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香港骑士曾荫权 >

第5章

香港骑士曾荫权-第5章

小说: 香港骑士曾荫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前透过电话与明报记者闲谈时说:“我们家族习惯低调,伯父一直不肯Connrm(证实)是否做政务司长,问他只笑笑口不答,传媒报道他说曾三次推辞不做政务司长,我还以为不是他。”虽不肯多说,但言谈间还是看得出他对伯父与父亲的成就充满敬佩及欣赏之情。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七节、一门文武双杰(1)  
      
 
 
  1.深厚的家族情谊 
  童年的时光教两人回味不已,虽然这对兄弟小时因争玩具而吵架,长大后也因对社会事务意见不一而有分歧,但似乎无损二人深厚的感情,维系着这段感情的,当然还有他们敬爱的父亲。 
  四十年前,曾氏小兄弟足迹踏遍上环荷李活道每个角落。他们不只在陡斜的鸭巴甸街踏单车、到青年会泳池畅泳,更“斗胆”地跑进中区警署看电影,又在百年古庙文武庙打乒乓球。曾爸爸任职警察,街坊称为“大馆”的中区警署,亦是两兄弟的乐园,每逢周末,警署外的停车场会播放电影,招待警察子弟。曾荫权回忆说:“当时没有娱乐’觉得很有趣。”弟弟曾荫培却描述了一幕“恐怖”情景,话说早年有人在新界打老虎,虎皮剥了下来,会挂在“大馆”外。“哥哥十一、二岁时已经很‘厉害’,带着我‘转’几次巴士,由港岛到粉岭探望在警署当值的爸爸。那时爸爸见我们从港岛来到偏僻的粉岭,既惊且喜。”曾荫培说。由于相聚时间不多,曾荫培特别珍惜每次见面的时间。这位“一哥”加入警队,实际是基于对父亲的仰慕。 
  不过,对曾荫权而言,这个由父亲首置的安乐窝,始终怀有深厚感情。曾家还购回了以前的故居。 
  一直在公务员队伍供职的曾荫权,长久以来居于政府提供的宿舍或官邸,没有在本港购置任何物业。然而,在九八年九月,他破天荒斥资买下一层房子,正是位于中区半山麦当奴道的曾家旧居,加入“首次置业”行列。 
  这问曾家的物业,位于麦当奴道六十四号碧云楼一低层单位,面积约一千六百平方尺,是曾荫权父亲曾云于一九七八年买入,一直没有转手。九七年三月曾云去世后,房子才由继室陈慧敏承继。同年七月,本港正经历物业高峰期,各处楼价炽热,陈慧敏遂以高达九百六十五万港元,将物业售予一问公司。以帐面获利计算,曾家卖出物业所得的利润,是初买入时的十倍。 
  九八年下旬,本港楼市随着经济不景气趋向低迷,他趁此良机,以不超过一千万港元买回这个物业,并待交易完成后向政府申报。由于曾荫权本身已有官邸,即使购回碧云楼也不会迁入,估计会让两名儿子居住。 
  能够顺利达至仕途的顶峰,登上政务司司长之位,曾荫权最要感激的,不单是身边的家人无限量支持,还有已去世父母的养育之恩。零一年二月十八日,他偕太太带同马蹄兰、毋忘我及小菊花,前往柴湾天主教坟场拜祭双亲。跪在父母坟前,曾荫权与太太保持肃穆,叩首祭告父母的深恩厚爱。 
  2.同为高官 
  严师出高徒,严父也可以“打”出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大文武官。身兼两职的政务司司长、代理特首曾荫权与弟弟、警务处处长曾荫培,两兄弟能够在政府的行政系统和警队,各自坐上“一哥”位置,缘于童年时经常被父亲“藤条”伺候,俩兄弟坦言:昔日的“棒头”打出了今日的成就。 
  曾荫培在金文泰中学毕业后,十八岁的他随即打算投考警察,一偿夙愿,但由于当年投考警察规定应徵者最少年满十九岁,他唯有先投考柏立基师范学院,学成后还在香港仔官立中学任教。那时候,他为了提高自己报考督察的本钱,特意在英专进修了一年英文。 
  一九六六年一月三日,曾荫培年满二十岁,成功投考警队见习督察,同时获得中文大学取录。经过内心的挣扎和取舍,他决定投身“男子汉”行列,自此成就他在警界的终身事业。 
  任职警队三十多年,曾荫培调任过不同部门,例如反贪污部、军装部、非法入境情报科及毒品调查科等,担当侦缉工作,更试过供职于警察公共关系科。在芸芸众多任务中,以他出掌毒品调查科的表现最出色,曾破获当时全球第二大毒品案,起出共值三十二亿七千万港元的海洛英,轰动国际,功绩最为昭著,也先后得过不少嘉奖,包括处长嘉奖、女皇警察奖章、殖民地警察荣誉奖章、英帝国官佐OBE勋衔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察长期服务奖章等。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七节、一门文武双杰(2)  
      
