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14章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4章

小说: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民党10个师,而临江地区的民主联军只有4个师在位,每个师平均6;000人,敌众我寡非常明显,临江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    
    “你们怎么打算?”林彪关切地问。    
    陈云电告林彪:“我们已集中两个纵队的五个主力师准备打运动战。我们下定决心,不惜将三纵、四纵打掉2/3或3/4,也一定要保住完整的长白山。因为此次敌兵多,又相互靠拢,我们已决心要打几个恶仗、硬仗、较冒险的仗。若无此决心,则必然这样也不便打,那样也不便打,其结果必然是部队拖垮,山头失守,贻害全局。”    
    决心已下,一场反攻势在必行。那么,谁来指挥这场战斗?陈云和肖劲光经研究决定:为统一前方部队的作战,由曾克林和韩先楚共同组织前方临时指挥部。    
    这个时候,由于程世才本来是军区的副司令员,已不再兼任三纵司令员,故由曾克林指挥三纵,韩先楚仍然是四纵副司令员。    
    当夜,三纵和四纵聚在一起,共同研究作战方案。三纵主张“柿子先拣软的捏”,先打中路较弱的暂编21师。这样比较把握和稳妥。成功之后再乘胜扩大战果。然后,征求意见地询问道:“四纵的意见如何?”    
    韩先楚坚持“擒贼先擒王”。他站起身来说:“我认为还是打敌89师合适,因为这个师是这次敌人主要进攻的一路,消灭了它,敌人的全面进攻就可能被粉碎,这是关键的所在。”    
    曾克林摇了摇头,担心地说:“89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美械装备,战斗力较强。北有敌人暂编21师、184师,南有新22师、52军第2师,打起来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战斗,各路敌人增援上来,我军就有被围的危险。因此还是先打暂21师为好。”    
    韩先楚反对:“89师刚从热河调过来,人生地不熟,不了解我军作战特点。他们过去一直与我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作战,没吃过大亏,盲目骄傲,急于冒进,容易上钩。南路的22师和第2师距离较远,北路暂21师和184师可以用我们的9师把他们顶住,集中7师、8师、10师三个师,加上军区、纵队的炮兵,完全有把握把他们消灭。”    
    两个纵队的领导在作战对象的选择上出现分歧,互不服气。最后,会议决定将双方意见同时报告辽东军区,请陈云和肖劲光裁决。    
    电报发出还不到两个小时,陈、肖发来复电:“同意韩先楚的意见,并由韩、曾统一指挥三纵、四纵,争取彻底歼灭敌军89师。”    
    正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四纵的部署刚刚完毕,89师就推到了临江的跟前。    
    89师隶属于石觉的13军,当初曾在杜聿明的督促下首批冲过山海关,此后多次与民主联军的地方武装作战,很少跟正规军接触,迄今还没有真正尝到过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的厉害。所以,它推进得最快,54师的162团紧跟其侧。到4月1日,已推进到红石砬子等地,形成了明显的突出部。    
    见时机成熟,韩先楚飞兵抵达红石砬子,正赶在89师的前头。89师见前面出现民主联军,急冲冲杀了过来。韩先楚使出拖刀计,且战且走,一直将89师带到柳条沟一带的山间谷地中。    
    诱敌途中,韩先楚通知三纵:迅速靠拢,准备战斗。4月3日早晨,各师都已到达指定位置,89师一进入口袋,总攻就开始了。    
    一时之间,硝烟四起,炮声隆隆,89师在三纵的强大攻击下,被逐渐压缩到红石砬子中心地带,四纵炮团发起了猛烈轰击,进入包围圈的敌军立即乱成一团。    
    几阵炮火之后,韩先楚一声令下,民主联军的战士争先恐后,呐喊冲锋,经过两小时激战,到下午17时结束战斗。    
    这一仗,13军的89师和54师的162团宣告覆灭,民主联军共毙伤和俘虏敌军1万余人,仅有89师师长和两个团长带领400多人逃脱。    
    郑洞国闻听此信,惊呆半晌,不敢再战,随即下令各路人马全部撤退。四保临江战役以民主联军的胜利而告终。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前后历时3个多月,南满北满相互配合,彻底粉碎了杜聿明的“北守南攻”战略。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量在民主联军的不断打击下遭到严重削弱,逐渐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在此之后,不得不停止了扩张势头,转为被动防守。而民主联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北的4月,春意已悄然来临。林彪独自站在松花江北岸,感受着从南面吹来的风,心中暗暗思量道:去年此时,正是民主联军败走四平之际,如今,春天再次到来,也该是我们收复四平的时候了。


第二部分 雄鸡昂首高唱 东北遍洒阳光第27节 反客为主,杏花血雨再战四平

    林彪又渡江了    
    暖风轻轻地吹过松花江。    
    一片片的白桦林微微地摆动着枝丫,如洗的碧空默默无语,远近的山冈若有若无地泛起绿色。东北的春天真的来了。    
    守在一座座孤城里的国民党士兵无奈地坐在城头。他们时而望一望北方,时而看一看蓝天。他们都已接到来自东北“剿总”的命令:固守城池,不得随意出动。    
    沈阳城也不再喧嚣了。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    
    心力交瘁的杜聿明再次旧病复发,卧床不起。他心绪繁乱地望着窗外的阳光,静静地思考着。依靠眼下这些军队,想要守住东北这么多的城市,实在是越来越难了。林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已基本扭转了东北的局势。现在,林彪才是东北的主人,而自己却越来越像一个外来之客。他有气无力地拿起电话:“接熊式辉。”    
    “请稍等!”接线员立即接了过去。杜聿明必须得找熊式辉商量下一步的计划了。    
