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喜悦的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是这样,放着好端端的康庄大道不走,却一定要走到极端的“边道”中才甘心。故佛称众生为颠倒梦想的迷人。诸位仔细想想,佛教界是不是有许多这两种人?人有修行修了一阵子,忽然就“有所突破”式地对人宣称自己已成了什么佛了,或证了第几果了,甚至给自己一个什么“上师”、“金刚”之类封号。从此就佛模佛样地认为自己吃的是佛饭,讲的是佛语,举手投足皆煞有介事地流出“佛光”普照三界。而另一种人就“乖”得真是到了家,一开口就是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证地,说自己只是个可怜的“缚地凡夫”,罪障深重苦恼无边,唯一当作的就仅是“忏悔”了。
事实上这两种人皆是不了解缘起,不知中道且不能行中道的表现。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5)
行中道者不亢不卑,有智慧而明白自己与环境实际的情形。不作无来由的非份之想。而若有所行则皆中节。深解一切法的缘起性,故无论得任何境界皆不生实有之想而不黏着。不着则无有“我慢”之过失。虽不执著境界实有,但对自己实际的修行情形亦了知得很清楚,而不会在任何情形下皆作“自我毁谤”之的妄语,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如此也就远离了“我贱”的过失。能在态度上远离此二边,修行才会有进步。修行者所采取的立场才是合理的,如实的。而所谓修行,也只是在合理如实的情况下,才不会落入空谈。
也正因为中道修行采取的是“如实”的实际立场,故每一个人的“中道”及“二边”也并不一定完全一样。因为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教育及文化背景,每人的经历、习性种种也都可能有所不同,故在深观缘起时,每人所面对的组合成自我的“缘”也都可能不尽相同。故佛所讲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实在是修行人中道行的最佳描述。这一件事实在是只有靠自己才能成就的,靠不了他人。因为自己的种种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也只有用智慧看清了自己的执著及习性后,修行人才能知道以自身目前的情况来说,什么才是二边,什么才是中道。
大乘佛法中讲的“一切法皆空”的思想,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如“法本无法”或“法无定法”的说法,也是同样的理趣。其主要的思想就是在说佛法中讲的理论或方法,实在不是一样可死板地被套在任何情形下的东西。佛讲的理论是一些通则及原理,而如何恰到好处地去运用这些通则和原理,只有靠各人自己的智慧。
故佛法的本质是智慧,其作用是看出事情的真相。也只有在看出真相,了解真相后,修行人才有可能采取合理的态度,替自己订出短期及长期的修行目标而努力精进。
故同样的一件事情,在甲来说是合乎中道的,很有可能在乙来说就是二边。事实上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订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中道。因为中道是相对于不同之缘而有的,却并非一条固定在那里大家皆一定要走的路。佛法中若有定得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戒律”。但毕竟戒条在一般人粗浅的了解中只是世间人与人相处所必须遵守的一些法则。人若没有智慧,就算守好了所有的条文,仍无法行中道而在佛法中进步。这并不是说戒条不重要。佛说戒学是戒定慧三学之基础,当然很重要,但若修行人没有在佛说的缘起法则上下功夫,并透过四念处的修行去如实观察自我,他无论如何是无法掌握佛法中中道修行的精神的。而没有中道的素养,我敢说修行人对佛法是无法深入的。
以上所说仅是中道之一面。指出中道重智慧而不走极端,了解现实而不亢不卑。而事实上人生中几乎所有的事都直接和中道有关。
例如作为一个人,每人皆有自己对人或事物直接的喜好或嫌恶。喜好是一边,执著了就成爱染。嫌恶又是一边,执著了就成瞋恨。修行人能用四念处见到自己心中喜好与嫌恶的情形而不执著,使喜好来时就仅是喜好,嫌恶来时就仅是嫌恶,而于其中不执著,不被这些缘起之行相所转动,于爱憎两边得自在,就是此处的中道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以为佛法中讲到“离爱染”,就认为佛教主张“禁欲主义”。事实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正是不明中道的表现。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6)
佛法的基本的立场是认为人生中只要有“执著”就有苦,而执著可发生在人生现象的任何层面。人有可能对食物执著,也有可能对思想执著。只要执著了就有苦。问题是在“执著”本身,而不是食物、思想等对象。
故修行的要点是明白了苦的缘起性,用四念处去充分了解自我与自我的执著,再用中道的态度为自己订出短期及长期合理的修行目标,逐渐减轻自己的执著(离爱染),最后就能达到解脱道的目的——苦的止息。这是一个智慧与修行并重的过程,而且在程序上是实际而合理的。
苦有人对法的了解不够深广如实,仅抓住了其中片面的文义,就会产生较极端的看法。禁欲主义就是其中一例。
