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

第40章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第40章

小说: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诚第二》中云: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名声,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邈,谓天下无双,此医生之膏盲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序例·大医精诚第二》。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药食两攻”的食疗学思想(3)

    孙思邈在这里告诫医生要十分注意品德修养,切忌在行医时高声谈笑,自我吹嘘炫耀,随意诋毁同行,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偶然治好一病,便“昂首戴面”,自以为天下无双。孙思邈尖锐地指出这些都是从医者致命的弱点。孙思邈本人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表率。他在济世行医过程中,如遇“一事长于己者”,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他也必定会“不远千里,服鹰取诀 ”,虚心讨教;为了获得一个单方、验方,不惜花费重金,真可谓到了为求一方“岂惜千金 ”的地步。孙思邈也正是靠着这种谦虚好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使得他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及按摩、卫生保健、食疗、老年病学等诸多领域都积累了渊博知识,并取得辉煌成就,从而成为医术精湛的一代医学大师。    
    最后,孙思邈根据自己一生济世行医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行医准则,并把“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作为医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最高要求。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是这样概述他的行医准则和医德伦理规范的: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孙思貌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6册,第5096页。    
    文中所谓“胆欲大”,系指医生要有战胜病魔的胆略和勇气;所谓“心欲小”,则是指医生为病人治病时要谨慎小心,要认真负责地予以诊治;“智欲圆”,就是医生处方用药要周密考虑,要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力争做到药到病除;所谓“行欲方”,就是医生要有“救济 ”之志,处处以仁为本;所谓“不为利回”,即不为私利而心回意转,抛弃正确目标;所谓 “不为义疚”,就是不因为没有见义勇为而内心羞愧,意思要见义勇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孙思邈堪称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所著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不愧是中国医学史上系统阐述医学伦理思想的经典著作,堪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相媲美,它奠定了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基础。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隋唐道教养生著作及其思想特点(1)

    隋唐时期,道教养生理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的完善,其临床医疗价值和养生保健功能日益为社会所认识和肯定,引起医学界人士的兴趣和重视,许多医家都积极汲取道教养生方术的精华,纳入医药方书之中。这在孙思邈的医著中也表现的很突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单列一门《养性》,其内容分为“养性序第一”、“道林养性第二”、“居处法第三”、“ 按摩法第四”、“调气法第五”、“服食法第六”、“黄帝杂忌法第七”、“房中补益法第八”,就养生保健的意义、途径和宜忌作了总结和概述。此外孙思邈还撰有不少养生专书,仅见存于《道藏》中的就有《孙真人摄养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枕中记》等;唐代有影响的道教养生著作还有司马承桢所撰的《服气精义论》、女道士胡? 所撰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等,纵观这一时期的道教养生著作,其养生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在养生指导思想上不但强调了养生方法的预防保健作用,而且普遍突出了道教养生法治病除疾的临床治疗价值。    
    如前所述,孙思邈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强调通过养性之法来预防诸疾,其《保生铭》就云:“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保生铭》,《道藏》第18册,第459页。《孙真人摄养论》则通篇论述了一年之中正月至十二月的摄养防疾方法,例如正月,“肾气受病,肺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极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孙真人摄养论》,《道藏》第18册,第491页。书中还对每月的饮食禁忌作了论述。但是孙思邈作为一名医家,还认识到道教养生诸法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作用。例如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七《养性》中就论述了通过调气法来去除疾患,指出:“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痾兢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调气方疗万病大患。”《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调气法第五》。文中还具体阐述了运用吹、呵、唏、稲、嘘等调气方法治疗五脏冷热诸病。唐代著名道教学者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中也对服气疗病作了专论。司马承祯(公元64 7年~735年),唐代著名高道,曾师事潘师正,传其符咒及辟谷导引养生之术。司马承祯一生云游名山,曾隐于浙江天台山,自号“白云子”。司马承祯一生著述甚丰,仅保存于《道藏》中的就有《坐忘论》、《天隐子》、《服气精义论》、《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上清含泉剑鉴图》、《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天地宫府图》等。司马承祯作为一名道教学者,其道教思想极为丰富。众所周知,司马承祯作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又传南岳天台一派。南岳天台派以上清大洞秘法、《黄庭经》为主要传授经典,故南岳天台派其道脉源自上清派。而上清派素有重视医药养生的传统,能自觉地将医理与道教修炼方术结合起来。上清派的出现及其兴盛在道教与医学关系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开启了后世道教借医理弘扬道法之先河。上清派这一借医弘道的传统为司马承祯所发扬光大,其著《服气精义论》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作。《服气精义论》收入北宋张君房编辑的《云笈七》卷五十七《诸家气法》中,题为天台白云撰,卷前有序,全书分为九篇,依次为《五牙论第一》、《服气论第二》、《导引论第三》、《符水论第四》、《服药论第五》、《慎忌论第六》、《五脏论第七》《服气疗病论第九》。现行《道藏》第18册所收《服气精义论》只有前面2 篇,第4册所收《修真杂义论》乃后面7篇。下面我们主要以《云笈七》本来探讨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的服气疗病养生思想特色。道教养生技法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养生功效也不尽相同。道教特别重视服气之术,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道教养生家眼中,服气之术不但在人无病时可以用于摄生、卫生,而且当人身体器官发生疾痛时还可以“以意消息其病”,用于疗病。这种服气疗病思想在《服气精义论·服气疗病论第八》中得到系统阐发。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隋唐道教养生著作及其思想特点(2)

