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女人味:魅力女人的12个修炼绝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一些“名”书,无论是炒作还是其他原因,总之这些书出名了,于是,你买,我也买,有时候纯粹是因为好奇心,如此的跟风,不太可取。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慧,那么抽点时间去选几本适合自己的书,(不要专拣美容类的书哦,其他书也许不美容,但是美心),放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记住一定要看白纸黑字的“真”书,对着电脑屏幕看的不是书,只有真的书才能让你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知性女人魅力无限
现代女子,当以知性为美,知性女子心性如花,雅俗共赏;品性如木,兼修内外。这样的女子,好比静栖一处的花朵,于不经意间绽放,或如兰草,娴静儒雅,幽香淡放;或如玫瑰,热情娇艳,迷人多姿。
什么是知性女子?知性女子是成熟的,理性的,智慧的,大气的。事业上,她们通常都有很好的发展,但又不同于世俗意义的女强人,她们充满知性的柔和魅力,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感情丰富,极具女人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们谈不上饱读诗书,但书一定是她们最好的伙伴、精神的食粮,因为这样的女子才有内涵;生活中,她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态度,为人处事,面面俱到;她们懂得在这世俗的世界为自己留一片纯净的天空,快乐得像个天使,哭泣时像个孩子;她们不同于小女孩似的单纯,也不同于小女人式的狭隘;她们温柔却又不失活泼,也会偶尔小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尤其是那份仿佛置身世外的闲情逸致,在繁华与沧桑间更能撩人心弦。无须羞花闭月之容貌、语出惊人之博学,知性女子的美由内而外。
有人说,称不上是标准美女的刘若英,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喜欢刘若英的人、欣赏刘若英的人,都是被奶茶内在的丰富滋味所吸引,愈品愈迷恋这种久远的芬芳,而这种持久醉人的芳香就是女人味。
一位在网站工作的李小姐非常喜欢刘若英,她觉得刘若英虽然算不上漂亮,但看起来很舒服,她的声音算不上出色,但听起来很纯净,她的音调舒缓但很自然、真实,刘若英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很清爽,离歌迷的距离很近,并不像其他歌手给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她通过她的歌声、通过她的文字,始终给人一种知性女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在她的身上、从她的歌曲中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知名作家池莉是位知性女人,她的小说通常以武汉为背景,透过市井的凡尘烟火,鸡毛蒜皮,用沉静舒缓的语气向你诉说着生活所带来的最细微又最深入的感受。无论是《生活秀》中的命运悲喜,还是《烦恼人生》中的琐碎庸常,池莉都以俯察的姿态道出小人物生活的本质与态度。无关宏旨,却格外熨贴人心。正如她在《托尔斯泰围巾》中自陈心曲:“若隔了一定距离看大众,我反而清楚分明,好像在最恰当的座位上看戏,台上的喜怒哀乐,我皆有共鸣并可以让感觉深入,剥茧抽丝,曲径通幽。”就是这与世俗“恰当的距离”,得来知性的圆润通透。
有的女人,即使读了一辈子的书,经历了无数的事情,却始终参不透人生的一些道理,比如男人,比如爱情,比如梦想,所以常会在一个地方摔倒,容易迷失在命运的洪流当中。而知性的女子知道如何去经营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年复一年的油米柴盐,她们也知道怎么样将之变成乐趣,并且去享受。知性女子对爱情是一样的忠实,一样的充满了热情与幻想,但是她们不会依靠爱情,不会把爱情当作生命的惟一,更不会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那样太可悲。她们扮演自己的角色,独立而坚强。
知性的女子,偶尔哭泣或者大笑,但是她们的心境是平和的,这让她们在任何时候都处乱不惊,有着坐看闲云的气度和风范。现代化都市的女子,总是很容易被各种物质所诱惑,然后以一种小资的姿态来宣扬着自己的品位、自己的脱俗、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当深夜来临的时候,又陷入孤独落寞而无法自拔,她们的虚荣让她们失去了平心静气的勇气和能力。知性女子却可以心平气和地行走于物质当中,享受着物质,她们不会让自己的精神贫穷,即使是寂寞的,她们也知道如何去享受。面对各种纷争与复杂,她们可以淡然一笑,她们那份坦然与纯真让无数人望尘莫及。
艺人徐静蕾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知性女子,徐静蕾自成名以来,那清丽的女孩形象一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有一点梦幻,有一点倔强,有一点恬淡,还有一点……有人说,徐静蕾清淡如菊;也有人说她芳雅似兰;还有人说她似绿茶,嗅之芳香扑鼻,入口清凉回味悠长……
她从20岁的花季中走来,颤颤巍巍地从《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中脱颖而出。以最本色的演出让人们在那个冬季记住了一张清纯的脸,一个叫徐静蕾的名字。她飞快地成为电视界抢手的偶像明星。这时的她,刚25岁,已经与章子怡、赵薇和周迅一起被中国媒体封为“四小花旦”,成为中国最被看好的年轻女演员之一。但是,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演艺界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累了,倦了,才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春天。