 
 
  尽管曾荫培也跟兄长一样,没有念过大学,投身警界后却不乏出国进修深造的机会,单是派往英国受训已有四次,都是在当地高等学府学习管理和指挥等知识。 
  九零年他升任总警司,旋即被送往赫赫有名的英国国防军事学院受训一年,学习治安、国防、政治、经济及教育等,更试过前往法国、捷克等欧洲国家考察。这所进修学院的来头绝非等闲,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军都曾担任客席讲师;至于曾荫培的同学,计有巴基斯坦军事强人穆沙拉克及泰国皇太子等,而中国解放军驻港部队前副司令周伯荣少将,更是他的学兄。 
  学成归来后,曾荫培的仕途愈发一帆风顺,升级连连,在九六年升上副警务处长之位,专责警队管理范畴的一切事务。 
  曾荫培偕现职辅警总警司的太太张学书在七一年结婚,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庆廉于英国完成中学课程,考进香港大学医学院,现为伊利沙白医院心脏科医生;女儿若珩则是律政司刑事检控科的律师。 
  曾荫培接任过退休的警务处长许淇安,以大热姿态登上警队“一哥”之位,正好与兄长曾荫权分别执掌本港的财经与治安大权,可谓一文一武,而他俩的弟妹也各有成就,其中一位身在加拿大的弟弟是研究生物科技的大学教授,在学界享负盛名;唯一的小妹憬璇起初任职政府行政主任,后转到私人机构工作,现职渣打银行集团编制学习总监。 
  二零零一年应该是曾荫权任职公务员二十多年来,最深刻难忘的一年,因为他要接任宣布退休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成为特区政府第二任政务司司长。正当有关任命行将尘埃落定之际,关于曾家的另一个好消息在此时传来一曾荫权之弟曾荫培擢升为警务处长。 
  与兄长相比,一直任职警界的曾荫培,举止较为低调,但他的资历和功绩也不能小觑。五十四岁的曾荫培,是曾荫权二弟,兄弟俩年龄相差两岁。曾荫培坦言,自己选择投身警界,是受到父亲曾云的影响,加上他拥有五尺十寸的身高,是众兄弟中最高大的,自是继承父亲衣钵的不二人选。 
  曾氏一门双杰,双亲未能亲眼目睹爱儿的成就,最令他们遗憾、,曾荫培说:“妈妈51岁已仙游了,我们几兄弟姊妹很爱她。爸爸97年去世,他当年还不是太老,如果他们还在世的话,就可见到我们的成就了。”说罢,这位警队“一哥”即眼泛泪光。母亲离世,对曾荫权影响最深。 
  曾荫培简历: 
  曾荫培(TsangYam…pui),香港警务处处长。现年55岁(2002年),1966年1月投身警队,任职见习督察。曾先生任职警队36年,负责过多个不同职位,包括驻守军装部及在反贪污部、非法入境情报科和毒品调查科担任侦缉工作。1987至1989年期间掌管毒品调查科,1992至1994年主管刑事部,1994年为港岛总区指挥官,1995年担任刑事及保安处处长,掌管刑事部及保安部,及1996至1999年担任警务处副处长(管理)。他于2000年1月出任警务处处长。2002年7月连任。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一节、香港人称“煲呔曾”  
      
