只得回原单位接受〃冷处理〃。两个月后,他终于领到辞职证明,但这时合资企业已另请他人了。他落得个鸡飞蛋打,一无所获,而且原单位还坚持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要成功地走好最后一步,跳出原单位实属不易,如同面临一场决战。有的跳槽者临阵怯场而逃,有的奋力〃厮杀〃,即使〃杀〃出了一条〃血路〃也弄得遍体鳞伤,焦头烂额。
  那是不是有什么万全之策呢?
  首先,你可以开诚布公地、坦率明白地同主管领导谈话,通过对话搞清楚单位不放你走的真正原因。也许你走不符合目前有关人事政策,或不符合你所在地区或系统所作的人员流动的特殊规定,亦或是你的离走将使单位利益受到较大损失等等。单位的难处,你也应该设身处境地表示理解。
  如果是政策与规定的原因,你就得慎重从事,不妨暂时放一放,或者另辟蹊径。
  如果因为单位人心浮动,不好马上调走,你也可暂缓一下,待稳定些再走无妨。
  如果单位认为曾经给你提供过很多学习机会和优惠条件,你应该偿还一定现金表示补偿。
  在谈话中,你得充分说明自己调动的理由。如果因为住房、家庭、经济等原因,你就应该把这些困难所在一一地摆出来;使领导听后产生同情感。
  如果因为专业、特长或兴趣等原因,你就要将自己的心愿、抱负及成绩展示出来,以求得领导的理解。
  其次,谈话最好选择领导情绪好的时候。如他儿子考上大学了,女儿出嫁了;某种著作出版了,等等,并且根据他的喜好,选择恰当的地点、环境。
  再次,看是否有朋友与该领导关系密切。旁敲侧击,利用这层关系去施加影响,不作正面接触,也许效果更好。
  如果以上方法始终无法奏效,而且情况急迫的话,不妨采取〃把自己搞臭〃的策略。当然不是建议各位和单位领导大吵一顿,而是在工作中有意地降低标准,出点差错,降低在单位和领导中的形象,到时候你不走领导也要赶你走了。
  这种消极的作法只是迫不得已才采用的。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事先也得仔细权衡轻重得失,如果闹得不可收拾,弄得鸡飞蛋打,两头皆空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C.作时势英雄。
  大连市在 1991 年在海滨建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