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上下五千年5 >

第4章

上下五千年5-第4章

小说: 上下五千年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有个亲信官员去找他,他正趴在地上跟他的几个侍女斗蟋蟀。那个 
官员拍拍贾似道的肩膀说:“这难道也是国家大事吗?”贾似道玩得正起劲, 
也没当一回事。 
    襄阳终于被元兵攻破了。南宋王朝大为震动。这个时候,贾似道要再 
瞒也瞒不住,就把责任推给襄阳守将,把守将革职了事。 
    元世祖看到南宋这样腐败,决定一鼓作气消灭南宋。他派左丞相伯颜 
率领元兵二十万,分两路进军,一路从西面攻鄂州,另一路从东面攻扬州。 
    这时候,宋度宗病死了,贾似道拥立了一个四岁的幼儿赵显(音xiǎ 
n)做皇帝。伯颜攻下鄂州,沿江东下,直取临安。贾似道一面带领七万宋 
军驻守芜湖,一面派使臣到元营求和。伯颜拒绝议和,命令元军在长江两岸 
发起进攻,宋军全线崩溃,贾似道逃回扬州。到了这个时候,南宋灭亡的局 
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215 文天祥起兵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 
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 
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 
杰两人立刻起兵。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从小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立志要向他们学习。二十岁那年,他到 
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了他的救国主张,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中了 
状元。 
    文天祥在朝廷做了官之后,马上发现贾似道和一批宦官都是些祸国殃 
民的奸臣。有一回,蒙古军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 
文天祥马上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杀掉董宋臣,免得动摇民心。为了这件事,他 
反被撤了职。后来,他回到临安担任起草诏书的工作,又因为得罪贾似道, 
在他三十七岁那年,竟被迫退休。一直到了南宋王朝快要灭亡的危急时刻, 
他才被派到江西去担任赣州的州官。 
    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到临安去。有人 
劝他说:“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 
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文天祥泰然回答说:“这 
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 
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以死殉国。但愿 
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文天祥排除 
种种阻挠,带兵到了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 
    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分兵三路进攻临安。其中一路 
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 
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被元军攻破,想再回平江,平 
江也失守了。 
    文天祥回到临安,跟郢州来的将领张世杰商量,向朝廷建议,集中兵 
力跟元军拼个死战。但是胆小的陈宜中说什么也不同意。 
    伯颜带兵到了离临安只有三十里的皋亭山(在今杭州东北)。朝廷里一 
些没有骨气的大臣,包括左丞相留梦炎都溜走了。谢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 
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 
    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 
    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到元营去,逃往南方去了;张世杰不愿投降, 
气得带兵乘上海船出海。 
    谢太后没办法,只好宣布文天祥接替陈宜中做右丞相,要他到伯颜大 
营去谈判投降。 
    文天祥答应到元营去,但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带着大臣吴坚、贾余 
庆等到了元营,见了伯颜,根本不提求和的事,反而严正地责问伯颜说:“你 
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呢,还是存心消灭我朝?”伯颜说:“我们皇上(指 
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并不是要消灭宋朝。”文天祥说:“既然是这样,那 
么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退到平江或者嘉兴。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 
民一定跟你们打到底,对你们未必有好处。”伯颜把脸一沉,用威胁的口气 
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只怕饶不得你们。”文天祥也气愤地说:“我是堂 
堂南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好拼一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 
我也毫不害怕。”文天祥洪亮的声音,庄严的语言,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 
周围的元将个个吓得惊奇失色。 
    双方会见之后,伯颜传出话来,让别的使者先回临安去跟谢太后商量, 
却把文天祥留下来。文天祥知道伯颜不怀好意,向伯颜抗议。伯颜装出若无 
其事的样子说:“您别发火。 
    两国和议大事,正需要您留下商量嘛。”随同文天祥到元营的吴坚、贾 