佛教中一般的禁欲主义,皆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且不合乎中道。其主要的心态是认为在欲望的禁绝中能使人具有一种神秘的能力或性质,使自己和“法界”中存在的“清净不灭流”相结合。人一旦能禁欲,就马上变得不一样而且清净了。事实上这一种想法是婆罗门教“梵天思想”和“苦行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在佛法中皆被视为“不正见”。
古婆罗门教徒在尚未修行前就接受了“梵天”大我恒常不灭的思想,而一生修行的目标就是要和那一样东西相结合。佛发现了缘起,知道人的问题是“执著”而不是能不能和某一样绝对而神秘的东西相结合。故以佛来看,那些抱着此等梵天思想而修行的人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不知苦与苦因,无法用真正的解脱道去修行,而只能自立一境在心中,以为那就是涅槃,就是解脱。但事实上是白费力气,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加深了执著。如有的婆罗门教为了祭祀梵天,就大开杀戒地屠宰牛羊。以佛法观之,就称此种不明解脱与解脱因的行为为“非因计因”的愚行。
但今天如我们重新反省,佛教界中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梵天思想”的思想呢?严格说来,凡是幻想着一种宇宙中实有的境界或存在,以为那是清净的,而目前此处是不清净的,然后想用一种方法使自己能和那一个清净的存在相结合,事实上就是婆罗门教梵天思想的翻版,是神秘主义的产物,也是“非因计因”的不正见。修行人只有勤修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去看出自己心中那一个神秘思想的“结”,而不再怀着这一种不正确的且不符缘起观的思想,才能修解脱道。否则自己修了半天佛法,事实上却是个“非因计因”的外道,就真是笑话了。
佛法中给这种想在“禁欲”中得到实际利益的想法一个名称,叫做“戒禁取”,“取”就是执取的意思。戒禁取的思想不符合缘起,也不符合中道。修行者当远离“执著于欲望”与“戒禁取”的二边,才能行中道。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7)
自古以来许多人都抱着“自我受苦”可以净化心灵的想法,故做出许多让自己很苦的事情。以为这样做是清净的、神圣的。这个想法在古印度很流行。在今天虽没有那么多人行苦行,但它仍然是佛教中颇为流行的想法。只是现代的人吃不了那么多苦,做不出那么多自苦的事罢了。但问题是只要人仍有这种想法在,就表示了他仍未了解缘起法,仍未能掌握中道。大家想一想,现在的佛教徒是不是多少都有一点“吃苦就是偿业”的思想?这个思想和过去印度人的苦行有很大的差别吗?当时的那些人都是些文化素养很高的宗教家,他们也有他们的一套业报思想。他们也都认为自己的所行是有实益的,可抵消业报的。如果当时佛已指出了他们的苦行是无意义的,今天的学佛人如果还有吃苦就是偿业的思想,难道就是对的吗?
事实上这种思想并不符合缘起法则,也不符合因果律。因果律讲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却并没有“苦有乐报”或“苦有消业报”。依缘起正见来看,人苦了解四谛,修中道行,种下了解脱因,才会有解脱之乐。而当“业障”来时,要能善巧地用智慧及中道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消业”。否则光是靠吃苦,种下的只是“吃苦因”,修行人很有可能会一直吃苦下去而永无了期!
若深一层来说,禁欲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为了达到一种自以为是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在极端的情形下它也就是一种“暴力主义”,只是受其害者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但我们若进一步再问:“受害的真的不是别人吗?”则我们又会发现往往并不尽然。“禁欲者”往往会有“傲慢”及“不够温柔”的性格,而对于自己周遭的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我所说的“禁欲主义”与“禁欲者”,指的并非是独身主义或出家人。我指的是一种想在极短期内使自己由“有欲望”转为“无欲望”的急进心态。这一种心态本身就是未了解缘起法则的产物,当然也就不能行中道。不能行中道则不能不能落实修行。结果不是对自己过于“失望”,就是对自己过于“肯定”。皆成为二边而为障解脱因。
佛法的中道不主张禁欲,也不主张纵欲,而是在认清了执著是苦的根源后,用智慧对欲望采取一种合理的态度与立场。因缘所生的东西,不是光靠一些“想法”或“情绪”就能改变的。你如果真的能想要没有欲望就没有欲望,那大家何必还要修行呢?问题是欲望及喜怒哀乐种种,事实上就是一个人的人生。人生是一样想没有就可没有,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东西吗?如果不是,那这些构成人生的“缘”也一样,不是想没有就可没有,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出家人有人戒行守得好,过着无染着的生活而仍然生活得很愉悦,没有傲慢,心地慈悲柔软。但人能有这种体验及境界,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而是靠由因缘所生的“善根”、“慧根”及今世的修行。我们学佛人见到这种能离欲无染又自在无碍的修行人,当然应生恭敬仰慕之心。但当学的是人家的“因地所行”,而不仅是现在呈现在目前的表相。否则人家说什么你也说什么,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事实上只是学到了修行人的一些皮毛,有文而无质。用中国人较尖刻的成语“沐猴而冠”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8)
