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8章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8章

小说: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来,杜聿明的肾病更加恶化了,必须到北平开刀手术才行。于是,他电告蒋介石:目前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远远不够,必须再度增兵,同时由于自己重病在身,故举荐郑洞国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暂时代替自己的职务。    
    杜聿明抱病离开了东北。国民党军不敢轻举妄动。新6军停留在盘山、辽中一带,52军在新民和沈阳西郊,而13军则去了热河地区的凌源、平泉一带。蒋介石急急忙忙地利用美国军舰继续从上海、广州、越南等港口运送新1军、第71军、第60军和第93军到秦皇岛,以备向东北大举进攻。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里,东北出现了暂时的平静。民主联军在休整,国民党军也在休整,而苏联士兵却是忙碌的。    
    2月已经过半。苏联军队不是说要在1月底撤走吗?怎么还没走?    
    老百姓在问,美英政府也在问。蒋介石坐不住了。    
    本来,蒋介石害怕苏联红军突然撤走,自己兵力不足,共产党军队乘机而入,所以恳请苏军延缓撤走。可现在自己的部队已不断到位,而苏军即使延期也已超过了期限。他们为什么还是一点要走的意思也没有?    
    美英政府连续通电蒋介石:苏联正在利用延长驻军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将东北的工业原材料和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日满政府的银行储备运回国内。再不阻止,东北将变成一片废墟,谁都将没有利益可得。现在必须想办法把苏联人赶走。    
    1946年2月11日,恰逢雅尔塔会议一周年之际,雅尔塔秘密协议的全文得以公开发表。这份秘密协议当年是规范美英苏三国瓜分世界的约定,如今却立即成了点燃中国人愤怒的火种。直到此时,根本就没有代表参加会议的中国人才知道,协议中居然有“苏联应恢复以前俄罗斯帝国之权利”的条文!    
    抗议,抗议,还是抗议。中国各地有良知的国民纷纷举旗呐喊。    
    国民党趁热打铁,接着公布了“张莘夫事件”。张莘夫是国民党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成员,1月7日在接收抚顺煤矿时因与苏联人发生矛盾,于16日返回沈阳途中在苏军的护送下遭到杀害。虽然凶手已成历史之谜,但当时许多人一致推测为苏联红军所为。所以各地要求苏军撤走的呼声再掀高潮。    
    2月22日,国民党官方出面,组织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反苏大游行。2月23日,西南联大的王力、朱自清、沈从文、余冠英、冯友兰、潘光旦等100多位知名教授发表了对东北问题的宣言,要求国民党政府“披露中苏签订条约以来一切有关东北问题的谈判经过,并拒绝再作妨害主权的任何协商”;同时强烈要求“苏联尽速撤退在我东北驻军,归还一切工厂设备与资源。不得有超出中苏条约范围以外之任何行动或措施”。    
    面对中国人的万民怒目、千夫共指,斯大林无言以对,他不想以不惜抛开中国共产党而竭力树起的“国际信誉”因此而倒掉。在一片强烈的抗议和反对声中,苏军无可立足,遂于1946年3月初收拾起行装,开始撤出。    
    苏军的撤出也是带着满腔的怒气撤出的。他们知道,这一撤出,就再也捞不着东北的便宜了。所以,他们不与国民党合作,一言不发,迅速远离。3月12日撤出沈阳,13日已撤出四平。初到沈阳的郑洞国指挥各部加紧接收,但由于苏军步伐太快,而且没有事先通知,国民党的接收与苏军的撤出之间留下了巨大的时间空白。    
    这是民主联军难得的好机会。    
    早在3月6日至8日,中共东北局为了解决在东北的下一步行动方针问题,在抚顺召开了一次领导人大会。彭真、林彪、林枫、罗荣桓、吕正操、肖劲光、伍修权等都出席了会议。患着严重肾病的罗荣桓语重心长地在会上提出:不要高估和平的可能性,东北战争要做较长时期的准备。    
    和平?为什么罗荣桓此时还要提到和平问题?因为美国特使马歇尔正在展开新一轮的督促国共停战的工作。    
    3月4日,马歇尔亲临延安,大吹和平之风。但回到重庆之后,蒋介石对他的主张却不予理睬,甚至不惜破坏刚达成不久的政协决议,加紧增兵东北。毛泽东一气之下,将周恩来召回延安,决定共产党拒绝继续出席政协会议,以示抗议。为此,马歇尔要求蒋介石必须采取行动缓解东北的战争危机,应迅速成立一个由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停执行小组进入东北。    
    这就是罗荣桓提醒大家小心和平陷阱的原因。    
    事实亦是如此。蒋介石这一次连假笑都不给马歇尔了:东北已经是国民党的天下了,还跟共产党谈什么和平?    
