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练兵纪实 >

第12章

练兵纪实-第12章

小说: 练兵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一技,学一艺,都是临阵时用的实事。临阵行不得的,今便不操。器械不 
是临阵实用的,不做与你领;不是临阵实用的舞打之法,不使你学。到彼时 
实行出,实用出,尔官军方信之。 
     第二。谕用命 
     往年将官,多弄虚套,冒功避祸。军士无节制,任其退走,骑马者望风 
而奔,步行者躲奔山林,挑壕而营者为上等。今番誓用车营,车不能上山, 
车过不得沟险,凡是平原旷野,明明白白,列为营垒,马兵在内,四面军围, 
就有快马,亦无处跑去,兵多是步卒,便走亦不能过敌马。车城稍疏,如失 
城事同,不思拼命与敌砍杀,何处逃避。设若无功偾事,大将自有朝廷典刑, 
决放不过,一切头目军士,可不凛遵,甚至说谎弥缝之套,必常痛禁,宁拼 
死,决不合同你们欺心欺国,各宜细思,毋蹈复辙,悔之晚矣。 
     第三。查火器 
     凡将近贼之时,火器什伍,该管把、百总再行点阅。临时少火线、铳马、 
铅子并烧火药者,军法斩首。 
     第四。作怒气 
     临阵,各人壮起胆来,发起怒来,我与他杀,固怕死。我杀了他,他死 
我便不死,又有功赏。若被围在内,不誓死战,更有何计?败走时,敌马膘 
壮追上,都杀了,便逃得回阵,亡了头目,军法连坐,亦不饶我,是走回也 
免不得死。既食朝廷钱粮,身属戎行,命在人手,何处可避?各各一心发猛, 
肃肃静静,惟主将号令是听。主将不必大官府,但一营之中第一大者便是。 
如一队只有十个人,在彼再无别人,则队总便是主将,以上类此。 
     第五。申连坐 
     你们自来不知节制,大小不相钤束,以故进前者,徒死而无赏,虽欲赏 
之,无处查考;退后者,倖生而无罚,虽俗罚之,无查考也。今定有节制, 
取有甘结矣。如一伍同退,只杀伍长,一队同退,只杀队总;一旗同退,只 
杀旗总;一局同退,只杀百总;一司同退,只杀把总;一部同退,只杀千总, 
以上皆然。如此看之,所杀不过三五人,似与你众人无干,还可退走也。你 
不曾细思,此法一行,便是百万兵一时进前退后,我也都有查考。所杀几个 
人,不怕你百万人都退不得。听我说其故,且如一部人齐退,必杀千总,千 
总但见他一部人退时,他决不退,若是他不退,必被贼杀了,我便将他管下 

