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敢死队、情报队、救护队、担架队、通信队、运输队等等,有的在前线配合作战,有的担任后方勤务的任务,对作战、供应各方面,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如前线冲锋时,需要大量手榴弹应用,我军请军政部发给被拒绝时,就由总工会动员募集了几万只空烟罐,赶制“土炸弹”运往前方供用。凡前线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工事物资、医药用品等,均通过各社会组织募集和供应。连前线战士每天两顿伙食,也组织郊区人民分区炊制和输送。
孙夫人宋庆龄、廖夫人何香凝等也到闸北我军阵地进行慰劳。在她们的主持和组织下,一天功夫筹设了几十个伤兵医院。何香凝到前线慰问时,天正下大雪,而官兵只穿单、夹衣各一套。她回沪立即发动捐制棉衣运动,五天内制就了全新棉衣裤三万多套,运送给全体官兵穿用。海内外人民有的寄钱,也有的寄衣物食品等慰劳我们。上海工人、学生组成义勇军,直接投入一线战斗。京沪一带民众纷纷报名参加十九路军,各征兵点人满为患。地方民间武装纷纷携带武器赶赴上海前线,全国各地无数热血青年前来上海投军,一时掀起空前的抗日热潮。人民群众对于我军的热烈支援,鼓舞和激励了前线官兵舍身抗敌的决心和勇气。
单有这些还不够啊!我心里清楚,接着,我将面对日军比陆战队强大得多的野战部队,接二连三的恶战血战,不知比闸北要惨烈多少倍!
正文 第七章:庙行大捷(1)
“日军混成第24旅团的旅团长下元熊弥做梦也没想到,前段时间经过无数激战应该“伤亡惨重”的十九路军,居然有能力布下口袋将他的旅团主力完全合围,要硬吃他的八千九州精兵!在四处出击试探后,他似乎发现天王堂方向是我军防御弱点,于是在2月10日下午以主力第24联队在此展开决死突击,企图在我军铁桶般合围中冲开一道求生血路!就在大群密集的日本步兵逼近我军最后防线不足100米时,突然,从我军阵地上升起了几十个斗大的圆盘状古怪的东西,落入日军队形之中产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将突围日本兵大部淹没在漫天尘土和烟雾中。硝烟散去后,只见爆炸范围内的上千名日本兵的尸体躺满了田野,但全身并无任何伤口和血迹,面容安详宛如睡熟的婴儿一般。面对这光天化日下的诡异景象,残余的日本兵再也支持不住,神经崩溃下鬼哭狼嚎地溃退下去……”
——摘自叶挺:《一个军人的报告》
闸北大捷后,2月6日白天,我都在安排打扫战场,会见媒体,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傍晚才驱车前往龙华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向两位巨头当面汇报。
陈铭枢和蔡廷锴等亲自出门迎接。陈铭枢的代理行政院长被免了,但还担任京沪警备司令一职,是十九路军的顶头上司。十九路军总指挥将光鼐在南京养病,蔡廷锴将十九路军指挥部、19军的军部都搬到龙华来,与淞沪警备司令部合署办公。
陈铭枢此来是亲自主持十九路军高级将领会议,部署下一阶段行动。由于我军接连大捷,他非常高兴:“希夷你真是用兵如神啊!千里调来广东海军重创倭寇母舰,一举解除我空中威胁;又准确判断敌人主要突击方向,事先安排下死亡陷阱。如此处处料敌机先,虽诸葛复生怕也不及也!”
我暗松一口气,他总算没暴露我的“周易预测学”,帮助为我树立威信,于是连忙谦虚道:“我哪能与老军长相比。老军长是公认的铁军第一名将,三败张发奎,连不可一世的‘小诸葛’白崇禧也连挫于老军长之手。我这点玩意,哪能与老军长比呢?”