 
 
  香港特区政务司长曾荫权出席各种场合时,颈间总是系着不同款式的“煲呔”,因而在香港媒体上获得“煲呔曾”的雅号。这已成为他个人的标志。 
  原来,他初入政府工作时,其实像大多数上班族一样,只会结领带。至于他如何爱上堡呔,与“煲呔”一“结”钟情,煲呔一直缠绕着他有数十年的光景,关于“煲呔”有几种解释的版本,其中有一段小故事耐人寻味。 
  在1990年,时任行政署长的曾荫权,正为居英权方案忙碌不已,费尽心思。当时,他与港府副政治顾问柏圣文打赌,柏圣文向曾荫权叫板说:“你能带着堡呔出镜,并亮相传媒么?结果,曾荫权真的做到了,也令他自此爱上打堡呔。 
  关于偏爱“煲呔”的理由曾荫又一次强调有3个原因,首先,煲呔价钱较便宜,“煲呔”用的布料比较少,自然省钱;其次,它不容易弄脏,而戴着领带进餐时,冷不防就会被汤水弄湿。最后一个原因,“煲呔曾”笑言:“个子小的男士结起挺好看……系领带很花时间,系得太短不好看,太长了又要重新系,反反复复地系来系去,而佩‘煲呔’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可以看出,曾荫权之所以喜欢煲呔,其实际原因是由于他的身材不如外国人高大,打起普通领带时,不是外幅长及膝盖,就是内幅长过外幅,并不好看,加上进食时领带总会沾到酱油菜汁,数百元的领带可能出席宴会不足三次,便要自动报销。因此,曾荫权选择打煲呔,就能避免这些麻烦。 
  随着时间过去,曾荫权家里放置了超过一百个煲呔,分布在衣柜内三个架上,方便他每天挑选。他说:“另外,我的衣橱里也有很多煲呔,但数目却要保密,连我太大也不知道呢!” 
  为筹备预算案曾荫权曾亲自到油麻地:“出巡”,跟他倾谈过的油麻地街坊,对他的印象甚佳。油麻地玉器市场内不少摊档负责人都说:“想不出现在有哪个官员比他更胜任。”一个姓王的女士说:“他很友善,而且据说他与董特首很默契,应该适合当政务司长。”她希望曾荫权上任后,不要弃掉“微服出巡”的习惯,要多了解底层市民的生活。 
  曾荫权就是曾荫权,英文名字是DonaldTsang,何来一个外号叫“煲呔曾”(BowtieTsang),“煲呔”是蝶形领结(英文为Bow…tie)的广东话音译。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二节、“他好像是只有工作!”  
      
 
 
