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生 作者:帅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到郭回国前夕,甚至万事皆备,郭沫若仍然显出一丝游移不定。金祖同在《郭沫若归国秘记》中详细地描述了他这种矛盾的精神状态(金为此事亲历者,其叙述应可信)。一个被通缉多年的政治犯,亡命海外多年,对国内的情况茫茫然,心底不踏实,有这些忧虑,亦很自然。于此时,郭沫若的心情十分矛盾和复杂:家庭和国家;事业和生活;夫妻之情、儿女之爱;个人安危和家庭安危,一起交织于他的心间,个中滋味非言语所能及。然而,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犹豫,郭沫若最终还是打消了一切顾虑,决定只身赴国难。1937年7月25日凌晨,郭沫若悄然披衣起床,蹑手蹑脚走进书斋,为安娜及四子一女分别写了留言,给大孩子们的是〃勤勉〃二字;给最小的儿子则用的是片假名(日本的楷书字母),盼他无病无灾地健康成长。当他转身再踱入卧室,安娜已醒,正于枕畔就灯阅读,而孩子们尚在酣睡中。他轻轻地揭开蚊帐,在安娜的额头上重重吻了一下,作为诀别之礼,安娜当时并没有察觉他的用意。郭沫若和往常一样穿着居家和服,默默离开卧室走下庭院。沐着残月的青辉,郭沫若无限依恋地告别了这个给他无限温暖,他自己也深爱着的家,踏上了归国的路途。对此段经历,郭沫若在《家祭文》中回忆说:〃贞乃于阳历七月二十五日,抛妻别子,孑身返国……然离去之情景,即今犹历历然在贞心目也。时为暑假,子女均归。晨之四时,贞悄然披衣起床,曾将阖室巡视,四子一女,均尚酣睡。富氏媳虽被惊觉,永未料贞之将高举而远逸也,乃怡然枕畔,就灯阅读,贞则于此时首途矣。于时,残月在天,澪露在田,热泪在贞之颜面,贞非木石,能不伤心?贞幸得脱出,而妻、子则委诸虎穴,为贞而受牺牲。其苦心,其处境,一为置身而思之,即不觉泪之盈睫。〃当日傍晚,郭沫若和金祖同在神户顺利登上了加拿大〃皇后号〃邮轮。为了安全起见,郭沫若化名杨伯勉,自称湖南长沙人。晚上9时正,邮船起航。郭沫若蛰居舱中,从窗口窥视码头上的人们。按照日本的风俗,送行者正在向船上抛彩色的纸卷,表示惜别之意。此情此景,不能不勾起郭沫若的无限情思,对先后居住达二十年的岛国他并没有什么留恋,他所牵挂的只是自家那六条看不见的〃纸带〃。他当时的心境,从他在船上写的一首七绝完全表露了出来:〃此来拼得全家哭,今往还将遍地哀。四十六年馀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回国后,郭沫若曾收到过安娜的来信,得知安娜和长子和生被日本警察局拘禁并毒打,家亦被抄。郭沫若得知此消息后赋诗一首匿寄安娜,诗云:〃相隔仅差三日路,居然浑如万重天。怜卿无故遭笞挞,愧我违情绝救援。虽得一身离虎穴,奈何六口委深渊。两全家国殊难事,此恨将致万世绵。〃
二、〃狮吼摇天万里威〃
由日本秘密回国之后,郭沫若不得不考虑回到国内后的出路问题。到达上海的当天,孔德研究所的朋友沈尹默就率直地提出了这一问题:是在国民党中谋职,还是从事青年教育工作?而沈对此皆不赞同,他建议郭沫若目前最好还是继续研究古代文化,从事纯学术的研究。从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沈尹默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的率真和单纯。战争就是政治,一场关乎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会把许许多多的人卷入到政治态势之中去。郭沫若更是如此,他的精神个性决定了这一点。以郭沫若浪漫诗人的心性而言,他抛妻别子历险回到国内,绝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学问。而且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中,即使郭沫若自己想留在书斋中做一个纯粹的学者也不可能。作为北伐战争中的一个政治风云人物,郭沫若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是个人行为,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党派力量的干预和制衡。作为曾经的政治人物,郭沫若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成为极富政治文化含义的象征性符号,他的行为方式和轨迹,都已经不能完全由他自己来完成。回国后,在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郭沫若表明自己回国的态度,情绪激昂,铮铮之言掷地有声:〃国势危殆至此,舍全民族一致精诚团结、对敌抗战外,实无他道。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此后,郭沫若便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抗日洪流之中。不过回国伊始,郭沫若还是与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还是宁愿以纯粹文化人的方式抗战救国。
