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联盟-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示华中局结束争论,从事团结。饶漱石同志回电对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和陈毅同志的自我批评仍旧采取顶回去的对立态度,又策动几个负责干部联名电告中央采取同样态度。
从黄花塘斗争陈毅的事件表现出,饶漱石完全违背中央的意旨,运用旧社会剥削阶级的挑拨离间的手段组织党内斗争,并捏造事实企图蒙蔽中央,以达到其为个人争夺权位的卑鄙目的。
(二)关于一九四九年饶漱石同志努力取得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职位的事件。一九四九年人民政协会议结束后,中央曾召集各大区负责同志商量各该区军政委员会的名单,均决定以各野战军司令员担负各大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在中央处理此问题时,其他各大区毫无阻碍,唯华东区因饶漱石同志不在北京,未能定案。当时,毛泽东同志亲告陈毅同志,要陈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陈以上海事烦、不能兼顾为辞,提饶漱石同志担任。毛泽东同志仍说由陈担任为宜,但表示此事可交华东局商议再报中央决定。陈回上海向饶转述毛泽东同志指示,饶立即表示由自己任主席,毫不考虑中央意见,亦并未正式提交华东局会议讨论决定。以后饶来中央,毛泽东同志又向饶说明各大区均是司令员兼主席,饶此时托词华东局有几个同志不赞成陈毅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这样来达到使中央任命饶为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目的。饶在这个问题上,承认了自己“完全是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作出发点,而不是以党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做出发点”,“对毛主席和党中央不尊重、不老实”。
(三)关于一九五二年二月饶漱石同志到京休养的事件。在“三反”“五反”期间,饶漱石同志因眼睛呈痉挛状态,难于坚持工作,因此,粟裕同志向中央建议饶应离职休养。中央同意粟的建议,并为爱护饶起见,特别指定粟裕同志陪同饶赴京休养。饶在奉电到京时即有怀疑揣测,到京后听说中央要派某某同志去上海帮助“三反”“五反”怀疑更深,到北京医院治疗时亦曾根据其错误的揣测,向当时同住医院的同志表示其不满情绪。出院后,这种对中央的不满情绪更发展到不能自禁的地步,在某天的夜半三时大闹起来,坚决要同毛泽东同志谈话。在三小时的谈话中,主要是怀疑中央是否对他信任。他向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质问约为三点:(1)他对敌斗争是否勇敢?(2)他在华东工作是否犯了路线错误?(3)为何要用粟裕同志陪他进京的方式调京?经过毛泽东同志解答仍然不能释然于信,毛泽东同志最后提出如你(饶)自己认为健康能够支持,可以立即让你回华东工作。饶此时始感觉自己无理,同时因为已试探出中央确无别意,才辞出。此后,饶立即转入长期休养。在大连休养时,听说各中央局书记确定调京工作,饶之不满情绪又有发作。
饶在座谈会上曾说出由于自己的怀疑,曾向中央进行试探,以后在事实上证实中央对他确是一番好意,才放了心。座谈会又证实以后饶虽然口称解除了对中央的怀疑,但并非有所觉悟,并未检讨自己,而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弥缝办法,来掩饰自己曾对中央不满的错误。
饶漱石同志所犯错误的其他大小事件,座谈会揭露很多,这里不多叙说。
二、座谈会一致指出:饶漱石同志的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不是一般性的,有其特殊之点。他善于伪装,不易暴露他的这种本质,饶多年来以守法克己的伪装,在党内施展阴谋,争夺权位,不到重要关节不伸手,即在伸手时亦常以伪善面目出现,而且以各种方法利用别人为其火中取栗。饶漱石确是党内少见的伪君子。
座谈会指出饶漱石同志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新奇的理论,但他的基本思想是不承认共产党是马列主义的统一的革命政党,而是把党看成是派系林立的集团,认为投机取巧,运用手段,就可以凌驾一切。他在一个地区工作时,从来不愿中央各部门对他的工作进行检查,从来没有自我批评,总是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他对中央各部门,甚至对中央领导同志,经常采取抵抗和攻击的态度。他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王国。他到中央工作后,就根据自己投机取巧的思想,同阴谋夺取党与国家最高权力的高岗一道,进行争夺权位的斗争。这就是饶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投机家的政治本质。
