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6-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舒斯特还为征收各项税收组建了专门的宪兵队,并提议由英国驻德黑兰公使馆武官斯托克斯少校(Major Stokes)担任队长,这给他带来了大麻烦,因为按照1907年英俄协议该协议把伊朗一分为三,城市人口稠密、商业较发达的北方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对保卫印度有战略价值的南部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其余多是人烟稀少的中部受伊朗政府管辖。而阿塞拜疆处于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阿塞拜疆省是俄国最重要的一块势力范围,俄国自然对斯托克斯的任命非常排斥。在获知英国政府批准对斯托克斯少校的任命后,俄国政府当即下令自己在伊朗的哥萨克旅解除了在阿塞拜疆的财政部宪兵队武装,接着又在1911年11月初派遣5000名俄军挺进伊朗北部。11月11日,俄国驻德黑兰公使受权向伊朗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政府在48小时内就上述问题给予说明,并向俄方致歉,否则就中断双边外交关系。11月29日,俄国政府再次向伊朗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舒斯特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朗;伊朗政府必须保证,今后没有俄、英两国的同意不得聘请外国顾问;伊朗政府赔偿俄国向伊朗调遣军队的费用等。〔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281页。
在伊朗政府犹豫之时,俄国命其部队向德黑兰开进,面对此景,伊朗政府不得不妥协,舒斯特于1911年12月24日黯然回国。在舒斯特离开后,美国对伊朗的关注几乎降低到冰点。在这些年中,几乎没有重要的来自德黑兰的电报被编撰到FRUS(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中。不过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时期伊朗的发展进程虽然很缓慢,但是变革力量已经在那里登上历史舞台,而且其力量也得到初步显现。因为美国没有侵略过伊朗的历史,也因为舒斯特顾问团的缘故,伊朗新兴的变革势力对美国的印象普遍比较好,这为今后美伊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伊关系
经过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俄等欧洲传统强国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而美国则利用远离战场等优势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战后的世界一流大国。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地位的提升,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也越来越多,这为美伊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一)美国对伊朗参加巴黎和会的支持
在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之际,深受战争和外部势力占领之苦的伊朗决定参加该会,希望能借此机会取缔外国特别是英国在伊朗的特权,获得国家的独立自主。但是由于伊朗政府在一战中曾宣布保持中立,实际上也没有参战,英国政府据此认为伊朗没有参加巴黎和会的资格。在英伊的这次纠纷中美国站在了伊朗一边,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代表豪斯上校主张应该允许伊朗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他们的申请,但这一表态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295页。英国人坚持认为伊朗问题是英国人和伊朗人之间的问题,没有必要提交到巴黎和会上讨论。在英国的反对下,伊朗代表团未能参加大会。
其实还在凡尔赛会议进行期间,伊朗政府正在和英国进行着秘密谈判。1919年8月9日,英伊两国在德黑兰签署了协议书。协定包括以下主要条款:伊朗的军事和财政机构完全置于英国顾问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英国政府则承认伊朗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向伊朗提供贷款,赔偿伊朗在一战中遭受到的物资损失,并且帮助伊朗修筑铁路和修改海关制度等。见〔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297页。当英伊签署秘密协定的消息在国外媒体透露出来后,不仅招致了伊朗民众的强烈反对,也使得美国政府放弃了不插手中东事务的保守政策,对伊朗民众的抗议行为给予支持。美国驻德黑兰公使约翰·卡尔德韦尔(John Caldwell)在9月9日接见一家硬说美国政府赞同这个英伊协定的报社记者时发表了严正声明,严厉驳斥了这种说法,并且明确指出:“在凡尔赛和会上,美国政府为了使伊朗代表团能够得到一个阐述自己立场的机会,进而能把伊朗问题提交大会讨论,曾做出真诚而不懈的努力,但未获成功。使美国政府感到诧异的是,当时竟没有其他国家出面支持伊朗,甚至连伊朗政府也未给自己的代表以有效的支持。现在真相大白了,原来是因为缔结了一项协定,一项将伊朗从拥有独立和主权的国家的名单中抹掉的协定。”〔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297~298页。美国政府还向伊朗驻美公使表示了对英伊协定的反对,对伊朗因此而会受到的主权和独立的部分丧失表示遗憾。美国的上述举措为自己赢得了伊朗爱国者的广泛欢迎,加深了伊朗自舒斯特顾问团以来对美国的好感。不过在一些伊朗人看来,这一时期美国虽然赞同伊朗的主权和独立,但是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在伊朗仍然没有切身的利益,因此,并不能因为这个事件就想当然地认为今后美国会加大对伊朗主权独立和宪政运动的关注力度。