中道修行如讲得再实际一点,就是“老实”。你今天是怎样的情形就是怎样,要能完全地明白、承认、接受。“接受”并不代表自满或不知长进。相反地,人在能完全认清及接受自己之后,才能真正地长进,这才是老实修行。想要用“禁欲”或种种其他形式使自己马上“清净”或“直登佛地”的心态,是贪心,也是执著。
另外有些人智慧较高,并不存有种种以上所列的态度或偏激的想法。但由于“道心殷切”,往往很“猛烈”地修法,希望能有所突破。人有向上心固然是好事,学佛法也的确需要精进。但问题就在精进得不得法。一般人所想的精进不外打坐、念佛、读经、参禅等等。这些虽然也都很好,也都是能使修行人进步的助缘,但大家不可忘了这些只是“助缘”而已。这些方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一样必然可令人开悟或解脱的。它们都只是一些有帮助的方法,而能不能帮得上忙,仍是要靠各人自己的智慧。佛法中讲的智慧,主要的就是了解自己及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的各种执著。了解了就能行中道,知道在自己是“如此”的情形下,如何修行才是合理的、有效的,也就能订出切实的修行目标。修行人若没有了解佛法中智慧的作用最主要在了解自己,而以为猛烈地做那些事(打坐、持咒等)就是精进,就犯了“以客为主”的毛病,仍未了解四谛,当然也就行不了中道了。
另外像有些人卷入一些佛学教理的争辩,去研究如“十地菩萨在量后成佛一刹那是仍有业力还是没有”、“在家人到底有没有可能证涅槃”之类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合乎中道修行的表现,也都不是老实修行。老实修行的人只知道自己是已登地或未登地。若未登地就已在和人辩论十地的情形,你说这人不是好辩是什么?我学佛至今从未见地知中道者卷入这种论争。学佛不是不能问问题,但修行人不妨自问:“我问的这个问题真的和我的修行有关吗?”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在做一样不切实际,不合乎中道的事了!
学佛人高谈心性玄理而不能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之中,是佛法衰微的原因之一。我欲再强调一点的,就是我认为中道之所以不能被普遍地了解及应用,和四念处法门的被忽略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基于以上的探讨,各位应该能了解所谓的中道是建立在修行人的智慧上的。一定要能用智慧看清自己的情形,才能知道对自己目前而言,什么是二边,什么是中道。而四念处透过身、受、心、法的观照察觉,正是使一个人直接了解自我的方法。四念处一旦被忽略了,正是“以客为主”。修行人会变得不能行中道,而在修行时有一种无力感 ,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9)
中道的人生态度,不仅包含接受自己,也包含“接受别人”。如能接受自己是解脱道的起点,那么接受别人就是菩萨道的起点了。
接受别人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真正的包容与接受,除了要有认清真相的智慧,还需要有真情流露的慈悲。一般人对人的感情,往往不能智慧与情感皆充分地同时存在。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往往就会完全对对方的缺点视而不见。“情人眼里出西施”及“癞痢头的儿子是自己的好”,就是两种最常见的例子。相反地,当一个人真的有洞察力而能深知人性的贪婪与卑劣面后,许多人就成了厌恶人类的隐士,无法再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共处,而走上明哲保身的避世道路了。所谓菩萨道的难,也就难在这里。真的菩萨有智慧而能深达人性的善恶面,却不为善恶二相所动摇。直见一切众生的贪瞋痴,却犹在心中起“难忍大悲”,愿在红尘之中打滚。接受且包容一切,从劫至劫,无怨无悔。这种智慧与情感皆已升华且汇归为一体的无二境界,实在是鲜能为一般人所了解的。
一般人往往在爱自己周遭人的同时,也对周遭的人有许多要求与意见。有要求与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不好。但许多较有“侵略性”或“主宰性”性格的人,就会对他人有许多不切实际或超出当事人可能范围的要求,或让对方感受到负担的意见。这样就不好了。就不是行中道。
能行中道的人不会把不必要的负担加在自己身上;同样地,他也不会把它加在其他人身上。他能看出自己的有限性而不对自己作无理的要求,也会推己及人地了解别人的有限性。而不对别人作无理的要求。他懂得关心,鼓励别人,但他也会了解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的道理,而去了解及尊重那一个世界中的每一个“缘”。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以缘起观的看法,能了解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你能够了解一个心灵,才能真正