创刊于1937年8月24日的《救亡日报》是抗战期间有着广泛影响的一份重要报纸,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击,〃淞沪抗战〃揭开了序幕。郭沫若与夏衍等人以救亡协会的名义创办了《救亡日报》,郭自任社长,夏衍和阿英分任主笔和主编。关于报纸创办的经过,于伶在一篇怀念郭沫若的文章中有过叙述:〃〃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炮声终于响了……文化救亡协会成立了。在郭老的寓所,筹办了《救亡日报》,党组织请郭老担任社长,夏衍与阿英同志分任主笔和主编。〃夏衍在《忆阿英同志》一文中也谈到:〃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同志孑身从日本回国,杏邨同志当了郭老得力助手,和我们一起,创办了《救亡日报》。〃当时的上海,报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新创一份报纸短时间内很难打开局面,创办伊始,《救亡日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夏衍曾回忆说:〃我们的依靠,是当时参加〃上海文救〃的绝大部分进步文化工作者。所有当时在上海的知名进步人士,首先是宋庆龄、何香凝、邹韬奋、胡愈之、郑振铎等等,此外,还有文学界、戏剧界、社会科学界、电影界的各方面人士,都替我们写稿,甚至自愿替我们奔走采访消息,有的还替我们跟报贩打交道,劝说他们帮助这份在上海很难打开局面的正派报纸。〃郭沫若不仅亲笔题写了刊头,而且撰写了不少评论、杂感、诗歌和战地通讯。在郭沫若等的努力下,《救亡日报》很快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广大读者争相购阅,以致报摊上常有人不说买什么报纸,而说买〃郭沫若〃。《救亡日报》大大鼓动了上海军民的抗日爱国情绪,一时间,《救亡日报》所在地成了抗日军民的联络站。1937年8月,上海文化界举行救亡集会郭沫若自己也经常出现在前线采访,并频频与众多抗日将领接触,以致日本当局一时摸不清他的真实情况,居然在广播中说什么郭沫若〃带了五万兵和中央军联合在上海前线作战〃。在火热的战斗生涯中,前些日子的茫然、孤独、伤感骤然消失,郭沫若感到自己融汇在这支抗日大军中时,又像是当年鏖战武昌城下的年轻将领,浑身充满了对血战到底的渴望与力量。郭沫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次抗战的结果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振作了起来,把罩在我们民族头上的陈陈相因的耻辱、悲愁、焦躁、愤懑,一扫而空了。我自己的额头上的皱纹,眉间的郁浪,也应该是随着这民族觉醒的机运而消逝了的。〃
在上海的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郭沫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点连国民党政府亦不否认。9月的一天,郭沫若突然接到陈诚转交的蒋介石的来电,命往南京晤面。9月24日,郭沫若应召来到南京,与蒋介石见面,两位北伐时期的故人再次会面。会见中,蒋介石希望他留在南京,还答应给他安排一个〃相当的职务〃。蒋介石说:〃一切会议你都不必出席,你只消一面做文章,一面研究你的学问好了。〃蒋还问到他对甲骨文、金文今后是否还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兴趣,并表示,将来可以设法帮助他把散在欧美各国的古器物学的材料收集起来。郭沫若回答说:〃古器物学的研究,在中国似乎有成为一般趣味的倾向,但我自己回到中国来仅仅两个月,对那些研究就好像隔了两个世纪。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我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他向蒋介石表示:〃没有可能参加任何的机构。〃〃文章一定做,但名义不敢接受。〃这实际上是谢绝了蒋介石对他的职务安排。
淞沪战局终于不可挽回,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随着大上海的瘫痪,各种救亡刊物和活动都先后停止,《救亡日报》当然也无法再在这孤岛上存活。11月21日夜,郭沫若为《救亡日报》写就〃沪版终刊致辞〃,《救亡日报》暂时停刊,郭沫若等也于当天离开上海。
三、〃把我们的精神武装起来〃
上海沦陷之后,郭沫若等经香港抵达广州。1938年元旦,《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郭沫若在复刊词中写道:〃救亡就是我们的旗帜,抗战到底就是我们的决心,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但在此时,《救亡日报》遇到了经费困难,此时《救亡日报》唯一的经费来源就是广东实力派人物余汉谋每月捐助的银元一千元。为了筹集《救亡日报》的办报费用,郭沫若准备赴南洋募捐。正当郭沫若准备行装之时,一封突如其来的电报改变了他的行程,也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这封电报来自于时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司令的陈诚,电报内容简单又神秘:〃有要事奉商,望即命驾。〃事出何因,郭沫若不得其解,最后决定前往。而促成此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后来郭沫若在其回忆录中说:〃八路军已经在汉口设立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都出来了。多年阔别,很想去看看他们。〃郭沫若的回忆应该是事实,北伐时期,郭沫若与周恩来等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对周恩来,郭沫若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28年郭沫若流亡日本就是周直接安排的),有此机会得晤多年不见的老友,决定一行这也是人之常情,也当为实情。