    3月11日,马歇尔回天无力,“猪八戒摔耙子”,一甩手回国了。    
    “这个蒋介石,太嚣张!”毛泽东在延安背手而立,一支香烟正在他的指缝间咝咝地燃烧着,“告诉林彪,立即动员全军,在运动中及敌立足未稳时,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部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    
    此时,东北局正设在抚顺,林彪面壁三日,遂于3月26日向各部队下达了新的作战部署命令:西满军区主力先期开赴四平,届时将由自己亲自指挥;吉辽军区的罗华生、贺庆积、邓克明、曹里怀四个旅向长春集结,在周保中指挥下准备夺取长春;北满抽调杨国夫师南下到四平,359旅准备进攻哈尔滨;南满部队则重点配合沈阳以北的作战。望全党全军以最大决心,不惜任何牺牲,争取这次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随后,林彪离开抚顺,匆匆赶往四平。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15节 本溪就像一根铁钉子

    此时的东北正是初春时节,偶尔到来的暖风轻轻地吹开一层冻土,一两株迎着早春探出花蕾的杏树点缀在这片辽阔的松辽平原上。而四平恰恰位于松辽平原的中部,南接沈阳,北通长春,三条铁路交汇于此,是东北地区的交通纽带。    
    林彪抵达四平时已是4月4日。他弹落一路风尘,四下巡视一番,决定入住在四平西北郊梨树县的梨树镇。    
    早在林彪到来之前,四平已被东北民主联军所攻占。3月13日,四平苏军撤离的时候,驻在西满地区的黄克诚率3师主力迅速北上,由法库直逼四平,于3月15日攻占四平西郊飞机场,16日晚形成了东北西三面围城。l7日凌晨2时,攻城战打响,战斗持续到中午时分,除有200多名守军逃跑外,其余3;000多守军和政府官员全部被歼。蒋介石任命的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保安司令张凯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皆被活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四战四平”中的一战四平。    
    四平国民党军为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呢?因为此时熊式辉、郑洞国等人及东北行辕、东北保安司令部正忙着从锦州进驻沈阳。直到3月18日,国民党各部才基本到位。    
    随后,新6军、第52军、新1军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攻势,分头齐下,于3月21日前先后拿下了辽阳、抚顺、铁岭这三个重镇。至此,在沈阳外围的重要城市中,只剩下本溪仍孤零零地控制在民主联军的手中。东北形势骤然紧张。    
    1946年3月24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国民党军在辽阳、抚顺等地巩固了地位后,则会派兵北上四平、长春,你们须及时将南满主力向北转移,同时要留下相当数量之部队保卫南满解放区。近日美国因苏美关系,急欲停战,蒋被迫亦不得不停战。故美方已派专机接周恩来赴渝谈判,望你们准备一切,尤其是不惜牺牲,打一两个大胜仗。    
    毛泽东想在谈判前打几个大胜仗,蒋介石也同样想要打胜仗。    
    只有用胜仗才能加强谈判者在谈判桌上的说话力度。    
    3月下旬,国民党集中新6军第22师、第14师,第71军第88师,第94军第5师,第52军第2师,第25师共6个师兵力,以沈阳为基地,展开了对南满的大举进攻。而新1军则向北扫荡,以待南满态势稳定后,力克四平。    
    要攻四平,必待南满平定;要南满平定,必待本溪攻克。因为在南满,只剩有一座孤城本溪尚控制在民主联军手中。    
    4月1日,国民党第25师、第14师分别由抚顺、辽阳方向同时向本溪进攻,成两路夹击之势。守卫在本溪的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以分头迎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于2日在石灰厂、三人沟、大甸子一带毙伤敌25师700余人,将其击退至山城子一线。随后,另一路民主联军则于铧子沟附近消灭了第14师1;000余人。尽管在国民党军的猛烈炮火下,民主联军的阵地前沿几次受到威胁,最终国民党军仍然未能越过防线一步。正在僵持之机,民主联军的另一路避开国民党军队的锋芒,突然对苏家屯之敌发动夜袭,敌军后方大乱,被迫撤退,第一次进攻本溪宣告失败。    
    进攻本溪失败,令熊式辉和郑洞国大跌眼镜。二人并没有把本溪看在眼里,以为马到即可功成,随后可全力进攻四平,不想初战即不利。熊式辉恼羞成怒,遂于4月7日再次下令:兵分三路再攻本溪,第52军军长赵公武亲赴前线指挥战斗。    
    8日,国民党军左路第52军第25师从抚顺西南直插本溪北端,在大田家屯东山和太平山北面与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的两个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守在大田家屯东山的是民主联军三纵7旅的一个连,经过浴血奋战,最终以全连伤亡71人的代价迫使国民党25师只得改变方向,转而攻向太平山。    
    而在太平山之北防守的则是三纵第9旅的一个连。自战斗打响后,这个连反复打退了25师的八次冲锋,阵地变成一片焦土。连长和指导员都身负重伤,到下午时,阵地上连一个班都凑不起来了,但国民党部队仍然难以前进半步。    
