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

第66章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第66章

小说: 2451-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所引道教科技史料采撷于原始道书文献和古代典籍,有相当多是笔者第一次披露,其所提炼的道教科学思想也多为笔者积十数年研究之心得。书中凡引前贤和时人的论著,或受到启发者,均一一表明出处,一是不敢掠人之美,二是以示尊重和感激。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师友的帮助。业师卿希泰先生始终予以热情勉励。特别是在先生作为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客居鹭岛时,学生有幸与先生比邻而居,先生耳提面命,记忆尤深;笔者同门学兄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宗教学研究所所长詹石窗教授,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厦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郭金彬教授及中国哲学教研室的前辈何乃川教授、高令印教授对本人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热情关注和不同形式的帮助,谨NFDF7谢忱。    
    其实,道教科学思想十分宏富,不仅仅只局限于本书所重点讨论的这九个领域。例如道教作为一个重生贵生的宗教,在生命科学领域也积累了许多深刻的科学思想。此外,道教的生态学思想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领域。笔者以为,从洞天福地的形成可以窥见道教环境地理与生态思想之一斑。洞天福地是道门中人理想的修身养性环境与场所。所谓“洞天”本意为山中有洞室贯通,《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道藏》第25册,第 11页。,在道人看来这些洞室可直通天穹;而“福地”则意指得福之地,多属名山大川,“居福地,必度世,见太平”《道藏》第25册,第11页。,居于此地可受福佑,修仙必成。道教神仙教义思想认为,洞天福地为上天遣众神群仙所统辖,与天上的仙境一样,也存在品序不同的层次与系统。换句话说,洞天福地乃道教仙境在人间的具体投射和存在形式。洞天福地的选择及其体系形成,浓缩了道门中人的独特环境地理与生态思想。限于本书篇幅和作者的学识,实难一一论及。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容当日后另做专书讨论和匡补。当笔者匆匆记下上述点点滴滴的问学感悟时,时间之矢已不知不觉地从癸未年入甲申年的时空隧道。值此春寒料峭的深夜,已届不惑之年的我,独坐灯下,在电脑的键盘上敲进最后一个字符后,顿时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愉悦。仿佛当下众多的学问人生困惑,在乍起的春风吹佛下,蒸发的无影无综。但愿诚如孔老夫子所言,今生从此不再有困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已迈入二十一世纪,笔者深信,素有与时偕行传统的古老道教文化,必将绽放出新的勃勃生机。    
    癸未年季冬作者沐手初记甲申年孟春复记于厦门大学笃行楼抱朴斋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