……
郭沫若小传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于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从事文学活动。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十年,其间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回到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1949年8月,当选为首届全国文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
冰心:〃我第一次认识了生命〃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冰心
冰心一生的故事是爱与美的故事,她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冰心曾说:〃世界在变,人事也在变,但在多变的程途中,要掌握着不变的定律。〃而在我们看来,这〃不变的定律〃于冰心就是两个字:〃爱〃和〃美〃。早在中学时期,冰心就写道:〃我和万物,完全是用爱濡浸调和起来的,用爱贯穿连结起来的。只因充满爱,所以我对于宇宙万物所发出的意念,言语,行为,一切从心所欲,又无一不合于爱,这时便是〃自由〃。真理就是一个字:〃爱〃。〃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她见证了〃二十一条〃的耻辱,又经历了流离八年的抗战……在动荡和苦难中,冰心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
冰心曾在《给日本的女性》中回忆抗战中的自己说:〃八年的痛苦流离,深忧痛恨,我自己仍旧保存着相当的淳朴、浅易和天真。〃抗战八年期间,通体浸润着〃爱〃的冰心从容而平静地应对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她在抗战时期的经历,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大的承受力,既然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整个抗战期间,冰心的笔下并没有对抗战苦难的简单复述,也没有如刀枪般的抗战的呐喊,她只是用她那〃满藉着温柔,微带点忧愁〃的笔调静静地叙述着一个普通人在苦难面前的哀与愁,苦难中的快乐与温馨。她用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用自己面对苦难的态度,带给承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熹微中的最初一线光明。
一、〃我走,我要走到天之涯,地之角〃
1937年6月29日,时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冰心和吴文藻结束了近一年的美欧之行(燕京大学的学术休假),由巴黎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回到北平。回到燕京大学后,亲朋好友久别重逢自是喜不自胜。然而,冰心还来不及休整旅途的劳顿,还来不及回味亲友重逢的喜悦,战争的阴云便开始笼罩着北平这座古城。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身处燕京大学的冰心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震撼。7月28日清晨,十六架日本飞机,在晨光熹微中低飞而来,在燕京大学附近的西苑兵营投下了三十二颗炸弹。炸弹的一声声巨响震动了幽静的燕京大学校园,冰心切身体会到了战争的来临以及它的残酷。没过两天,冰心从清华大学友人处得知最痛心的消息: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已撤出北平,北平已沦入敌手。得此消息,冰心当时无疑是震惊和悲愤的,在自己的散文中她沉痛地写道:〃北平死去了!我至爱苦恋的北平,在不挣扎不抵抗之后,断续呻吟了几声,便恹然死去了!……四野的炮声枪声,由繁而稀,由近而远,声音也死去了!五光十色的旗帜都高高的悬起了:日本旗、意大利旗、美国旗、英国旗、红十字旗……只看不见青天白日旗……西直门楼上,深黄色军服的日兵,箕踞在雉堞上,倚着枪,咧着厚厚的嘴唇,露着不整齐的牙齿,下视狂笑。〃
北平沦陷后,北大、清华的师生纷纷撤离北平,北平的其他大学也迅速撤退到大后方。大部分师生从天津乘船经烟台、青岛,到济南,然后分赴全国各地。还有部分师生到长沙,进入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共同组织的长沙临时大学。冰心、吴文藻此时任教的燕京大学因是美国教会大学,燕大校长司徒雷登要求教师们都留在北平,照旧开学。燕京大学在校园高高的旗杆上升起了美国国旗。危难时刻,何去何从,冰心苦苦思索着。
国难深重,理应共赴国难,为抗战尽绵薄之力;而且清华、北大的同窗好友皆已南迁(吴文藻是清华出身),冰心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