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事回奏谢太后。谢太后一心投降,改任 
贾余庆做右丞相,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再请文天祥进营帐,告 
诉他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把贾余庆痛骂一顿,但是投降的事 
已无法挽回了。 
    公元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 
把赵显当作俘虏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一路上, 
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从敌人手里逃脱。路过镇江的时候,他和几个随从人员商 
量好,瞅元军没防备,逃出了元营,乘小船到了真州。 
    真州的守将苗再成听到文丞相到来,十分高兴,打开城门迎接。苗再 
成从文天祥那里知道临安已经陷落,表示愿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东西 
的兵力,打退元兵。 
    文天祥正在高兴,哪儿知道守扬州的宋军主帅李庭芝听信谣言,以为 
文天祥已经投降,是元军派到真州去的内奸 命令苗再成把他杀死。苗再成 
不相信文天祥是这样的人,但是又不敢违抗李庭芝的命令,只好把文天祥骗 
出真州城外,把扬州的来文给他看了,叫文天祥赶快离开。 
    文天祥没办法,又带着随从连夜赶到扬州。第二天天没亮,到了扬州 
城下,等候开门进城。城门边一些等着进城的人坐着没事都在闲谈。文天祥 
一听,知道扬州正在悬赏缉拿他,不能进城了。 
    文天祥等十二个人为了免得被缉拿,改名换姓,化了装,专拣僻静的 
小路走,想往东到海边去,找船向南转移。 
    十几个人走了一程,正遇到一队元朝的骑兵赶了上来。他们躲进一座 
土围子里,幸亏没被元兵发现。 
    文天祥等日行夜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农民的帮助下,从海口乘 
船到了温州。在那儿,他得到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的消息, 
就决定到福州去。 



                      216 张世杰死守厓山 



    张世杰、陈宜中怎样会到福州去的呢?原来,在临安被元兵占领、小 
皇帝赵显被俘虏到大都去后,赵显的两个哥哥,九岁的赵昰(音xià)和 
六岁的赵昺(音bǐng),在南宋皇族和大臣陆秀夫护送下逃到福州。陆秀 
夫派人找到张世杰、陈宜中,把他们请到福州。 
    三个大臣一商量,决定拥立赵昰即位,继续打起宋朝的旗帜,反抗元 
朝。 
    文天祥得到了这个消息,感到有了恢复的希望,马上也赶到福州,在 
新的朝廷里担任枢密使。他向陈宜中建议,从海路进攻元军,收复两浙地区。 
但是陈宜中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不同意文天祥的意见。 
    文天祥只好改变主意,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都督府,招募人 
马,准备反攻。第二年,文天祥进兵江西,在各地起义军的配合之下,连续 
打败元军,收复了会昌等许多县城。 
    这时候,另一路元军已经南下攻打福州。宋军节节败退,陈宜中眼看 

恢复没有希望,就独自乘船逃到海外去了。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保护赵昰逃上 
海船,往广东转移。不幸海上刮起一场飓风,差点把船打翻,年幼的赵昰受 
了惊,得病死了。 
    张世杰和陆秀夫在海上又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厓山(在今广 
东新会南,厓音yá)。 
    元朝大将张弘范向元世祖报告说,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小朝廷,恐 
怕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元世祖就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精兵二 
万人,分水陆两路南下。 
    张弘范先派兵攻打驻守在潮州的文天祥。文天祥兵少势孤,被迫转移 
到海丰的一座荒山岭。元军突然赶到,文天祥被俘虏了。 
    元兵把文天祥送到张弘范大营,张弘范假意殷勤,给文天祥松了绑, 
把他留在营里,接着,就下命令集中水军开往厓出。 
    元军到了厓山,张弘范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我知道投降 
元朝,不但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富贵。但是,我宁可丢脑装,决不变节。” 
张弘范知道张世杰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招降。文天 
祥冷笑说:“我自己不能救父母,难道会劝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叫人 
拿来笔墨,硬逼他写信。文天祥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两句诗: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免不了一死,我要留下赤诚的忠心,照耀千 
秋。原诗有八句,是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时候写的。)兵士把他写的诗句拿给 
张弘范,张弘范看了只好苦笑。他眼看劝降毫无希望,就只有拼命攻打。 
    厓山在我国南面海湾里,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在海上把一千 
多条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船的四周还筑起城楼,决心跟元兵 
决一死战。元军用小船满装了茅草,浇足了油,点着了火,乘着风势向宋军 
发起火攻。张世杰早防到这一着,在船上涂上厚厚的一层湿泥,还缚了一根 
根长木头,顶住元军的火船。 
    张弘范的火攻失败了,就用船队封锁海口,断绝了张世杰通往陆地的 
交通。宋兵在海上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海水海水又咸又苦,兵士们喝了纷纷 
呕吐。张弘范发动元兵发起猛攻,宋兵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候,元军副统帅李恒也从广州到厓山跟张弘范会师。张弘范增加 
了实力,重新组织力量进攻。他把元军分为四路,围攻宋军。潮落的时候, 
元军从北面冲击:潮涨的时候,元军又顺着潮水从南面进攻。 
    宋军两面受敌,正在拼命招架。忽然听到张弘范的坐船奏起音乐来。 
宋军听了,以为元将正在举行宴会,稍微松懈一下。哪想到这个乐声恰恰是 
元军总攻的讯号。乐声一起,张弘范的坐船发起进攻,箭如雨一样射向宋船。 
元兵在乱箭掩护下,夺了宋军七条战船。各路元军一起猛攻,从晌午到傍晚, 
厓山的海上,海潮汹涌,杀声震天。 
    张世杰正在指挥战斗,忽然看见一条宋船降下了旗,停止抵抗,其他 
战船也陆续下了旗,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急忙一面把精兵集中在中军,一 
面派人驾驶小船,准备把赵昺接过来,组织突围。 
    赵昺的坐船,由陆秀夫守着。他对张世杰派去接赵昺的小船,闹不清 
是真是假,怕小皇帝落在元军手中,就拒绝了使者的要求。他回过头对赵昺 
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背着赵昺一起 
跳进了大海,在滚滚波涛里淹没了。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昺,只好指挥战船,趁着夜色朦胧,突围撤退到海 
陵山。他点了一下战船,一千条战船只剩下十几条。这时候,海岸又刮起了 
飓风,有人劝张世杰登岸避风。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巨浪袭来,把他 
的船打沉了。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终于落水牺牲。 
    公元1279年二月,元朝统一了中国,南宋宣告灭亡。 