于是她开始大胆的转行,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她出演的影视作品远没有她执导的电影引人关注。2003年,她导演了处女作《我和爸爸》,那对命运与情感冷静的不动声色的表达,倔强,落寞,是近几年少见的毫不矫情却直抵人心的温情之作。她也凭此片获华表奖新导演奖,第12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导演处女作奖。2004年,她执导的第二部作品《来信》尚未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就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颁给她的最佳导演奖,让她从中国无数年轻导演中脱颖而出。如果说处女作《我和爸爸》还不能说明徐静蕾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有多么成功,那么从第二部作品以后,徐静蕾与仍然执着于表演的其他三个花旦已大不相同了。三十而立的徐静蕾,与稚嫩娇柔的玉女形象坚定地挥手告别,用一个华丽转身把另外三旦甩出了整整一个层次。
在大家几乎要认定她的演技无法突破“玉女”本色时,这一转身让无数圈内沉浮了多年的导演都自叹不如。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单纯用表演的评价来看此时的她,她以导演的身份日渐成就自己才女的称号,她的演员生涯,从此因为导演的多重身份的存在而变得充实自由,绿树常青。
在色彩缤纷的舞台上,徐静蕾就是一抹明亮的纯色,不掺杂,不做作,淡定而优雅地走在属于自己生命的画卷中。她没有在一处繁华的领地停留,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以顽强、务实如木般坚实的品格开拓着属于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路,让大家不禁对她刮目相看。她也许并不完美,她只是静静地审视着繁华的世界,宛如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于浑浑浊浊中寻觅自己的清纯,于纷纷扰扰中绚烂自己的梦想,于浮浮沉沉中坚守自己的诺言。即便是在没有花香的日子里,心也是轻柔而快乐的。一个人的日子也能悠然如歌,粲然如花!
知性,让女人走得更加从容,也让女人更加美丽!
知识提升女人味
一个善于利用知识去实现梦想与事业的女人,比那些依赖丈夫生活的女人更有女人味。因为女人不应仅仅属于家庭,她首先要属于自己,然后才是家庭,这样的女人才是真正智慧的。
1987年,杨凤被青海警校录取,但她天生胆小,一想到毕业后要和罪犯打交道,就怕得要命。她要放弃上警校,父母为此骂她“没出息”。一气之下,她就只身从甘肃玉门小镇来到了北京,开始了她艰苦的谋生之路。
第一次到北京,她的兜里只揣着36块钱。她明白必须尽快找到工作才不至于饿肚子,接下来就是拼命地找工作,做过每张铅字蜡纸7毛钱的打字员,做过一个月50多块钱的宾馆服务员。为了省钱,她曾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最后是一日一餐。一次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她坐在马路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寻思开了,难道自己就是这打工妹的命?这一寻思倒让她警醒了,她决定还是要上学,有了知识和文凭,才有出头之日。没有钱读书,她就边打工边读书,1988年9月,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夜大录取。当时的学费是三百多块,可她手里只有省吃俭用的250块钱。怎么办?她想到了卖血,那时卖200毫升血可以换54元钱。
就这样她靠卖血凑足了学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1991年9月拿到了大专文凭。不久,她到一家文化公司打工,当时这家公司正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办一个《相约在今宵》的节目,她主动去拉赞助,赞助拉来了就参加采编,一切竟还顺利。
这是读书给她的第一份回报,让她感觉到自己当初作出读书的决定是明智的。否则,她也许还在某个地方做打字员或者服务员,虽然现在仍然是打工,但起点已经完全不同了。
知识使她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从一个腼腆的打工妹变成了一个主持人。但后来,她却放弃了这份工作,源于她对靳羽西的一次采访,访谈中,靳羽西谈了很多如何美容的技巧和方法,靳羽西讲道:“美容专业是一门美丽的人文事业,用你的品牌、你的双手、你的智慧,把世界上的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她们一份自信,这是很好的职业。”
靳羽西的这番话让杨凤回味了很久,她在心里大胆的做出了新的选择,她要做一名美容师。当时,对于杨凤来说,美容还是一个全新课题。抱定一切从头开始的信念,她毅然从艺术中心辞职,放弃了主持人工作。揣着不多的积蓄去珠海拜师学美容,当然是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对杨凤来说,那段学艺的时间是很辛苦的,白天忙一天,累得骨头都散架了,晚上还不能放松自己,经常很晚了还抱着有关美容的书啃。功夫不负苦心人,学习期满后,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美容师和主持老师的资格。她打工的那家店里的老板有意让她继续留在店里工作,但被她谢绝了,她要回北京发展。