… 页面 57…

把总都杀了,偿千总之命。把总见千总不退,恐阵亡了千总,就该偿命,便 
是把总,亦不敢退。他所管下百总,见把总不退,恐贼杀了把总,所管下百 
总怕我杀了,就守着把总不敢退,百总不退,若被阵亡,他部下旗总都该杀。 
旗总怕杀,便不敢退,他管下队总怕贼杀了旗总,必然官府杀他,他也不敢 
退,就护着旗总站住了。伍下军恐怕贼杀了队总,其一伍军都该杀,便都护 
着队总站住。如此,是我所杀止于阵亡的部下三五个人,便是百万人也要同 
心,那个还敢轻先退走,若一齐上前同力杀贼者,头目至有阵亡,不坐以属 
下偿命之罪。如有斩获,仍以功论,而以首级先恤死者,然后分与生者。 
     第六。齐士心 
     杀贼只是万人一心,强者不得先进,弱者不得退后。如临阵敢有一人非 
令先进,即斩贼首得贼马而还,亦以违令军法从事。 
     第七。禁贪利 
     法云:“射人先射马,马仆贼自败。”往时只因爱他马,要得活获,故 
难取胜。你们看贼马头有三尺,人在马头高又五尺,我步兵冲在马头,尚有 
马头、马前足相隔,贼刀三尺,岂能到我身上,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 
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砍打马头马腿,马伤跌倒,此时贼被跌落, 
身方未转,就用大棍劈头打下,无有不死者。你杀得贼败,首级每颗赏银五 
十两,盔甲衣杖,那件不是便宜,何必要马,况一贼有数马,我欲杀者,贼 
身下所骑一马也,大势一败,以后马匹,那个不是你的,若临阵不先砍贼马, 
与牵取贼马者,俱斩首。千、把总以下故纵,同罪。砍伤马匹,战毕即如营 
前烧熟代饭。生存好马,俱与冲锋之人,以十匹为率,只抽一马与收马者, 
余皆均散。 
     第八。治贪级 
     自来北军临阵,专好争功,杀倒一贼,三、五十人互相争夺,却将败贼 
亡了追杀,每每致贼以数人为饵,诱你上前都去争功,他却大众一拥杀来, 
一个首级又不得,不知倒被他杀了多少。乘众少却,将营盘冲破,全军没了, 
迷而不悟。其故何也?此乃将官平日无严制,教场内不曾千言万语说得明白, 
临时又不曾杀了几个违令的,以此养成夙弊,再不知改。今日比前不同,若 
杀倒首级、马匹,都不必管他,杀手只管杀向前去。我自另定一班人,割首 
级,收马匹,但以杀退贼为主,即将级银先赏冲锋,首级以十颗为率,冲锋 
者六颗,铳手二颗,割首级与扎营者一颗,俱系阵前回营均分。倘若临阵争 
首级者,首级入官,所争之人理亏者斩首,各官旗、队、百总一体连坐,把 
总各以分数坐罪。 
     第九。戒铳手 
     大铳手善能打贼,使狂势少挫,以助杀手之胆。使杀手胆壮,杀得贼败, 
自可保铳手之命。即各艺虽有不同,均为彼此救获保全,何况挣立功名,通 
是大家受用。临时打放不如法,故意高放、低放、歪放,畏惧、颤摇、后顾 
者斩首。交锋时,许杀手队总并本营队总先割去一耳,回兵查斩。若有把总 
在近,就送斩首。 
     第十。惩虚铳 
     凡枪铳等手,遇贼在远时,因我胆怯,每于数百步外铅子所不到处,大 
小铳炮只管齐放。或贼来本少,我铳尽放,又打不着他,又可惜了火药气力。 
及至贼到近,与拥众冲来,却称火药铅子都用尽了,束手送死,可乎?今遇 
贼来,不论远近,只听军中放铳一个,吹天鹅声,就要铳手放铳,照依操持 

… 页面 58…

之法,轮班点放,看准打贼。若贼成宗来,每人只指定贼宗当中一贼打,不 
奉军中铳响,不吹天鹅声便是贼进营里来,也不许放铳。先放铳者,便一铳 
打死二贼,亦不准。定以军法斩首。 
     第十一。饬铳器 
     火器收放不如法,临时致药湿线湿,放铳不响者,俱以军法斩首。把总 
以下,知而不举,及姑息不治者,连坐。因而误事者,一体斩首。 
     第十二。恋伤害 
     阵上血战之时,遇有我兵战伤,就听在地,勿令呻吟,吾兵只管向前。 
便是父子有伤,你只管向前杀去,杀了贼,便可收拾调整,即是与父子报仇 
了。若因而守顾,不行向前杀贼,致军大败,贼马追来,就守之扶之,向何 
处去也。自己命不保,如何救人?违者斩。 
     第十三。罚故避 
     但有诈病,故将军器、马匹、车梁损坏,及预先损失,而临阵方举,希 
图免战者,斩首示众。仍查治本管旗队人役。 
     第十四。报私仇 
     将卒有私仇,至临阵互相报者,军法从事。 
     第十五。处水陷 
     凡军前有水陷,我则据高以待之。候贼至陷中,即击,若贼不来,则设 
伏退军诱之。 
     第十六。经山谷 
     凡有山谷处战,必然设伏,佯兵诱之,入伏攻之。 
     第十七。弃旗鼓 
     凡失旗鼓旌节者,全队斩。或为贼所取者,亦全队斩,有功准赎。 
     第十八。失战马 
     临阵失马者斩,力战马被伤杀者不坐。 
     第十九。整追兵 
     凡战胜追贼,约一里远,则听摔钹响,收军整队,恐贼穷返斗。军乱难 
整,此令俱出于同战将领为主者,不必禀中军。以其去远,不相闻也。俟稍 
整,又擂鼓追逐,一面分遣骑兵,各处山头林木,都要留人搜瞭,恐贼埋伏 
佯败,从来如此。果系大败,亦即长驱,不许乘此纵贼得脱,虽有前功不叙。 
     第二十。给战获 
     凡军中掠获,按条赏士,将领不得辄取,听主将从宜分之。 
     第二十一。分零功 
     凡雕剿零剿,俱不开世袭纪录,只作赏,听各手下之人自报,不必均论, 
亦无冲锋之赏。若报功已完,又复报有斩获者,非赶散零贼,必有不明,断 
然不准。验系真正,亦只报赏,假伪者斩。 
     第二十二。处阵降 
     凡当阵之时,贼方迎锋而来,若系被掳驱之前向者,今给每哨降旗二面, 
远远共呼,丢了枪刀不杀。若系丢了枪刀者,令径向白旗下,听他投附偷生。 
若妄杀一级,定斩下手之人偿命,各相近队伍头目,不行举首者,同罪。若 
闻呼不改,径持枪刀前来者,听于阵上杀之。仍以取功并论,报功之日,即 
与开说明白。 
     第二十三。刑俘奸 
     凡奸淫民间妇女,固在不赦。若临阵追获妇女,未奉明文配赏而奸淫者, 