    司马承祯认为,“气之为功也,广矣,妙矣。”《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0页。气既然可以化生万物,成为包括人体在内的生命系统的主要物质基础,那么人们也就可以通过导引存思、以意领气来攻治疾病:    
    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病,何往而不愈焉。习服闲居则易为存,使诸有疾痛皆可按而疗之。《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0页。吐纳服气是道教中人最常用的治病手段。吐纳即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锻炼。其要则是以吸入外气为主,故也称食气;并且当外界清气吸入体内后,往往要闭息,并以意念引导内气在体内运行,故又称行气。服气治病的关键一点是“以意领气”,即专意注念人体某一部位,使行气达到意念所之,或病痛之所,从而攻治病灶,具体程序如下:    
    凡欲疗疾,皆可以日出后,天气和静,面向日,在室中也向日,存为之。平坐瞑目,握固扣齿九通,存日赤晖紫芒,乃长引吸而咽之,存入所患之脏腑。若非脏腑之疾,是谓肢体筋骨者亦宜先存入所主之脏也。闭极又引,凡得九咽,觉其脏中有气,乃存其气攻于所苦之处。闭极微微吐气,其息稍定,更咽而攻之,觉疾处温暖,汗出为佳。若在四肢应可导引者,则先导引其处,以后攻之。纵是体上亦宜按念,令其气通。《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0页。    
    在临床治疗中,服气疗病要存想病灶、发挥意念能动作用,“以意领气”,使体内精气向一定方向循行,如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的病患,通过内炼而意守丹田,引气血下行,可使人头脑清醒,肝阳下潜,达到“阴平阳秘”的效果。导引行气过程中,通过强化心理意识的作用,即通过心理意识的定向性和定位性锻炼,可以发挥心理意识的能动作用,调动、激发体内正气达到病灶,以驱邪愈病,即司马承祯所说的“以意消息其病”。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服气疗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注重身心相关和心理治疗的自然疗法,有其内在科学价值和养生现实意义。司马承祯在书中还针对病灶在五藏六腑、肢体不同部位,具体说明了服气疗病的方法。“若病在藏腑者,仰卧吸引存入其处,得五、六咽,则一度闭息攻之,皆以意消息其病。”《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0页。    
    若病在肢体,则可配合导师引法行气攻治。不难看出司马承祯服气疗病论与孙思邈的调气治病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继承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六气治病思想基础上,结合各自养生实践经验加以发扬光大的。    
    其二,随着道教修仙的重心逐渐以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一时期的道教养生著作更加自觉地运用传统医学的藏象、经络、气血精液、病因病理学说来指导内炼养生。    
    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中就特辟《服药论第五》、《五脏论第七》、《病候论第九》专篇,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来阐明道教养生之道。养生与防病是密不可分的,道教医家在有关疾病发生、形成机制的认识上,通过长期观察和行医济世实践,积累并总结了不少正确的认识和经验知识,《太平经》、《抱朴子·内篇》及陶弘景的道教医学著作中都有相当丰富的病因病理思想。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之《病候论第九》对疾病发生的原因作了归纳总结:    
    躁忧多端,嗜欲增结,或积疴于受生之时,或致疾于役身之时,是故喜怒忧自内而作疾也,寒暑饮食自外而成病也。强壮之岁唯知犯触,衰谢之年又乖修养。《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1页。    
    司马承祯将疾病发生原因归结为三类,一类是人体生命系统自身内在因素导致的,如喜怒无常、忧愁过度而内生疾病;一类是因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饮食卫生不良而导致的外生疾病;还有一类是人为因素,如不知养生禁忌,摄生不当而致疾。    
    司马承祯并且还结合中医阴阳气机理论和脏腑学说阐述了疾病发生的机理:    
    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流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内寒,阴盛则外热。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云笈七签》卷五七,《道藏》第22册,第401页。    
    司马承祯对病机理的阐释表明了唐代道教医学理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外,司马承祯在《病候论第九》中还具体论述了五脏六腑各个器官疾病发生的具体症状和相应摄养调治方法,至今仍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兹不一一俱述。    
    自觉地运用传统医学的藏象、经络、气血精液、病因病理学说来指导内炼养生,这在胡    
    ?《黄庭内经五藏六腑补泻图》中最为典型。胡?,有唐一代女道医,著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行世。另据《新唐书》及《崇文总目》记载,胡?还著有《黄庭内景图》一卷、《黄庭外景图》一卷,惜失传。关于胡?的生平,可以从《黄庭内景汪脏六腑补泻图》中胡?自序中略知一、二。该书篇首题为“太白山见素子胡 ?述”,自云:    
    夙性不敏,幼慕玄门,炼志无为,栖心淡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焦心研精,屡更岁月。伏见旧图奥密,津路幽深,词理既玄,赜之者鲜指以色象,或略记神名。诸氏纂修异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今敢搜罗管见……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忌。庶使后来学者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道藏》第6册,第687页。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隋唐道教养生著作及其思想特点(3)