淞沪警备司令戴戟说道:“希夷,北伐时你就闻名天下,我们也是并肩战斗过的,当我觉得你现在用兵比北伐时还高了两三个档次不止。你说说,是不是在德国啃了4年洋面包,中西合璧发扬光大?”
我笑道:“我的招数与德国无关,都是吃大米吃出的中华兵法精华,用在日本人身上给他一个教训而已,叫他们知道谁才是老师。”
蔡廷锴笑道:“你就别谦虚了。黄豆战术、天灯战术、风箱战术,把日本人当老鼠活烤,真乃有鬼神莫测之机!你如实招来,还给日本人安排了什么阴招,让大家也开开眼。”
“跟着参谋长打仗就是痛快!照这样打下去,再多的日本人也不够我们杀了。”说话的是60师的师长沈光汉,他的师是这次青云路大捷的主力,威名远震,加上缴获的大部分武器弹药都补入了他的部队,主力团都鸟枪换炮,扬眉吐气。
“参谋长,你这样做就偏心了。谁不知道61师战斗力全军第一,你让别人立功,把我们晾在一边,再不用我们官兵们就要兵变了!”61师的师长毛维寿叫起了委屈。61师是全军总预备队,前段时间一直未参加战斗,官兵们甚至在拍桌子摔板凳了。
“参谋长,你让60师吃肉,叫我们啃骨头,我们也不服!”78师的师长区寿年情绪有些激动。78师自开战以来一直在闸北街道与日军苦战,损耗大而缴获少,虽然我给他们调配了部分缴获的日式武器,但还未完全恢复元气,故区寿年有意见。
看着各部高涨的抗日情绪,我十分激动:军心可用!这与东北是多么不同啊!日本关东军2万多人只用一个月就占领全东北,而现在日军陆海空联合作战,却在上海小小的闸北街道上寸步难行,而且碰得头破血流!铁军健儿和中华儿女一定会让日本人在上海血流成河!
我转向陈铭枢:“老军长,南京那边怎样了?”
“天大的好事。老蒋也是力主抗日的,他已决定将张治中的第5军全军调来淞沪前线,归十九路军指挥。不过该军需要集中人员和准备作战物资,来到前线要在2月10日以后。”
听到这消息,在座的都为之一振。第5军是国民政府警卫部队,是德国顾问训练、全德国武器装备的精锐部队,为国军精华,该部的到来,将使我上海守军力量倍增。
蔡廷锴道:“难得啊,居然将御林军交给我们地方杂牌指挥,老蒋看来是真心一致对外了。”
我微微一笑:“江浙一带国军有60个师呢!老蒋不愧是上海证券经纪人出身,利好就跟进,利空就抽手。不管怎样,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打胜仗,援军就会源源不断到来的。对了,老军长,军政部的军械和军饷什么时候拨过来?”
前一阶段激战,我军耐以重创日军的重武器几乎消耗殆尽。37毫米平射炮在与日军装甲车辆的战斗中全部损失;81毫米迫击炮打光了所有炮弹,已经哑火;瑞士厄利空式高射机关炮更惨,不但没有弹药,而且由于保持长时间高速射击,炮管打得通红,战后大多已经变形报废,而且没有炮管可换。
“何应钦已经答应轻型武器弹药尽快拨过来,但重武器就没有库存了。至于军饷,他说政府财政还是巨额赤字,拟将各界捐款充作欠发的军饷拨给我们,多余的充公。”
听到这在座的将领们都大骂起来。军政部已经停发十九路军8个月军饷,累计600万元之巨。在这个军阀混战、有奶就是娘的时代,有多少部队就因没有军饷而哗变、溃散,蒋介石嫡系就企图用这招搞垮十九路军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铁军部队。何应钦说的政府赤字、军费不足也是实情,但即使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嫡系部队还是保证了军饷及时足额发放,地方杂牌就自己“执生”了(广东话,自己想办法之意)。但十九路军不愧铁军传统,官兵团结一致,依然一直保持了完整建制。
陈铭枢急忙劝导:“有比无好。我意见先接受下来,起码战死的弟兄家属需要抚恤金。”
提到牺牲的战友,各位将领都沉默下来。自开战以来,十九路军已有1000多名官兵阵亡,对家属的抚恤确实是个大问题。
我建议到:“现在十九路军天下知名,海内外捐款必将大大超过军政部欠发的军饷,我们不能便宜了何应钦,我看是不是请庆龄、香凝女士出面,由她们统一管理海内外给十九路军的捐款。两位国母如果肯出面,别说何应钦,就是老蒋也顶不住吧!”