    黄昏时分,民主联军三纵的大部队集中第7、第9两旅主力,经过长途迂回终于包围了敌第25师的一个团。经过勇猛冲杀,除一部集体投降外,该团全部被歼。在随后的追歼战中,国民党第25师师长刘世懋被打伤,另有1;800余敌军被消灭,52军军长赵公武差点被活捉。侥幸漏网后,赵公武不敢再战,仓皇带着余众逃出战区。    
    这个时候,正从右路发起进攻的国民党军新6军第14师得知第25师被追击后,急速北进,企图迂回到民主联军侧后,为第25师解围。    
    得知此情后,三纵部队抢先埋伏在大英守屯地区。由于新6军14师一路急奔,抵大英守屯时已是疲惫不堪,当时正是黄昏时分,太阳刚刚落山,余霞穿过云层洒满大英守屯的北山坡上。    
    14师正欲休息,突然四处枪声大作,三纵主力从四面杀了出来。14师仓促应战,死伤惨重,只得慌忙溃逃。逃到长岭地区,再遭民主联军重创,14师师部及一个团先后被消灭,师长龙天武受伤,副师长以下共伤亡1;380多人,另有600多人被俘。    
    见到左右两路皆遭惨败,从中路进攻的国民党第60军182师推进到马家寨等地,不敢继续前进。民主联军获得了第二次保卫本溪的胜利。全部战斗共历时四昼夜,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致使新6军第14师损失1/3,第52军第25师损失近半。    
    而本溪,仍像一根铁钉一样,牢牢地钉在南满的大地上。    
    南边的战斗打响后,北边的战斗也打响了。    
    坐镇四平的林彪绝不会呆坐着等待新1军的进攻。他率先向稳步推进的新1军发起了进攻。    
    4月8日晚,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12个团的兵力在兴隆泉、柳条沟、兴隆岭一带盯住了新l军的新38师。在这个湿暖的南风徐徐吹起的月夜,林彪利用我军善于夜战的特点,聚歼了新38师的4个整连,使得一向以“天下第一军”自诩的新1军首遭重创。    
    林彪这里枪声未息,黄克诚带领部下在四平以南的泉头车站一带却是激战正酣。向泉头车站发起进攻的是国民党新1军的第50师,黄克诚于4月5日在那里投入战斗,面对来势汹汹的第50师,民主联军迎头痛击,直战了7天7夜才退出战斗。    
    新1军刚被林彪狠咬了几口后,陈明仁带着第71军就紧跟着冲了过来。    
    刚进入东北的陈明仁奉了郑洞国之命,想从侧面迂回到四平外围,以配合新1军攻城。一路上,该军所属的第87师、第91师顺利占领法库县城后,争先恐后向北开进,渐渐地拉开了距离。陈明仁未入东北就得知林彪不太好惹,不想一路北上,却连林彪的影子都没见到,不禁放松了警惕。    
    未料此时,林彪却正在暗中打量着他呢。    
    陈明仁的两个师一拉开距离,林彪就立即下令民主联军独立旅从金家屯地区开始,对87师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孤军深入的87师果然中计,带着胜利的喜悦,径直推进到大洼、金山堡地区。丝毫未曾察觉一张大网正悬在他们的头上。    
    4月15日下午17时,林彪一声令下,集中了14个团,由西北、东面、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向金山堡一带发起了突击。黄昏时分,87师的一个先头团即被歼灭。随后,黄克诚一部赶赴大洼地区,拦住正在前来救援的91师,其余部队将87师陆续赶到的部队分割压制在大洼以南金山堡周围十余个村落之内,逐个歼击。经整夜激战,至4月16日上午7时,国民党军第87师主力所剩无几,师长黄炎落荒而逃。前来增援的第91师紧接着亦被击溃。    
    此一战,国民党军800余人被消灭,1;669人受伤,2;000余人被俘,刚进入东北的国民党第71军受此重创,陈明仁心痛不已,再也不敢大意。    
    郑洞国本想先取本溪,再克四平,不想反而兵力分散,两处作战。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长春又响起了震天的枪炮声。    
    彭真调动其余部队,乘国民党军队两处被牵之机,展开了夺取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三城的战斗。    
    4月14日下午14时,在彭真的统一安排下,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指挥杨国夫、曹里怀、贺庆积三路人马共两万余人首先打响了夺取长春的战斗。经过4天的奋战,于18日晚19时胜利攻取了长春。共毙伤敌军2;000余人,俘获16;000人。长春解放后,民主联军于4月25日攻下齐齐哈尔,4月28日夺取了哈尔滨。    
    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相继解放后,民主联军少了后顾之忧,主力部队纷纷奔赴四平。    
    小小四平城骤然成为东北的焦点所在,国共双方的兵力正在从四面八方聚来。    
    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16节 化四平街为马德里(1)

    烟花三月,江南草长。正是一年好光景。    
    可蒋介石却正对着这副好光景火冒三丈。    
    四平总攻迟迟不能开始,本溪又久攻不下,而长春却转而落入共产党之手。蒋介石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熊式辉,无能!”他愤愤地骂道。    
    蒋介石不能不恼火。十几天前,他还大肆叫嚷: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而如今却是两处受挫,这让他的老脸往何处搁?    
    “收拾东北,必须得有一个有才能的人。”他自言自语,“看来,还得杜聿明去。”想到此,蒋介石令手下人立即电告杜聿明:速回东北,收复主权。    
    在北平医院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