在巴黎和会之后,美国对伊朗的关注主要限于经济方面。在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后,驻伊朗的俄国军队开始撤离,到1918年3月俄军完全撤出了伊朗。这时因为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使得伊朗北部呈现力量“真空”的局面。为了获取伊朗北部的石油资源,也为了进攻新生的俄国苏维埃政权,英国部队开进了伊朗北部原属俄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协约国扼杀苏维埃政权的军事行动遭到惨败,俄国军队在打击叛军的借口下于1920年重新开进伊朗,英国也被俄国赶出了刚刚进入的伊朗北部地区。Richard WCottam;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ld War Case Study,前引书;pp38~3
美国势力进入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伊朗关系(3)
在英国撤离伊朗北部后,英国驻伊公使向美国驻伊公使约翰·卡尔德韦尔暗示,除了伊朗南部外,英国将会放弃在伊朗其他地区的利益追求。卡尔德韦尔把英国的这个意向看作是美国涉足伊朗的大好机会,他因此向华盛顿建议说,考虑到伊朗潜在的自然资源,美国的伊朗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些。他甚至断言,只需要区区30名有经验的美国军官就可以组织好伊朗的军队,因此就可以阻止伊朗投向苏俄的怀抱。他还说伊朗也需要财政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帮助。卡尔德韦尔在报告中称“各个阶层的伊朗人对美国仍然有极大的信任”,并且说华盛顿的政策将“决定这个地区一代人的命运”。FRUS;1921;Vol2;pp633~634但是美国国务院对这个报告并没有给以太多的重视,只是对伊朗希望美国派遣财政顾问的要求做出了回应。
(二)米尔斯普顾问团
1922年,为了整顿伊朗混乱不堪的财政机构,伊朗政府向美国提出派遣财政顾问的请求。在顾问人选上,美伊出现了一点问题:伊朗人希望曾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舒斯特再次担任此职,但是舒斯特并不在美国国务院推荐的名单之列,无奈之下伊朗政府便聘请了以阿瑟·米尔斯普博士(DrArthur Millspaugh)米尔斯普当时担任国务院经济顾问,在进入政府以前在美国高校讲授经济学。他于1922年和1943年两度出任伊朗经济顾问,但都没有获得伊朗人的深度认同,因而也两次暗淡地返回美国。1946年曾出版《美国人在波斯》(Americans in Persia)一书,详细记述了他在伊朗的经历。为首的11名财政和城市管理方面的顾问。1922年11月18日,美国顾问团抵达德黑兰,米尔斯普受聘出任财政部总监,掌握了伊朗的财政大权。在技术方面米尔斯普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性情上他却与舒斯特大相径庭:舒斯特对伊朗人怀有深深的同情,而米尔斯普则把他们看作是需要西方教化的幼稚之民;舒斯特把自己当作是伊朗政府的雇员,在与各国外交官打交道时常常拒绝他们不利于伊朗的要求,而米尔斯普则很快就与英国外交官建立了紧密联系,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舒斯特比较欣赏伊朗的宪政主义,在与伊朗官员交往时也举止得体,而米尔斯普则居高临下,常常对伊朗人发号施令,对伊朗官员表现出蔑视之意。米尔斯普的上述种种表现为他在伊朗的工作造成了重重困难。另一方面,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的伊朗国王礼萨·沙赫·卡比尔(即礼萨王)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上台后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解雇那些在伊朗政府部门工作却又执行本国或其他国家政策的外国职员,而处事张扬的米尔斯普正是礼萨王重点关注的对象。结果米尔斯普被迫于1927年结束在伊朗的使命回国,对于此事礼萨王向美国公使解释说,米尔斯普缺乏对伊朗尊严的尊重。Richard WCottam,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ld War Case Study,前引书;p53米尔斯普的行为使美国在伊朗的良好形象受到部分损害。
不过礼萨王深知,为了抗衡英俄两大强敌的压迫,伊朗不得不设法引进另外一个大国。在当时看来,对伊朗没有侵略纪录且正在迅速崛起的美国正是伊朗理想的诉求对象。对伊朗来讲,它吸引别国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于是,在发展和美国的关系过程中,伊朗打出了石油牌,而这正合美方的心意。其实,早在巴列维王朝建立以前,美伊关于石油租让权的谈判就已经开始了。
(三)美国谋求伊朗石油租让权