                            217 正气歌 



    元军攻下厓山以后,张弘范召集将领,举行庆功宴会,把文天祥请来。 
宴会席上,张弘范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灭亡,丞相已经尽到最后一片忠 
心。只要您回心转意,归顺我们大元皇上,还能保持您丞相的地位。”文天 
祥含着眼泪说:“国破家亡,我身为宋朝大臣,没能够挽回局势,死了还有 
罪孽,怎么还能贪图活命呢。”张弘范一再劝降,没有结果,只好派人把文 
天祥押送到大都。 
    过了半年,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元王朝下令把他送到上等的宾馆里, 
用美酒好菜招待他。过了几天,元朝丞相博罗派投降官员留梦炎去劝降。文 
天祥对这个叛徒早已深恶痛绝,现在见他居然老着脸皮来劝降,更是火冒三 
丈。没等留梦炎开口,就一顿痛骂,把留梦炎骂得抬不起头,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对文天祥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 
过着囚徒的生活。 
    过了一个月,博罗把文天祥提到元朝的枢密院,亲自审问。 
    文天祥被兵士押着,来到枢密院大堂,只见博罗满脸凶相,坐在上面。 
文天祥正眼也不看,昂起头,挺直腰杆走上前去。左右兵士吆喝他跪下,被 
文天祥拒绝了。 
    博罗恼羞成怒,喝令左右动手。兵士们把文天祥拉的拉,推的推,将 
文天祥按倒在地上。 
    博罗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坦然说:“从古以来,国家有 
兴有亡,做大臣的被灭被杀的,哪一个朝代没有?我是宋朝的臣子,现在既 
然已经失败,只求早死。”博罗怕审问出现僵局,想缓和一下空气,就说:“自 
从盘古到现在,有几个帝王,你倒说来听听。”文天祥哼了一声,说:“一部 
十七史(指《史记》等十七部历史书),从哪里说起?我今天不是到这里来 
应考,哪有心思跟你们闲扯。”博罗被文天祥抢白几句,讨个没趣,就无理 
取闹地责问文天祥为什么丢了临安逃走,为什么要另立二王(指赵昰、赵昺)。 
文天祥一条条据理驳斥,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文天祥今天落在你的 
手里,早就准备一死,何必再噜苏!”博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喝令把文天 
祥押回兵马司。他想杀掉文天祥。但是元世祖恐怕杀了文天祥,民心不服, 
不同意把他杀害。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阴暗潮湿。遇到雨天,屋面漏水, 
满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发出一阵阵蒸气,更加闷热。牢房的隔壁,有 
狱卒的炉灶,有陈年的谷仓,发出阵阵烟火气、霉气,再加上厕所里大粪的 
气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极其难受。 

    文天祥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 
摧毁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爱国爱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能够战胜一切恶 
劣的环境。 
    他在牢房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他在那首诗里,举了历史 
上一些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忠臣义士的例子,认为这都是正气的表现。他 
在诗中写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然塞苍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