    但熊式辉怎么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个圆滑的政客在军事问题面前只能听着杜聿明的分析,并不时地回应以“行行”“高明”等语。    
    杜聿明只有苦笑:都这个局势了,还有什么高明可言?二人商议半天,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走:派“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去南京向蒋介石求援。    
    郑洞国带着杜聿明的嘱托,面带憔悴地登上了南下的飞机。云层在飞机下轻轻飘游,而郑洞国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了。    
    到了南京,一走下飞机的扶梯,郑洞国便匆匆地赶往蒋介石的官邸。    
    蒋介石面容严肃地接见了这位来自东北前线的高级将领。他静静地听着郑洞国汇报东北的形势,眉头却越皱越紧了。待汇报完毕,蒋介石沉思了一下,冷冷地说:“东北的情况确实很严重,你们现在一定要稳住局面。目前无法再派军队到那去,你们要自己想办法。”    
    郑洞国刚想进一步解释,蒋介石摆了摆手:“你不用说了,东北有难处,别的地方也有难处,现在到处都是难处。在哪也抽不出两个军来调往东北,就连53军也不能回去了。”    
    蒋介石站起身,走到郑洞国身前:“根据目前情况,我军暂时在东北采取‘收缩兵力、重点防御、维持现状’的方针,将来再待机出动。现在要增加兵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郑洞国无言以对。    
    正在沈阳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杜聿明听到郑洞国的回复后,良久不语,最后只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声:“看来,今年这个春儿,是没开好呀。”    
    此时正是1947年的4月,杏花再次绽放在松花江沿岸,冰雪消融,香飘十里。    
    林彪稳坐在双城,仔细地计算着国共双方的实力。民主联军经过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和土地改革,已经有了比较巩固的根据地,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空前热烈。地方政权建设起来了,后方基地也扩大了。翻身农民积极参军,部队的人员和装备都得到补充,作战部队人数已达到25万,地方武装近22万,共46万。而国民党则有作战部队36万,地方武装12万,共48万。双方的兵力在人数上已相当接近。但由于国民党的军队装备精良,且控制着东北的大中城市和铁路公路交通网,同时又将民主联军分割在南北两处,在总体上仍然占据着优势。    
    林彪眺望着四平,那是最让他耿耿于怀的地方。这一年夏天,应该是一雪旧恨的时候了。他想,这一次,要让南北两部分民主联军汇集在一起,将两只拳头合成一把铁锤!    
    4月8日,林彪电告南满的陈云、肖劲光和肖华:东北局决定将我军战略主攻方向与主要力量使用于南满,北满将于江水完全融化后派出8个师直下南满,进行大规模作战,南北合兵,集中一处,以确保东北战局的根本变化。    
    “今年一定要大打一番!”林彪暗暗地下了决心。他在双城召集师以上干部开了十多天会,作战前思想准备。5月初,东北局又集中学习了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并于5月5日通过了《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即著名的“五五决议”。    
    “五五决议”对东北目前的形势作出了总的估计,认为东北地区的敌我力量已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很大变化,自“七七决议”后,先后有12;000多名干部下乡,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基本上摧毁了敌伪残余封建势力。在此前提下,群众参军参战的情绪高涨,主力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初步的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了。同时,国民党军的力量则有了很大的削弱,蒋军主力7个军21个师被我歼灭9个半师,尤其是冬季作战被歼灭5个多师,而蒋军最精锐的新1军每个师都被歼一个团。这个打击使蒋军士气迅速下降,机动兵力顿感不足,不得不由进攻转为所谓的“机动防御”。而我军则从防御逐渐转入反攻。这就在东北全党面前提出了新的任务,即积极组织力量,全力准备大反攻。大量歼灭敌人,收复失地,巩固和扩大解放区。    
    “五五决议”不仅仅是一份形势分析,同时也是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的战斗动员令。    
    “渡江南下!”5月8日,林彪发出电令。    
    北满主力第一、二纵队和独立1、2师共8个师火速奔赴松花江岸。200多只船划开波浪,分别从五个渡口启动,横跨松花江。民主联军毫无声息地进入了怀德、公主岭、农安一带。    
    两支纵队分队前进,一纵奔向长春西南的范家屯方向,二纵插向怀德、公主岭一带。5月11日,二纵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向林彪汇报:我们已获得情报,怀德驻有国民党军的两个团。    
    “立即发起进攻。”林彪的回电干净利落。    
    当日下午14时,二纵派出4师急行60公里,直取怀德。    
    在双城,林彪枯坐在地图前,盯着怀德、四平、长春等几个地方。坐了一会儿,他拿起一支铅笔,在怀德附近画了一道,头也没回地说:“电告郑家屯附近的邓华,带三个师向郑家屯北面的双山发起进攻,牵制四平的国民党71军主力不能向北增援。”    
    14日清晨,二纵刘震发回电报:已用两个师的力量将怀德团团围住,另有一个师开往十里铺一带,做好了打击援敌的准备。    
    “做得好。”林彪淡淡地说,“通知刘震,待后援赶到即发起全面进攻。”    
    怀德是位于长春西面的一个小镇,当时正驻扎着国民党新1军30师的90团、保安17团,共计5;000人。    
    14日天刚亮,怀德城头的守敌忽见城外人影晃动,已将全城围得水泄不通,大叫不好,忙向孙立人报告:林彪又渡江南下了。    
    孙立人不知所措:“切莫慌乱,切莫慌乱!”其实他自己已经慌乱了,“援军立即就到,你们守住城池不丢就是胜利!”    