  在84年曾荫权当政务专员兼任区议会主席时,他调职为贸易署副署长,便由民政事务局局长林焕光接替他。 
  当时已是沙田区议员的蔡根培,对这位政务专员简直赞不绝口:“曾荫权是DO(DistrictOfficer)中最醒目的,林焕光则最精灵。” 
  每天早上八时上班,曾荫权会由办公室大门,一直走到尽头,了解同事工作的情况;下雨天就穿上雨靴,打着雨伞,跑到区内乡村巡区。 
  蔡根培称,曾荫权十分重视与居民的联系,他说:“屋邨互委会就职礼,从来没有ADO(助理政务专员)等高级职员出席的,自从曾荫权做DO,两位ADO便要出席。”这两位ADO,就是大力推动清洁香港运动的环境食物局副局长邓国威,以及海关关长曾俊华。与曾荫权共事可不轻松,带领沙田区议会往新加坡考察时,蔡根培说:“早上七时起床,然后由早上参观到晚上,回到酒店便立即开会分享所见所闻,会议结束后才吃晚饭,已是凌晨时分。” 
  蔡根培说,后来举办韩国考察团时,区议员便向曾荫权反映,行程因此有所改善,成员多了私人时间自由活动。 
  曾荫权的嗜好是什么呢?根据官方网页资料,曾荫权的嗜好是远足、游泳及观鸟,蔡根培却笑说:“他有什么嗜好?我不觉得他有嗜好的,他好像是只有工作,是个工作狂来的!” 
  工作狂的成绩有目共睹,短短一年多,沙田区出现一番新景象,大围单车公园、单车径相继落成,城门河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当然,少下了曾荫权最感自豪的首支华人少棒队“沙燕”。 
  离开沙田后,十年间,曾荫权辗转当过副常务司、贸易署署长、行政署署长及库务司等工作,更于95年成为本港首位华人财政司,但“狂于工作”的性格二十年来始终如一,下属往往会于凌晨四时收到他的电邮。 
  出任政务专员时,曾荫权爱在办公室巡视;当上财爷后,他就把握上落楼梯的时间来做运动,同时与每层楼的清洁工人与信差打招呼。 
  董建华宣布他成为陈方安生的继任人当天,曾荫权在记者会坦言:“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涯中。面对下少的挑战,压力日益沉重,近年更往往要付出透支的心力及体力。” 
  这位政务司长曾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自己都很想给人架空一下,每日安排的时间都好像不够用,有时都觉得有点体力透支的情况出现。”曾荫权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 
  前布政司霍德形容曾荫权是解决难题的首选人物。事实上,派给他的许多工作如输入外劳计划、协助滞留北京的香港人回港,以至居英权方案等,都是烫手山芋。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三节、以成立“少棒队”为豪  
      
 
 
  沙田能够顺利发展,立足于新城镇之列,曾荫权功不可莫。他在沙田的另一“创举”,就是在区内成立全港第一支华人少年棒球队。 
  当传媒问及从官多年以来最开心或最记忆深刻的事情时,曾荫权总会答,那就是十多年前出任沙田区政务专员期间成立全港首支华人“沙燕”少棒队。当年,曾荫权曾戴着沙燕队鸭舌帽,与妻子到棒球场打气,大喊:“爱沙田!爱社区!” 
  1983年,曾阴权时任政务专员,由于区议会拥有三、四十万余款,民政署召集了区内小学校长和区议员开会,讨论如何善用这笔余款,筹办文娱及康乐小组。出席会议的,包括当年的小学校长卢光辉。 
  卢光辉虽是小学校长,却非一味关心学生读书,还注重培养青少年对运动的兴趣,他在会议中提出成立少年棒球队,得到曾荫权大力支持,后来成为少棒队的教练兼领队。他记得,当时曾荫权嘱咐他着手筹备,只叫他专心处理队务,自己则会做好筹集经费的工作。曾荫权表示不会过度干预,但出现问题时决不会置之不理。 
  同年暑假,少棒队正式在区内招募队员,并取名为“沙燕”,经过只有两三个月的集训,便派上战场,与九支劲旅对阵。 
  由于沙燕队缺乏长期训练,在上循环的九场比赛均以失败告终,并全军覆没。 
  “到下循环比赛开始前,为激励队员,只见头戴沙燕队鸭舌帽的曾荫权携同家人前来打气,亲自枱着一箱苹果走到比赛场地慰劳队员,还不住鼓励队员说:“只要尽了力便可以,成败只是其次!” 
  进行下循环比赛时的沙燕队员们汲取了失败的教训,加上接踵而来的实战经验,慢慢让球队重拾士气,表现开始好转,竟能扭转劣势连赢八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