… 页面 59…

以奸法论。比在南方有此一事。犯者曰:“此妇被贼掳去为妻奴,今某无知 
收留,尚是兵丁家室人。”本府亦曾折之曰:“他是贼,你也是贼耶?”遂 
无言可对,斩之。 
     第二十四。慎妄杀 
     你闻释家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造塔也。地狱轮回之 
说,变作生畜,偿他冤债。天道好还,鬼神报应不爽。且你要挣得功来,纪 
录世袭,子孙辈辈受用,赏的银子,又系百姓膏脂,百姓不幸被贼掳掠,复 
得到家乡,或一日被贼赶败,室家分离,人人可怜之时,便是外夷人见中国 
人跪告哀怜亦且慈悲,放了多少。你我是中国乡里人,朝廷设来保障百姓。 
今百姓在危地,反杀其首级冒功,与子孙受用,此等无天理之人,天决不宥。 
今后战贼既败,所获子女人口即是真冠贼,不许杀取首级,只将生口送官论 
功给赏,若战后杀取降人报功者,不特记功,官不准。主将临敌时,面见鲜 
血犹存,验有前弊,查真动手提级来报之人,即时斩首偿命。虽夙有功者不 
宥。此一节万万叮咛,凡我将士,务要痛改,尽洗此方第一弊也。 
     战后六条 
     第一。报战伤 
     凡遇战毕,收兵到营时,一面各营将督据千、把总,即开战伤者为一手 
本先递。凡弓箭伤系致命处为一等,虽重不开超等。被中三箭以上,虽轻亦 
开一等。中二箭者虽轻不开三等,凡射在手足间者为二等,箭入不深再轻者 
为三等,再轻者为四等止。其刀伤当面者为超等,伤手足重者为一等,轻者 
为二等,三等止。凡箭、刀伤俱在背后者,不准亦不给医药,若贼众四面围 
砍,我军在中,向敌者虽伤背,亦准作等数,须取营将及临阵将官画字于手 
本末。若众军同败,一齐奔走而伤者,不论面前背后,俱不准恤,即不必开 
报。若有几人能如众人败走之中,复回身对敌,能阻贼回者,即无伤,俱开 
头等;伤者原合一、二、三、四等例,俱各进一等开等,超等者开超超等。 
     第二。报阵亡 
     凡亡者另开手本。其人伤某处,须面前伤,乃坐同队伍偿命之罪。伤于 
背后,死者不恤,亦不连坐同队伍。若大众败走而亡者不恤,当开坐退缩被 
杀,但有一伤在前者,即准血战阵亡之数。 
     第三。报功级 
     凡首级另开手本。本哨共斩若干,冲锋某人某人斩取首级某人某人,听 
主将照前例均派。愿纪录者约自己该银若干,众人分银若干,除己分外,仍 
出银与各应赏者,其首级听纪录。冲锋者除分派首级之外,另有特赏。 
     第四。报人口 
     凡获生另开手本,以凭发,主获者照数赏银。 
     第五。报军器 
     凡贼器另开手本,解官贮库。 
     第六。报马匹 
     凡贼马另开手本,以凭议赏冲锋之军,并有功人员。 
      【大意】 
     第一、练战实 
     平日操练皆以实战为要求。所以训练场上,凡行一令、举一号、立一旗、 
排一阵、操一技、学一艺,都是临阵时的实事。摆花架子临战不实用的东西, 
不操练。 