陈铭枢大喜:“这个办法好!我尽快去联系,两位国母一定会答应的。希夷,我早说过,你不但打仗厉害,搞起政治来也很有手段啊!”
蔡廷锴这时对我说:“今天夜晚开会,是为了对付日本人下一步动作。希夷,你有什么打算?”
我摊开地图,将作战构思予以详细说明。
明天,就是2月7日下午,日本陆军混成第24旅团就将在吴淞口码头登陆,企图攻占吴淞炮台,并对十九路军后方进行大迂回包围。我决心集中主力,在日军更大的增援部队到来前,将其全部吃掉!
众人对我对日军情况了如指掌已见怪不怪。蔡廷锴问道:“这个混成第24旅团,是什么部队?”
“这个旅团隶属于日本陆军第12师团,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我进一步解释道:日本陆军实行地域征兵制,同一支部队就来自同一个地方。第12师团在日本九州岛的久留米编成,又称久留米师团。日军部队不同地域有不同特点,总的来说,以西南的九州兵和东北兵最强,中间的关西、关东部队战斗力就较弱。第12师团位于九州岛北部的久留米,正是九州兵的代表之一。当然,与南九州熊本的第6师团相比还稍逊,不过第6师团是日本陆军第一强大师团,第12师团战斗力在日军中也是位居前列了。该师团下辖第12、24旅团,24旅团战斗力更强些,是主力中的主力。日军一个旅团战时编制约8000人,作战时往往配属炮兵、装甲兵、工兵等技术兵种,称为混成旅团,人员当在1万人以上。论战斗力和火力,只怕以十九路军目前的实力,全军也很难扛得住。
戴戟问道:“照此说来,这支日军比陆战队还厉害得多。我军现在伤亡不小,武器弹药也消耗大半,重武器已全部用不上,缴获的武器只够装备几个主力团,多数部队还使用汉阳造老套筒,防御可能还胜任,但要全歼这支日军,只怕力量不足吧?”
我胸有成竹:“也许直到今晚还不足,但到明天就有余。戴司令你就放心,我叶挺敢打这个保票,就有七八成把握。”
众人尽管对我屡出奇招无比信服,但说过一个晚上十九路军就从不足到有余确实难以置信。陈铭枢说:“明天好象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吧?5军要几天后才能赶到,还要熟悉阵地和地形;军械部的补充物资我看也要几天才会陆续运来,希夷你意思是不是等几天后联合5军一起吃掉日军24旅团?”
“那就来不及了。老军长,我的意思是,在5军到来前,靠我们十九路军和现有在上海的部队,就足以吃掉日军24旅团。”
众人大吃一惊,以十九路军现有力量就能歼灭上万日军精兵?蔡廷锴道:“希夷,你说日军从吴淞登陆后抄我后路,那就是在城郊野外作战了,不比闸北街道,只怕黄豆战术和天灯战术都用不上吧。难道野战你也有什么‘杀手锏’?”
“军长,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之所以有信心,是有五招制敌。”
众人连声催促:“快说!快说!”