三、座谈会指出:饶漱石同志在党内进行争夺权位的斗争中采用了与党的作风完全相反的一套办法,即采用了一套用于取得权位的“权术”,饶漱石同志的作风是很恶劣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各条:(1)造谣挑拨,对上欺骗,对下蒙蔽;(2)对待干部或者许以职位进行个人的笼络,或者加以打击以后又加以笼络;(3)专抓同志间的“小辫子”,善钻同志间的小空子;(4)处心积虑,随处安放“钉子”,以便在他认为必要时拿出整人,使人莫知所措;(5)担任新职位时,即预先准备一套压服人的下马威,以便自己可以为所欲为;(6)对于他所不满意的人,常常制造借口加以打击,自称为这是“借题发挥”;(7)当面扯谎抵赖,说话反复无常;(8)伪装谦恭的容貌,实际上经常吹嘘自己。
从前述饶在一九五三年与高岗共同进行反党活动,以及一九四三年在黄花塘斗争陈毅的事件,一九四九年热衷于取得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职位的事件,一九五二年到京休养的事件,这些关节问题来看,饶所采取的办法,都是他一整套恶劣作风的例证。饶之种种恶劣行为不经对证,便不宜发现,而且有时使人误认其为正人君子,在经过材料对证以后就完全暴露了出来。座谈会一部分同志在其发言中说,他们对饶是由尊敬转到怀疑,最后不得不引起义愤。这正是伪君子被揭露前后的自然反映。
总之,饶漱石同志确实学会了中国旧社会剥削阶级那些最坏的争夺权力的本领,而且把这些丑恶的所谓权术的东西搬到党内施展起来,这是座谈会所得出的共同认识。
四、饶漱石同志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直到现在,还不是采取彻底承认的态度。饶在自己的自我检讨中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经过整风锻炼,承认自己骄傲自满和功臣自居,承认自己不老实,承认自己作风恶劣,将对敌斗争中的某些手段运用到党内来进行政治投机,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承认在具体事件上已发展到个人野心家的地步等等。从上述自承看来,饶在表面上虽然承认了一些错误,但是还不诚恳不彻底,不愿最后挖掘自己的错误的本质。对黄花塘事件和军政委员会主席两问题虽承认较多,但有保留。对调京休养问题除了承认一部外,仍多方辩解,不愿彻底挖根。尤其对于从财经会议到全国组织会议有关直接反对中央领导同志和参加高岗分裂党的活动这个最主要的关节问题上,则企图避重就轻,实行抵赖。这说明饶对自己错误所采取的态度,仍然是很不老实的。
座谈会中有同志提出高岗和饶漱石为何在同时进行这样重大的反党活动、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饶自己承认是“不谋而合”,座谈会限于时间未做追究,对此,饶以后应向中央老实交代。饶漱石同志犯如此重大错误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座谈会亦要求他做深刻的反省并向中央交代。饶是否能彻底承认并改正错误,决定于饶自己。座谈会指出,饶漱石同志在过去的长期工作中,一般是采用正常的方式来进行的,他的争取权位的活动,是不到重要关节不伸手的。饶个人过去工作虽有其成绩,但他十年多来每到重要关节,就犯严重错误,就暴露出他的最本质最丑恶的一面,这样就在事实上把他的好的一面否定了。饶如果真想继续做一个共产党员,就必须痛切反省,彻底交代,就要在实际考验中,彻底丢掉他的长期发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五、座谈会最后指出,党在揭露了饶漱石同志的错误时应当吸取教训,这就是党的统一领导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内民主必须提倡和发扬;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高级干部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发展;党的无产阶级嗅觉必须提高;党的团结必须加强,不让敌人有隙可乘;每个干部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必须确立;全党的马列主义的教育必须加强。只有如此,才使党能够不断进步,保证党能够领导人民实现过渡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
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的报告,送到毛泽东手中后,毛泽东仔细看了,于3月12日做了批示:“此件送小平同志。在第四页上‘毛主席’改为毛泽东同志。其余均同意。”
3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的这个报告。
饶漱石和高岗一样,也被停止一切职务,隔离审查了。
早春江南的清晨,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空气清新,大地翠绿,薄薄的晨雾如同美女西施身上所披的一层轻纱,清脆的鸟叫声带来缕缕欢乐。加上这里是太湖之滨,平静的湖面明镜一般,更显得温柔、妩媚。
毛泽东从下榻的太湖疗养院的房间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陈毅已经在门外等候了。毛泽东大声说:“陈毅同志,早哇!”
陈毅大步迎上来,爽朗地说:“主席,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哪!”