… 页面 60…

     第二、谕用命 
     要严明军纪。遭敌攻时,必守住车阵,倘有疏忽,乱了阵脚等于失城。 
大将有朝庭处理,将官也必治罪。 
     第四、作怒气 
     临战时要壮起胆来,将敌人杀退,不仅保住性命,而且可以领赏;如不 
思奋勇杀敌,或者被杀,逃跑也将被处死,此理非常明了。 
     第五、申连坐 
     作战时必须赏罚分明。制定的军法,也当切实可行。应将官兵上下的命 
运紧紧栓在一起,倘有一人退怯了,大家都守株连,因此,必然奋勇杀敌。 
     第七、禁贪利 
     有时见敌人的马非常好,因此存了贪图之心,所以只想杀敌,不想杀马, 
殊不知“射人先射马”的道理,如此,得不偿失。 
     第八、治贪级 
     战斗时不可贪功,要以大局为先。如果杀敌后,都来争割首级,以要赏 
赐,严惩。 
     第九、戒铳手 
     铳手须同杀手配合好,待敌人到有效射程内才可举放,做到弹无虚发。 
     铳手临战时,放不响火器的,斩首。 
     第十二,恋伤害 
     对伤兵,临战时不能管他,既使父子也是一样,只顾冲锋杀敌,待敌败 
后,再行救治。 
     临阵装病的,斩首示众。 
     借战斗之机,报私仇的,军法从事。 
     凡失掉旗鼓者,全队斩。 
     临阵失马者斩。 
     要善用地形之利。军前有水陷,则据高以待,到敌人陷入水中,攻击, 
若不来退军诱之。 
     追敌兵时应将战况判断明白,不能冒然追击,以遭埋伏,如果真是败走, 
则应乘胜追击,不得贻误。 
     战斗中缴获的胜利品,将领不可私取,听从主将分配;对有功者,查实 
后颁赏。 
     对已缴械的敌人,不能杀,违者斩。 
     临阵追获妇女并奸淫者,以奸法论。 
     如杀投降者或百姓来冒功,斩。 
     战后六条 
     战斗过后,须报伤兵情况,按伤的程度抚恤。统计阵亡人数,检验死亡 
因由,酌情抚恤。如伤口在背后致死的,必是逃跑时被杀,不恤。 
     统计斩获的首级,论功行赏。 
     统计缴获的浮虏、枪械、马匹等,也论功行赏。 

… 页面 61…

                               卷九练将第九 

     第一。正心术 
     将有本,心术是也。人之为类,万有不同。所同赋者,此心也。近而四 
海,远而外域,贵而王侯,贱而匹夫,纷如三军,不言而信,不令而行,不 
怒而威,古今同辙,万人合一者,皆此心之同相感召之也。是以不待造作而 
自相孚照。夫为将者上副君父之恩,中契僚寀之交,下服三军之众,岂奉承 
阿谀、财帛惠徕而尽能之乎?惟有正此心术,光明正大,以实心行实事,纯 
忠纯孝,思思念念在于忠君、敬友、爱军、恶敌、强兵,任难上做去,尽其 
在我。不以死生患难易其念,坚持积久,久则大,大则通,通则化幽,可以 
感动天地,转移鬼神,君父宠之,僚寀敬之,三军乐服,莫有异同,众皆尊 
而亲之。谚云“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苦心人”是也。书曰:“作善降 
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非外至皆我心术所作。善与不善祥与殃随之, 
鬼神亦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