回北京后,她听说有一家要倒闭的美容院正要出租店面,便找到那家美容院的老板。因为她没有资金,就诚恳地对老板说,自己是一个打工妹,租不起房子,但自信能把他的店管好,让它赚钱。她说:“盈利了我们利润分成,如果1年不能盈利,我情愿给你打3年工,分文不取。”
老板听了此话,不禁对她刮目相看,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他们很快正式签订了协议。半年下来,店里就盈了利,这是件好事,没想到老板的心态失去了平衡,他要杨凤另签一份协议。
愤怒之下杨凤离开了这家言而无信的美容院。回去的路上,她不停的对自己说,“我要自己当老板,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容院。”
机会终于来了,1996年8月,在南礼士路的繁华路段,杨凤寻到了一家正准备招租的美容美发厅。这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三产美容部,杨凤主动与企业接触。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后,这家企业从众多竞争中选择了杨凤。当时,杨凤手里的钱只够交一个月的房租。好朋友都劝她别冒这个险,但她相信风险和机遇同在。
她不仅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而且还给自己的店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凤仪轩。这里面既有她的名字,又意指每一位女性都如美丽高雅的凤凰,可从“有凤来仪”中寻找到美丽。
凤仪轩开业后,凭着出色的美容技术,杨凤很快把周围的客源吸引了过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凤仪轩的营业额从第一月的2万元,一直稳步发展到每月几十万元。杨凤的美容创业之路取得了良好的开端。1999年10月,她经营的美容院固定顾客就已经达到两千多人,在同类美容院中名列前矛。她也有了自己的车,自己的房,还有了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
杨凤的凤仪轩陆续有了连锁店,顾客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事业可算如日中天。但是这并没有让杨凤满足,她认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首先要锻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而锻造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她经常亲自带队去参加国际化的专业培训,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停止了学习,也就停止了发展。
十年的发展,凤仪轩在国家级美容行业评比中被评为特级店,跻身全国“十佳放心美容院”。但是,杨凤还有更多的想法:“我计划在凤仪轩里,建一座‘凤阁’,这里‘凤凰’落佳,‘凤条’依依,‘凤池’花浴,‘凤仪’美容,‘凤律’悦耳……”看来,杨凤这只凤凰才刚刚振翅起舞。
从一个打工女到几家连锁店的老板,在杨凤的改变过程中,知识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她的智慧就在于她在不服输的同时,借助了知识这个工具打造了一份属于自己、属于女人的美丽事业。
女人味的爱情智慧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由此可以看出,选择一个老公对一个女人的一生何等重要。找到真爱的智慧秘诀是:要出自内心的爱,而不是迫于家庭的压力、缓解孤独感,或是经济生活的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当年和老公只相识了三个月就“闪电结婚”,现在在“围城”里过了好几年的梅婷,仍然乐此不疲地说起最初与老公的相遇:“现在想起来,他的出现就是上天恩赐的礼物。”
感情好归好,可交往三个月就决定结婚,梅婷直言并不是一时冲动:“当时我们两个人感情发展很稳定,于是自然地考虑到结婚的问题。我不像有些明星,不到万不得已不把自己嫁出去,对我来说,该结的时候就要结,否则两人的感情就失去热度了。”
找老公,梅婷想一定得找一个特别温和的人,要懂得体贴和温柔。她从小就挺在意这一点。这种想法是受她父母的影响。
梅婷觉得,爸爸对妈妈一直特别好。几十年来,妈妈晚上睡觉时经常腿抽筋,爸爸每天晚上都给她揉腿。就是在半夜里,妈妈突然腿抽筋了,爸爸也一定要起来给她揉腿的。
爸爸妈妈的恩爱梅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想,自己找老公一定找一个斯文的、温柔的、体贴的,而鄢波正是她要找的人。
鄢波的爸爸是一位画家,妈妈学的是陶瓷,跟画画也有些关系。几年前,妈妈得了癌症。因为生病,妈妈容易发火,但她从来都只会对着爸爸发火。鄢波或他姐姐在,家里什么事都没有。鄢波觉得,爸爸那段时间挺难的。父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一天,鄢波无意中听到妈妈哭着对爸爸说了一句话:“我只有下辈子再报答你了!”
鄢波想,自己找老婆一定要找那种特别漂亮的,但他觉得,夫妻之间一定要有他爸爸和妈妈之间的这种感情,不是开始时的那种激情,而是经历几十年后建立起来的特别难得的感情。
平时,为了专心工作,梅婷特别不喜欢熟人到片场探班,包括鄢波。
有一次,梅婷在上海拍戏,挺冷的,鄢波打算给她送一条围巾去。鄢波费劲周折在上海废弃的一个机场找到了剧组,在门外给梅婷发了个短信:“如果我来了,你会高兴吗?”没想到倔犟的梅婷回答:“我不会高兴。”
“我后来才知道,他在门口呢,听我说不愿意,就回去了。”梅婷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