    该序言末题为“大中二年戊辰岁述”,大中乃唐宣宗李枕年号,据此可断定《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当撰于唐宣宗大宗二年(公元848年)。胡?自称“太白山见素子”,太白山乃道教名山。据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记载,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 “可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霍山……长山、太白(山)在东阳”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5页。。今查《中国地名大辞典》,东阳即三国吴置的东阳郡,太白山在今浙江金华县的东阳。由此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胡?约生活于晚唐,道号见素子,浙江东阳人(或隐居浙江东阳太白山),幼年慕道,喜读《黄庭》,有志于道教炼养方术。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是一部将传统中医理论与道教炼养方术融为一体的典型道教医学养生著作。是书以传统医学的脏象说为理论基础,分别阐明肺、心、肝、脾、肾这五脏及胆腑《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中所说的“五脏六腑”特指肺、心、肝、脾、胃“以上五脏加胆名六腑”与传统医学将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在概念所指上略有差异。各自的生理结构、功能,与其它脏腑、形体、官窍的关系,五行属性,病理现象;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中医诊断理论和方法,依次对肺、心、肝、脾、肾及胆各脏腑的养生祛病之术进行阐述。这就是胡?在序言中强调的“先明脏腑,次说修行”。下面    
    我们结合具体内容略作分析。    
    以心脏为例,作者先应用六气治病法概述:“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然后详细论述心之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五行属性,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心火宫也,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形如莲花,未开丈夫至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心重十二两。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舌),在形为脉。心脉出于中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