    孙立人何以慌乱?他害怕民主联军调头进攻长春,所以不敢轻易派军出援。紧急之中,他想到了陈明仁,求助71军北上,自己再调动几个团南下,两路夹攻,怀德之围或可迎刃而解。于是,他接通了陈明仁的电话……    
    但民主联军哪等得孙立人的援军。当日黄昏,后续部队和炮兵已然赶到,二纵立即发起了攻城战斗。20分钟的炮火轰击后,刘震派出两个师分别由怀德的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攻起,仅用几分钟就冲破了新1军的城墙,突入镇中,展开巷战。双方你来我往,几经交手,一直激战到17日下午,镇中守敌全部被歼,民主联军占领了怀德。    
    此时,孙立人从长春新1军派出的援军和陈明仁从四平71军派出的援敌仍然被阻拦在来怀德的途中。专门负责打击援敌的民主联军像刀子一样分别插入了他们的前方。新1军派出的四个团被民主联军独立师阻挡在长春以西,不能前进半步。而民主联军的一纵和二纵的一个师正在集中全力,准备一口吃掉已赶到怀德南面十里铺一带的71军88师。    
    88师未料到民主联军来势如此凶猛,距怀德咫尺之远却无法救援。双方对抗到16日,怀德大势已去的消息传到88师。师长韩增栋见救援无效,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便急匆匆往回撤。哪想一纵早已死死地咬住了他,怎能让他轻易脱钩而逃?当88师艰难地退到怀德以南12公里的大黑林子地区时,一纵发起连续冲锋,将其切成几段。随后,一、二纵以师为单位,分段包围,穷追猛打,从17日中午一直打到黄昏,用了6个小时将88师一举歼灭,韩增栋当场被打死,只有少数国民党兵乘车逃往了公主岭。    
    在公主岭,71军军长陈明仁正带着87师匆匆赶来。他还不知道88师已被全部歼灭,正想稍作休整立即前去接援,忽然接到杜聿明的电话。    
    杜聿明迎头喊道:“你现在在哪里?”    
    “报告总司令,我正带着87师在公主岭,准备前往接援88师!”    
    “我看你是不要命了!88师已全军覆灭,林彪有七八个师的力量正在赶来,你必须迅速返回四平!”杜聿明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陈明仁愕立无语。他无法相信整整一个88师这么快就完了,但这是杜聿明告诉他的,他又无法不相信。    
    此时,已有枪声远远地传来。他无暇多想了,立即下达命令:各部队迅速进入公主岭火车站,返回四平。    
    听说要逃命了,公主岭火车站里顿时乱成一团,数千人你拥我挤,冲向最前面的一列火车。陈明仁坐在头等厢里焦急地看着这些慌乱的部下们蜂挤而上,忽听得车站外枪炮声四起,民主联军已攻入了车站!    
    “立即开车,没上车的等待下一辆!”陈明仁红着眼睛大声喊道。    
    火车猛地启动了,一些挤在门口没抓稳的士兵纷纷被甩下车去,有些绝望地坐在那里,有些则跳起身来继续追赶。火车在一片哭喊声中飞速地开出了公主岭。    
    这时民主联军正在攻打车站入口,被甩在车站里的国民党兵继续抢登另一辆火车。一阵猛烈的枪炮声之后,民主联军一纵部队率先冲进了车站。他们立即打坏了列车的车头。    
    国民党兵见逃跑无望,红着眼睛进入了战斗。两小时之后,陈明仁丢在公主岭的部队全被消灭。若不是陈明仁腿脚快,恐怕也是性命难保了。    
    “陈明仁损兵折将,已逃回四平了。”被阻在长春以西的国民党新1军得知这一消息,大为震惊,已无心再战,撒腿便往长春逃。    
    民主联军部队紧跟其后,步步追击,直打到长春机场。隆隆的炮声惊得长春市内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