伊朗政府和议会都希望能把美国公司吸引到伊朗以制衡英国在伊朗的势力。1921年夏,伊朗首相秘密会见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双方开始就出让伊朗北部石油开采权问题进行磋商,并最终在1921年11月20日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美孚石油公司获得了为期50年的伊朗北部石油的开采权和经营权;其间伊朗政府则可以得到不少于石油总产值10%的收入;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将为伊朗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的贷款。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前引书,第46页;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309~310页。为了避免苏、英两国的干涉,伊朗国民议会迅速通过和批准了该协议。
但是这个协议一经公布,苏、英两国就提出强烈抗议。苏联政府在抗议中表示,若没有苏方的同意,伊朗向其他国家出让与苏联毗邻的北部区域的石油租让权是无效的。苏联还抗议说伊朗沃苏格杜拉政府早在1916年就把上述租让权出让给了沙俄臣民胡什塔里亚其实1916年伊朗沃苏格杜拉政府与胡什塔里亚达成的协议只是一项提交伊朗国民议会审议的草案,并未获得议会的批准。,而根据1921年的苏伊友好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苏联政府放弃沙俄时期强迫伊朗出让的全部特权和权利,并保证不再对伊朗实行侵略和压迫政策;苏联政府不再要求伊朗偿还600万英镑的借贷款;伊朗政府则承诺不把苏联退还的各项特权转让给第三国,也不把伊朗领土作为进攻苏联的基地,否则,苏联有权出兵伊朗以消灭敌人。条约详见《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第613~620页。,伊朗政府不得将已经出让给俄国政府或俄国臣民的特许权再转让给另外的国家或其臣民。英国不满的理由是胡什塔里亚已将他的特许权转让给了英伊石油公司。面对英、苏两国的巨大压力,美孚石油公司不得不退出在伊朗的石油竞争。之后,伊朗政府又和美国的辛克莱石油公司进行洽谈,但是这一努力由于英国的作梗仍然归于失败。〔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310~312页。
到30年代中期,美伊间的石油谈判再次开启。1937年1月,伊朗政府和美国的阿美拉尼石油公司(Amiranian Oil pany)草签了两项协议,第一项将伊朗北部呼罗珊省内一块儿20万平方英里的租让地授予阿美拉尼石油公司,为期60年;第二项协议则授予该公司在伊朗修建和经营输油管道的权力。然而这次美国公司又遇到了英俄方面的阻挠,使得拟定开采的石油无法输出。1938年底,阿美拉尼石油公司不得不以商业原因和世界政治局势不稳为由宣布放弃了这项租让权。Mark Hamilton Lytle,The Origins of the IranianAmerican Alliance,1941~1953; p7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前引书,第49~50页。
这一时期,伊朗和美国不仅在石油租让权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而且在政治上还发生了伊朗关闭驻美公使馆的严重事件。
美国势力进入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伊朗关系(4)
(四)伊朗关闭驻美国公使馆事件
1935年11月27日,伊朗驻华盛顿公使戈法尔·贾拉尔·阿拉驾车违规,虽然他表明了自己的外交官身份,但仍然被当地警察戴上手铐押往警察局。美国警方在确信它的外交官身份后才予以释放。伊朗公使随后向美国政府提出调查此事并就此向伊方道歉的要求,美方虽然应允,但是国务卿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国政府总是叮嘱自己的外交官,不要以为享有治外法权就可以恣意违反驻在国的法律,同时我们希望驻我国的各国外交官也能持有这种看法。”〔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331~332页。伊朗政府把美国国务卿的上述言论看作是对自己的侮辱。几乎与此同时,在1936年初,纽约一份名为New York Mirror的报刊又登了一篇诋毁礼萨的文章,说他曾经是英国的代理人,这让自尊心、民族感极强的礼萨王非常恼火。结果礼萨王在1936年3月30日下令召回伊朗驻美公使。从这件事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美国伊朗关系是多么的脆弱。不过正如时任国务院近东事务处处长的华莱斯·莫雷莫雷于1942年3月13日改任近东事务处政治关系顾问;处长一职由阿令(Alling)继任。(Wallace Murray)在3月31日的备忘录中所写的那样,“决不能把伊朗政府当前的行为看作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严重事件,它仅仅是伊朗政府的一个单方面行动,目的是强调国王对美国媒体对他的态度的不满。”Yonah Alexander and Allen Nanes,(eds);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A Documentary History;前引书;pp66~67结果也正如莫雷所料,在伊朗关闭其驻美国公使馆后,美国驻德黑兰公使馆照常运作。1938年底,莫雷作为特使造访伊朗,代表美国政府正式向伊朗表示道歉;而这时由于深感欧洲局势的紧张和英俄压力的增大,礼萨王也非常希望能和美国改善关系,于是两国在1939年1月25日又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总而言之,二战以前的美伊关系发展非常缓慢。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盛行,在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地区,美国奉行的是政治上不介入、经济上相往来的外交政策。在二战前的中东,最能引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