陈毅引用的是毛泽东一首诗中的两句,毛泽东听后微微一笑。
“太湖观日出,好看么?”毛泽东问。
“非常壮观。据有人评论,不亚于岱顶观日出呢。”陈毅回答。
“那好,今天就开开眼界喽。”毛泽东轻松地说。
晨曦中,陈毅陪伴毛泽东漫步向湖边的一座小山峦走去。
毛泽东是头天在南巡中到达无锡的。当时,陈毅正在济南出席山东分局的会议,他闻讯立即赶赴无锡迎候,当日把毛泽东迎至太湖疗养院,并建议毛泽东次日清晨早起到湖边观看日出。
毛泽东和陈毅爬上小山峦,立在一块大石头上,极目向东望去。但见东海方向先是一片乳白,慢慢地亮丽起来,随后出现了一抹朝霞。朝霞的变化很快,愈变愈浓,愈变愈灿烂,染红了半边天,整个东方呈现一派橘红色。在橘红色的天幕和碧海相连之处,天色逐渐明快起来。
“主席,太阳快要升起了。”陈毅说。
“噢,真是望眼欲穿哪!”毛泽东兴致勃勃。
这时,只见东方似乎燃烧起来,随即一轮火红的太阳,猛地从地平线上一跃而起。刚刚诞生的太阳带着新鲜感和亲切感,上升得很快。整个大地一片光辉灿烂,整个世界顿时生机盎然。
“壮观,好壮观!”陈毅拍手赞叹。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行终古不休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毛泽东随口念道。
陈毅听出毛泽东念的是李白的诗《日出行》,就说道:“李白的诗有气势。”
毛泽东点点头,说:“我喜欢李白。”
稍顷,毛泽东又吟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陈毅笑盈盈地听着毛泽东的吟诵,待毛泽东吟完上阙,他来了情绪,忍不住接着吟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陈毅吟完,冲着毛泽东哈哈大笑。毛泽东也朗声大笑。
毛泽东和陈毅共同吟诵的,是白居易的《望江南》。两人都好诗,又都是诗人,此刻触景生情,日下论诗,自然十分惬意。
毛泽东用手向东南方向一指,说:“是啊,最忆是杭州。我在杭州休息了两个半月,住出感情来了。”
陈毅说:“哪里是休息哟,您在杭州搞了一部《宪法》,指导开展了反对高饶的斗争,休息怕是徒有其名。我建议主席在无锡多住些日子,来个名副其实的休息。我好好陪一陪主席。”
毛泽东一面掉头往回走,一面说:“怕是不行喽。《宪法》的事,回京后政治局要研究。高饶的事,少奇也数次来电要同我当面谈。你的地主之谊,我心领就是了。”
陈毅面露遗憾之色:“主席难得来华东一次,我也好久没有陪同主席了。”
毛泽东大手一挥:“这次不行了,下一次吧!早餐后,我们两个再好好谈一谈。”
早餐后毛泽东和陈毅的谈话,是在十分融洽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
毛泽东的谈话听起来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实际上主线分明,始终围绕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哲学上的现象和本质来展开。
毛泽东说:“老陈啊,好久没有聊聊了,很想念啊。去年12月你到京开会,我们聊过几次,至今也三个月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隔了90个‘三秋’,还不把人想死了?”陈毅哈哈地笑着说:“主席太忙了。”
毛泽东说:“这就是矛盾。忙与闲是一对矛盾,想聊的主观愿望和能聊的客观现实是一对矛盾。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也充满着矛盾。像领导与群众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工人与农民的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等等。但这些矛盾,又不是均衡的。”
陈毅插话说:“不是半斤八两。”
毛泽东点点头:“对,不是等量齐观的。矛盾有主次之分,有对抗性非对抗性之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对抗性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有阶级矛盾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并没有因共产党夺得政权而消失。你说是不是呀?”
陈毅说:“是这样。当前限制与反限制,就是国内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这一点,我记得主席去年说过。”
毛泽东继续说:“不仅如此。党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看来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党内来。高岗、饶漱石的出现就是证明。七届四中全会开得很好,解决高饶问题的两个座谈会也开得很好,座谈会的文件我都批过了。中央的精神正在传达,你听到的反映怎么样啊?”
陈毅汇报说:“四中全会和两个座谈会后,10天前,也就是3月4日,我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在中南海怀仁堂向2000余名高、中级干部传达了四中全会精神。我讲了七个小时,揭发了饶漱石,也做了自我批评。”
毛泽东哈哈大笑:“一口气讲七个小时,大学教授的水平。”
陈毅不好意思地笑笑,继续汇报,
“华东局的安排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四中全会结束后即将会议内容分头向各省市委委员、华东一级机关华东军区的高级干部做简要传达。这一步已经搞完。第二步,分头向各省市地委书记以上、华东军区及所属部队的师党委书记以上、华东一级机关处长以上干部做传达报告。这一步正在进行。第三步转入联系实际整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个传达教育,准备到4月底5月初结束。从目前听到的反映是,高岗、饶漱石是党内的蛀虫,是两个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他们的分裂活动和阴谋活动,对党危害极大。不揭露他们,党无宁日,国无宁日。不过,也有人感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