我娓娓道来:“第一招,是敌无飞机掩护而我有空军支援,与之前相比,可谓敌我易势。日本海军只有3艘航空母舰(不计水上飞机母舰),‘凤翔’已被击沉,‘加贺’需要大修,唯一完好的一艘‘赤城’担负战略值班任务,防范美国、苏联,不会开到上海来。刚才老军长说,参谋总部已决定第2、6飞行队归我军指挥,空中优势已在于我。”
陈铭枢叹道:“这一点我不是没想到。但听飞行指挥官丁纪徐说,他们飞机油量少,从南京机场飞来上海后只能短时间作战,只怕派不上大用场。”
“这好办。上海不是有虹桥、龙华两个民用机场吗?飞行队前来作战后,可到这两个机场歇脚,航空汽油是现成的。老军长你以京沪警备司令部名义征用这两个机场,到时还可将飞机零件、弹药、油料用运输机或铁路、公路运到这两个机场来,地勤部队也一起过来,空军随之转场,作战半径就会大大缩小,滞空时间就会大大延长,可长时间进行空中突击。”
陈铭枢一拍桌子:“老糊涂,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事也得马上操办。那其他招数呢?”
“第二招,敌暂无海军支援而陆军孤军深入,使我有机可乘。吴淞口炮台还在我手里,估计还能支撑几天,炮台已经向黄浦江放了几百枚水雷,日舰既要压制炮台,又要扫雷,就开不进黄浦江,近距离支援陆军作战。日军24旅团既然要对我进行大迂回,等其脱离舰炮支援范围后,我就可对其进行围歼。其实之前日军有挽回败局的机会,那就是陆战队攻击时陆军立即登陆支援的话,我军两头难以兼顾,就很难集中力量围歼其陆战队。其实日本天皇2月2日已下令陆军出兵,但陆海军就指挥问题一直谈不拢,陆军想一并指挥陆战队,而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是负责上海全局之战,坚持要海军指挥陆军,扯来扯去24旅团拖到6日才起航,7日下午才能登陆,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才有了青云路大捷。我看日本陆军对于海军陆战队的惨重损失不但不惋惜,说不定还幸灾乐祸,坐着看海军的笑话。然后就自以为是,以为陆军一到就能给我们颜色看看,给海军做个榜样”。
区寿年不解地问:“不是说日本人很团结吗?怎么陆海军矛盾这么大?”
“日本一直实行陆海军并列,并无高下之分。天皇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不理具体事务,两军种互不相服,争斗得很厉害。海军将领公开称陆军是‘马粪’,还说宁愿将女儿嫁给乞丐也不嫁给陆军人员。”我说的是以后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
“还有,日本陆军过于骄横,以为陆战队失败是偶然,陆军必然不会犯错误,所以采取添油战术,兵力逐次投入,犯兵家之大忌。24旅团7日登陆,而陆军主力第9师团估计13日才登陆,中间差一个星期,这就为我们各个击破、先吃掉24旅团创造了条件。如果日军第9师团与24旅团一起登陆,我们就无机可乘了。如果24旅团孤军深入,也脱离海军支援,就等于自寻死路。所以我说不能等5军来再动手,那时吴淞炮台肯定已经保不住了,日本海军扫雷后开进黄浦江,24旅团有了军舰几百门大炮支援,我们就无法吃掉它。这就是制敌第二招。”
“接下来嘛,第三招是明天我们将就地得到大批军械,十九路军可全部换装,足以媲美老蒋的嫡系部队,弹药不但足以补充消耗,也足以支持我们作战一个月以上。汉阳造老套筒,就交给义勇军吧。第四招嘛,就在上海,就在我们旁边,还有一支精锐部队没有动用。这支部队不但装备实力远超我们,即使是5军属下的国民政府警卫师,也是有所不及。这就是我对付日军24旅团的奇兵。”
“至于最后一招,已差不多准备好了,到时与24旅团打起来就用得上了。这东西比黄豆战术、天灯战术厉害百倍以上,这才是我敢担保全歼日军24旅团的杀手锏。”
听我一口气说完,众人皆惊讶不已,忙追问详情。听我一一说明后,众人大加赞叹,对我怪招频出更感匪夷所思,甚至把我看成唐代名将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